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罗非班联用硝普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和早期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马先林 马玉 +1 位作者 乔瑞省 傅宏义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5年第4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硝普钠经血栓抽吸导管冠脉内注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血流和早期心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高血栓负荷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4例。48例冠脉血栓病例均经...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硝普钠经血栓抽吸导管冠脉内注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血流和早期心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高血栓负荷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4例。48例冠脉血栓病例均经过反复血栓抽吸后,对照组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观察组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和硝普钠。观察两组患者注射药物后冠状动脉造影图像,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计算校正TIMI帧数(c TFC),观察术后7 d、30 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结果:冠状动脉内注射药物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对照组患者获得TIMI 3级血流者有23例(95.8%),观察组24例全部获得了TIMI 3级血流(10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 TFC明显少于对照组[(20±2)vs(25±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7 d、30 d的LVEF、LVEDD、LVESD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d内两组患者出血并发症及低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栓负荷的STEMI患者,经血栓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联合注射硝普钠及替罗非班能够使患者缺血心肌血流灌注更加充分,改善急诊PCI中无复流现象,有利于左室功能的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ST段抬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血栓 替罗非班 硝普钠
下载PDF
冠脉注射负荷量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血液灌注和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马先林 乔瑞省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64-66,共3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冠脉)介入(PCI)时冠脉内注射负荷量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血液灌注和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于造影后冠脉内注射盐酸...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冠脉)介入(PCI)时冠脉内注射负荷量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血液灌注和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于造影后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10μg/kg),再行PCI治疗;对照组直接行PCI治疗。PCI术后即刻造影,比较两组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分级情况及校正的TIMI帧数,术后7、30、90 d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术后90 d内并发症。结果观察组35例(97.2%)PCI术后即刻获得TIMI 3级血流,对照组30例(9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8);观察组校正TIMI帧数(22±2)帧,对照组(26±3)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术后7、30、90 d观察组LVEF、LVEDD、LVESD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随访90 d内两组均未发生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冠脉内补充注射负荷量盐酸替罗非班,可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再灌注状态,促进左室功能的早期恢复,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再灌注 心脏功能 替罗非班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乔瑞省 封娜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201-203,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按阿托伐他汀的剂量分为20mg/d组和40mg/d组,每组各70例;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抗高血压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按阿托伐他汀的剂量分为20mg/d组和40mg/d组,每组各70例;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抗高血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4周,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BPV有关血压参数指标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相关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的BPV指标及IMT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40mg/d组24h SBPSD、24h SBPCV、d SBPSD、d SBPCV、d DBPSD、d DBPCV以及IMT均低于20mg/d组(P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其中高剂量(40mg·d-1)短程冲击治疗对降低血压变异性的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老年 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下载PDF
B型钠尿肽联合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II对老年重症肺炎预后早期判别的研究
4
作者 王明虎 乔瑞省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2期2204-2205,共2页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联合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早期判别的意义。方法:按照预后,将59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分为死亡组(n=22)和存活组(n=37),对其入院后24h内BNP数值与APACHEⅡ评分进行回顾性...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联合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早期判别的意义。方法:按照预后,将59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分为死亡组(n=22)和存活组(n=37),对其入院后24h内BNP数值与APACHEⅡ评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死亡组患者的入院24h内BNP水平、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597.4331.8比162.452.8,20.44.2比29.94.1,均P<0.01)。存活组和死亡组的入院24h内BNP数值与APACHEII评分(r=0.942、r=0.953)均呈正相关,且入院24h内BNP水平、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9和0.942。结论:入院24h内的BNP水平、APACHEⅡ评分可以早期(24h)判别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重症肺炎 BNP APACHEII评分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6
5
作者 乔瑞省 吴霞 +2 位作者 牛敬 杨秋月 姚菲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1期2057-206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冠心病(CAD)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10-2014年于我院冠状动脉造影并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80例,其中老年患者(A组)320例,中青年患者(B组)16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冠心病(CAD)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10-2014年于我院冠状动脉造影并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80例,其中老年患者(A组)320例,中青年患者(B组)16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疾病类型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实验室检查指标,将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带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1)A组与B组之间,在性别构成及是否患有高血压病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的单支病变以及三支病变者发生率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总的不良发生率较中B组多,其中出血、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也均较中青年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患者的肌酐(Cr)、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B组,谷氨酰转肽酶(GGT)、三酰甘油(TG)、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小板计数(PLT)水平低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FIB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与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有较大不同,且Hcy、FIB是影响不同年龄段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提示在临床治疗冠心病过程中治疗方案应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老年人 中青年人
原文传递
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乔瑞省 吴霞 +2 位作者 封娜 倪卫东 赵小云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35期6942-6944,6958,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ROS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心肺复苏ROSC的148例心脏骤停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预后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ROS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心肺复苏ROSC的148例心脏骤停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预后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中,预后良好48例(32.43%),预后不良100例(67.57%)。心脏骤停至复苏开始时间、复苏开始至ROSC时间、复苏后72 h体温、复苏后有无肌阵挛或抽搐、复苏后D-二聚体(D-D)水平、复苏后血pH值、复苏后第3 d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评分均是影响心肺复苏后ROSC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心肺复苏后ROSC患者预后的因素较多,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时,应尽可能缩短心肺复苏时间,遵循10 min内抢救原则,有利于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自主循环恢复 预后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心肺运动试验评估与指导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治疗的效果及护理干预措施探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候春菊 封娜 +2 位作者 高华 张振英 乔瑞省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A02期202-204,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试验评估与指导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治疗的效果及护理干预措施探析。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诊治的80例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试验评估与指导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治疗的效果及护理干预措施探析。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诊治的80例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配合护理干预的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运动康复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SD、LVE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LVEF水平明显高于另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上应用心肺运动试验评估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病情预测,能够有效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患者病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运动试验评估 心力衰竭 运动康复治疗 护理干预
原文传递
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分析
8
作者 刘霁尘 乔瑞省 《首都医药》 2013年第14期48-49,共2页
目的介绍1例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的诊治过程及预后,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对此类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参考。方法结合我院收治的1例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患者自入院检查、诊治及预后情况,同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分析此类疾病的诊治过程,鉴别... 目的介绍1例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的诊治过程及预后,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对此类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参考。方法结合我院收治的1例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患者自入院检查、诊治及预后情况,同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分析此类疾病的诊治过程,鉴别诊断。结果我院收治的该例患者经严格的临床体检、增强胸CT、支气管镜灌洗液病理、胸腔镜、胸膜活检及免疫组化结果均高度提示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的诊断。但因患者放弃治疗、自动出院而在随访5月后死亡。结论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肺部恶性肿瘤,临床及影像学无特异性表现,极易误诊,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带来不利。因此当患者出现结核等常见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而不能解释或相应治疗效果欠佳时,应考虑到一些少见病的可能,并采取进一步措施明确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 交界性肿瘤 纤维素样粘连带 胸腔积液 病例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