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山西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容和平 乔津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6,共4页
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发展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本文在对山西省的产业结构和能源发展的分析基础之上,结合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与目前能源发展的现状,从能源发展的视角对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不足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能源发展 新能源
下载PDF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几种计算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乔津 《山西建筑》 2010年第27期123-124,共2页
结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相关规定,分别介绍了用静力触探试验成果,标准贯入试验成果及经验参数估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方法,并针对计算结果出入较大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以期指导地基基础设计。
关键词 单桩 极限承载力 静力触探 标准贯入
下载PDF
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影像学检查研究进展
3
作者 乔津 张晓琴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1451-1454,共4页
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最为凶险,而近2/3的急性冠脉事件是由冠状动脉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破裂造成的急性狭窄,以及其后血栓形成所致,因此,冠状动脉易损斑块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 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最为凶险,而近2/3的急性冠脉事件是由冠状动脉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破裂造成的急性狭窄,以及其后血栓形成所致,因此,冠状动脉易损斑块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元凶,需要早期发现易损斑块并积极进行干预。目前,许多有创及无创的影像学方法广泛应用于易损斑块的评估并取得显著进展。本文简要总结各种影像学方法对易损斑块的最新研究进展、技术特点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易损斑块 CTA MRI PET IVUS NIRS OCT
下载PDF
首届民俗学会暑期研修班在芬兰举行 被引量:1
4
作者 乔津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96-96,共1页
首届民俗学会暑期研修班按原定计划于1991年7月29日至8月14日在芬兰举行。有30位学者和1位观察员参加了这次由土库大学主办的活动,他们来自24个国家,其中9人来自西欧和北欧,9人来自东欧,7人来自亚洲,3人来自非洲,北美和南美各有2人和1... 首届民俗学会暑期研修班按原定计划于1991年7月29日至8月14日在芬兰举行。有30位学者和1位观察员参加了这次由土库大学主办的活动,他们来自24个国家,其中9人来自西欧和北欧,9人来自东欧,7人来自亚洲,3人来自非洲,北美和南美各有2人和1人参加。研修班的14位教师则分别来自丹麦、芬兰、德国、印度、挪威、瑞典和美国。这项计划的最突出特点,大概是要算它的全球性了。它是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的倡议而筹办的。研修班的主题是“民俗学的进展”。具体学术活动有下述几个方面:1)讲座和讨论2)参加者提交报告及对其展开充分讨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修班 民俗学会 芬兰 突出特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学术活动 作业技巧 观察员 全球性 计划
原文传递
《民俗学概论》出版
5
作者 乔津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民俗学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民间信仰 中央民族大学 文学研究界 人生仪礼 云南民族学院 山西师范大学 民俗学研究 教学参考书
原文传递
《蒙古英雄史诗的诗学》出版
6
作者 乔津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2-82,共1页
《蒙古英雄史诗的诗学》(蒙古文),著者巴·布林贝赫。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计300页。全书由序、正文8章、跋及文献目录组成。8章分别为:导论、宇宙模式、黑白形象体系(1,2)、骏马形象、人与自然的神秘关系、文化变迁... 《蒙古英雄史诗的诗学》(蒙古文),著者巴·布林贝赫。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计300页。全书由序、正文8章、跋及文献目录组成。8章分别为:导论、宇宙模式、黑白形象体系(1,2)、骏马形象、人与自然的神秘关系、文化变迁与史诗变异和意像诗律风格。著者认为蒙古史诗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发达于游牧军事封建社会,进入近代后逐步走向衰落。通过对代表性史诗作品的综合分析,著者认为原始性、神圣性和规范性是蒙古英雄史诗的共同特征。所谓原始性指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产生联系在一起的婚姻和争战母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英雄史诗 诗学 巴·布林贝赫 人物形象 形象体系 文化变迁 人与自然 原始性 蒙古史诗 神话思维
原文传递
《口头传统》所见中国史诗研究
7
作者 乔津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7-97,共1页
半年刊《口头传统》(美国密苏里大学口头传统研究中心主办》1996年尾的一期,是“沿丝绸之路的史诗”专辑,故而其中一些论文与中国少数民族的史诗研究关系颇为切近,于是在此稍作介绍。
关键词 口头传统 蒙古史诗 中国史 丝绸之路 口传史诗 中国少数民族 口头史诗 密苏里大学 影响因素 微观分析
原文传递
弗理教授访华学术活动简介
8
作者 乔津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2,共1页
美国密苏里大学英语及古典文学系主任、密苏里大学口头传统研究中心主任约翰·迈尔斯·弗理教授(John Miles Foley),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邀请,于1997年9月15日至26日来华进行学术访问活动。 弗理教授是美国... 美国密苏里大学英语及古典文学系主任、密苏里大学口头传统研究中心主任约翰·迈尔斯·弗理教授(John Miles Foley),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邀请,于1997年9月15日至26日来华进行学术访问活动。 弗理教授是美国著名的学者,多年致力于“口头程式理论”(Oral Formulaic Theory)的学术工作。这一理论是由两位已故哈佛大学教授米尔曼·帕里和艾伯特·洛德创立的,因而又被学术界称为“帕里—洛德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活动 口头程式理论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密苏里大学 口头传统 中国社会科学院 古典文学 田野作业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
原文传递
《西域研究》(季刊)创刊
9
作者 乔津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6-96,共1页
由新疆社会科学院主办的《西域研究》今年创刊了。它的发刊词中说:“古称西域的我国新疆地区,历来是多民族的聚居之地。草原的游牧民族和绿洲的农耕民族都曾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他们或纵横驰骋,或建城郭而居,留下了波澜壮阔扑朔迷... 由新疆社会科学院主办的《西域研究》今年创刊了。它的发刊词中说:“古称西域的我国新疆地区,历来是多民族的聚居之地。草原的游牧民族和绿洲的农耕民族都曾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他们或纵横驰骋,或建城郭而居,留下了波澜壮阔扑朔迷离的史迹……西域历史文化作为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对之加强研究,更显得迫切和重要。自然人们所期待的这种研究,是指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在材料翔实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研究 新疆地区 新疆社会科学 游牧民族 历史文化 农耕民族 多民族 史迹 加强研究 龟兹
原文传递
中国新疆《江格尔》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10
作者 乔津 《民族文学研究》 1988年第6期89-91,共3页
中国新疆《江格尔》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8月16日至18日在乌鲁木齐市举行。参加会议的,除来自北京、内蒙古和新疆的四十多位中国代表外,还有来自苏联、蒙古、匈牙利、美国、联邦德国、芬兰和意大利的十六位外国学者。在中国举办国际... 中国新疆《江格尔》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8月16日至18日在乌鲁木齐市举行。参加会议的,除来自北京、内蒙古和新疆的四十多位中国代表外,还有来自苏联、蒙古、匈牙利、美国、联邦德国、芬兰和意大利的十六位外国学者。在中国举办国际性的《江格尔》专题国际学术讨论会,还是第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术讨论会 蒙古人 外国学者 卫拉特 中外学者 中国新疆 乌鲁木齐市 蒙古部落 英雄史诗 联邦德国
原文传递
蒙古英雄史诗中马文化及马形象的整一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巴.布林贝赫 乔津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9,共7页
黑格尔在其著名的《美学》中谈论史诗对,曾说过这样的话:战争是史诗的最合适的场所。从总体上看情况正是如此。正如没有残酷的征战、英雄的业绩和勇敢的冒险便很难产生各民族的原始史诗一样,如果没有骏马形象,也很难有蒙古民族真正的史... 黑格尔在其著名的《美学》中谈论史诗对,曾说过这样的话:战争是史诗的最合适的场所。从总体上看情况正是如此。正如没有残酷的征战、英雄的业绩和勇敢的冒险便很难产生各民族的原始史诗一样,如果没有骏马形象,也很难有蒙古民族真正的史诗产生。蒙古史诗中的征战和婚姻两大主题,都离不开骏马形象。从艺术形象的审美特征上讲,蒙古英雄史诗的正面人物是人性和神性的统一体,反面形象是人性和兽性的统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英雄史诗 蒙古史诗 马文化 整一性 反面形象 蟒古斯 文学研究 蒙古民族 艺术形象 审美体验
原文传递
论蒙古厌世主义诗歌
12
作者 巴.布林贝赫 乔津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2-38,54,共8页
这里发表的文字是巴·布林贝赫教授的专著《蒙古诗歌美学论纲》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是英雄主义诗歌时期,着重论述了蒙古英雄史诗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认为蒙古英雄史诗是原始游牧民族语言艺术的典范,其人物性格是半神半人化的,基调... 这里发表的文字是巴·布林贝赫教授的专著《蒙古诗歌美学论纲》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是英雄主义诗歌时期,着重论述了蒙古英雄史诗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认为蒙古英雄史诗是原始游牧民族语言艺术的典范,其人物性格是半神半人化的,基调是英雄主义的,风格是崇高的。紧接着厌世主义诗歌的是民主主义诗歌时期,它是随着历史的迈进,在民族意识强化和创作主体觉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基调是人文主义、民主主义的,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是个性化的。原文为蒙古文,翻译时有删节。(——译者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世主义 诗歌审美 蒙古英雄史诗 民主主义 蒙古民族 蒙古地区 英雄主义诗歌 佛教思想 创作主体 俺答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