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化对山东省极端气温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于凤硕 廉丽姝 +1 位作者 李宝富 初翠翠 《气象科技》 2019年第1期129-139,共11页
根据山东省气温观测资料,综合利用人口格网、土地利用和夜晚灯光数据划分了城市站和乡村站,采用基于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法研究山东省极端气温事件的城市化影响。结果表明:①除暖夜日数,暖(冷)事件在城市化的推动下会增加(减少);其中,暖... 根据山东省气温观测资料,综合利用人口格网、土地利用和夜晚灯光数据划分了城市站和乡村站,采用基于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法研究山东省极端气温事件的城市化影响。结果表明:①除暖夜日数,暖(冷)事件在城市化的推动下会增加(减少);其中,暖指数的城市化影响贡献率分别是40.66%(高温)、19.32%(暖昼)、1.02%(暖夜),冷指数的城市化影响贡献率分别是2.31%(低温)、5.72%(冷昼)、5.55%(冷夜),可见暖事件(除暖夜日数)的城市化影响贡献率与冷事件相比更显著,且由最高气温计算得出的极端气温指数的城市化影响贡献率更大。②城市化会促使极端气温暖事件平均场的强度变大,同等强度暖事件的发生范围较之前更广,而冷事件受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在强度和范围的表现却与暖事件的表现刚好相反;相同的是城市化促使极端气温冷暖事件平均场分布的空间差异性较之前均变大。③极端气温冷暖事件的突变时间会受城市化发展的影响,使其突变时间提前1~3年。④冷暖事件的持续时间会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而变化,其中由最高气温计算得出的指数受影响更大。⑤极端气温冷暖指数之间的城市化非对称性影响具有复杂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温 城市化 对比分析法 山东省
下载PDF
山东省极端气温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1
2
作者 于凤硕 廉丽姝 初翠翠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3-850,共8页
根据1971—2013年山东省1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最高和最低气温资料,计算了6个极端气温指数,采用线性倾向率、M-K突变检验、EEMD、反距离加权插值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山东省极端气温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西太平洋副高环流变化的关系进行... 根据1971—2013年山东省1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最高和最低气温资料,计算了6个极端气温指数,采用线性倾向率、M-K突变检验、EEMD、反距离加权插值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山东省极端气温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西太平洋副高环流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冷暖指数变化趋势的方向和大小均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暖(冷)指数表现为上升(下降)趋势显著。冷暖指数表现出准2年和准5~7年的年际尺度波动,准10~15年和准20~28年的年代际尺度波动。(2)暖(冷)指数均表现为全区一致的增加(减少)趋势;除高温日数外,倾向率的空间分布总体上表现出东部和中部地区变化趋势较大,西部地区变化趋势较小。(3)极端气温事件的突变与气温突变具有较好的同步性,均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表明极端气温指数的变化与区域性增暖有密切联系。(4)极端气温事件(除高温日数)的变化深受西太平洋副高变化的影响,西伸脊点、强度和面积指数变化的影响尤其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温 时空变化特征 突变分析 周期分析 西太平洋副高 山东省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的环渤海地区气溶胶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纪晓璐 廉丽姝 +1 位作者 周甜甜 于凤硕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38-1241,1245,共5页
利用2000—2015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Aqua卫星MODIS 2级气溶胶产品MOD04数据,探讨了环渤海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环渤海地区的AOD年均值空间分布与海拔密切相关,高海拔地区AOD普遍较低,而低海拔地区AO... 利用2000—2015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Aqua卫星MODIS 2级气溶胶产品MOD04数据,探讨了环渤海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环渤海地区的AOD年均值空间分布与海拔密切相关,高海拔地区AOD普遍较低,而低海拔地区AOD普遍较高。污染最严重的季节为夏季,AOD与空气质量指数(AQI)相关性较高。(2)16年来,环渤海地区AOD年均值为0.465~0.682,2012年最高,2001年最低,平均值为0.592,远高于全球陆上平均水平0.190。年内变化呈现双峰型,最高值出现在7月,最低值出现在12月。AOD年内变化与风速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光学厚度 时空分布 变化特征 MODIS数据 环渤海地区
下载PDF
南四湖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初翠翠 廉丽姝 +1 位作者 于淼 于凤硕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7-423,共7页
基于土地利用空间分析指标和图谱方法,利用五期土地利用数据,结合GIS和RS技术,得出南四湖流域1990?201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特征:(1)1990?2010年南四湖流域土地利用方式以耕地、城乡建设用地和水域为主,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与... 基于土地利用空间分析指标和图谱方法,利用五期土地利用数据,结合GIS和RS技术,得出南四湖流域1990?201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特征:(1)1990?2010年南四湖流域土地利用方式以耕地、城乡建设用地和水域为主,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与流域内地形密切相关。(2)近20年流域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39%,总体变化速度较缓慢。其中,南四湖流域未利用地的减少速度最快,是该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最独特的特征。(3)流域内各土地类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互转换,城乡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是各阶段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主要特点,集中分布在流域内的各个县域;82.39%的未利用地在1990?1995年转化为人工水域,主要分布在南四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耕地与林地和草地之间的相互转换主要发生在流域东部的多山地丘陵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时空特征 南四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