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新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p53基因缺失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买买提力·依马木 古再丽努尔·吾甫尔 +3 位作者 王晓敏 刘虹 李燕 肖萌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9-503,共5页
目的探讨新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患者临床特征及p53基因缺失的检出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对77例CLL患者进行p53基因缺失的检测... 目的探讨新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患者临床特征及p53基因缺失的检出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对77例CLL患者进行p53基因缺失的检测,分析p53基因缺失对预后的价值及其与临床特征和部分预后参数的关系。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结果(1)77例CLL中,10例(12.9%)检测出p53缺失,而20例对照中均不存在p53缺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2例汉族CLL中4例检测出p53缺失,45例维吾尔族CLL中6例检测出p53缺失,缺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基因缺失与患者性别、年龄、民族、外周血(除血红蛋白以外)、血清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及CD38表达水平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疾病后期及ZAP-70高表达有相关性(P〈0.05)。(2)20例患者接受含氟达拉滨方案治疗,其中p53基因缺失者5例,部份缓解1例,无1例达完全缓解,总缓解率为20%;p53基因无缺失者15例,部份缓解11例,完全缓解4例,总缓解率为75%,二者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随访39.0(8.0~136.0)个月,死亡11例(14.3%),其中死于CLL及其相关并发症者7例,其他原因者4例。死亡的7例患者均伴有p53基因缺失。伴有p53基因缺失组无进展生存期(18个月)明显短于无p53基因缺失者(5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10%以上CLL患者存在p53基因缺失,但维吾尔族和汉族CLL患者p53基因缺失率无差异,p53基因缺失与疾病后期及ZAP-70高表达有关,p53基因缺失者生存期较短,采用含氟达拉滨方案治疗总缓解率低于无缺失者,故应避免选择影响p53信号传导系统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P53基因缺失 预后
原文传递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买买提力·依马木 王晓敏 +1 位作者 李燕 安利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以及其在汉族与维吾尔族之间的差异。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本院确诊的66例E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以及其在汉族与维吾尔族之间的差异。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本院确诊的66例E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伦理会批准,并与受试对象签订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民族、外周血常规、骨髓形态学+活体组织检查、心电图、超声、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MR)、BcR/ABI。融合基因、Ph一染色体、JAK2V617F基因突变结果、既往血栓史及基础血管病史等信息,并随访54个月,观察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情况,分析ET患者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结果①本组患者的JAK2V617F突变发生率为71.2%(47/66)。汉族ET患者突变阳性率高于维吾尔族患者(76.3%比6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38,P〉0.05)。②随访54个月后,发现16例患者出现不同部位的血栓事件,发生率为24.2%,血管并发症及转归情况在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90,0.048;P〉0.05)。③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年龄≥60岁、白细胞(WBC)计数≥11×10^9/L、既往血栓史及合并有血管危险因素的ET患者易发生血栓栓塞事件(OR=4.292,95%CI:1.547~11.903;OR=6.800,95%CI:0.868~4.697;OR=4.460,95%CI:1.538~3.031;OR-4.364,95%CI:1.448~10.84;OR=3.494,1.509~8.092)。结论ET患者中有较高的JAK2V617F基因突变率,该突变阳性、年龄≥60岁、WBC≥11×10^9/L、既往有血栓史及合并有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血栓发生风险较高,应尽早予以干预治疗。JAK2V617F突变率、血管并发症及转归等情况在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增多症 自发性 JANUS激酶2 突变 血栓
原文传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与实验室检查特点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买买提力·依马木 木合拜尔·阿布都尔 +1 位作者 王晓敏 李燕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3年第9期555-557,共3页
目的探讨新掘维吾尔自治区维鲁尔族慢性淋巴细胞门血病(CLL)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榆查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丘尔自治区人民医院39例维吾尔族CLL患者病例资料,选择同期收治的30例汉族CLL患肯作为对照组。结果69例CLL患者半均发... 目的探讨新掘维吾尔自治区维鲁尔族慢性淋巴细胞门血病(CLL)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榆查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丘尔自治区人民医院39例维吾尔族CLL患者病例资料,选择同期收治的30例汉族CLL患肯作为对照组。结果69例CLL患者半均发病年龄(64.7±9.0)岁,其中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分别为(65.6±10.41岁和(63.9±7.9)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8);按Rai分期,低危(0期)6例,中危(Ⅰ、Ⅱ期)24例,高危(Ⅲ、Ⅳ期)39例。其中,维吾尔族高危组CLL患者比较明显高于汉族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首诊时白细胞计数和受累淋巴结区≥3个者在汉族和维吾尔族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8,P=0.015;X^2=4.194,P=0.041)。中位随访38.0个月(8.0~124.0个月),死亡10例,维吾尔族和汉族患者各5例,均为高危组患者。维吾尔族CLL患者预期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8.0±2.7)%和100.7个月,均短于汉族CLL患者[(94.0±3.0)%和151.1个月],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2.198、P=0.138;X^2=0.583、P=0.445)。结论维吾尔族CLL患者在临床、实验室检查特征及生存等方面与汉族患着比较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慢性 维吾尔族 临床特征 实验室检查 治疗
原文传递
CD38及ZETA相关蛋白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木合拜尔·阿布都尔 买买提力·依马木 +5 位作者 张晓燕 毛敏 富玲 李燕 安利 王晓敏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2年第9期540-542,共3页
目的探讨CD38及ZETA相关蛋白(ZAP-70)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2例CLL患者CD38及ZAP-70的表达水平,根据Rai分期将患者分为高危组(III、Ⅳ期)(2... 目的探讨CD38及ZETA相关蛋白(ZAP-70)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2例CLL患者CD38及ZAP-70的表达水平,根据Rai分期将患者分为高危组(III、Ⅳ期)(25例)和低中危组(0、I、Ⅱ期)(17例),了解CD38和ZAP-70表达在Rai分期的分布情况,结合患者病情进展、化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CLL患者中CD38+者占47.6%(20/42),其中高危组64.0%(16/25),低中危组23.5%(4/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45,P=0.014);ZAP-70+者占40.5%(17/42),其中高危组60.0%(15/25),低中危组11.8%(2/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72,P=0.003);ZAP-70+CD38+和ZAP-70+CD38-患者多分布在高危组中,而ZAP-70-CD38-患者多分布在低中危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0.076、9.346、6.005,均P〈0.05)。随访48个月(1~136个月)后ZAP-70+CD38+及ZAP-70-CD38-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9.0和58.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488,P=0.003),而ZAP-70+CD38-和ZAP-70-CD38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43.5和51.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5,P:0.784)。结论CD38和ZAP.70在CLL病程后期(Rai分期Ⅲ期和Ⅳ期)表达高于病程早期(Rai分期0期、I期和Ⅱ期),CD38和ZAP-70均阳性CLL患者较单阳性患者病情进展快,生存期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慢性 Rai分期 ZAP-70 CD38 预后
原文传递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方案治疗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木合拜尔·阿布都尔 买买提力·依马木 王晓敏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3年第9期602-604,608,共4页
目的分析和比较硼替佐米+地塞米松(BD)方案和长春地辛+表柔比星+地塞米松(VAD)方案治疗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临床资料和随访记录完整的轻链型MM患者的病例资料,7例患者采用BD方案... 目的分析和比较硼替佐米+地塞米松(BD)方案和长春地辛+表柔比星+地塞米松(VAD)方案治疗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临床资料和随访记录完整的轻链型MM患者的病例资料,7例患者采用BD方案化疗,9例患者采用VAD方案化疗,分析比较BD和VAD两种化疗方案治疗轻链型MM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2—76个月),BD方案组总反应率(85.7%,6/7)高于VAD方案组(55.6%,5/9),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67,P=0.308)。BD方案组完全缓解(CR)+接近完全缓解(nCR)率为42.9%(3/7),高于VAD组0.0%(0/9)(X。4.747,P=0.029)。BD方案组合并肾功能不全的5例患者总反应率(80.0%,4/5)高于VAD方案组合并肾功能不全的7例患者(57.1%,4/7),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86,P=0.576)。BD方案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依次是血液学毒性合并感染(42.8%,3/7)、周围神经病变(28.6%,2/7)、胃肠道反应(14.3%,1/7),大部分为1—2级,经对症治疗后可缓解。VAD方案组最常见不良反应依次是血液学毒性合并肺部感染(44.4%,4/9)、胃肠道反应(33.3%,3/9)、脱发(22.2%,2/9)等。结论轻链型MM对治疗反应差,预后不佳,但BD方案明显提高轻链型MM患者的总有效率,虽然总有效率与VAD方案无明显差异,但达CR+nCR率明显高于VAD方案化疗者,不良反应可以耐受,且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可安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轻链型 硼替佐米 肾功能不全 治疗
原文传递
新疆180例慢性髓性白血病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虹 木合拜尔·阿布都尔 +2 位作者 古再丽努尔·吾甫尔 买买提力·依马木 王晓敏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4-165,共2页
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是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一种恶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约95%的CML患者出现标志性Ph染色体,约5%的CML患者可出现变异Ph染色体^[1-2]。常规细胞遗传学(CC)检出Ph染色体已成为诊断CML的重要标准,但不易检出Ph染... 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是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一种恶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约95%的CML患者出现标志性Ph染色体,约5%的CML患者可出现变异Ph染色体^[1-2]。常规细胞遗传学(CC)检出Ph染色体已成为诊断CML的重要标准,但不易检出Ph染色体的变异易位,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出现则使人们能从分子水平上检测该易位导致的bcr/abl融合基因,对CML诊断与疗效监测起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对180例CML患者行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对其中62例行FISH检测bcr/abl融合基因,以探讨新疆地区CML患者的染色体异常特点以及核型分析和FISH技术在CML诊疗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性白血病 新疆地区 遗传学分析 BCR abl融合基因 染色体核型分析 PH染色体 骨髓增殖性疾病 多能造血干细胞
原文传递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JAK2 V617F基因突变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晓燕 买买提力·依马木 +5 位作者 李燕 安利 毛敏 富玲 木合拜尔·阿布都尔 王晓敏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研究维吾尔族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JAK2 V617F基因(以下简称JAK2基因)突变率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同时探讨该突变在汉族和维吾尔族MPN患者中的差异性。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方法,对134例(维吾尔族55... 目的研究维吾尔族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JAK2 V617F基因(以下简称JAK2基因)突变率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同时探讨该突变在汉族和维吾尔族MPN患者中的差异性。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方法,对134例(维吾尔族55例、汉族79例)bcr-abl阴性MPN患者进行JAK2基因突变检测。结果①MPN患者中JAK2基因总突变率73.1%(134例中98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及原发性骨髓纤维化(IMF)患者JAK2基因突变阳性率分别为84.3%(51例中43例)、69.7%(66例中46例)及52.9%(17例中9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汉族MPN患者中JAK2基因突变阳性率为78.5%(79例中62例),维吾尔族MPN患者中突变阳性率为65.5%(55例中36例),两族患者JAK2基因突变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分析PV、ET及IMT三组患者中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的突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JAK2基因突变阳性患者其血常规指标明显高于JAK2阴性患者,出现脾脏肿大、并发血栓出血及转化的概率明显增高(P〈0.05);而以上临床特征在两民族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ET及IMF等经典MPN患者中均有较高的JAK2基因突变率;汉族与维吾尔族MPN患者该基因突变率、临床特征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JAK2基因点突变在不同地域和人种的MPN患者中差异不显著,其可能具有相同的分子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骨髓增殖性肿瘤 基因 JAK2 DNA突变分析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