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套细胞淋巴瘤的综合诊断
1
作者 杨慧 郭睿 +7 位作者 时雨 王蓉 乔纯 吴雨洁 范磊 徐卫 李建勇 仇海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20-1725,共6页
目的:探讨以组织病理为基础,以骨髓或外周血标本检测为重要补充的多种检测方法在套细胞淋巴瘤(MCL)综合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22年9月就诊于本院血液科的153例初诊套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149例... 目的:探讨以组织病理为基础,以骨髓或外周血标本检测为重要补充的多种检测方法在套细胞淋巴瘤(MCL)综合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22年9月就诊于本院血液科的153例初诊套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149例初发时行骨髓或外周血IGH/CCND1间期FISH检查的MCL患者中144例(96.6%)检测阳性,其中36例(24.2%)表现为低比例阳性。115例行流式细胞免疫分型检查,免疫表型符合MCL者89例(77.4%),初步诊断为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LPD)23例(20.0%)。75例行骨髓病理检查,50例(66.7%)形态及组化特点符合MCL,15例(20.0%)归为B-LPD,另有10例未见明显异常。77例行组织病理检查,73例(94.8%)符合MCL典型特点,包括2例CCND1阴性MCL,2例多形性MCL,5例MCL母细胞变异型,4例诊断为其它淋巴瘤白血病。153例MCL中,128例为经典MCL(cMCL),25例(16.3%)诊断为白血病性非淋巴结型MCL(lnnMCL)。IGHV突变、TP53突变、CD23阳性3项指标在cMCL与lnnMCL中的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组织病理检查仍是cMCL诊断的主要标准,以基于骨髓或外周血标本的检测是lnnMCL诊断的重要手段。单一标志物或检查均会造成一定比例的漏诊或误诊,MCL的精准诊断依赖多种检测手段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性非淋巴结型套细胞淋巴瘤 IGH/CCND1 综合诊断
下载PDF
4种荧光原位杂交探针检测隐匿易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比较
2
作者 杨慧 姜润秋 +5 位作者 郭睿 时雨 乔纯 钱思轩 李建勇 仇海荣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57-62,共6页
目的:比较4种临床常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探针对罕见隐匿PML-RARα插入易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的检测能力。方法:联合FISH、RT-PCR及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技... 目的:比较4种临床常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探针对罕见隐匿PML-RARα插入易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的检测能力。方法:联合FISH、RT-PCR及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检测3例罕见APL病例相关融合基因及染色体异常,其中FISH技术采用4家不同公司PML-RARα探针进行检测。结果:FISH方法检测罕见插入易位PML-RARα融合时,由于片段短小极易出现假阴性的情况。4家不同探针FISH检测结果显示,美国Abbott公司探针3例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均为阴性;英国Cytocell公司探针检测到2例阳性,1例阴性;武汉康录和广州安必平公司探针在3例中均成功检测到融合信号。结论:康录和安必平公司探针PML-RARα检出率高,是FISH检测此类罕见PML-RARα融合基因时的更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PML-RARΑ融合基因 荧光原位杂交 FISH探针 隐匿易位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中DNMT3a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乔纯 孙超 +6 位作者 张苏江 钱思轩 钱锡峰 缪扣荣 朱华渊 洪鸣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303-307,共5页
本研究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DNMT3a基因突变情况及临床特征。采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77例AML患者DNMT3a基因第882位氨基酸的突变情况,分析突变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表明,59例初诊AML患者中7例(11.9%)具有DNMT3a基因突... 本研究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DNMT3a基因突变情况及临床特征。采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77例AML患者DNMT3a基因第882位氨基酸的突变情况,分析突变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表明,59例初诊AML患者中7例(11.9%)具有DNMT3a基因突变,突变类型分别为4例DNMT3a R882C、2例DNMT3aR882H和1例DNMT3a Y874C。7例DNMT3a基因突变患者中2例为M2、1例为M4、4例为M5。27例正常核型中5例(22.7%)发生突变,而21例异常核型中无1例发生突变。CEBPA阳性患者发生DNMT3a突变率明显高于CEBPA阴性患者(p=0.002)。突变患者中有4例(4/7,57.1%)伴有淋系抗原CD4和/或CD7的表达。DNMT3a突变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髓原始细胞数、白细胞数、血小板数、血红蛋白、完全缓解(CR)率、FLT3-ITD、NPM1和c-kit突变与DNMT3a野生型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MT3a基因突变多见于正常染色体核型AML伴NPM1和/或CEBPA突变阳性患者,其在AML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MT3a基因 基因突变 急性髓系白血病
下载PDF
人脐带间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及生物学特性鉴定 被引量:4
4
作者 乔纯 许文荣 +8 位作者 朱伟 胡嘉波 钱晖 阴晴 杨欢 王兴忠 严永敏 毛飞 陈永昌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6,共2页
Objective To isolate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from human umbilical cord and investigate the basic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Methods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were separated from culture o... Objective To isolate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from human umbilical cord and investigate the basic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Methods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were separated from culture of tissue adherence and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including morphologic appearance,surface antigens,growth curve,cell cycle,cytogenetic features,differentiation potential and gene expression,were investigated.Results After two weeks of incubation,fibroblast-like cells appeared to be dominant.During the second passage the cells presented a homogeneous population of spindle fibroblast-like cells.Flow cytometry analysis revealed that CD29,CD44,CD95,CD105 and HLA-I were expressed on the surface of cells,but there was no expression of hematopoietic lineage markers,e.g.,CD34,CD38,CD71 and HLA-DR.Chromosomal analysis showed the cells kept normal karyotype.The cell cycle at the third passage showed the percentage of G0/G1,G2/M and S phase were 88.86%,5.69% and 5.45% respectively.The assays in vitro demonstrated the cells exhibited multipotential differentiation into osteogenic and adipogenic cells.Both BMI-1 and nucleostemin genes,expressed in adult MSCs from bone marrow,were also expressed in hUCMSCs.Conclusion Here we show the umbilical cords may be a novel alternative source of human MSCs for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which almost have the sam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adult M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脐带 分化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免疫表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乔纯 范磊 +1 位作者 吴雨洁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1106-1110,共5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血液系统异质性的疾病,表现为骨髓原始细胞的形态和数目异常,无效造血及不同程度的外周血细胞减少并易转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本文就MDS疾病的骨髓形态学检查,骨髓活检,染色体核型分析,免疫分型等问题,特...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血液系统异质性的疾病,表现为骨髓原始细胞的形态和数目异常,无效造血及不同程度的外周血细胞减少并易转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本文就MDS疾病的骨髓形态学检查,骨髓活检,染色体核型分析,免疫分型等问题,特别是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技术检测对MDS诊断和预后意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免疫分型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间质干细胞的基因治疗
6
作者 乔纯 许文荣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1期101-104,共4页
目的:总结以间质干细胞为载体细胞的基因治疗的进展,为细胞基因修饰在实验性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提示。资料来源: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和Springer数据库1998-01/2005-12与骨髓间质干细胞基因治疗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mesenchyma... 目的:总结以间质干细胞为载体细胞的基因治疗的进展,为细胞基因修饰在实验性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提示。资料来源: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和Springer数据库1998-01/2005-12与骨髓间质干细胞基因治疗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mesenchymalstemcells,genetherap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搜索CNKI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1998-01/2005-12与骨髓间质干细胞基因治疗相关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为“间质干细胞,基因治疗”。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选择与间质干细胞,转基因,基因治疗、运输、转导有关文章。②在1998年以后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文章、综述文献、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搜集到273篇相关文章,入选41篇。对检索到的文章的相关信息综合加以概括综述,其中间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自我更新和分化10篇,以间质干细胞作为靶细胞的基因治疗31篇。资料综合:细胞介导的基因治疗,包括诱导转移性基因进入细胞的病毒和非病毒载体的设计,转移性基因的能力,引导修饰性基因或者被分泌的治疗性物质进入疾病组织的能力以及在干细胞内的治疗性物质产物的最佳化和调节等。运载缺失的基因可以促进心脏的功能性恢复,心肌的再生则可以用来修复心肌损伤。骨髓来源的间质干细胞对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抑制效应非常重要。结论:间质干细胞是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基因治疗的载体细胞。间质干细胞来源丰富,易于在体外分离和培养,并具有自我更新和多系分化的能力,通过体内外分泌一系列的蛋白从而对遗传缺陷性疾病或获得性疾病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基因疗法 综述文献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染色体核型异常分析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缪扣荣 仇海荣 +9 位作者 王蓉 张苏江 钱思轩 范磊 乔纯 洪鸣 张建富 陈丽娟 徐卫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8-11,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染色体核型异常情况。采用直接法或短期培养法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并应用染色体R显带技术对379例患者进行常规细胞遗传学检测。结果表明:379例患者中共检出216例存在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包括19种平衡易位和7...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染色体核型异常情况。采用直接法或短期培养法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并应用染色体R显带技术对379例患者进行常规细胞遗传学检测。结果表明:379例患者中共检出216例存在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包括19种平衡易位和70种染色体缺失或获得,占所分析患者的56.99%。t(15;17)(95例)为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Y(22例)为最常见的数目异常,分别占所分析患者的25.86%和5.80%。90.9%的-Y异常与t(8;21)同时出现,占t(8;21)异常的40.81%。各FAB亚型间染色体核型异常存在统计学差异,M3组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男女性别间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R显带技术可检出56.99%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染色体异常,且主要为染色体特异性重排,部分核型异常与特定的FAB亚型相关,这可有助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诊断及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核型 急性髓系白血病 细胞遗传学
下载PDF
尼洛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潘良琴 刘为星 +4 位作者 朱雨 洪鸣 乔纯 李建勇 钱思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45-1549,共5页
本研究目的旨在评价尼洛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23例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CML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每日口服尼洛替尼600-800 mg,对他们的疗效、总体生存和耐受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 本研究目的旨在评价尼洛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23例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CML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每日口服尼洛替尼600-800 mg,对他们的疗效、总体生存和耐受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3例接受尼洛替尼治疗的患者中,全部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CHR),19例(82.6%)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13例(56.5%)获得完全分子学缓解(CM R),中位尼洛替尼治疗时间13.5(1-4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0(12-102)个月。尼洛替尼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大半为轻微的,而且可以逆转。结论:尼洛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的CML患者疗效佳,患者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 尼洛替尼 伊马替尼 耐药
下载PDF
MLL基因重排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中的检测和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柳萍 张闰 +18 位作者 葛峥 林忠琨 刘娟 钱思轩 张苏江 陆化 吴汉新 仇红霞 刘澎 徐卫 陈丽娟 陆超 陆彬彬 乔纯 仇海荣 朱广荣 张建富 吴雨洁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10-1116,共7页
混合系白血病(MLL)发生基因重排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中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3种技术组合检测MLL基因重排,探究其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中的发生率、伙伴基因类型、伴MLL基因重排的急性白血病临床特征和预后并评估该组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混合系白血病(MLL)发生基因重排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中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3种技术组合检测MLL基因重排,探究其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中的发生率、伙伴基因类型、伴MLL基因重排的急性白血病临床特征和预后并评估该组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对183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常规细胞遗传学、分离信号FISH和多重巢式PCR 3种技术组合检测MLL基因重排。结果显示,成人急性白血病中MLL基因重排发生率低(8.2%);重排类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MLL-AF4最常见,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MLL-AF6和MLL-AF9最常见;MLL基因重排患者髓外浸润占40%,诱导治疗30 d内完全缓解率33.3%,3个月复发率和6个月生存率各为50.0%和50.0%。结论:本研究中常规细胞遗传学技术对MLL基因重排的漏检率高达60%,因此常规细胞遗传学,分离信号FISH和多重巢式PCR结合检测MLL基因重排具有重要的预后意义和指导临床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LL基因重排 MLL基因重排检测 急性白血病 混合系白血病
下载PDF
伴有t(8;21)染色体异常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免疫表型特征 被引量:7
10
作者 范磊 吴雨洁 +6 位作者 张建富 仇海荣 乔纯 王荣 杨慧 徐卫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410-1413,共4页
本研究主要探讨具有t(8;21)(q22;q22)染色体改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免疫表型及伴随的染色体异常。利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multiparameter flow cytometry,MPFC)检测和分析47例具有t(8;21)的AML患者白血... 本研究主要探讨具有t(8;21)(q22;q22)染色体改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免疫表型及伴随的染色体异常。利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multiparameter flow cytometry,MPFC)检测和分析47例具有t(8;21)的AML患者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结果表明:47例t(8;21)-AML中21例(44.68%)伴有其他染色体异常,26例(55.32%)为单纯t(8;21)染色体改变。多参数流式检测结果提示:t(8;21)-AML患者干/祖细胞标记CD34、CD117和HLA-DR阳性率分别为87.2%、97.9%和95.7%,髓系标记CD13和CD33阳性率分别为93.6%和87.2%,T淋巴系标记CD2、CD3、CD5和CD7未见表达,B淋巴系标记CD19阳性率为66.0%,显著高于其他B淋巴系标记CD20和CD22,同时NK细胞标记CD56阳性率亦高达66.7%。结论:利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t(8;21)-AML发现该亚型AML具有较为特异性的免疫表型特征:干祖细胞标志(CD34、CD117和HLA-DR)表达较高,并且B淋系标志CD19和NK细胞标志CD56表达明显较高,提示联合CD34/CD19/CD56检测可以成为预测AML可能具有t(8;21)(q22;q22)的染色体改变准确而快速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t(8 21) 免疫表型 细胞遗传学
下载PDF
FBXW7在成人T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突变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郭星 张闰 +5 位作者 葛峥 许景艳 李敏 乔纯 仇海荣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12-618,共7页
背景:F-Box和WD40蛋白7(F-Box and WD40 domain protein 7,FBXW7)是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的组份,控制NOTCH1,c-MYC和Cyclin E等多种蛋白的降解。目的:研究成人T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FBXW7基因突变。方法:通过对54例成人T-AL... 背景:F-Box和WD40蛋白7(F-Box and WD40 domain protein 7,FBXW7)是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的组份,控制NOTCH1,c-MYC和Cyclin E等多种蛋白的降解。目的:研究成人T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FBXW7基因突变。方法:通过对54例成人T-ALL患者FBXW7外显子5-12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分析FBXW7突变的发生率、突变位点和类型、与NOTCH1突变的相关性及其临床预后意义。结果:本组成人T-ALL中FBXW7突变率11.1%,共发现4种点突变(R465H,R465L,R479P和R505C)和1个插入/缺失突变,FBXW7突变全部位于WD40结构域。研究还发现,FBXW7突变患者中83.3%同时存在NOTCH1突变,与FBXW7突变并存的NOTCH1突变均发生于HD结构域,包括点突变(L1574P,L1596H和L1600P),和缺失/插入突变。此外,研究还显示,FBXW7单独突变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比无突变组延长(P=0.049)。结论:FBXW7突变可能在NOTCH1介导的TALL发病机制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BXW7 NOTCH1 成人 T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FLT3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韩阳利 张苏江 +7 位作者 乔纯 戴丹 孙雪梅 徐燕丽 钱思轩 徐卫 王季石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135-1139,共5页
本研究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中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突变(ITD)及第二酪氨酸激酶结构域(TKD)点突变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基因组DNA-PCR方法检测131例初发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FLT3基因... 本研究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中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突变(ITD)及第二酪氨酸激酶结构域(TKD)点突变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基因组DNA-PCR方法检测131例初发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FLT3基因外显子14、15中ITD突变,采用基因组DNA-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方法检测FLT3基因外显子20中TKD点突变。结果表明:131例初治AML患者中,21例(16.0%)FLT3-ITD突变阳性,3例(2.3%)FLT3-TKD点突变阳性,无同一患者同时发生两种突变。FLT3-ITD阳性组初诊时白细胞计数(WBC)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高于野生型FLT3(FLT3-wt)组。FLT3-ITD阳性组患者完全缓解(CR)率47.6%,显著低于FLT3-wt88.1%(p<0.05)。20例M3患者中,FLT3-ITD阳性组及阴性组患者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M3FLT3-ITD阳性组患者CR率为37.5(6/16例),显著低于非M3FLT3-wt组患者CR率90.6%(48/53例)(p<0.05)。阳性组患者完全缓解后14个月(2-20个月)内复发3例,复发率为50%(3/6),高于FLT3-wt组29.2%(14/48例)。由于FLT3-TKD阳性患者仅3例,未单独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FLT3基因突变是AML患者中常见的突变,FLT3-ITD突变较FLT3-TKD点突变发生率高,FLT3-ITD有突变的AML患者预后差;FLT3-TKD点突变对预后的影响不明显。临床上早期FLT3基因突变检测对AML患者今后的靶向治疗及了解临床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第二酪氨酸激酶结构域 FLT3基因突变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cebpa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艳 张苏江 +3 位作者 仇红霞 乔纯 孙海敏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859-862,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cebpa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及突变情况。选取22例初发或复发的正常核型AML患者,其中M12例,M215例,M52例,M63例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48岁(13-71岁)。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分两段扩增cebpa基因,PCR产物...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cebpa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及突变情况。选取22例初发或复发的正常核型AML患者,其中M12例,M215例,M52例,M63例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48岁(13-71岁)。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分两段扩增cebpa基因,PCR产物通过直接测序或克隆测序法检测cebpa突变情况。结果表明:22例AML患者中有4例检出cebpa基因突变,突变率为18.2%(4/22),均为M2,其中2例为初发AML患者,2例为复发AML患者。突变主要为N端的无义突变和C端的框内突变。结论:采用PCR扩增联合测序检测cebpa基因突变,主要见于M2型,其预后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bpa基因突变 急性髓系白血病 正常核型
下载PDF
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NOTCH1突变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林忠琨 张闰 +7 位作者 葛峥 刘娟 郭星 乔纯 吴雨洁 仇海荣 张建富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03-1408,共6页
本研究旨在阐明NOTCH1突变在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特征及临床意义。通过对42例成人T-ALL患者外显子(exon)26/异二聚体N末端(HD-N)、exon27/异二聚体C末端(HD-C)、exon28和exon34/脯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苏氨酸(PEST)... 本研究旨在阐明NOTCH1突变在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特征及临床意义。通过对42例成人T-ALL患者外显子(exon)26/异二聚体N末端(HD-N)、exon27/异二聚体C末端(HD-C)、exon28和exon34/脯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苏氨酸(PEST)区域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研究NOTCH1突变的发生率、突变位点和类型、突变与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及其预后意义。结果显示,本组成人T-ALL中NOTCH1突变率66.7%(28/42),共发现45种NOTCH1突变,最多见于HD-N(48.9%,22/45)和PEST(40.0%,18/45);HD-N结构域突变最多位于氨基酸位点1575(L1575P)(25.0%,7/28),PEST结构域突变最多位于氨基酸位点2443(14.3%,4/28);初诊时白细胞计数大于10×109/L者NOTCH1突变组显著高于无突变组(91.7%vs 54.5%,P=0.021);骨髓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比例超过50%者突变组显著高于无突变组(95.8%vs 57.1%,P=0.006);流式免疫表型CD10阳性表达率突变组显著高于无突变组(51.9%vs 0%,P=0.006)),CD15和CD11b阳性表达率突变组显著低于无突变组(分别为5.3%vs 42.9%,P=0.047和0%vs 57.1%,P=0.002)。结论:成人T-ALL的NOTCH1突变具有不同于儿童的突变特征和预后意义,而且中国成人T-ALL的NOTCH1突变与西方国家相比可能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NOTCH1突变
下载PDF
Ikaros和Helios异构体在白血病中的表达特征及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柳萍 葛峥 +7 位作者 林忠琨 钱思轩 乔纯 张建富 吴雨洁 仇海荣 朱广荣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2-817,共6页
本研究旨在阐明对造血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的Ikaros家族成员Ikaros和Helios的两个异构体Ik-6和He-i的表达特征、发生机制、临床意义和关联性。对163例白血病患者的骨髓细胞进行了PCR分析。结果显示,Ik-6和He-i高表达于不同的白血病亚型,Ik-... 本研究旨在阐明对造血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的Ikaros家族成员Ikaros和Helios的两个异构体Ik-6和He-i的表达特征、发生机制、临床意义和关联性。对163例白血病患者的骨髓细胞进行了PCR分析。结果显示,Ik-6和He-i高表达于不同的白血病亚型,Ik-6高表达于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而He-i则高表达于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克隆和测序结果显示,异构体Ik-6和He-i具有不同的遗传学改变。本研究未观察到Ik-6和He-i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性。结论:虽然Ikaros和Helios是具有极其相似锌指结构的同一家族成员,但其异构体Ik-6和He-i在白血病中的表达特征、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有差异。Ik-6和He-i缺失的外显子分别含有或不含有DNA结合功能域,这种差异可能导致两者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联性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体 Helios IKAROS 白血病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突变与t(8;2急性髓系白血病 被引量:5
16
作者 韩阳利 张苏江 +7 位作者 乔纯 戴丹 孙雪梅 徐燕丽 钱思轩 徐卫 王季石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866-869,共4页
本研究探讨c-KIT、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Janus激酶2(JAK2)在伴t(8;21)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突变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表现和预后的相关性。采用普通PCR扩增技术、等位基因PCR技术、酶切及序列测定等方法,分别检测8例初发、6... 本研究探讨c-KIT、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Janus激酶2(JAK2)在伴t(8;21)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突变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表现和预后的相关性。采用普通PCR扩增技术、等位基因PCR技术、酶切及序列测定等方法,分别检测8例初发、6例复发t(8;21)AML患者FLT3、JAK2、c-KIT突变。结果表明:在2/14例(14.3%)伴t(8;21)的AML患者中检测到c-KIT突变,其中1例为c-KITD816V,另1例为c-KITD816Y突变;在1/14例(7.1%)患者中检测到FLT3-ITD突变。在14例标本中均未检测到JAK2突变。结论:酪氨酸激酶突变与t(8;21)AML具有相关性,可能提示有较高复发率及髓外浸润,预后不良。筛查c-KIT、FLT3突变等对t(8;21)AML预后判断和治疗指导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8 21) c—KIT基因 急性髓系白血病 突变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43例免疫表型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海敏 钱思轩 +12 位作者 吴雨洁 乔纯 洪鸣 范磊 杨慧 张建富 张苏江 吴汉新 仇红霞 陆化 徐卫 盛瑞兰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76-179,共4页
为了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免疫表型特征,以CD45/SSC设门,对143例APL进行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比较初发和复发时免疫表型变化。随机选择同期42例HLA-DR阴性的非APL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作为对照,其中31例CD34也为阴性... 为了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免疫表型特征,以CD45/SSC设门,对143例APL进行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比较初发和复发时免疫表型变化。随机选择同期42例HLA-DR阴性的非APL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作为对照,其中31例CD34也为阴性,探讨其与初发APL的免疫表型的差异。结果表明:①初发APL中91.9%表现为CD34和HLA-DR共阴性,复发时CD34和HLA-DR阳性率增高(37.5%vs3.0%,37.5%vs3.9%)。初发APL组CD34阳性率低于DR-AML组(3.0%vs23.4%),初发APL组CD34即使阳性,其表达水平也较低(p<0.05)。②初发APL组CD33阳性率高于各对照组(97.0%vs75.0%,83.3%,83.9%),其表达水平亦高于各对照组(p<0.05)。③初发APL组淋系抗原中仅见CD2的表达,未见CD7的表达,而DR-AML组、CD34-/DR-AML组CD7阳性率分别为12.0%,6.5%,高于初发APL组(p<0.05)。结论:免疫表型检测可以为APL的快速诊断提供依据,对HLA-DR-的AML可以从CD34的表达与否、CD33的表达水平、淋系抗原表达情况以及SSC特征等方面与APL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免疫表型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和常规染色体分析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蓉 缪扣荣 +13 位作者 仇海荣 钱思轩 洪鸣 乔纯 张建富 范磊 吴汉新 陆化 仇红霞 陈丽娟 张苏江 徐卫 刘澎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983-986,共4页
本研究主要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遗传学特征并比较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I-FISH)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CC)。应用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及I-FISH技术对157例APL患者细胞遗传学特征进行研究,采用短期培养法制备骨髓细胞染... 本研究主要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遗传学特征并比较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I-FISH)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CC)。应用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及I-FISH技术对157例APL患者细胞遗传学特征进行研究,采用短期培养法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应用染色体R显带技术对136例拟诊APL患者进行常规细胞遗传学检测,其中对45例同时进行了CC和I-FISH检测,对其余21例仅进行I-FISH分析。结果表明:136例进行CC分析的APL患者中,120例(88.2%)存在t(15;17)(q22;q21)易位,其中107例(78.7%)为单纯t(15;17)(q22;q21)易位,13例(9.6%)为伴t(15;17)(q22;q21)异位的复杂核型异常;在16例无t(15;17)(q22;q21)易位的APL患者中1例(0.7%)为t(5;17)(q24;q21)易位,3例(2.2%)正常核型,12例(8.8%)未见分裂相。在所有66例进行FISH检测的APL患者中,64例存在PM I/RARα融合基因,其阳性率为97.0%,灵敏度显著高于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p=0.041);而5例其他类型AML患者和5例正常标本均未检出PM I/RARα融合基因。结论: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和间期荧光杂交技术联合分析APL患者细胞遗传学特征是诊断该病和监测微小残留病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细胞遗传学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BIOMED-2方法检测恶性淋巴瘤骨髓侵犯的基因重排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童奕 乔纯 +2 位作者 吴若淇 刘澎 周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409-1414,共6页
本研究探讨BIOMED-2方法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骨髓中免疫球蛋白(IG)和T细胞受体(TCR)基因克隆性重排的可行性,并初步评价其临床价值。采用BIOMED-2系统检测73例NHL(B-NHL 55例,T-NHL 18例)患者骨髓中IGH、IGK、IGL基因和TCRβ、... 本研究探讨BIOMED-2方法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骨髓中免疫球蛋白(IG)和T细胞受体(TCR)基因克隆性重排的可行性,并初步评价其临床价值。采用BIOMED-2系统检测73例NHL(B-NHL 55例,T-NHL 18例)患者骨髓中IGH、IGK、IGL基因和TCRβ、TCRγ、TCRδ基因的克隆性重排,与骨髓穿刺细胞形态学进行比较,评价其与病理特征、临床分期等的相关性。结果表明:73例NHL中31例检测出IG或TCR基因重排,阳性率42.5%,高于骨髓穿刺细胞形态学阳性率24.7%(18/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NHL阳性率为40.0%(22/55),T-NHL阳性率为50.0%(9/1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R检测阳性率和AnnArbor分期相关,Ⅲ/Ⅳ期患者阳性率高于Ⅰ/Ⅱ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OMED-2检测IG和TCR基因重排是判断淋巴瘤骨髓浸润的有效方法,比骨髓细胞形态学更为敏感,有助于临床分期、预后判断和治疗选择。PCR检测阳性率和Ann Arbor分期相关,与淋巴瘤恶性程度、年龄、治疗状态、有无B组症状及是否累及脾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BIOMED-2方法 基因重排 免疫球蛋白基因 T细胞受体基因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NPM1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戴丹 张苏江 +5 位作者 乔纯 孙雪梅 钱思轩 徐卫 徐燕丽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294-297,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NPM1基因突变情况及临床特征。采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33例AML患者NPM1基因第12外显子的突变情况,了解NPM1基因突变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显示:33例AML患者中共检出8例(24.2%)具有NPM1...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NPM1基因突变情况及临床特征。采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33例AML患者NPM1基因第12外显子的突变情况,了解NPM1基因突变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显示:33例AML患者中共检出8例(24.2%)具有NPM1基因突变,其中M11例、M23例、M41例、M53例。19例正常核型AML患者中7例(36.8%)发生NPM1基因突变,明显高于异常核型组(14例中1例,7.1%)(p<0.05)。NPM1基因突变型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高于野生型组(p值均<0.05)。结论:NPM1基因第12外显子的突变多见于正常核型AML患者,突变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及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M1基因突变 急性髓系白血病 DNA突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