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政策的制定与调适
1
作者 于化民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0,共17页
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的基本主张,只有付诸人民群众的实践,才能达到改造国家与社会的目的。政策的制定和施行,则是实现两者有机联结的关键环节。在解放战争时期与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最后斗争中,尤其是在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到城市之后... 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的基本主张,只有付诸人民群众的实践,才能达到改造国家与社会的目的。政策的制定和施行,则是实现两者有机联结的关键环节。在解放战争时期与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最后斗争中,尤其是在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到城市之后,应该怎样看待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和作用,当时乃至在革命胜利以后,应该对他们实行什么样的政策和策略,这一问题再次被提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面前。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和总路线,坚持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根本方针和原则,在实践中积极进行探索和调适,注意纠正“左”的和右的偏向,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整套正确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体系,并且被载入具有临时宪法地位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对民族资产阶级政策的确定与积极的实践效应,成为中国共产党强大政治领导力的突出表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战争 民族资产阶级 统一战线 党的政策
下载PDF
美国向延安派遣军事观察组的酝酿与决策 被引量:9
2
作者 于化民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50,共9页
美国政府向延安派驻军事观察组,标志着双方建立起以促成共同对日作战为目的的初步合作关系。派遣观察组一事大致经过了中共方面发出邀请、史迪威总部有关人员向美国政府提出建议和罗斯福总统最终做出决定三个阶段。美国政府不顾国民党... 美国政府向延安派驻军事观察组,标志着双方建立起以促成共同对日作战为目的的初步合作关系。派遣观察组一事大致经过了中共方面发出邀请、史迪威总部有关人员向美国政府提出建议和罗斯福总统最终做出决定三个阶段。美国政府不顾国民党政府的阻挠,坚持向延安派遣美军观察组,是综合考虑政治、军事等多种因素的结果,其根本着眼点在于保持与中共联系的渠道,尽量避免因国共矛盾的激化引发内战,进而在战后远东扶植起一个“亲美”的中国政府。但由于此后美国政府特别是赫尔利采取无条件支持蒋介石的政策,致使中共与美国合作关系中断并逐渐走向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对华政策 抗日战争 军事观察组 国共关系
下载PDF
中美关系史上特殊的一页——中共领导人与延安美军观察组交往始末 被引量:12
3
作者 于化民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1-131,共11页
美军观察组到达延安,标志着抗战期间美国政府与中共之间合作关系的正式建立。观察组派驻延安期间,中共高层领导人与观察组成员频繁接触,就双方如何发展关系尤其是如何开展军事合作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中共方面还尽最大可... 美军观察组到达延安,标志着抗战期间美国政府与中共之间合作关系的正式建立。观察组派驻延安期间,中共高层领导人与观察组成员频繁接触,就双方如何发展关系尤其是如何开展军事合作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中共方面还尽最大可能为观察组工作提供了各种便利。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中共领袖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与观察组成员建立起了良好的工作关系与真诚的友谊。这本应成为双方全面合作的开端。可是,由于太平洋战场形势的变化和对中国形势发展的误判,美国政府对中共领导人表达的合作愿望并未给予足够重视与积极回应,特别是赫尔利在调处国共矛盾时从偏袒国民党发展到公开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导致双方关系日趋紧张并最终走向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 中共领导人 美军观察组 中关关系史
下载PDF
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之国家观探析 被引量:6
4
作者 于化民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31,共15页
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对国家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他们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观察分析中国问题,寻找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和道路。针对当时思想界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观... 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对国家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他们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观察分析中国问题,寻找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和道路。针对当时思想界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他们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根本原则,深刻论证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确定了中国革命的总体方向和长远目标。虽然早期共产主义者关于国家问题的论述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但由他们确立的观察国家问题的立场和方法,所提出的全新的国家理念,以及解决中国问题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观点,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认识和解决国家问题的进程,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思想的理论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观 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 李大钊
下载PDF
“一二·一”运动中的西南联大教授会 被引量:4
5
作者 于化民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0-61,136,共13页
汇集了一大批杰出知识精英的西南联大教授会,秉承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教授治校"的传统,在联大校务管理和学校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二.一"运动发生后,原本非政治性的教授会也不得不在政治是非面前表明立场,... 汇集了一大批杰出知识精英的西南联大教授会,秉承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教授治校"的传统,在联大校务管理和学校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二.一"运动发生后,原本非政治性的教授会也不得不在政治是非面前表明立场,它运用自己特殊的社会影响,采取一系列步骤揭露和抗议国民党当局镇压民主的恶劣行径,给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以有力的支持。同时,教授会的内部矛盾也随着运动的深入而突显出来,发展为公开的对立。在即将到来的社会大变革面前,尤其是经过运动的洗礼,在闻一多、吴晗等进步教授感召下,更多的教授逐渐转向进步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大 教授会 “一二·一”运动
下载PDF
“三大政策”与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被引量:4
6
作者 于化民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90,共10页
中国革命胜利前夕,中共中央制定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大外交政策。"三大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彻底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拒绝承认国民党政府... 中国革命胜利前夕,中共中央制定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大外交政策。"三大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彻底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拒绝承认国民党政府与外国的外交关系;新中国是一个充分享有独立、自由的主权国家,作为国际社会中的平等一员,它与任何国家的关系必须以平等互利和尊重领土主权为基础;中国的独立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无产阶级的援助,为确保未来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开展,新中国将加入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三大政策"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要求,表明了即将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掌握自己命运的坚强意志。独立自主是"三大政策"的本质和核心。"三大政策"有着有机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了新中国外交的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外交 独立自主 三大政策
下载PDF
中共中央对七七事变性质、走势的判断和因应 被引量:3
7
作者 于化民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9-41,共13页
七七事变的发生,对中共领导人来说既在意料之外又在预料之中。中共中央判定,事变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开始。据此,在到洛川会议召开的两个多月里,及时提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方针,制定了动员全国... 七七事变的发生,对中共领导人来说既在意料之外又在预料之中。中共中央判定,事变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开始。据此,在到洛川会议召开的两个多月里,及时提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方针,制定了动员全国民众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全力促成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克服各种障碍完成红军改编,迅速开赴抗日战场。中共中央对事变作出的迅速反映,及时推出的促成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的因应措施,充分体现了遵义会议后的中央领导集体日益走向成熟,具有坚强的政治领导力和应对突然事变、掌控复杂局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七事变 全面抗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洛川会议
下载PDF
民众运动与平民政权的实现──中共在国民会议运动中对政权问题的探索 被引量:3
8
作者 于化民 《晋阳学刊》 CSSCI 2012年第2期69-81,共13页
国民会议运动的意义和价值,并非在于仅仅起到了宣传和动员民众的作用。作为国民会议运动的实际主导者,中共更是把民众运动看作达成国民革命目标的新手段和新方法,期望通过召开由民众团体选举的国民会议,建设"真正民主政治"和&... 国民会议运动的意义和价值,并非在于仅仅起到了宣传和动员民众的作用。作为国民会议运动的实际主导者,中共更是把民众运动看作达成国民革命目标的新手段和新方法,期望通过召开由民众团体选举的国民会议,建设"真正民主政治"和"平民革命政权",从而推翻帝国主义和军阀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在国民会议运动的不同阶段,中共关于政权问题的具体主张也有变化,并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期间进行了初步实践。虽然国民会议运动最终归于失败,但中共对政权问题的探索为尔后苏维埃政权建设提供了历史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革命 国共合作 国民会议 平民政权
下载PDF
国共内战中的阶级关系变动与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兼论毛泽东对确立新中国国体的贡献 被引量:2
9
作者 于化民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62,共9页
国共内战引起国内阶级关系的重大变化和政治格局的重组,中共以此为依据对阶级政策作出适时调整。不过,并没有简单地回到曾经主张过的工农民主专政,而是强调把尽可能多的人团结到革命统一战线中来,以最大限度地孤立国民党统治集团。工人... 国共内战引起国内阶级关系的重大变化和政治格局的重组,中共以此为依据对阶级政策作出适时调整。不过,并没有简单地回到曾经主张过的工农民主专政,而是强调把尽可能多的人团结到革命统一战线中来,以最大限度地孤立国民党统治集团。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虽有不同,但都是革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以上四个阶级共同构成了"人民大众"的实体,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亦即新中国国家政权的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国体 人民民主专政 新民主主义
下载PDF
人民共和国的孕育与新生——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建国思路的发展轨迹回溯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化民 《晋阳学刊》 CSSCI 2013年第5期83-95,共13页
中共自建党始,其所有工作和斗争,都是朝着彻底改变中华民族受压迫、受奴役的命运,创建一个人民大众当家做主的新中国的方向而努力的。进入解放战争后,在国共两大阵营生死较量的结局基本明朗后,这一目标的实现具有了现实可能性,中央通过... 中共自建党始,其所有工作和斗争,都是朝着彻底改变中华民族受压迫、受奴役的命运,创建一个人民大众当家做主的新中国的方向而努力的。进入解放战争后,在国共两大阵营生死较量的结局基本明朗后,这一目标的实现具有了现实可能性,中央通过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阶级政策,实施正确的战争指导,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团结和凝聚一切民主进步力量,推翻了国民党集团在中国大陆的反动统治,在敌我力量对比转换和国内战局推进的同时,中共中央适时提出建立人民共和国的任务,确立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等根本制度和大政方针,并对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法理的程序和步骤进行了精心的筹划和准备。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终结,又成为走向社会主义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 建国思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与建国初期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 被引量:2
11
作者 于化民 《东岳论丛》 2001年第3期12-17,共6页
建国初期 ,随着国内和平的基本实现 ,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及时提出了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任务 ,使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现由建军的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转变 ,此表现为 :1 .适时提出了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和总任务 ;2 .... 建国初期 ,随着国内和平的基本实现 ,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及时提出了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任务 ,使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现由建军的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转变 ,此表现为 :1 .适时提出了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和总任务 ;2 .制定了保卫祖国的积极防御战略方针 ;3 .确立军事领导体制 ,建设合成化军队 ;4 .采取精简整编 ,实行三大制度 ,创办正规军事院校 ,加强教育培训等重大措施 ,全面展开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建国初期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为军队履行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根本职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民解放军 正规化 现代化
下载PDF
国民革命语境中的中共政权口号及其阶级意蕴——兼与《从“平民主义”到“革命民众政权”》一文商榷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化民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9-121,共13页
中共政权主张在大革命进程中几经变更,其实质是对国民革命中阶级关系和未来政权性质及阶级构成判断的变化。"平民政权"口号并未将资产阶级排除在革命阵营和未来革命政权之外。"革命民众政权"与前者在阶级规定性上... 中共政权主张在大革命进程中几经变更,其实质是对国民革命中阶级关系和未来政权性质及阶级构成判断的变化。"平民政权"口号并未将资产阶级排除在革命阵营和未来革命政权之外。"革命民众政权"与前者在阶级规定性上亦无原则上的不同,也称不上党内不同政权思想的整合。真正摒除资产阶级于未来政权构成的标志,是中共五大"工农小资产阶级的民权独裁制"口号的提出。资产阶级在五卅运动中的妥协和国民党新右派的形成,是引起中共政权主张变化的主要政治因素,共产国际的有关指示则是导致变化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革命 平民政权 革命民众政权
下载PDF
失败的选择──论明清西学夭折的原因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化民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24-29,共6页
本文认为明清之际西学夭折的原因,一是西学超越了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现实需求,二是中西文化的矛盾冲突力量悬殊。
关键词 明清之际 西学 夭折 选择
下载PDF
珠联璧合 双峰并立──周恩来与毛泽东的战友情谊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化民 《中州今古》 1998年第5期4-7,共4页
中国有句古话:无欲则刚,有容乃大。周恩来就有着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他一切以革命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从不计较个人的地位和名利得失,竭尽自己的聪明才智,全心全意辅弼人民领袖毛泽东,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献给了党和... 中国有句古话:无欲则刚,有容乃大。周恩来就有着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他一切以革命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从不计较个人的地位和名利得失,竭尽自己的聪明才智,全心全意辅弼人民领袖毛泽东,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他与毛泽东的深厚战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周恩来 珠联璧合 中国革命 红四军 遵义会议 第五次反“围剿” 军事指挥 红一方面军 王稼祥
下载PDF
“抗日先锋军”番号的使用时间
15
作者 于化民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63-63,共1页
红一方面军主力在东征战役期间,一度使用“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称号。但是究竟于何时开始启用这一称号,历来说法各异。一些参加过东征战役的老革命家回忆是1936年1月底,毛泽东在延长主持召开军委会议,研究东征作战方针,正式组成... 红一方面军主力在东征战役期间,一度使用“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称号。但是究竟于何时开始启用这一称号,历来说法各异。一些参加过东征战役的老革命家回忆是1936年1月底,毛泽东在延长主持召开军委会议,研究东征作战方针,正式组成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而近年来出版的各种有关著作和工具书,均把此事系于1936年2月。上述诸说,均不够准确。红一方面军改编为“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准确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 红一方面军 毛泽东 红军 东征 作战方针 战役 工具书 改编 革命家
下载PDF
对当代中国军事思想史研究几个问题的思考
16
作者 于化民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4-58,共5页
本文对建国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军事工作指导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当代中国军事思想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关系、当代中国军事思想发展的几个阶段、当代中国军事思想的基本特点等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并阐述了当代军事思想... 本文对建国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军事工作指导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当代中国军事思想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关系、当代中国军事思想发展的几个阶段、当代中国军事思想的基本特点等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并阐述了当代军事思想史研究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军事思想史 毛泽东军事思想
下载PDF
论1927-1929年间中共对工农政权建设的理论探索
17
作者 于化民 《晋阳学刊》 CSSCI 2017年第1期27-42,共16页
从大革命时期的"在野党"到苏维埃政权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中共在政权中的角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出于现实斗争的需要,中共对有关苏维埃政权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中国苏维埃政权的阶级属性、双重职能、政纲任务、运作方式... 从大革命时期的"在野党"到苏维埃政权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中共在政权中的角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出于现实斗争的需要,中共对有关苏维埃政权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中国苏维埃政权的阶级属性、双重职能、政纲任务、运作方式、党政关系等,进行了初步探索,确立了革命政权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并在政权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加以运用和贯彻。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中共对政权问题的认识保留了浓重的苏俄痕迹,却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对苏区政权的创建和早期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对于构建中共自己的政权理论框架也有不可忽视的意义。由于革命政权建设刚刚起步,这些探索和认识也还是初步的,对中国革命以及革命政权建设规律的全面认识和掌握,还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维埃 政权建设 土地革命 党政关系
下载PDF
邓小平与华北大演习
18
作者 于化民 《人民论坛》 2007年第15期60-62,共3页
气势磅礴的华北大演习,集中展示了人民军队向现代化迈进的战斗英姿和威武阵容,是邓小平战略家的远见、决断和高超治军艺术的生动体现。国外的一些观察家纷纷评论说,这"是一支精良的军队","是一次精彩的演习""... 气势磅礴的华北大演习,集中展示了人民军队向现代化迈进的战斗英姿和威武阵容,是邓小平战略家的远见、决断和高超治军艺术的生动体现。国外的一些观察家纷纷评论说,这"是一支精良的军队","是一次精彩的演习"",是人民解放军最盛大的一次显示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演习 北大 人民军队 人民解放军 现代化 治军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三大规律”的深层契合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化民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6-86,共21页
自觉认识和把握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理论创新的内生动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我们党逐步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开创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中国式现代... 自觉认识和把握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理论创新的内生动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我们党逐步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开创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准确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精辟概括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决定中国式现代化与三大规律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也必然受三大规律的支配。深入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三大规律之间的历史联系和内在逻辑,对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历史观是不可或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共产党执政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关于秋收起义文献《湖南致中央函》的探讨
20
作者 于化民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6-23,共8页
1927年8月20日《湖南致中央函》是秋收起义筹划过程中的一件重要文献,通过对多重证据的深入辩析,确认毛泽东就是此信的作者。毛泽东在信中提出要彻底抛弃国民党的旗帜,立即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权,制定了土地革命纲领。这些观点和主张虽... 1927年8月20日《湖南致中央函》是秋收起义筹划过程中的一件重要文献,通过对多重证据的深入辩析,确认毛泽东就是此信的作者。毛泽东在信中提出要彻底抛弃国民党的旗帜,立即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权,制定了土地革命纲领。这些观点和主张虽然并不被当时的中央所接受,但后来的实践证明毛泽东选择的方向是正确的。《湖南致中央函》有着重要的思想和理论价值,与在八七会议上的发言一道,构成毛泽东独立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起点,为全面考察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发展脉络提供了珍贵的文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 毛泽东 党史文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