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理因子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进展
1
作者 乔靖萱 付雪 蔺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215-217,共3页
高脂血症的特点是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是冠心病、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目前临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比较严重,而物理因子应... 高脂血症的特点是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是冠心病、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目前临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比较严重,而物理因子应用天然或人工的声、光、电、磁、温度等物理能,作用于人体发挥治疗作用,安全、无创,更易被患者接受。本文围绕高脂血症形成机制及物理因子治疗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疗法 红外线 磁疗 高脂血症
下载PDF
SFMA应用于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一例病理报告
2
作者 乔靖萱 向清华 蔺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233-235,共3页
SFMA(Selective Functional Movement Assessment选择性功能评估)是一套预见和检测失调的运动模式成分的常用评估工具[1],在临床查体基础上加用SFMA评估方法,应用SFMA中“区域相互依存”的理念,针对患者自身独特的运动模式,找出疼痛、... SFMA(Selective Functional Movement Assessment选择性功能评估)是一套预见和检测失调的运动模式成分的常用评估工具[1],在临床查体基础上加用SFMA评估方法,应用SFMA中“区域相互依存”的理念,针对患者自身独特的运动模式,找出疼痛、运动障碍发生的根源,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达到更理想的康复目标。方法:在患者入院时、康复治疗过程中分别进行SFMA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出院时在此评估以检验是否有所改善。结果:经过SFMA评估,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得到改善。结论:本例中,应用SFMA评估方法发现了更多运动障碍的产生原因,有助于患者更好的改善运动模式,达到康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功能障碍 SFMA
下载PDF
Al_(2)O_(3)前驱体对Cu/ZnO/Al_(2)O_(3)催化甲醇重整制氢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黄敏 薄其飞 +5 位作者 李娟 乔靖萱 袁善良 张彪 陈洪林 蒋毅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2024年第10期1443-1452,共10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Cu/ZnO/Al_(2)O_(3)催化剂,通过XRD、BET、H_(2)-TPR、N_(2)O化学吸附、XPS表征技术,研究了Al_(2)O_(3)前驱体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同时对其在甲醇重整制氢中的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当Al^(3+)与Cu^(2+)、Zn...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Cu/ZnO/Al_(2)O_(3)催化剂,通过XRD、BET、H_(2)-TPR、N_(2)O化学吸附、XPS表征技术,研究了Al_(2)O_(3)前驱体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同时对其在甲醇重整制氢中的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当Al^(3+)与Cu^(2+)、Zn^(2+)同时共沉淀时,Al^(3+)对碱式碳酸盐中Cu^(2+)-Zn^(2+)部分取代生成类水滑石结构,增强了Zn-Al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反,在Cu^(2+)、Zn^(2+)完成共沉淀后,引入Al_(2)O_(3)前驱体对消除Al^(3+)对碱式碳酸盐中Cu-Zn取代的不良影响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Cu-ZnO间的相互作用、CuO物种的分散和催化剂的还原,进一步促进表面Cu的分散,有利于其活性的提升。其中,以拟薄水铝石为铝源制备的催化剂呈现出优异的活性。在水醇物质的量比为1.2,反应温度为493 K的条件下,甲醇转化率可达94.8%,H_(2)时空收率可达97.5 mol/(kg·h),并且连续运行25 h其活性仍保持相对稳定。在反应条件下,经过723 K的10 h热处理后,该催化剂的活性损失率仅为5.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前驱体 Cu/ZnO/Al_(2)O_(3)催化剂 甲醇水蒸气重整 热稳定性
下载PDF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结合末端牵引式上肢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4
作者 蔺勇 乔靖萱 向清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20期156-158,共3页
目的研究下肢智能反馈训练联合末端牵引式上肢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取下肢智能反馈... 目的研究下肢智能反馈训练联合末端牵引式上肢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取下肢智能反馈训练联合末端牵引式上肢康复训练,均训练3个月.对比两组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估(SFMA)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结果训练前,两组SFMA评分、CSS评分、BI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SFMA评分、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智能反馈训练联合末端牵引式上肢康复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神经功能,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提升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 末端牵引式上肢康复训练 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