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切线角理论的十堰市变质岩滑坡预警阈值研究
1
作者 朱智超 曾斌 +2 位作者 何文武 于义军 梅红专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7-177,共11页
十堰市地形地貌复杂,地层岩性多变,变质岩广泛分布,区内滑坡灾害多发。为减轻滑坡灾害带来的严重危害,实现滑坡灾害的准确预警,基于改进切线角理论,结合累积加速度及累积加加速度,选取十堰市4个已发生破坏的变质岩滑坡地表位移监测数据... 十堰市地形地貌复杂,地层岩性多变,变质岩广泛分布,区内滑坡灾害多发。为减轻滑坡灾害带来的严重危害,实现滑坡灾害的准确预警,基于改进切线角理论,结合累积加速度及累积加加速度,选取十堰市4个已发生破坏的变质岩滑坡地表位移监测数据。通过绘制其T-t曲线、累积加速度-时间曲线、累积加加速度-时间曲线,分析得到了十堰市变质岩滑坡蠕滑阶段的综合划分结果。确定临滑预警阈值判据为:T-t曲线切线角大于等于80°、累积加速度大于0,并且增长保持较大正值、累积加加速度大于0,且连续增长或保持高值。研究成果对十堰市变质岩滑坡的监测预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为其他类型滑坡的监测预警阈值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改进切线角 变质岩 预警阈值 变形速率
下载PDF
膜法在某核电站海水淡化系统中的设计应用
2
作者 李长海 张瑞祥 +3 位作者 刘锋 胡杨 于义军 杨新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0-64,68,共6页
海水淡化技术是解决核电站淡水资源缺乏的一个重要途径。针对某核电站10000 m^(3)/d海水淡化系统的要求,采用“原水预处理(混凝沉淀+V型滤池)+反渗透预处理(超滤)+脱盐(两级反渗透)+后处理(矿化处理)”的处理工艺。其中混凝沉淀池总处... 海水淡化技术是解决核电站淡水资源缺乏的一个重要途径。针对某核电站10000 m^(3)/d海水淡化系统的要求,采用“原水预处理(混凝沉淀+V型滤池)+反渗透预处理(超滤)+脱盐(两级反渗透)+后处理(矿化处理)”的处理工艺。其中混凝沉淀池总处理水量为1800 m^(3)/h;V型滤池滤速为9 m/h;超滤系统平均膜通量为72.9 L/(m^(2)·h),回收率≥92%;一级反渗透系统平均膜通量为13.79 L/(m^(2)·h),回收率45%,脱盐率≥99.3%;二级反渗透系统A平均膜通量为29.31 L/(m^(2)·h),回收率85%,脱盐率≥97%;二级反渗透系统B平均膜通量为27.18 L/(m^(2)·h),回收率85%,脱盐率≥97%;反渗透产水经过矿化设备,产水水质稳定能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该系统其运行成本为4.57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海水淡化 混凝沉淀 超滤 反渗透 运行成本
下载PDF
鄂西北软弱变质岩水理力学性质及其滑坡致灾机理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梅红专 杨潇 +5 位作者 于义军 李彬 何文武 杨新 田静静 朱智超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3年第4期455-463,480,共10页
十堰市地处中国鄂西北山区,区内地质环境背景复杂,主要地层岩性为变质岩。受地质环境的影响,区内变质岩岩性软弱,岩体结构较为破碎,风化强烈,与第四系松散岩地层一起构成了易滑地层,是滑坡灾害的高易发区。以十堰市软弱变质岩为研究对象... 十堰市地处中国鄂西北山区,区内地质环境背景复杂,主要地层岩性为变质岩。受地质环境的影响,区内变质岩岩性软弱,岩体结构较为破碎,风化强烈,与第四系松散岩地层一起构成了易滑地层,是滑坡灾害的高易发区。以十堰市软弱变质岩为研究对象,基于吸水性、耐崩解性、单轴压缩试验及直剪试验,分析变质岩水理力学性质及其滑坡致灾机理。结果表明,软弱变质岩吸水性较强且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和遇水软化特征,其单轴抗压强度随着法向应力方向与片理面之间夹角的增大呈现出两边高、中间低的“V”型变化规律,抗剪强度参数随着法向应力方向与片理面之间夹角的增大而增大,并且随着浸水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同时降雨诱发软弱变质岩滑坡的变形破坏,与岩土体强度、潜水、承压水作用息息相关,均遵循有效应力的原理。其研究成果可对十堰地区以及中国类似软弱变质岩地区的滑坡成灾机理认识及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变质岩 库岸滑坡 工程特性 变形破坏机制 十堰市
下载PDF
十堰市南部堆积层滑坡分布特征及变形破坏模式浅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丽华 李彬 +3 位作者 于义军 张维江 马春燕 许程程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2年第4期487-493,520,共8页
十堰市南部竹溪县、竹山县和房县广泛发育堆积层滑坡。基于县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总结区内堆积层滑坡的类型及时空分布特征,构建典型堆积层滑坡的变形破坏模式。研究表明,研究区发育的堆积层滑坡以中—小型、浅层滑坡为主;变质岩(... 十堰市南部竹溪县、竹山县和房县广泛发育堆积层滑坡。基于县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总结区内堆积层滑坡的类型及时空分布特征,构建典型堆积层滑坡的变形破坏模式。研究表明,研究区发育的堆积层滑坡以中—小型、浅层滑坡为主;变质岩(钠长石英片岩、变质砂岩、石英千枚岩、绢云片岩、泥质板岩、炭质板岩)分布区、400~700 m高程范围、河流两岸是堆积层滑坡易发区域;1998年以来堆积层滑坡数量显著增多,1998、2000、2005、2008、2012和2014年为高发年份,每年的6—9月为高发月份。在此基础上,拟合堆积层滑坡累计频率与其体积、面积的幂律函数关系,初步构建水平径流滞水型和垂直径流滞水型堆积层滑坡在降雨作用下的变形破坏模式。研究成果可为十堰地区堆积层滑坡的监测预警及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层滑坡 时空分布特征 变形破坏模式 降雨 鄂西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