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导滴定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于军晖 杨慧仙 +1 位作者 杨胜圆 陈云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新方法。〔方法〕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金属铊与水中溶解氧反应的产物 ,以电导法指示滴定终点。〔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 0 .3 8% -0 .97% ,相对误差为 -1.96% -1.85 %。〔结论〕本法准确度好 ,快捷灵敏 ...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新方法。〔方法〕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金属铊与水中溶解氧反应的产物 ,以电导法指示滴定终点。〔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 0 .3 8% -0 .97% ,相对误差为 -1.96% -1.85 %。〔结论〕本法准确度好 ,快捷灵敏 ,抗干扰能力强 ,是一种测定水中溶解氧的简便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滴定法 溶解氧 水质分析
下载PDF
Dy_2O_3掺杂LiDy_xMn_(2-x)O_4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于军晖 易捷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2-303,共2页
采用类似溶胶-凝胶法合成稀土金属氧化物Dy2O3掺杂LiDyxMn2-xO4(x=0,0.01,0.02,0.05)。通过XRD和恒流充放电测试了稀土金属元素Dy的掺杂对正极材料的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掺杂量x=0.02时,材料LiDy0.02Mn1.98O4具... 采用类似溶胶-凝胶法合成稀土金属氧化物Dy2O3掺杂LiDyxMn2-xO4(x=0,0.01,0.02,0.05)。通过XRD和恒流充放电测试了稀土金属元素Dy的掺杂对正极材料的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掺杂量x=0.02时,材料LiDy0.02Mn1.98O4具有较高的初始比容量(109 mAh/g)和循环性能,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稀土元素 电化学性能 掺杂 锂锰氧化物
下载PDF
钕-肉桂酸-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与DNA体系荧光光谱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于军晖 杨慧仙 +2 位作者 杨胜园 黄弦 姜乐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期92-95,共4页
研究了DNA对钕-肉桂酸-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的荧光敏化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荧光法测定DNA的新方法.pH=8.0的Tris缓冲液中,DNA在0.23~5.68μg/mL浓度范围内,稀土配合物-DNA体系的荧光强度值(F)与DNA浓度(CDN。)具有良好... 研究了DNA对钕-肉桂酸-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的荧光敏化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荧光法测定DNA的新方法.pH=8.0的Tris缓冲液中,DNA在0.23~5.68μg/mL浓度范围内,稀土配合物-DNA体系的荧光强度值(F)与DNA浓度(CDN。)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F=22.40CDNA+83.88,相关系数r=0.997,检出限为0.07μg/mL,加标回收率为92.6%-103.2%,RSD=1.85%~3.42%.结果表明,由于DNA的加入,使体系荧光强度增强,且加入DNA浓度和体系荧光强度间存在线性关系,表明配合物和DNA间存在插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肉桂酸 邻菲罗啉 荧光敏化作用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三价铋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于军晖 陈云生 +1 位作者 杨慧仙 杨胜圆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0年第6期602-604,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水中痕量三价铋的新方法。方法 三价铋与碘化钾生成配合物 ,然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用析因法选择出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结果 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 (λmax)为 334.5nm ,摩尔吸光系数 (ε)为 3.36× 10 5L... 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水中痕量三价铋的新方法。方法 三价铋与碘化钾生成配合物 ,然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用析因法选择出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结果 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 (λmax)为 334.5nm ,摩尔吸光系数 (ε)为 3.36× 10 5L·mol-1·cm-1,在 0~ 5.0mg·L-1范围内Bi3 + 浓度与吸光度间关系符合Lambert-Beer定律 ,相关系数 (r)为 0 .9995,检出限 (L)为 58μg·L-1,回收率为 97.35%~ 10 2 .6 2 %。结论 本法选择性高、准确度好、快捷灵敏、简便实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价铋 紫外分光光度法 碘化钾
下载PDF
铽-水杨酸-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共振光散射法测定DNA的研究
5
作者 于军晖 杨慧仙 +2 位作者 杨胜圆 岑晓蕾 陈云石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期53-55,共3页
在pH=7.8的Tris-HC l缓冲液中,DNA可使铽-水杨酸-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共振光散射强度显著增强,在λ=351 nm处共振光散射强度(△I)与DNA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6-1.2μg·m l^-1,检出限为0.068μg·m l^-1... 在pH=7.8的Tris-HC l缓冲液中,DNA可使铽-水杨酸-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共振光散射强度显著增强,在λ=351 nm处共振光散射强度(△I)与DNA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6-1.2μg·m l^-1,检出限为0.068μg·m l^-1,RSD为1.82%-2.41%,加标回收率为92.0-1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水杨酸 邻菲罗啉 共振光散射
下载PDF
孔雀石绿-碘化钾体系共振光散射法测定水中痕量汞 被引量:4
6
作者 杨胜园 徐小娜 +2 位作者 于军晖 杨慧仙 唐璐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174,177,共4页
研究了一种共振光散射法测定水中痕量汞的新方法.在稀硫酸介质中,KI和Hg^2+形成[HgI4]^2-,与碱性阳离子染料孔雀石绿结合形成离子缔合物,使体系共振散射强度增强,并且增强程度与Hg2+浓度(在4.20×10^-8~8.0×10^-7mol/L范... 研究了一种共振光散射法测定水中痕量汞的新方法.在稀硫酸介质中,KI和Hg^2+形成[HgI4]^2-,与碱性阳离子染料孔雀石绿结合形成离子缔合物,使体系共振散射强度增强,并且增强程度与Hg2+浓度(在4.20×10^-8~8.0×10^-7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1.26×10^-8mol/L,将该方法用于环境水中汞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102.0% ~106.8%,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痕量 孔雀石绿 碘化钾 共振光散射
下载PDF
催化动力学荧光法测定洋葱中的槲皮素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慧仙 向艳 +2 位作者 于军晖 程健琳 邓屹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28-1230,1234,共4页
研究了稀硫酸介质中,槲皮素催化溴酸钾氧化吖啶红的荧光光谱。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确定了荧光强度改变值(ΔIF)与槲皮素质量浓度的关系,建立了催化动力学荧光法测定洋葱中槲皮素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43-18.0μg.L^-1,检出限为... 研究了稀硫酸介质中,槲皮素催化溴酸钾氧化吖啶红的荧光光谱。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确定了荧光强度改变值(ΔIF)与槲皮素质量浓度的关系,建立了催化动力学荧光法测定洋葱中槲皮素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43-18.0μg.L^-1,检出限为0.13μg.L^-1。方法操作简便,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用于洋葱中槲皮素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催化 荧光法 吖啶红
下载PDF
苏丹红Ⅰ-甲醇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光谱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杨胜园 吕昌银 +2 位作者 陆一松 于军晖 杨慧仙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739-740,共2页
研究了苏丹红Ⅰ-甲醇体系的共振光散射(RLS)光谱和作用机制,建立了测定苏丹红Ⅰ的RLS新方法。温度20℃时,苏丹红Ⅰ-甲醇体系的RLS强度降低值(△Ⅰ)与苏丹红Ⅰ的浓度在0.5~16.0g/m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0.16μg/m... 研究了苏丹红Ⅰ-甲醇体系的共振光散射(RLS)光谱和作用机制,建立了测定苏丹红Ⅰ的RLS新方法。温度20℃时,苏丹红Ⅰ-甲醇体系的RLS强度降低值(△Ⅰ)与苏丹红Ⅰ的浓度在0.5~16.0g/m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0.16μg/m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2.4%(n=11),加标回收率为92.7%~10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红Ⅰ 共振光散射 甲醇
下载PDF
健康中国背景下地方高校高素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实践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乐 唐双阳 +2 位作者 龙鼎新 杨慧仙 于军晖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6期950-952,993,共4页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地方高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教育面临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围绕下得去、留得住的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了"一中心两基本点三注重"的公共卫生与预...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地方高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教育面临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围绕下得去、留得住的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了"一中心两基本点三注重"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构建了"四个突出"的公共卫生职业能力培养保障体系。加强校外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把双导师制落到实处。结合学校特色、促进学科交叉,组建公共科研平台,为研究生培养提供项目与平台支撑。为地方高校开展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研究生 培养模式
下载PDF
苯甲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胜园 杨慧仙 +2 位作者 于军晖 陈云生 唐正 《化学试剂》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5-207,271,共4页
采用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苯甲酸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特征及苯甲酸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根据不同温度下苯甲酸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作用,利用Stem-Volmer和Lineweaver-Burk方... 采用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苯甲酸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特征及苯甲酸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根据不同温度下苯甲酸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作用,利用Stem-Volmer和Lineweaver-Burk方程和热力学方程分别处理实验数据,求得它们之间的结合常数K为1.096×103L/mol、结合位点数n为1.12(20℃),ΔH=-31.8 kJ/mol,ΔG=-17.1 kJ/mol,ΔS=-50.2 J.mol-1.K-1。研究发现苯甲酸对BSA内源性荧光的猝灭作用属于静态猝灭,苯甲酸与BSA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自发过程,两者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为氢键力或范德华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 同步荧光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下载PDF
创新预防医学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0
11
作者 让蔚清 何淑雅 +6 位作者 王永生 龙鼎新 李程 陈锋 赵英 于军晖 王穆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年第11期21-22,115,共3页
通过改革传统培养体系,树立"夯实基础理论、强化能力培养、培育创新精神、全面提高素质"的实验课程教学理念,构建"宽覆盖、一体化、多模块、网络化、分层次"实验教学体系,研究"三三"教育模式和特色实验... 通过改革传统培养体系,树立"夯实基础理论、强化能力培养、培育创新精神、全面提高素质"的实验课程教学理念,构建"宽覆盖、一体化、多模块、网络化、分层次"实验教学体系,研究"三三"教育模式和特色实验教学平台,建立健全分层次实验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该研究对培养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具有积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能力 综合素质 教学理念 培养体系 “三三”模式
下载PDF
卫生检验专业理化检验实验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陈云生 杨慧仙 +1 位作者 于军晖 杨胜园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6年第10期1259-1260,共2页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吖啶橙荧光猝灭法测定饮用水中痕量溴酸根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胜园 杨慧仙 +2 位作者 于军晖 陈云生 曾强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17-919,共3页
基于在盐酸介质中,一定量的溴化钾存在下,当溴酸根氧化吖啶橙时使其荧光猝灭,提出了荧光猝灭法测定饮用水中溴酸根的方法。在激发波长493 nm,发射波长528 nm条件下,体系的荧光强度降低值△F与溴酸根的质量浓度在10.0~560.0μg·L^(... 基于在盐酸介质中,一定量的溴化钾存在下,当溴酸根氧化吖啶橙时使其荧光猝灭,提出了荧光猝灭法测定饮用水中溴酸根的方法。在激发波长493 nm,发射波长528 nm条件下,体系的荧光强度降低值△F与溴酸根的质量浓度在10.0~560.0μ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3S/N)为3.03μg·L^(-1)。方法用于纯净水和桶装水中溴酸根的测定,回收率在94.0%~10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酸根 吖啶橙 荧光猝灭法
下载PDF
仪器分析教学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小娜 蒋军辉 +2 位作者 杨慧仙 于军晖 李贵荣 《基础医学教育》 2012年第3期189-191,共3页
分析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在仪器分析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以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 仪器分析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
下载PDF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10
15
作者 徐小娜 蒋军辉 +2 位作者 于军晖 李贵荣 杨胜园 《广州化工》 CAS 2015年第1期186-187,共2页
《分析化学》是卫生检验与检疫、医学检验、生物科学等医科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对之进行教学改革。本文从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等方面介绍了... 《分析化学》是卫生检验与检疫、医学检验、生物科学等医科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对之进行教学改革。本文从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等方面介绍了我校近年来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开展医科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基于GC-MS结合HELP法的药对金银花—连翘及其单味药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小娜 蒋军辉 +2 位作者 于军晖 俞银娟 谢志鹏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6-10,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新方法——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分析药对金银花—连翘及单味药的挥发性化学成分。从药对金银花—连翘及其单味药金银花、连翘的挥发油中分别鉴定了46、12和28种化合物,分别占总挥发油相...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新方法——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分析药对金银花—连翘及单味药的挥发性化学成分。从药对金银花—连翘及其单味药金银花、连翘的挥发油中分别鉴定了46、12和28种化合物,分别占总挥发油相对含量的96.84%、91.51%和96.94%。三者共有挥发油成分5种。从化合物数目上看,药对金银花—连翘的挥发性化学成分主要来自连翘,但各物质的含量发生了改变。结果表明,中药配伍对挥发性化学成分及含量均存在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对 金银花—连翘 气相色谱—质谱 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 挥发油
下载PDF
预防医学开放性实验室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的探索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程 龙鼎新 +3 位作者 何爱桃 于军晖 周孝元 让蔚清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年第5期39-40,83,共3页
通过分析预防医学实验室管理模式及运行现况,提出了目前预防医学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按照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要求,提出开放性实验室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该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关键词 预防医学 开放性实验室 管理模式 运行机制
下载PDF
基于T-Hg^(2+)-T结构的非标记共振光散射法检测汞离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胜园 徐小娜 +2 位作者 于军晖 杨慧仙 胡成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471-3474,共4页
根据目标物诱导核酸分子构象发生变化,导致体系共振光散射强度增大的原理建立了检测Hg^(2+)的新方法。当溶液中有Hg^(2+)存在时,基于"T-Hg^(2+)-T"特异性结合作用,促使Hg^(2+)特异核酸探针的构象发生变化,由单链状态变为刚性... 根据目标物诱导核酸分子构象发生变化,导致体系共振光散射强度增大的原理建立了检测Hg^(2+)的新方法。当溶液中有Hg^(2+)存在时,基于"T-Hg^(2+)-T"特异性结合作用,促使Hg^(2+)特异核酸探针的构象发生变化,由单链状态变为刚性双链结构,使体系共振光散射强度增大。在波长566nm处,当汞离子浓度在7.2×10^(-9)~9×10^(-8)mol·L^(-1)范围内时,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增强程度ΔI与汞离子的浓度(c)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ΔI=5.12c+3.55(r=0.999 5)。将该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汞离子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9%;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9.4%~104.3%。该方法以Hg^(2+)的高度特异性核酸探针作为识别元件,通过控制Hg^(2+)浓度的变化调节共振光散射强度的变化,将Hg^(2+)的检测转化为对DNA分子构象变化的检测,该转化有利于增强体系共振光散射强度,提高方法灵敏度,该共振光散射检测方法能检测到浓度为2.16×10^(-9)mol·L^(-1)的Hg^(2+)。同时,由于"T-T"错配碱基对对Hg^(2+)的特异结合能力,显著提高了该分析方法对Hg^(2+)的选择性。另外,该方法操作简便、不需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探针 Hg2+ T-Hg2+-T 共振光散射
下载PDF
卫生检验专业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与能力培养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贵荣 徐小娜 +1 位作者 于军晖 杨慧仙 《基础医学教育》 2013年第5期507-509,共3页
在仪器分析实验的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逻辑思维、分析解决问题和应用能力为目标,在教学模式、教学时间、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上尝试了三层次教学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 在仪器分析实验的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逻辑思维、分析解决问题和应用能力为目标,在教学模式、教学时间、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上尝试了三层次教学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分析实验 教学改革 三层次教学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藿香挥发油化学成分 被引量:13
20
作者 蒋军辉 徐小娜 +2 位作者 于军晖 杨慧仙 杨胜园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1期77-81,共5页
以湛江市遂溪县产藿香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藿香的挥发油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程序升温保留指数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法进行定量分析.共分离出90种化学成分,鉴定了50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2.53%,... 以湛江市遂溪县产藿香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藿香的挥发油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程序升温保留指数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法进行定量分析.共分离出90种化学成分,鉴定了50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2.53%,主要成分有广霍香醇(24.88%)、δ-愈创木烯(16.05%)、α-广藿香烯(7.61%)、α-愈创木烯(7.36%)、丁香烯(3.63%)、β-广藿香烯(3.38%)、β-榄香烯(1.5%)和γ-丁香烯(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程序升温保留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