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制桩挤土效应对桩基础沉降变形影响案例及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刘金波 杨秋玲 +1 位作者 于东健 张松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2期95-101,共7页
通过相同条件下,不同桩距建筑物沉降变形的监测,得出挤土桩沉降变形随桩距减小而增大的结论;分析挤土桩沉降变形规律和非挤土桩的不同,即沉降变形和附加应力非完全对应的关系;给出挤土效应引起的桩基质量问题,应用非挤土效应的桩进行处... 通过相同条件下,不同桩距建筑物沉降变形的监测,得出挤土桩沉降变形随桩距减小而增大的结论;分析挤土桩沉降变形规律和非挤土桩的不同,即沉降变形和附加应力非完全对应的关系;给出挤土效应引起的桩基质量问题,应用非挤土效应的桩进行处理的建议,这对于事故处理及防止类似事故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土效应 桩间距 沉降变形 地下水
下载PDF
差异沉降影响下柱荷载重分布试验研究与计算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朋辉 于东健 +1 位作者 张新武 杜风雷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2期102-109,共8页
差异沉降是影响上部结构内力重分布和造成结构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单柱模型、3×3跨模型和主裙一体模型进行试验研究,得出考虑共同作用的上部结构在差异沉降下柱荷载重分布基本规律:3×3跨模型随着基础... 差异沉降是影响上部结构内力重分布和造成结构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单柱模型、3×3跨模型和主裙一体模型进行试验研究,得出考虑共同作用的上部结构在差异沉降下柱荷载重分布基本规律:3×3跨模型随着基础挠度的增大,角柱与平均柱轴力的比值由0.57增加至0.68,边柱与平均柱轴力的比值由0.85增加至1.0;高低层复杂结构,当外挑裙房3跨时,主楼边轴位置柱和3跨裙房边轴位置柱有较大的增长。通过有限元软件计算对比,指出其应具体的考虑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可供设计人员在实际工程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作用 差异沉降 柱荷载 重分布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均匀及非均匀荷载作用下柱下梁板式筏基反力变形及破坏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于东健 宫剑飞 +1 位作者 江书超 施晓栋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9-35,共7页
本次试验对高跨比1/6的梁、板厚跨比1/12的两组梁板式筏基模型进行加荷试验。试验表明,梁板基础呈现整体正向挠曲、内部区域反向挠曲特征。荷载通过柱传递至梁,再由梁传递到板,当柱下荷载均匀时,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内,地基反力非直线分... 本次试验对高跨比1/6的梁、板厚跨比1/12的两组梁板式筏基模型进行加荷试验。试验表明,梁板基础呈现整体正向挠曲、内部区域反向挠曲特征。荷载通过柱传递至梁,再由梁传递到板,当柱下荷载均匀时,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内,地基反力非直线分布,梁下平均反力与柱下平均反力相差不大,约为总平均反力的1.1~1.15倍,板下平均反力小于总平均反力,板格中点处的地基反力约为总平均反力的55%,结构破坏时裂缝出现在板格上表面,裂缝贯通后呈对角线破坏形态;对于角部区域板块,角柱位置的地基反力与平均反力的比值约为1.2,其余部位地基反力均小于平均反力,区格板中心下的反力最小,约为角柱位置的地基反力的40%。结构破坏时梁中部顶面首先开裂,裂缝向下延伸至板边,由板边沿平行于梁的方向向板中心呈渐进式破坏,裂缝贯通后呈十字交叉破坏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板式筏基 反力 变形 破坏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