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加生化胶囊干预气虚血瘀证的GC-MS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于修芳 朴成玉 +4 位作者 董蕊 张智博 徐占玲 耿放 张宁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677-2680,共4页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的方法,观察五加生化胶囊对气虚血瘀证的干预作用和相关作用机制。方法:运用GC-MS代谢组学方法,对大鼠血浆内源性代谢物进行测定。结果:基于GC-MS代谢组学方法定性鉴别出14种潜在生物标记物,五加生化胶囊对这些标记物...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的方法,观察五加生化胶囊对气虚血瘀证的干预作用和相关作用机制。方法:运用GC-MS代谢组学方法,对大鼠血浆内源性代谢物进行测定。结果:基于GC-MS代谢组学方法定性鉴别出14种潜在生物标记物,五加生化胶囊对这些标记物均有回调作用。结论:五加生化胶囊能回调气虚血瘀证14个潜在生物标记物的含量。经初步生物学意义分析,推测五加生化胶囊通过调节能量代谢,三羧酸循环,氨基酸代谢来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加生化胶囊 气虚血瘀证 GC-MS 代谢组学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于修芳 董蕊 +5 位作者 曹玲 王月莹 高海南 耿放 刘国良 张宁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11期1846-1850,共5页
目的:采用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通过两种行为学实验,观察补阳还五汤的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方法:将60只APP/PS1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多奈哌齐组、补阳还五汤高、中、低剂量组,以C57BL/6J作为空白组。给药30天后,开始进... 目的:采用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通过两种行为学实验,观察补阳还五汤的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方法:将60只APP/PS1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多奈哌齐组、补阳还五汤高、中、低剂量组,以C57BL/6J作为空白组。给药30天后,开始进行行为学实验,包括新物体识别实验和避暗实验。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海马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高、中剂量组能够明显降低APP/PS1小鼠海马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并且能明显改善APP/PS1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论:补阳还五汤能够明显降低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炎症因子的表达,并且明显改善其学习行为能力,可能能够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补阳还五汤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行为学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杜仲提取物通过HPG轴对APP/PS1小鼠学习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彦宏 武凤 +4 位作者 于修芳 徐红丹 董晓红 张宁 刘斌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64-1968,共5页
目的:探讨杜仲提取物通过HPG轴对APP/PS1小鼠学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分为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抗脑衰胶囊组、杜仲提取物组,以C57BL/6小鼠为正常对照组。行为学试验测试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检测小... 目的:探讨杜仲提取物通过HPG轴对APP/PS1小鼠学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分为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抗脑衰胶囊组、杜仲提取物组,以C57BL/6小鼠为正常对照组。行为学试验测试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检测小鼠下丘脑中ERβ、ERα、FSHR、LHR表达;ELISA检测下丘脑中GnRH、β-EP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杜仲提取物各给药组及抗脑衰胶囊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改善,下丘脑中GnRH、β-EP含量及ERβ、ERα、FSHR、LHR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杜仲提取物可能通过升高下丘脑ERβ、ERα、FSHR、LHR、GnRH、β-EP的表达,调节HPG轴,从而改善APP/PS1转基因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下丘脑 HPG轴 学习认知功能 APP/PS1小鼠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海马凋亡因子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于修芳 雷霞 +5 位作者 曹玲 刘海洋 刘国良 王加志 耿放 张宁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YHWT)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海马组织凋亡因子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多奈哌齐组(0.001 g·kg^-1),BYHWT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37.06,18.53,9.26 g...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YHWT)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海马组织凋亡因子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多奈哌齐组(0.001 g·kg^-1),BYHWT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37.06,18.53,9.26 g·kg^-1)。C57小鼠作为空白组。连续灌胃BYHWT 30 d,进行水迷宫行为学测试后,取材。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中凋亡因子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海马组织中凋亡因子Bcl-2明显减少(P〈0.01),Bax和Caspase-3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BYHWT高、中剂量组能明显改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凋亡因子Bcl-2明显增加(P〈0.01),Bax和Caspase-3明显减少(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能够明显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海马组织中Bax和Caspase-3的表达,增加Bcl-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补阳还五汤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凋亡因子 水迷宫
原文传递
甘草次酸和甘草甜素雌激素样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建民 杨柳 +7 位作者 王业秋 胡中花 熊辉 于修芳 徐红丹 张宁 刘海洋 耿放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68-172,共5页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和甘草甜素两种三萜类成分的雌激素样作用,为开发新的活性植物雌激素成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溴化噻唑蓝四氮唑(MTT)法观察两种三萜成分对雌激素受体(ER)阳性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法和半定量R...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和甘草甜素两种三萜类成分的雌激素样作用,为开发新的活性植物雌激素成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溴化噻唑蓝四氮唑(MTT)法观察两种三萜成分对雌激素受体(ER)阳性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法和半定量RT-PCR法测定两种三萜成分对MCF-7细胞ER亚型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实验数据(±s)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基于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组间比较用SNK法和LSD法。结果 100μmol/L和10μmol/L甘草甜素能够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100μmol/L、1μmol/L和10-2μmol/L甘草次酸能够促进MCF-7细胞的增殖;10μmol/L的甘草次酸可诱导MCF-7细胞ERα、ERβ蛋白表达,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加入1×10^(-7)μmol/L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均能抑制甘草次酸的以上效应。结论甘草次酸具有促进MCF-7细胞增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上调MCF-7细胞ERα、ERβ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显示有雌激素样作用,且其雌激素样作用可能是ER介导产生的。抗雌激素样作用的甘草甜素的作用机制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MCF-7细胞 三萜类
原文传递
黄芩素对Aβ25-35损伤PC12细胞谷氨酸受体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关雨佳 刘爽 +5 位作者 于修芳 张悦 雷霞 刘国良 张宁 徐红丹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第2期173-178,共6页
目的研究黄芩素对Aβ25-35损伤PC12细胞中谷氨酸受体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PC12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雌二醇组及不同浓度的黄芩素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PC12细胞存活情况。将PC12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研究黄芩素对Aβ25-35损伤PC12细胞中谷氨酸受体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PC12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雌二醇组及不同浓度的黄芩素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PC12细胞存活情况。将PC12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雌二醇组、黄芩素组。对照组、模型组加入DMEM培养液培养,雌二醇组加入1×10-3μmol/L雌二醇DMEM培养液,黄芩素组加入1μmol/L的黄芩素的DMEM培养液,干预2 h后,模型组、雌二醇组、黄芩素组加入20μmol/L 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干预22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雌激素受体β(ERβ)、磷酸化的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JNK)和谷氨酸受体中离子型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谷氨酸受体2(GluR2)和钙/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Ⅱ(CaMKⅡ)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1μmol/L黄芩素组细胞增殖率[(95.80±2.47)%比(64.34±3.84)%]提高(P<0.01),黄芩素组细胞凋亡率[(7.83±0.67)%比(12.84±0.91)%]明显降低(P<0.01),NMDAR1蛋白[(0.582±0.012)比(0.352±0.012)]、GluR2蛋白[(0.538±0.017)比(0.355±0.006)]、ERβ蛋白[(0.362±0.015)比(0.262±0.018)]表达明显升高(P<0.01),p-JNK/JNK蛋白[(0.476±0.013)比(0.752±0.014)]、CaMKⅡ蛋白[(0.499±0.019)比(0.670±0.016)]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黄芩素对Aβ25-35损伤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ERβ、抑制p-JNK/JNK活性、调节谷氨酸受体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淀粉样蛋白 雌激素受体Β 植物雌激素 PC12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