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万古霉素和妥布霉素局部给药对大鼠下颌骨再生的影响
1
作者 于凌佳 韩巍 +1 位作者 李星晨 张蕾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29-233,共5页
目的建立大鼠颌骨缺损模型,观察局部应用万古霉素和妥布霉素粉剂对体内骨再生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SD雄性大鼠分为4组,每组各6只。对照组无需给予抗生素,万古霉素组给予万古霉素88μg/g,妥布霉素组给予妥布霉素176μg/g,... 目的建立大鼠颌骨缺损模型,观察局部应用万古霉素和妥布霉素粉剂对体内骨再生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SD雄性大鼠分为4组,每组各6只。对照组无需给予抗生素,万古霉素组给予万古霉素88μg/g,妥布霉素组给予妥布霉素176μg/g,联合组给予万古霉素88μg/g和妥布霉素176μg/g。每只大鼠制作5 mm全厚度标准颌骨缺损模型,并分别在骨缺损处放置抗生素粉末。术后12周收集标本,通过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分析缺损区骨体积/总骨体积比(BV/TV)、骨形成面积(BFA)和骨体积(BV)。再通过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和马松染色进行组织学评估,分析骨再生情况。结果全部实验动物均无死亡,无万古霉素或妥布霉素相关毒性症状出现,伤口均愈合良好,无手术并发症及伤口感染。从micro-CT扫描分析,万古霉素组缺损区BV/TV、BFA、BV分别为(8.59±2.23)%、(10.33±2.01)%、(1.73±0.35)mm^(3),均小于对照组[(21.67±3.51)%、(27.55±2.60)%、(3.53±0.35)mm^(3)],而妥布霉素组BV/TV、BFA、BV分别为(45.03±3.20)%、(48.88±4.07)%、(9.06±0.56)mm^(3),均大于对照组,联合组缺损区BV/TV、BFA、BV分别为(22.67±4.04)%、(27.64±3.44)%、(3.41±0.33)mm^(3),均大于万古霉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联合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和马松染色支持micro-CT的扫描结果。万古霉素组的大鼠的每视野区成骨细胞数、骨组织百分比分别为(1.67±1.21)个、(3.83±1.47)%,均小于对照组[(6.33±1.03)个、(11.67±2.16)%],而妥布霉素组大鼠的每视野区成骨细胞数、骨组织百分比分别为(11.17±1.47)个、(29.50±2.81)%,均大于对照组,联合组大鼠的每视野区成骨细胞数、骨组织百分比分别为(6.33±0.82)个、(9.83±2.32)%,均大于万古霉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联合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缺损,推荐局部应用万古霉素联合妥布霉素,而非单用万古霉素。局部万古霉素给药可减少骨缺损区骨生成,而妥布霉素能促进骨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万古霉素 妥布霉素 骨生成 骨再生 局部给药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再骨折 被引量:18
2
作者 于凌佳 张华俦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823-826,共4页
近年来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再骨折的发生已引起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再发骨折的可能原因有力学和临床两方面因素,前者主要是指相邻椎体刚度和强度的改变而后者主要是指骨水泥的外渗及相邻椎体自身骨质疏松的严重... 近年来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再骨折的发生已引起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再发骨折的可能原因有力学和临床两方面因素,前者主要是指相邻椎体刚度和强度的改变而后者主要是指骨水泥的外渗及相邻椎体自身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是否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相邻椎体发生骨折目前尚无定论,成为今后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预防性应用椎体成形术和寻找理想骨水泥替代物。笔者对上述观点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相邻椎体再发骨折 骨质疏松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对相邻椎体影响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于凌佳 张华俦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9期659-662,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随访利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术后,患椎下一位相邻椎体高度在术前、术后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3年6月~2008年4月采用美国Kyphon公司提供的微创器械及特制球囊,对我院收治的70例骨质疏松... 目的通过观察随访利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术后,患椎下一位相邻椎体高度在术前、术后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3年6月~2008年4月采用美国Kyphon公司提供的微创器械及特制球囊,对我院收治的7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85个椎体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术后随访时间为1~3年,分别测量患者骨折椎体下一位未骨折椎体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高度,以及患者腰背部疼痛变化情况。结果所有研究对象(n=70)术后疼痛均得到有效控制,VAS评分从术前的平均8.39±1.14分,下降为术后一周的3.42±1.81分,最后随访时的2.67±1.28分,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前、术后复查X线片示下一位未骨折椎体的高度未发生明显形态学变化,椎体前缘与椎体后缘高度比值(Ha/Hp)术前(0.953±0.010)与最后随访(0.926±0.031)时点的比较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中线与椎体后缘高度比值(Hm/Hp)术前(0.931±0.019)与最后随访(0.894±0.059)时点同样存在一定程度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椎体后缘与对照椎体后缘比较(Hp/Hp+1)术后(0.956±0.033)及末次随访(0.949±0.039)与术前比(0.963±0.029)也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后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患椎下一位未骨折椎体术后随着时间推移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畸变,即高度轻度减低,但并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亦没有明显的再骨折迹象。但对于此类患者应该进行术后的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下载PDF
乌木胶囊抗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及抑制小鼠体液细胞免疫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孙科峰 韩蕾 +4 位作者 田原 刘勇 尤春来 于凌佳 何春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9-110,共2页
本实验从抗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及抑制小鼠体液细胞免疫的角度,对中药复方制剂乌木胶囊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该药具有抑制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抑制小鼠血清溶血素,抑制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百分率的免疫药理作用。
关键词 乌木胶囊 迟发性超敏反应 血清溶血素 淋巴细胞转化率
下载PDF
乌木胶囊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足肿胀及炎性介质NO和PGE_2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孙科峰 刘勇 +3 位作者 梁再赋 王瑛珏 何春燕 于凌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152-153,共2页
实验观察了中药复方制剂乌木胶囊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足肿胀及炎性介质NO和PGE_2的影响。结果显示,乌木胶囊可明显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继发性足肿胀,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炎性介质NO和PGE_2而实现的。
关键词 中药乌木胶囊 佐剂性关节炎 一氧化氮(NO) 前列腺素E2(PGE2)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华俦 于凌佳 黄公怡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08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值,试图找出对于髋部骨折的更具有密切相关性的骨密度测定部位。方法采用双能骨密度仪对102名65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入院后2周内的脊柱和髋部两个部位骨密度测定,对组间和组内... 目的通过比较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值,试图找出对于髋部骨折的更具有密切相关性的骨密度测定部位。方法采用双能骨密度仪对102名65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入院后2周内的脊柱和髋部两个部位骨密度测定,对组间和组内数据分别进行分散分析和t检验的统计学处理。结果髋部的骨密度无论在男性和女性组均比腰椎的骨密度要低,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女性组的髋部及腰椎骨密度要比男性组为低,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髋部骨折患者其腰椎的骨密度均无显著下降。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测定股骨近端的骨密度值更能反映其实际骨质疏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髋部骨折 骨密度
下载PDF
中药乌木胶囊镇痛抗炎药理作用评价
7
作者 孙科峰 张立德 +4 位作者 韩蕾 刘勇 尤春来 何春燕 于凌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4期678-679,共2页
采用小鼠热板镇痛、小鼠扭体镇痛、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小鼠二甲苯耳肿胀、大鼠慢性肉芽肿等方法,对中药复方制剂乌木胶囊进行了镇痛抗炎药理作用评价。结果表明乌木胶囊确有镇痛抗炎的药理作用,但其镇痛作用不如西药非甾体抗炎药酮洛... 采用小鼠热板镇痛、小鼠扭体镇痛、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小鼠二甲苯耳肿胀、大鼠慢性肉芽肿等方法,对中药复方制剂乌木胶囊进行了镇痛抗炎药理作用评价。结果表明乌木胶囊确有镇痛抗炎的药理作用,但其镇痛作用不如西药非甾体抗炎药酮洛芬,其抗急慢性炎症作用优于酮洛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酮洛芬 镇痛 抗炎
下载PDF
剖宫产和阴道产比较分析
8
作者 于凌佳 郑巧玲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6年第8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剖宫产率 阴道产 生育年龄 助产方式 发达国家 初产妇 孕产妇
下载PDF
Galectins研究进展
9
作者 于凌佳 郑巧玲 《青岛医药卫生》 2006年第4期276-278,共3页
关键词 β-半乳糖苷结合蛋白 半乳糖凝集素 内源性凝集素 粘附作用 氨基酸序列 糖结合物 免疫调节 细胞 亲和力
下载PDF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国内应用情况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10
作者 刘宁 刘雨泉 +4 位作者 祝斌 于凌佳 谭海宁 杨雍 李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08-815,共8页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ISNCSCI)的国内应用情况。方法检索CNKI,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采用ISNCSCI进行脊髓损伤相关研究的文献。采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的作者和关键词进...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ISNCSCI)的国内应用情况。方法检索CNKI,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采用ISNCSCI进行脊髓损伤相关研究的文献。采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的作者和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生成作者合作网络和关键词主题分布图。阅读全文,分析研究对象、研究目的、脊髓损伤的原因、研究者的科室、研究中采用的ISNCSCI版本以及对应的文章发表时间等信息。结果最终纳入285篇文献。包含1279名作者,其中111名作者发文占总发文量的97.19%;关键词主要为脊髓损伤、脊柱骨折、神经功能、胸腰椎骨折和脊柱结核等,形成7个有效聚类,其中脊髓损伤、疗效、脊柱骨折、生活质量和预后的相关研究为研究热点。阅读全文,研究主题主要是脊髓损伤,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创伤性脊髓损伤;研究目的主要为评价手术疗效;研究的机构多为以骨科(脊柱外科)见长的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使用该标准最多的科室是骨科(包括脊柱外科)和康复医学科,护理团队对ISNCSCI的关注呈上升趋势;ISNCSCI版本应用最多的是2011版(第7版)和2000版(第6版),尚存在大量未明确标注应用版本或使用2000年之前版本的情况。结论国内应用ISNCSCI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国产“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微创椎弓根钉置入的新技术报道 被引量:9
11
作者 于凌佳 孟海 +4 位作者 杨雍 谢学虎 张国强 李想 费琦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14期1514-1518,共5页
目的介绍一种基于“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椎弓根置入新技术,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以1例48岁男性外伤致椎体压缩骨折(L 2)为例,介绍一种基于术中三维扫描定位的“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精准”椎弓根钉置入手术。主要包括4个步骤:... 目的介绍一种基于“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椎弓根置入新技术,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以1例48岁男性外伤致椎体压缩骨折(L 2)为例,介绍一种基于术中三维扫描定位的“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精准”椎弓根钉置入手术。主要包括4个步骤:①患者手术台上俯卧位,采用C型臂X线机环形扫描采集数据;②机器人操作平台规划椎弓根螺钉(利用采集椎体三维数据信息,在操作平台上进行模拟椎弓根钉置入位置、角度及方向);③椎弓根导针置入并验证(按照手术中规划进行椎弓根导针置入、术中X线透视,确认导针进针点及方向);④椎弓根螺钉置入(椎弓根导针位置满意后将椎弓根螺钉依次置入,并最后验证),对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手术并发症进行记录,并对术后影像检查X线透视及CT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手术共耗时160 min,术中进行1次C型臂X线机环扫、9次X线透视;出血量约为20 ml,无任何手术并发症;术后第2天可以下地行走;术后X线检查及CT提示: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满意。结论国产“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脊柱椎弓根钉置入是一种新的精准、微创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脊柱 椎弓根钉固定 骨科机器人 辅助 新技术
下载PDF
经皮腰椎脊柱内镜手术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白成瑞 杨雍 +3 位作者 费琦 李想 于凌佳 祝斌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1071-1074,共4页
目的分析单通道经皮腰椎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中心接受单通道经皮腰椎脊柱内镜手术共276例患者的资料,其中腰椎间盘... 目的分析单通道经皮腰椎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中心接受单通道经皮腰椎脊柱内镜手术共276例患者的资料,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2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8例;经椎间孔入路手术患者234例,经椎板间入路手术患者42例。记录手术一般情况,并随访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通过改良MacNab评价标准计算术后恢复优良率。结果27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大于6个月。手术时间(60.2±13.2)min,手术出血量(10.5±4.5)mL,住院时间(1.9±1.1)d,未出现神经损伤、血管损伤、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手术当天及术后6个月下肢VAS评分为(1.7±0.6)、(1.0±0.7)分,较术前[(4.7±1.5)分]均有显著性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当天及术后6个月腰部VAS评分为(1.9±0.7)、(0.9±0.7)分,较术前[(3.8±1.0)分]均有显著性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的腰椎ODI评分为(11.1±6.6)%,明显低于术前[(42.2±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改良MacNub评分优良率为92.0%,大多数患者均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应用单通道经皮腰椎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手术安全、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短期内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通道经皮腰椎脊柱内镜 经椎间孔入路 经椎板间入路 VAS评分 Oswestry指数 MacNub评分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技术建立SOST荧光报告基因i PSCs细胞系
13
作者 于凌佳 孟海 +5 位作者 杨雍 林吉生 范子寒 李想 费琦 李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6期561-565,共5页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硬骨素(SOST)基因荧光报告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 PSCs)细胞株。方法使用PCR检测i PSCs分化过程不同阶段成骨基因的表达。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p2A-td TomatoNeo质粒转染至i PSCs细胞。使用PCR凝胶电...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硬骨素(SOST)基因荧光报告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 PSCs)细胞株。方法使用PCR检测i PSCs分化过程不同阶段成骨基因的表达。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p2A-td TomatoNeo质粒转染至i PSCs细胞。使用PCR凝胶电泳检测转染的效果,而后分别在光镜下观察成骨不同阶段i PSCs的形态变化、茜素红染色及SOST-td Tomato荧光表达情况,并利用茜素红染色及PCR评估转染细胞的成骨效果及成骨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PCR检测结果发现,SOST只在骨细胞中稳定表达,可作为骨细胞的标志性基因。利用CRISPR/Cas9技术将td Tomato插入到SOST终止密码子处,转染后的i PSCs细胞株不影响其成骨效果及SOST基因的表达。结论利用CRISPR/Cas9技术能够成功构建td Tomato-SOST荧光报告基因的i PSCs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CRISPR/Cas9 硬骨素基因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发病相关长链非编码RNA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晓宇 费琦 +5 位作者 林吉生 于凌佳 杨雍 李东 李锦军 孟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08-1712,共5页
非编码RNA如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可以在转录、转录后和表观遗传学水平上调节目标基因,目前发现其与mRNA、miRNA、蛋白均存在互作机制,包括骨质疏松在内的多种疾病中都有lncRNA调控涉及。本文基于目前lncRNA在骨... 非编码RNA如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可以在转录、转录后和表观遗传学水平上调节目标基因,目前发现其与mRNA、miRNA、蛋白均存在互作机制,包括骨质疏松在内的多种疾病中都有lncRNA调控涉及。本文基于目前lncRNA在骨质疏松方面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当前的研究热点,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基因 代谢组 lncRNAs MRNAS
下载PDF
儿童骨嗜酸性肉芽肿34例诊疗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敬春 黎艺强 +1 位作者 徐宏文 于凌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90-294,共5页
目的讨论儿童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表现,提高对骨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13年我们收治的34例儿童骨嗜酸性肉芽肿患儿的影像学、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嗜... 目的讨论儿童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表现,提高对骨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13年我们收治的34例儿童骨嗜酸性肉芽肿患儿的影像学、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嗜酸性肉芽肿,患儿平均年龄6.3岁。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10年,平均随访6年8个月,其中孤立性病变21例,多骨病变5例,多系统病变8例,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显示CDla、S-100protein和CD68阳性率分别为100%(34/34)、94.1%(32/34)和85.2%(29/34);保守治疗18例,手术治疗16例,其中复发1例,予加强化疗后治愈,所有患儿在最后一次随访时均获得良好的结果。结论儿童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多样,容易与其它病变混淆而致误诊,综合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但确诊需要病理学检查,治疗多选择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细胞肉芽肿 诊断 治疗 儿童
下载PDF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胫前肌外移前后三维步态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敬春 徐宏文 +4 位作者 荀福兴 于凌佳 黎艺强 雍碧城 袁哲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44-547,共4页
目的通过三维步态分析的生物力学方法评定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胫骨前肌外移术后疗效,明确其手术指证。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20例,年龄4~6岁,平均4.5岁。男性15例,女性5例,均行胫骨前肌外... 目的通过三维步态分析的生物力学方法评定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胫骨前肌外移术后疗效,明确其手术指证。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20例,年龄4~6岁,平均4.5岁。男性15例,女性5例,均行胫骨前肌外移术,手术前后均应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美国motion步态分析系统)对患者进行步态分析,每次测量要求至少有3个步长长度,步速恒定。将骨盆、髋、膝、踝关节共设置15个点,并连接成面,建成三维动态图像。对胫骨前肌外移术前后的步态在三维方向进行步态分析。结果胫骨前肌外移手术前、后三维步态分析结果:①行走速度、步频、步长较术前无明显差异,与正常儿童比较也无明显差异。②术后患儿足内收较术前明显改善。③胫骨前肌在术前术后活动状态无明显改变。④胫骨前肌外移术后患侧下肢行进线内旋情况较术前改善。结论运用三维步态分析对行胫骨前肌外移术的患者进行功能量化评价,可以更为准确地了解踝关节的生物力学及胫骨前肌肌电活动变化,因而可以准确判断手术指证和全面评估患儿术后畸形矫正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足 步态/生物学 胫骨/外科学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于凌佳 陈开放 +4 位作者 黄振飞 熊泽康 姬彦辉 孙亭方 郭晓东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91-297,共7页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联合骨搬移技术在治疗胫骨缺损方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的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因创伤、感染因素造成的胫骨骨缺损的2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联合骨搬移技术在治疗胫骨缺损方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的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因创伤、感染因素造成的胫骨骨缺损的2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加密闭信封方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PRP联合骨搬移组(简称PRP组)15例及单纯骨搬移组13例。PRP组15例,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40.9岁;平均骨缺损长度7.1cm;创伤性6例,感染性9例。骨搬移组13例,男10例,女3例;平均年龄37.7岁;平均骨缺损长度6.5cm;创伤性3例,感染性10例。采用Ilizarov方法研究与应用学会(Association of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of Ilizarov,ASAMI)分类评价骨愈合及下肢功能情况,并记录两组外固定支架指数(患者佩戴外固定支架的时间除以骨搬移长度或骨延长长度)、并发症及术后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价]等。结果PRP组和骨搬移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21.8个月和23.2个月。PRP组15例骨缺损均愈合,愈合时间为平均183.2d;骨搬移组13例患者中,11例骨缺损愈合,愈合时间平均218.6d,2例骨缺损未愈合,经再次手术打通髓腔,植骨后愈合。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第1天,PRP组(3.33±2.58)分,骨搬移组(4.46±2.73)分;第7天,PRP组(2.67±2.09)分,骨搬移组(3.00±2.20)分;术后两周,PRP组(1.46±1.77)分,骨搬移组(2.62±2.72)分;各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外固定支架指数,PRP组为(37.9±7.7)d/cm,骨搬移组为(46.9±13.7)d/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照ASAMI评价骨折愈合情况,PRP组9例评价为优,5例为良,优良率为93.3%(14/15);骨搬移组7例评价为优,3例为良,优良率为76.9%(10/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下肢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RP联合骨搬移在治疗胫骨骨缺损患者中获得满意疗效;PRP可提高骨缺损愈合速度,减少外固定支架佩戴时间;但对于术后短期疼痛、下肢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骨生成 牵张 外固定器 伊利扎罗夫技术
原文传递
Waveflex半刚性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5例分析
18
作者 孟海 林吉生 +2 位作者 于凌佳 李想 杨雍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89-193,F0004,共6页
目的:探讨胸腰段骨折的各种临床治疗措施,提供新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5例胸腰段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39~59岁,中位年龄51岁,均行基于Waveflex... 目的:探讨胸腰段骨折的各种临床治疗措施,提供新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5例胸腰段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39~59岁,中位年龄51岁,均行基于Waveflex半刚性内固定系统的融合加非融合混搭手术,随访观察影像学指标及临床疗效,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末次随访时内固定位置良好,伤椎高度维持满意,临床疗效满意。结论:Waveflex半刚性内固定系统结合了融合与非融合的优势,为胸腰段骨折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但其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脊柱融合术
原文传递
新型解剖锁定钢板在髋臼前、后柱合并四方区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9
作者 黄振飞 陈开放 +1 位作者 于凌佳 郭晓东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63-268,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解剖锁定钢板在髋臼前、后柱及四方区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应用新型解剖锁定钢板治疗6例髋臼前、后柱及四方区骨折患者资料,男4例,女2例;年龄24-52岁,平均35.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12... 目的探讨新型解剖锁定钢板在髋臼前、后柱及四方区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应用新型解剖锁定钢板治疗6例髋臼前、后柱及四方区骨折患者资料,男4例,女2例;年龄24-52岁,平均35.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12d,平均7.2d;Letournel-Judet分型均为髋臼双柱骨折;均合并四方区骨折。6例患者均行高位髂腹股沟入路,采用新型解剖锁定钢板同时固定髋臼前、后柱骨折及阻挡四方区。术后采用Matta复位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采用Merled’Aubigne—Postel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结果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2个月,平均14个月;平均出血量860ml,平均手术时间286min;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4.3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Matta复位标准,解剖复位4例(66.7%,4/6),满意复位1例(16.7%,1/6),不满意复位1例(16.7%,1/6),满意率为83.3%(5/6);Merled’Aubigne—Postel评分为11-18分,平均16.7分,其中优4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为83.3%(5/6)。1例患者术中出现髂内动脉损伤,行单侧髂内动脉栓塞术,术后6个月随访功能恢复良好;1例患者术后出现伤口脂肪液化,经伤口换药1周后愈合;术后6例患者无一例出现感染、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对于累及髋臼四方区的复杂髋臼骨折,新型解剖锁定钢板可以提供坚强、牢靠的固定,且可以通过单一前方入路同时固定髋臼前、后柱及四方区,术后骨折复位满意,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折 内固定器
原文传递
机器人辅助系统在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曦 钱文伟 +5 位作者 翁习生 彭慧明 于凌佳 蒋超 叶灿华 朱诗白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6期646-650,共5页
如何延长假体寿命,降低翻修风险一直以来都是关节置换手术领域的研究热点。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被认为可以实现准确的假体放置和良好的下肢对线,进而拥有延长假体寿命,降低翻修风险的潜力。然而机器人辅助系统的费用昂贵,相比传统手... 如何延长假体寿命,降低翻修风险一直以来都是关节置换手术领域的研究热点。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被认为可以实现准确的假体放置和良好的下肢对线,进而拥有延长假体寿命,降低翻修风险的潜力。然而机器人辅助系统的费用昂贵,相比传统手术需要更长的手术时间,且短期临床疗效优势并不明显,尚需更多高质量,长期随访的临床研究以探寻机器人辅助系统在关节置换领域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机器人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