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颅脑损伤患者330例伤情特点 结局危险因素及并发症探析
1
作者
乞绍岚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17期2645-2646,共2页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的一般伤情特点,并对结局危险因素及常见并发症进行探析。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3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伤情特点,汇总患者导致危险并发症的因素,分析治疗方法和对策。结果回顾分析33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的一般伤情特点,并对结局危险因素及常见并发症进行探析。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3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伤情特点,汇总患者导致危险并发症的因素,分析治疗方法和对策。结果回顾分析33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伤情特点主要有:外力导致颅骨、脑膜、脑血管和脑组织发生机械性变形,出现昏迷或意识障碍,以及脑缺血和脑血肿等症状。经过治疗,因严重并发症导致23例死亡,其他患者经过积极对症治疗,病情有一定好转,并得到稳定。结论对于颅脑损伤患者要关注其伤情,针对伤情进行危险结局风险的评估,确保采取措施,提高患者的预后。同时,对颅脑损伤的并发症进行对症治疗也是必要的,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危险因素
伤情特点
应对措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血压脑出血75例外科治疗临床观察
2
作者
乞绍岚
《基层医学论坛》
2013年第26期3429-3430,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适应证及疗效。方法7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外科治疗,其中直切口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22例(小骨窗开颅组),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27例(去骨瓣开颅组),微创血肿清除术26例(微创组)。所有患...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适应证及疗效。方法7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外科治疗,其中直切口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22例(小骨窗开颅组),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27例(去骨瓣开颅组),微创血肿清除术26例(微创组)。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个月~3个月,采用Kamafsky行为能力评分于治疗后1个月、3个月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外科治疗后,75例患者死亡7例,病死率为9.33%。68例存活患者均随访1个月~3个月,3组患者3个月后Kamafsky评分均高于1个月后评分,3个月评分与1个月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3组评分提高幅度差异不大。结论根据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量、出血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术式的选择应以个体化为主,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外科治疗
适应证
疗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评价
3
作者
乞绍岚
《基层医学论坛》
2013年第20期2648-2649,共2页
目的评价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结果 52例患者双侧引流37例,单侧引流15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患者症状均逐渐缓解,其中42例血肿彻底消失,10例血肿部分消失,...
目的评价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结果 52例患者双侧引流37例,单侧引流15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患者症状均逐渐缓解,其中42例血肿彻底消失,10例血肿部分消失,经保守治疗后,3周~7周血肿完全消失。4例患者症状复发,2例接受保守治疗后治愈,1例接受开颅手术后血肿消除,病症痊愈。无张力性气颅,并发气颅3例自行吸收,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操作简易,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微创穿刺引流术
不良反应疗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侧脑室穿刺Paine点改良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
8
4
作者
乞绍岚
张晓东
+3 位作者
李扩
鲍刚
徐高峰
李瑞春
《华西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1153-1155,共3页
目的研究改良Paine点侧脑室额角穿刺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方法利用MRI模型的构建,模拟改良Paine点穿刺侧脑室额角。测量穿刺距离、角度及其对Broca语言功能区和尾状核的影响。改良Paine点(Pm点)比Paine点高1cm,更加远离Broca语言功能...
目的研究改良Paine点侧脑室额角穿刺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方法利用MRI模型的构建,模拟改良Paine点穿刺侧脑室额角。测量穿刺距离、角度及其对Broca语言功能区和尾状核的影响。改良Paine点(Pm点)比Paine点高1cm,更加远离Broca语言功能区,穿刺时需要与轴面夹角20°向下,可以越过尾状核头从侧脑室额角上壁进入脑室;与矢状面夹角约70°向下、冠状面夹角约20°向后穿刺。从皮层计算进针4.0~5.5cm可进入侧脑室额角。结果同期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中应用Pm点穿刺成功,术后无语言功能障碍,复查头颅CT无穿刺道及尾状核头出血现象。结论 Pm点法定位方法简便准确,能避免Broca语言功能区和尾状核头部的损伤,有一定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点入路
脑室穿刺
解剖
应用
原文传递
题名
颅脑损伤患者330例伤情特点 结局危险因素及并发症探析
1
作者
乞绍岚
机构
富平县第二人民医院
出处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17期2645-2646,共2页
文摘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的一般伤情特点,并对结局危险因素及常见并发症进行探析。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3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伤情特点,汇总患者导致危险并发症的因素,分析治疗方法和对策。结果回顾分析33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伤情特点主要有:外力导致颅骨、脑膜、脑血管和脑组织发生机械性变形,出现昏迷或意识障碍,以及脑缺血和脑血肿等症状。经过治疗,因严重并发症导致23例死亡,其他患者经过积极对症治疗,病情有一定好转,并得到稳定。结论对于颅脑损伤患者要关注其伤情,针对伤情进行危险结局风险的评估,确保采取措施,提高患者的预后。同时,对颅脑损伤的并发症进行对症治疗也是必要的,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危险因素
伤情特点
应对措施
分类号
R651.15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血压脑出血75例外科治疗临床观察
2
作者
乞绍岚
机构
富平县第二人民医院
出处
《基层医学论坛》
2013年第26期3429-3430,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适应证及疗效。方法7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外科治疗,其中直切口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22例(小骨窗开颅组),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27例(去骨瓣开颅组),微创血肿清除术26例(微创组)。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个月~3个月,采用Kamafsky行为能力评分于治疗后1个月、3个月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外科治疗后,75例患者死亡7例,病死率为9.33%。68例存活患者均随访1个月~3个月,3组患者3个月后Kamafsky评分均高于1个月后评分,3个月评分与1个月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3组评分提高幅度差异不大。结论根据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量、出血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术式的选择应以个体化为主,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外科治疗
适应证
疗效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评价
3
作者
乞绍岚
机构
富平县第二人民医院
出处
《基层医学论坛》
2013年第20期2648-2649,共2页
文摘
目的评价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结果 52例患者双侧引流37例,单侧引流15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患者症状均逐渐缓解,其中42例血肿彻底消失,10例血肿部分消失,经保守治疗后,3周~7周血肿完全消失。4例患者症状复发,2例接受保守治疗后治愈,1例接受开颅手术后血肿消除,病症痊愈。无张力性气颅,并发气颅3例自行吸收,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操作简易,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微创穿刺引流术
不良反应疗效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侧脑室穿刺Paine点改良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
8
4
作者
乞绍岚
张晓东
李扩
鲍刚
徐高峰
李瑞春
机构
富平县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华西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1153-1155,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改良Paine点侧脑室额角穿刺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方法利用MRI模型的构建,模拟改良Paine点穿刺侧脑室额角。测量穿刺距离、角度及其对Broca语言功能区和尾状核的影响。改良Paine点(Pm点)比Paine点高1cm,更加远离Broca语言功能区,穿刺时需要与轴面夹角20°向下,可以越过尾状核头从侧脑室额角上壁进入脑室;与矢状面夹角约70°向下、冠状面夹角约20°向后穿刺。从皮层计算进针4.0~5.5cm可进入侧脑室额角。结果同期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中应用Pm点穿刺成功,术后无语言功能障碍,复查头颅CT无穿刺道及尾状核头出血现象。结论 Pm点法定位方法简便准确,能避免Broca语言功能区和尾状核头部的损伤,有一定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
翼点入路
脑室穿刺
解剖
应用
Keywords
Pterional approach
Ventricular puncture
Anatomy
Application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颅脑损伤患者330例伤情特点 结局危险因素及并发症探析
乞绍岚
《现代医药卫生》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血压脑出血75例外科治疗临床观察
乞绍岚
《基层医学论坛》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评价
乞绍岚
《基层医学论坛》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侧脑室穿刺Paine点改良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
乞绍岚
张晓东
李扩
鲍刚
徐高峰
李瑞春
《华西医学》
CAS
2011
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