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赤泥去除酸性矿井水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于华通 陈明 +2 位作者 谭科艳 冯流 曹晓娟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5-48,共4页
利用碱性赤泥去除酸性矿井水中的污染物。通过比较不同的赤泥改性方法、赤泥改性温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赤泥和矿井水不同的固液比等条件下水样中的pH值和Cu、Zn、As、Cd、Hg、Pb重金属元素的去除率,获得各污染物元素的最佳去除条件... 利用碱性赤泥去除酸性矿井水中的污染物。通过比较不同的赤泥改性方法、赤泥改性温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赤泥和矿井水不同的固液比等条件下水样中的pH值和Cu、Zn、As、Cd、Hg、Pb重金属元素的去除率,获得各污染物元素的最佳去除条件,为治理赤泥和酸性矿井水的污染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酸性矿井水 地球化学工程学 矿山环境治理
下载PDF
成渝经济区火电发展的大气环境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易鹏 段宁 +1 位作者 许亚宣 于华通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07-1114,共8页
基于CALPUFF模型,以2007年为基准年,根据成渝经济区基准年火电SO2排放量、2008—2009年国家核定的火电SO2减排量(20.9×104t)、"十二五"年地方计划火电SO2减排量(18.5×104t)以及地方愿景下的"十二五"期间... 基于CALPUFF模型,以2007年为基准年,根据成渝经济区基准年火电SO2排放量、2008—2009年国家核定的火电SO2减排量(20.9×104t)、"十二五"年地方计划火电SO2减排量(18.5×104t)以及地方愿景下的"十二五"期间新增火电SO2排放量,设计3种不同排放情景,并且对不同情景下的ρ(SO2)分布特征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2008年和2009年成渝经济区的火电SO2减排使成渝经济区的ρ(SO2)年均值比2007年平均降低了18.9%;"十二五"新增火电装机将会使成渝经济区的ρ(SO2)年均值比2007年平均升高20.7%.虽然通过工程减排及"上大压小"的方式减缓了新增火电机组带来的影响,但从空间分布来看,ρ(SO2)增加的局部地区与酸雨严重的地区高度重合,导致该区域酸雨污染风险依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经济区 火电 情景 环境影响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城市资源环境绩效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 被引量:7
3
作者 许亚宣 赵玉婷 +4 位作者 李小敏 于华通 李娟 邹广迅 赵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25-935,共11页
为了识别城市或"相似群体"最重要的资源环境"短板"问题,以中原经济区31个城市为研究区域,选择水土资源、能源、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水平等4个方面共计33项指标,利用层次分析修正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正向指... 为了识别城市或"相似群体"最重要的资源环境"短板"问题,以中原经济区31个城市为研究区域,选择水土资源、能源、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水平等4个方面共计33项指标,利用层次分析修正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正向指标极大化、负向指标极小化、适中指标平均化的标准化方法对研究区域内各市资源环境绩效进行测算.研究表明:1从资源环境绩效角度来看,中原经济区城市可分为"双高"超载型、农业型、"双低"超载型、资源型四大类.2占中原经济区城市总数2/5的资源型城市,由于过度强调资源产出、忽视环境保护而成为经济区环境问题高发、资源环境矛盾较为突出的集中区域.3在对4个Ⅰ级指标(资源利用效率、能源利用效率、环境质量指数、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水平)设定均衡权重情况下,15个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居末位,10个城市的资源利用效率居末位,表明中原经济区提高资源环境绩效应率先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领域实现突破.所构建的资源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仍有待进一步优化,今后应加大对可再生资源能源利用、农村生态环境特别是农村土地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等问题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绩效 经济发展水平 中原经济区 城市发展 指标体系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能源消费视角下的大气环境压力评估 被引量:3
4
作者 许亚宣 李小敏 +4 位作者 于华通 段宁 胡炳清 马建锋 董林艳 《中国环境管理》 2016年第5期63-69,共7页
研究以能源消费模式为切入点,分析中原经济区能源消费总量、消费结构和利用效率的现状水平,并分析能源消费引起的大气环境压力状况。基于经济发展速度调控及节能减排力度的不同,设置2020年三种能源消费情景,使用区域能源消费总量优化模... 研究以能源消费模式为切入点,分析中原经济区能源消费总量、消费结构和利用效率的现状水平,并分析能源消费引起的大气环境压力状况。基于经济发展速度调控及节能减排力度的不同,设置2020年三种能源消费情景,使用区域能源消费总量优化模型模拟预测不同情景下的能源消费总量,并分析不同情景下的大气环境压力。结果表明,快速发展和适度发展Ⅰ情景下,2020年区域能源消费总量将比2012年增加4.2×10~8tce和2.4×10~8tce,煤炭消费总量将增加3.1×10~8tce和1.2×10~8tce,大气污染物排放压力增加30%和50%;适度发展Ⅱ情景下,能源消费总量将增加0.2×10~8tce,煤炭消费总量将下降0.3×10~8tce,大气污染物排放压力将降低20%。因此,要实现经济发展稳步增长(年均增长率7.7%)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10%目标,重中之重是实现煤炭消费总量'零增长'或'负增长',同时力争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10~8~6×10~8tce,凭借煤炭占比大幅下降(降至65%左右)最大限度发挥能源供给领域节能效应,依靠产业结构升级节能效应和技术节能拓展能源消费领域节能空间,将能效水平提高至0.6tce/万元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能源消费 大气环境压力 情景模拟
下载PDF
“三线一单”成果应用于规划环评的探索和实践——以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许亚宣 李小敏 +4 位作者 于华通 赵果 田健 姚懿函 詹丽雯 《环境影响评价》 2022年第1期6-12,共7页
目前,全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基本建立,国土空间全覆盖的生态环境管控格局基本形成。为加快“三线一单”成果应用,将规划环评与“三线一单”成果进行充分衔接,对提升环境准入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依托海口国家... 目前,全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基本建立,国土空间全覆盖的生态环境管控格局基本形成。为加快“三线一单”成果应用,将规划环评与“三线一单”成果进行充分衔接,对提升环境准入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依托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环评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了规划环评与“三线一单”衔接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技术路线,以及重点关注的衔接内容和环节。研究成果可为构建规划环评与“三线一单”衔接技术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环评 “三线一单” 衔接内容 技术路线 基本原则
下载PDF
长三角区域O_3污染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4
6
作者 许亚宣 李小敏 +1 位作者 于华通 邹广迅 《环境影响评价》 2018年第5期18-22,共5页
长三角O_3超标区域主要集中在上海市、江苏省沿江地带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2013—2016年该区域80%的城市O_3浓度呈不同程度上升趋势,超标城市数由4个增至12个。长三角区域夏秋季节主导风向为偏南风,上风向城市和地区(苏州、宁波、上海... 长三角O_3超标区域主要集中在上海市、江苏省沿江地带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2013—2016年该区域80%的城市O_3浓度呈不同程度上升趋势,超标城市数由4个增至12个。长三角区域夏秋季节主导风向为偏南风,上风向城市和地区(苏州、宁波、上海及周边区域)排放的VOCs、NO_x等O_3前体物向下风向地区传输,并发生二次光化学反应,推高局部区域O_3浓度水平。长三角区域污染物排放量巨大,VOCs、NO_x(不含船舶)排放量分别为337. 4万t和211. 7万t,同时石化、化工产业规模庞大,人口和交通网络密集,使得VOCs活性物质含量高、区域结构性问题突出,工业源VOCs、NO_x排放贡献为66. 8%、48. 3%,交通源排放贡献为24. 4%和51.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 长三角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VOC s 管控策略
下载PDF
多尺度大气环境容量核算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孟晓杰 柴莹莹 于华通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02-1607,1613,共7页
针对当前大气环境容量估算模型参数选取和多尺度应用缺乏系统研究,不同研究结果可比性差,大气环境容量估算结果难以为区域大气环境联防联控发挥支撑作用的现状,对A值法、线性规划法和模拟法等大气容量估算模型参数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 针对当前大气环境容量估算模型参数选取和多尺度应用缺乏系统研究,不同研究结果可比性差,大气环境容量估算结果难以为区域大气环境联防联控发挥支撑作用的现状,对A值法、线性规划法和模拟法等大气容量估算模型参数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确定关键参数及其计算方法,系统总结国家、城市群、城市和工业园区等多个尺度大气环境容量核算情况,指出当前的大气环境容量多尺度应用仍然存在多尺度、多方法计算结果难以比对和融合的问题。对各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参数取值进行规范,实现多尺度间大气环境容量的支持与响应,将是大气环境容量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容量 多尺度 A值法 线性规划法 模拟法
下载PDF
民用机场航空器噪声影响评价关键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柴莹莹 孟晓杰 +2 位作者 马书明 赵仁兴 于华通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67-1874,共8页
为了更好地指导民用机场航空器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对机场航空器噪声影响评价案例进行分析与总结,发现航空器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评价范围确定合理性不足、噪声标准适用性不强、噪声预测模式相对落后及噪声防治措施不全面等问... 为了更好地指导民用机场航空器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对机场航空器噪声影响评价案例进行分析与总结,发现航空器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评价范围确定合理性不足、噪声标准适用性不强、噪声预测模式相对落后及噪声防治措施不全面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推荐了合理的评价范围划定方法、噪声评价标准,提出了噪声预测模式发展方向,汇总了较全面、较先进的噪声防治措施,并针对未来航空器噪声影响评价提出了建立我国航空器噪声源数据库、开发航空器噪声预测软件及加快制定适应性强的技术导则和标准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机场 航空器 噪声影响评价 评价范围 评价量
下载PDF
邯郸市大气复合污染特征的监测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许亚宣 李小敏 +4 位作者 于华通 马建锋 史聆聆 董林艳 何磊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710-2722,共13页
利用邯郸市4个大气环境监测站点的PM2.5、PM10、O3等在线连续观测数据,对2013年全年的PM2.5、PM10、O3的浓度水平、变化规律和PM2.5/PM10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从地形、气象、污染物排放及冬、夏季逐时PM2.5、O3和各类气体污染物浓度... 利用邯郸市4个大气环境监测站点的PM2.5、PM10、O3等在线连续观测数据,对2013年全年的PM2.5、PM10、O3的浓度水平、变化规律和PM2.5/PM10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从地形、气象、污染物排放及冬、夏季逐时PM2.5、O3和各类气体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013年PM2.5、PM10的年均浓度分别为139和238μg·m-3,分别是国家二级标准的4.0倍和3.4倍.PM2.5、PM10日均浓度超过标准的天数均在280 d左右,全年3/4以上天数均超标.其颗粒物污染程度甚至超过北京、天津、长三角和珠三角等超大城市或城市群,属于严重超载的红色预警地区.整个采暖期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为209和322.1μg·m-3,为非采暖期平均浓度的2倍和1.6倍;同时,采暖期PM2.5/PM10平均值为63%,高出非采暖期10%,采暖期细颗粒物污染问题特征明显.22013年O3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的最大值为238μg·m-3,是国家二级标准的1.5倍,超标天数为53 d,超标率为14.5%;最大时均浓度为288μg·m-3,是国家二级标准的1.4倍,超标小时数为148h,占全年有效数据的1.7%;与北方城市相比,其污染程度超过北京、天津等,略低于洛阳污染水平.3邯郸市大气复合污染的形成,除了区域大气环流与特殊地形叠加影响外,还主要归因于相对较高的人为源大气污染物排放,因此,要想走出复合污染的困局,减排是硬道理,解决灰霾污染需开展颗粒物、NOx、SO2等污染物的协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PM10 O3 复合污染 邯郸市
原文传递
西北石化区周围毒害类空气污染物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许亚宣 李小敏 +5 位作者 于华通 董林艳 赵玉婷 姚懿函 邹广迅 张新民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707-2717,共11页
采用SUMMA罐、活性炭吸附及玻璃纤维滤膜富集3种方式,于2014年12月对西北地区3个代表性炼化生产基地周围环境空气收集样品,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3种方法,对13种典型毒害类物质进行分析,以研究其污染特... 采用SUMMA罐、活性炭吸附及玻璃纤维滤膜富集3种方式,于2014年12月对西北地区3个代表性炼化生产基地周围环境空气收集样品,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3种方法,对13种典型毒害类物质进行分析,以研究其污染特征和人群健康风险.结果表明,3个石化区周围环境空气中8种毒害类物质普遍检出,检出率超过80%;石化区苯系物、1,3-丁二烯、对二氯苯、苯并[a]芘平均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48.01~182.75μg·m^(-3)、6.28~7.95μg·m^(-3)、5.53~12.62μg·m^(-3)、7.03~36.08 ng·m^(-3).其中,苯并[a]芘超标最为严重,日均浓度超二级标准限值1.8~13.4倍,苯、甲苯、二甲苯也存在不同程度超标现象.3个石化区苯并[a]芘、1,3-丁二烯非致癌健康风险均已超出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兰州石化区周围人群遭受苯的非致癌不良影响风险也较高.与此同时,苯、乙苯、苯乙烯、1,3-丁二烯、对二氯苯、苯并[a]芘的致癌风险均超出了可接受的范围,其中苯、1,3-丁二烯、对二氯苯的致癌风险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石化区 毒害类空气污染物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污染特征 健康风险评价 致癌风险 非致癌风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