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小说与世界——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的艺术》
被引量:2
- 1
-
-
作者
于传勤
-
机构
聊城大学文学院
-
出处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90-92,共3页
-
文摘
米兰.昆德拉是一位知性很强的小说家,他认为小说存在的唯一理由是有新的发现,并从这一观点出发对欧洲小说的历史进行了梳理。他特别推重卡夫卡,认为他的小说已经被接受为社会和政治的预言。笔者认为米兰.昆德拉是一位存在主义的小说家,并对他的小说理论进行了评述。
-
关键词
小说
世界
存在主义
-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金耀基论中西文化
被引量:1
- 2
-
-
作者
于传勤
-
机构
聊城大学中文系
-
出处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73-77,共5页
-
文摘
金耀基认为,长期以来的中西文化论争,整个问题不是中西新旧文化论战能够解决的,它是一个社会变迁与发展的问题,也就是文明秩序变更的问题。至于香港文化,他认为文化多元是香港文化的一大特征,而且也是中西文化交融的标本。
-
关键词
现代文明秩序
文化趋同
文化多元
香港文化
-
分类号
G04
[文化科学]
-
-
题名一部有分量的《女性词史》
- 3
-
-
作者
于传勤
-
机构
聊城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39-140,共2页
-
-
关键词
书评
词史
女性
邓红梅
女性词人
《女性词史》
-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陶渊明的人生道路
- 4
-
-
作者
于传勤
-
机构
聊城大学文学院
-
出处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28-31,共4页
-
文摘
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千百年来一直为文人士大夫所向往。他之所以选择隐居,主要不是出于对当时现实政治的回避,而是由他内在的思想性格所决定的。他是一位彻悟人生的诗人,同时又是一位热爱生活的诗人。他选择的是一条超功利的审美式的人生道路。
-
关键词
隐居
超功利
审美式人生
-
Keywords
in seclusion
free from real interests
aesthetical life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我国古代文论中的形象思维理论
被引量:1
- 5
-
-
作者
于传勤
-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1993年第5期16-21,共6页
-
文摘
形象思维是艺术创作所特有的思维形式,它决定着艺术之所以为艺术、而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特点。对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和规律,我国古代文论很早就有所认识和论述,并有着自己的传统和特色。概括来讲,我国古代文论主要是从诗论的角度加以探讨的,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概念和范畴,从而对形象思维规律有着独到的认识。我国古代文论中形象思维理论的发展,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先秦两汉时期是它的发端期,魏晋南北朝是它的形成期,隋唐至清代,则是它的深入期。本文就按照这样三个时期来加以论述。
-
关键词
古代文论
诗言志
文学创作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个时期
两汉时期
发端期
赋比兴
诗歌创作
深入期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管锥编》札记一则
- 6
-
-
作者
于传勤
-
出处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4期98-99,共2页
-
文摘
“气韵”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钱锺书先生的《管锥编·全齐文卷二五》一则,对这一范畴作了全面的考察与深入的辨析,对于我们今天认识这一范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气韵”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谢赫《古画品》序中的绘画六法。钱先生用了相当篇幅对六法的句读作了考证和辩析,提出了新的见解。对此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本文不作讨论。俱重要的是,钱先生指出,在谢赫那里,“气韵”与“神韵”“同指”,即这是两个可以互相等同的概念。但在后来的诗论中却独标“神韵”,“气韵”反而鲜为人知,钱先生指出:“谈艺之拈‘神韵’,实自赫始;品画之‘神韵’,盖远在说诗之先。”(《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354页。
-
关键词
《管锥编》
钱先生
管锥编
说诗
钱锺书
六法
谢赫
画品
取之象外
神韵说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生活的喜剧观
被引量:10
- 7
-
-
作者
罗伯特.W.柯里根
于传勤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80-85,共6页
-
文摘
世间万物,……其存在都是喜剧的。——乔治·桑塔耶那几年以前,在新奥尔良的一家报纸上刊登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并不是谈论喜剧这个题目的,但是它却奇怪地涉及到了有关所有戏剧形式的这个极端复杂的问题的某些有意义的因素。这篇文章如下: 人的假肢挫败死亡——使他跳水之后浮在水面第四区警察局星期一报告说,一个木工从圣·菲利运河跳入密西西比河,但是,他的木腿却使他浮在水面,从而避免了死亡。他被营救之后,被送进查理蒂医院。
-
关键词
喜剧作家
喜剧观
戏剧形式
乔治·桑
密西西比河
契诃夫
戏剧家
新奥尔良
喜剧精神
可笑性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易》之象与《诗》之喻──《管锥编》札记一则
- 8
-
-
作者
于传勤
-
出处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93-94,共2页
-
文摘
《易》之象与《诗》之喻──《管锥编》札记一则于传勤钱锺书在《管锥编·周易正义二七则》的第二则里,通过对《易》之象与《诗》之喻的鞭辟入里的辩析,深刻地揭示了文艺的审美特征,集中地表达了他的文艺观,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很有启发意义,特橥于此,以公同好.“圣人...
-
关键词
《管锥编》
周易正义
管锥编
文艺观
审美特征
钱锺书
二七
深文周内
托物
辩析
-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写给大学校长的书——《大学之理念》
被引量:2
- 9
-
-
作者
于传勤
-
机构
聊城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8-110,共3页
-
-
关键词
《大学之理念》
书评
大学教育
“大学理念”
教育理论
-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236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