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灵芝子实体、菌丝体和孢子粉化学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22
1
作者 于华峥 刘艳芳 +4 位作者 周帅 张忠 王晨光 唐庆九 张劲松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23-827,共5页
为探讨灵芝子实体、菌丝体和孢子粉中化学成分的差异,主要对3种材料中的蛋白质、氨基酸、葡萄糖、糖醇、核苷以及三萜等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对三萜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发现,灵芝孢子粉中蛋白质质量分数最高为11.1%,而菌... 为探讨灵芝子实体、菌丝体和孢子粉中化学成分的差异,主要对3种材料中的蛋白质、氨基酸、葡萄糖、糖醇、核苷以及三萜等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对三萜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发现,灵芝孢子粉中蛋白质质量分数最高为11.1%,而菌丝体中蛋白质质量分数最低为7.1%。灵芝子实体中灵芝三萜含量高,种类全,而菌丝体中的三萜种类少,含量低,同时未破壁的孢子粉中基本测不到灵芝三萜。糖醇含量也有差别,菌丝体中有较高含量的阿糖醇,而在未破壁孢子粉和子实体中,都是甘露醇含量较高。同时发现3种材料所含核苷的类别、含量均不同。实验结果表明,灵芝子实体、菌丝体和孢子粉3种材料的化学成分差异大,在保健品使用上应区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化学成分 指纹图谱比较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灵芝中总三萜含量方法探讨 被引量:22
2
作者 张忠 张劲松 +4 位作者 刘艳芳 周帅 王金艳 于华峥 唐庆九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6年第1期61-65,共5页
分别运用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测定了灵芝子实体、菌丝体、孢子粉中三萜含量,发现不同方法所测得的含量差别较大。对不同的灵芝酸标准品及干扰物质油酸、麦角甾醇进行香草醛高氯酸的显色反应,发现不同的灵芝酸显色后最佳吸收波长在530—55... 分别运用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测定了灵芝子实体、菌丝体、孢子粉中三萜含量,发现不同方法所测得的含量差别较大。对不同的灵芝酸标准品及干扰物质油酸、麦角甾醇进行香草醛高氯酸的显色反应,发现不同的灵芝酸显色后最佳吸收波长在530—550 nm,在550 nm处的测定值相差很大,特别是灵芝中含量较高的灵芝酸A、B和C的测定值严重偏低,而干扰物质油酸和麦角甾醇对测定值具有严重的干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灵芝中总三萜的含量不能如实反应灵芝中总三萜的实际情况,不建议作为测定灵芝及其相关产品中总三萜含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三萜 分光光度法 HPLC
下载PDF
三种食用菌子实体与废弃物主要活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薛令坤 唐庆九 +5 位作者 刘艳芳 杨焱 周帅 王金艳 于华峥 张劲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4-77,共4页
以三种工厂化栽培食用菌杏鲍菇、真姬菇、金针菇为研究对象,对其子实体与废弃物(下脚料与菌糠)的水溶性多糖、β-葡聚糖、海藻糖、糖醇和核苷等主要活性成分含量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显示:同一食用菌子实体与废弃物主要活性成分种类类似... 以三种工厂化栽培食用菌杏鲍菇、真姬菇、金针菇为研究对象,对其子实体与废弃物(下脚料与菌糠)的水溶性多糖、β-葡聚糖、海藻糖、糖醇和核苷等主要活性成分含量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显示:同一食用菌子实体与废弃物主要活性成分种类类似,但子实体和下脚料活性成分含量较高,菌糠中含量较低。三种食用菌相比,杏鲍菇子实体水溶性多糖和β-葡聚糖含量均为最高,含量分别为7.44%和36.93%,且杏鲍菇下脚料中β-葡聚糖也较丰富,含量为22.41%,而金针菇多糖及β-葡聚糖含量最低;杏鲍菇子实体和下脚料中的海藻糖含量高于真姬菇和金针菇子实体,分别达到40.36%和19.04%,而只有金针菇含有阿拉伯糖醇,其子实体和下脚料含量分别为18.65%和8.17%。核苷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三种食用菌子实体中核苷种类较丰富,且大部分核苷类化合物含量是子实体中最高。但是真姬菇和杏鲍菇下脚料中胞苷和鸟苷的含量远高于相应的子实体,这可能与其代谢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子实体 下脚料 菌糠 活性成分
下载PDF
粉碎程度对杏鲍菇下脚料粗多糖理化性质和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薛令坤 唐庆九 +5 位作者 刘艳芳 周帅 杨焱 吴迪 于华峥 张劲松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21-1426,共6页
本文以杏鲍菇下脚料为材料,比较了碎块、细粉和超细粉末三种粉碎程度对杏鲍菇粗多糖提取及其理化性质和刺激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细粉和超细粉末体积平均粒径分别为83.548μm和17.553μm,其中超细粉末均匀性好。与碎块相比,两... 本文以杏鲍菇下脚料为材料,比较了碎块、细粉和超细粉末三种粉碎程度对杏鲍菇粗多糖提取及其理化性质和刺激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细粉和超细粉末体积平均粒径分别为83.548μm和17.553μm,其中超细粉末均匀性好。与碎块相比,两种处理都可以显著提高杏鲍菇粗多糖的得率,其得率分别是碎块的3.04倍和4.14倍,粗多糖中多糖和β-葡聚糖含量也明显提高。HPSEC-MALLS-VS-RI联用分析多糖分子量分布结果显示,三种处理所得粗多糖均主要含有3个组分,其中组分1和组分2分子量都在100万道尔顿以上,为高分子量组分,粉碎处理可以使粗多糖中高分子量组分所占比例增加,且粉碎后各组分的分子量大于碎块相应组分的分子量。单糖组成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粉碎程度所得多糖的单糖种类相同,但单糖组成摩尔比差异较大,葡萄糖所占摩尔比随粉碎程度增加明显增大。三种粉碎程度所得粗多糖均具有体外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的活性,但总体上超细粉碎方式所得多糖的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下脚料 超细粉末 Β-葡聚糖 单糖组成 分子量 激活巨噬细胞活性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酵母核小体定位性质预测
5
作者 郭亚茹 丰继华 +3 位作者 于华峥 牟锦 黄月月 刘珂 《生物信息学》 2019年第2期95-101,共7页
在DNA序列上,定位模糊的特殊核小体与定位良好的普通核小体同时存在于染色体区域内,但由于二者的化学性质差异不明显,区分较为困难。本文针对实验核小体在真核基因转录起始位点周围的分布规律和保守性建立了一个核小体分布模型,并在前... 在DNA序列上,定位模糊的特殊核小体与定位良好的普通核小体同时存在于染色体区域内,但由于二者的化学性质差异不明显,区分较为困难。本文针对实验核小体在真核基因转录起始位点周围的分布规律和保守性建立了一个核小体分布模型,并在前人所做的预测核小体位置的工作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寻找模型上不同性质核小体的分布中心,构建核小体定位性质判别准则,最终确定了转录起始位点上、下游定位良好和模糊核小体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小体定位 酵母 分布模型 遗传算法
下载PDF
灵芝子实体、菌丝体及孢子粉中多糖成分差异比较研究 被引量:46
6
作者 于华峥 刘艳芳 +4 位作者 周帅 颜梦秋 薛令坤 唐庆九 张劲松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0-177,共8页
为探讨灵芝子实体、菌丝体和孢子粉3种材料中多糖成分的差异,分别运用苯酚硫酸法进行多糖含量测定,运用离子色谱分析其酸水解后单糖组成,并运用HPLC分析各多糖图谱及经α-淀粉酶和β-1,3-葡聚糖酶处理后HPLC图谱的变化,结果发现,灵芝菌... 为探讨灵芝子实体、菌丝体和孢子粉3种材料中多糖成分的差异,分别运用苯酚硫酸法进行多糖含量测定,运用离子色谱分析其酸水解后单糖组成,并运用HPLC分析各多糖图谱及经α-淀粉酶和β-1,3-葡聚糖酶处理后HPLC图谱的变化,结果发现,灵芝菌丝体中多糖含量最高,达到3.81%,孢子粉多糖含量为1.8%,灵芝子实体中多糖含量最低,仅为0.59%;水解后的单糖组成及摩尔比也有差异,子实体的单糖主要为葡萄糖和半乳糖,菌丝体和孢子粉的单糖主要为葡萄糖;HPLC图谱显示3种多糖出峰位置和分子量也不同,酶解效果表明多糖结构也相差较大。各样品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NO的产量的影响上,菌丝体与子实体多糖都表现出了很好的活性,而孢子粉多糖却呈现出较低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灵芝子实体、菌丝体和孢子粉3种材料的多糖成分差异大,在医药保健品使用中应区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HPLC 单糖组成 免疫活性
原文传递
果蝇核小体定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泽华 丰继华 +2 位作者 周晓雯 于华峥 陈静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024-3027,共4页
基因组上核小体位置的确定涉及DNA、RNA聚合酶、转录因子、后转录修饰与组蛋白变异、组蛋白修饰酶和染色质重塑复合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真核状态基因组的DNA是被包裹在核小体中,故理解控制核小体沿DNA定位的原理对于进一步理解组蛋白结... 基因组上核小体位置的确定涉及DNA、RNA聚合酶、转录因子、后转录修饰与组蛋白变异、组蛋白修饰酶和染色质重塑复合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真核状态基因组的DNA是被包裹在核小体中,故理解控制核小体沿DNA定位的原理对于进一步理解组蛋白结合所执行的基因功能是非常必要的。而核小体的定位在诸多细胞过程中起着重要重要,比如转录调控、DNA复制和修饰等。因此核小体定位已逐渐成为目前遗传学研究的热点以及表观遗传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并且也将在未来生物学研究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本综述以果蝇为例,全面介绍核小体定位的研究现状和未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小体 核小体定位 果蝇
原文传递
3种条件下基因功能对核小体定位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周晓雯 胡焕 +3 位作者 丰继华 李泽华 陈静 于华峥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143-5150,共8页
为研究基因功能对核小体定位的影响,本研究对ISW2敲除型、野生型(WT)和富营养培养条件下(YPD)的酵母核小体占位率的实验数据进行聚类、比较、分析后,发现有9种基因功能对核小体的定位产生了显著影响,为今后进一步了解基因功能与核小体... 为研究基因功能对核小体定位的影响,本研究对ISW2敲除型、野生型(WT)和富营养培养条件下(YPD)的酵母核小体占位率的实验数据进行聚类、比较、分析后,发现有9种基因功能对核小体的定位产生了显著影响,为今后进一步了解基因功能与核小体定位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小体定位 基因功能(GO) ISW2 野生型 富营养培养
原文传递
人类基因组核小体定位研究进展
9
作者 周晓雯 丰继华 +2 位作者 李泽华 于华峥 陈静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2-226,共5页
近些年来,人类健康和疾病一直都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因此表观遗传学研究也成为了研究热门。在对表观遗传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们发现核小体定位、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重塑等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了表观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近些年来,人类健康和疾病一直都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因此表观遗传学研究也成为了研究热门。在对表观遗传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们发现核小体定位、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重塑等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了表观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因此,在对酵母、果蝇和线虫等低等生物的核小体定位进行大量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后,研究者们开始将核小体定位的研究对象放到了人类上。本综述介绍了核小体定位的基本概念,总结了近几年来以人类为研究对象的核小体定位的理论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小体 核小体定位 人类 表观遗传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