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秸秆还田对棉花全生育期土壤水盐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曼玉 杨海昌 +3 位作者 张凤华 于善超 孙静 曹政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121,共9页
为探究秸秆还田对新疆盐渍化土壤降盐保水的作用,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6种处理:不还田(CK)、棉花秸秆还田(P1)、玉米秸秆还田(P2)、油菜秸秆还田(P3)、棉花秸秆还田+玉米秸秆还田(P12)、棉花秸秆+油菜秸秆还田(P13),分别测定各处理对... 为探究秸秆还田对新疆盐渍化土壤降盐保水的作用,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6种处理:不还田(CK)、棉花秸秆还田(P1)、玉米秸秆还田(P2)、油菜秸秆还田(P3)、棉花秸秆还田+玉米秸秆还田(P12)、棉花秸秆+油菜秸秆还田(P13),分别测定各处理对棉花全生育期0~60 cm土层含水量、电导率、脱盐率、盐基离子含量以及棉花水分利用效率、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P12、P13处理较其他处理可增强土壤的蓄水能力,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含水量差异逐渐减小。相比CK处理,P12、P13处理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了3.78%~15.03%、5.06%~18.23%。在棉花全生育期,P12、P13处理可提高0~20 cm土层的脱盐率,电导率较CK处理分别降低3.54%~39.27%、17.83%~40.01%。土壤盐基离子含量呈现出Na+>Ca2+>K+>Mg2+的规律,盐基离子中的Na+、K+、Mg2+含量具有表聚性。相关性分析显示,调控棉田土壤水盐环境(含水量、电导率、脱盐率)可以增加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产量。结果表明,P12、P13处理较其他处理更能显著增强棉花生育期内农田土壤持水能力并改善盐分分布状况,适合新疆地区盐渍土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土壤改良 秸秆还田 水盐分布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棉花
下载PDF
秸秆还田方式对盐碱土壤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曼玉 杨海昌 +4 位作者 张凤华 罗艳琴 于善超 孙静 曹政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5-70,共6页
秸秆还田是西北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改善土壤质量的农作措施之一。为明确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新疆盐碱土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于2020年进行田间试验,设置以不还田(CK)为对照,棉花秸秆翻压还田(H1)、油菜秸秆翻压还田(H2)、棉花秸秆... 秸秆还田是西北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改善土壤质量的农作措施之一。为明确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新疆盐碱土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于2020年进行田间试验,设置以不还田(CK)为对照,棉花秸秆翻压还田(H1)、油菜秸秆翻压还田(H2)、棉花秸秆覆盖还田(F1)、油菜秸秆覆盖还田(F2)共5个处理,分析0~20 cm土层电导率、含水量、有机质和团聚体粒径分布变化,并结合扫描电镜(SEM)探究其土壤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较CK,H1、H2处理随着还田时间的增加电导率逐渐降低,含水量逐渐增加,效果优于F1、F2处理。第75 d,H1、H2处理电导率分别降低了5.30%和3.89%,含水量增加了8.93%和7.85%。相比CK,H1、H2处理土壤有机质分别增加了30.90%、29.80%。相比CK,H1、H2处理降低了土壤中小于0.053 mm团聚体比例,增加了0.25~2.00mm团聚体的比例。秸秆翻压还田(H1、H2处理)相较于秸秆覆盖还田(F1、F2处理),土壤片状微观结构增多,颗粒之间由面与面接触转变为直接点接触,增加土壤孔隙数量。综上,秸秆翻压还田较覆盖还田更有利于改善土壤颗粒微观结构和土壤团聚体粒径组成,增强降盐保水的作用。为新疆地区秸秆还田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土改良 秸秆还田方式 翻压还田 覆盖还田 棉花秸秆 油菜秸秆 土壤结构 土壤团聚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