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方言吸取营养——普通话新词语产生的重要途径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于夏龙
-
出处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1992年第2期35-40,共6页
-
文摘
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北方话里的方言色彩词语和方言词语,比别的方言的词语容易进入普通话,成为普通话的新词语。 北方话里有些方言色彩词语,跟普通话词语几乎没有多少差异。如指废旧物品的“破烂”以及由“破烂”构成的“卖破烂、收破烂、拣破烂、破烂货”等,别的方言区有的人口头上可能不怎么说,但是听得懂,字面上看得懂,有时候也这样写。“破烂”衍生出“破烂王”,指收购废旧物品的行当或人,有赞誉色彩,在别的方言区很快就流行开了,何况有电视连续剧《破烂王》帮着推行。
-
关键词
普通话
电饭煲
新词语
方言区
吸取营养
方言词语
北方话
倒蛋
围裙
炒鱿鱼
-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在探索中前进
被引量:1
- 2
-
-
作者
于夏龙
-
出处
《汉语学习》
1985年第6期39-42,共4页
-
文摘
长期以来,我国比较重视书面语,而忽视口语的调查研究。汉语口语研究至今还是个相当薄弱的环节。当代重视口语研究的首推赵元任先生,他在六十年代出版了《汉语口语语法》。可是他早在四十年代已离开中国,书里用的材料有的过时了,而且他还不是调查老百姓的原始状态口语。沿着赵先生以及吕叔湘先生等国内一些语言学家指引的方向,陈建民在原始状态口语调查研究方面作了有成效的探索。
-
关键词
汉语口语语法
口语研究
北京话
语法研究
动词重叠
可能补语
原始状态
《骆驼祥子》
语法现象
普通话
-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在探索中前进
- 3
-
-
作者
于夏龙
-
出处
《汉语学习》
1986年第1期39-43,共5页
-
文摘
沈开木,1929年生,福建诏安人。1954年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系任教至今。副教授。 他在香山会议上宣读的《表示“异中有同”的“也”字独用的探索》,颇有新意,后来发在《中国语文》1983年的头条,引起了语法学界的关注。他再接再厉,延吉会议上又宣读了《“不”字用法的一些探索》,后来以《“不”字的否定范围和否定中心的探索》为题发表在《中国语文》1984年第6期,紧挨朱德熙先生的论文列为第二。
-
关键词
《中国语文》
语法学
汉语语法研究
香山会议
中文系
延吉
现代语言学
现代汉语研究
“也”
讨论会
-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在探索中前进
- 4
-
-
作者
于夏龙
-
出处
《汉语学习》
1985年第4期41-44,共4页
-
文摘
六、从结构形式入手 语言是一个纷繁的多层级的意义和形式相结合的结构系统。这个系统的结构意义和形式是那样彼此制约地联系着:任何意义都离不开它的结构形式,任何结构形式都不能离开它的意义而存在。结构的意义和形式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面。从研究的对象和手续上说,可以侧重分析结构的意义,也可以侧重分析结构的形式。分析意义时,并非完全撇开它的形式;研究结构形式时,并非完全撇开它的意义。这些研究,都是为了更好地揭示结构的意义及其形式的本来面目。不过,多年的研究证明,甲语言跟乙语言之所以不同,恐怕主要不在该语言系统的结构意义,而在于它的形式。这大概是语言具有不可忽视的民族性的重要原因。这也可能是现代语言学很重视结构形式分析的一个重要理由。象汉语这种比较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在进行语言分析时,意义恐怕是很难作为主要依据的。因此,寻求比较切合实际的方法,探讨如何从结构形式人手,就成为一些语法工作者经常关注的课题。饶长溶等同志这些年来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努力。
-
关键词
意义和形式
疑问句形式
结构形式
“还”
疑问语气词
语言
现代汉语
“的”
结构体
中文系
-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在探索中前进
- 5
-
-
作者
于夏龙
-
出处
《汉语学习》
1985年第2期39-41,共3页
-
文摘
三、又一条路——句型研究 《中国语文》1984年第6期关于延吉会议的报道中有这样一段话: 与会同志认为,近些年来,在吕叔湘先生等老一辈专家的指导和带动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出现了新的苗头,新的趋向。一批语法研究工作者,既立足于汉语事实的调查研究,又注意对研究方法的探索,而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则各具特点:有的对某些材料作穷尽的描写分析,有的注意使用统计的方法,有的注意研究语言实际使用的种种情况,有的进行口语研究,有的从人机对话的角度来研究,有的较多地借鉴了逻辑学的一些原理,有的作种种比较研究,有的注意同自然科学某些学科的研究相结合,等等。研究是多侧面多角度多渠道的。这样发展下去,可能会对语法研究主攻目标形成战略包抄的局面。这些新的苗头,新的趋向,也在一批中年语法工作者的身上体现了出来。李临定、邢福义、陈建民等从事句型研究,就是在寻找把语法分析引向深入的新途径。
-
关键词
句型系统
“被”字句
连动句
现代汉语
语法研究
句子成分分析法
口语研究
中国语文
主谓句
邢福义
-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在探索中前进
- 6
-
-
作者
于夏龙
-
出处
《汉语学习》
1985年第1期36-39,35,共5页
-
文摘
一批以中年为主的语法工作者,在吕叔湘等老一辈专家的关怀下,在探索中不断前进。1981年以来,他们召开了密云、香山、延吉三次语法学术会议,出版了《语法研究和探索》(一) (二)两本论文集,第三本已在编审中。他们的情况,引起了语法学界的关注。本期刊登的《在探索中前进》之一《在京郊的土岗上》,之二《从香山到延吉》,写到延吉会议。从之三起,将通过对主要成员主要著作的介绍来说明他们的研究倾向。
-
关键词
《中国语文》
朱先
现代汉语研究
语法学
吴藻
语法研究
邢福义
编辑部
高校现代汉语
文集
-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在探索中前进
- 7
-
-
作者
于夏龙
-
出处
《汉语学习》
1985年第5期39-41,共3页
-
文摘
八、从语言运用中寻求语法规律 万物都在运动,语言当然也在运动,象地球一样,内部在运动,而整体又按照一定轨迹在运行。我们一般教科书的语法知识,本来都是从语言运用中概括出来的,但有时为了简明,舍弃了一些次要的内容;有时因为我们认识有限,只概括了一些次要的内容而忽视了主要的大量的语言事实;或者语言运用已经起了很大变化,我们概括的还是变化之前的一些事实。因此,其中有的知识不够全面,不很新,不怎么管用。经常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查证、补充原来已经总结过的语法规律和寻求新的语法规律,自然就是有意义的工作。
-
关键词
语法规律
语言运用
句际关系
同义句
研究语法
于根元
王希杰
同形异义
反问句
语法研究
-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在探索中前进
- 8
-
-
作者
于夏龙
-
出处
《汉语学习》
1985年第3期41-44,49,共5页
-
文摘
四、请逻辑学帮忙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第一讲第一段里说:“语法不是逻辑”,“实际上离不开逻辑”。许多现代汉语教材都有逻辑部分。换过来说,逻辑不是语法,但也离不开语法,所以一般讲形式逻辑的书里都讲概念和词语以及判断和语句。有的逻辑学者写语言学的文章,有的语言学者写逻辑学的著作。邢福义则在运用形式逻辑的某些方法来研究现代汉语语法方面作了更多的探索。
-
关键词
邢福义
句式
复句
语义内容
逻辑基础
汉语句法
逻辑方法
句法形式
中国语文
语法格式
-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喻体琐议
- 9
-
-
作者
于夏龙
李增凡
-
出处
《当代修辞学》
1983年第4期53-54,共2页
-
文摘
把漂亮的女人比作花,自古有之。打有人批评后用者为庸才蠢才之后,使用的人并不见少。近一年里的用例如:"可是整个看来,她还是‘一朵鲜花’。"(石言《漆黑的羽毛》,《小说选刊》1982年第11期15页)"等我把她养成人,变成一朵鲜花,再让你们来看看!"(张承志《黑骏马》,《十月》1982年第6期83页)"有时也用轻浮的口吻。
-
关键词
喻体
《小说选刊》
冠晓荷
大赤包
《小说月报》
《四世同堂》
-
分类号
H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标题拉杂谈
- 10
-
-
作者
于夏龙
-
出处
《当代修辞学》
1982年第2期61-63,共3页
-
文摘
一 "心有灵犀一点通",是李商隐《无题》诗里的名句,现在都快变为成语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脍炙人口的名句,也出自李商隐另一首《无题》诗。一本《唐诗三百首》,选了四首《无题》诗,全是李商隐的作品。看来李商隐象是个写"无标题诗"的专家了。然而,《唐诗三百首》里李商隐的另外十八首诗都是有标题的。诗人真是不爱写标题的话,那就连"无题"二字都不要了。写上"无题",大概总有原因。不过,"无题"一多,称呼起来就很不方便了。还有一种题叫"题未定"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里就有《"题未定"草》。来由是《文学》四卷六号登了个大广告,其中说下一号里要有鲁迅的散文了,题目就叫做《未定》,鲁迅便以此为题了,先后写了九则。"题未定",实在也不能算什么标题。当代人写诗做文,仍有标以"无题"的。而且从诗歌发展到了小说的标题了。1979年发表的一篇小说就叫《题未定的故事》。且看作者是怎样解题的:
-
关键词
标题
鲁迅
小说
李商隐
-
分类号
H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稻田养金鱼 一样能致富
- 11
-
-
作者
于夏龙
-
机构
江苏
-
出处
《农村百事通》
2003年第1期18-18,共1页
-
-
关键词
金鱼
稻田培育
观赏鱼市场
观赏鱼养殖
稻田养殖
养殖技术
大规格
安国镇
品种更新
要求规格
-
分类号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敦煌变文“是”字用法分析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于夏龙
-
出处
《中国语文》
1965年第4期293-295,共3页
-
文摘
敦煌变文包含不少唐代口语成分,①为晚唐语言史之要籍,我把其中“是”字的用法作一分析,为治汉语史者提供一分研究资料。变文里的“是”字可以分为系词、指示词、形容词三类,这三类“是”字出现的次数是:系词一千一百三十七,指示词二百七十,形容词十八。
-
关键词
“是”字
敦煌变文
用法分析
研究资料
指示词
形容词
语言史
汉语史
-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