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纤维细胞/胶原凝胶复合支架促进中耳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2
1
作者 于姝媛 王苹 +2 位作者 汤勇 刘柏林 李晓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5730-5732,共3页
目的探讨植入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凝胶复合支架对中耳黏膜上皮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I型胶原凝胶,以7∶1∶1混合胶原、10×DMEM和新生牛血清。以1/9体积比接种成纤维细胞,构建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凝胶复合支架,冰冻切片观察... 目的探讨植入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凝胶复合支架对中耳黏膜上皮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I型胶原凝胶,以7∶1∶1混合胶原、10×DMEM和新生牛血清。以1/9体积比接种成纤维细胞,构建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凝胶复合支架,冰冻切片观察成纤维细胞在凝胶中的生长形态。复合支架接种中耳黏膜上皮细胞,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成纤维细胞与上皮细胞的生长状态,酶消化计数上皮细胞在接种的不同时间点,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接种后3 d成纤维细胞数量逐渐增加,细胞的突起在两极逐渐伸展延长。冰冻切片结果显示,成纤维细胞均匀地分布于凝胶中,细胞两极为两个较长的突起。接种于成纤维细胞/胶原凝胶复合支架上皮细胞增殖速度明显高于接种于单纯胶原凝胶组,比较上皮细胞在复合支架接种后3 d,6 h的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同时间点的胶原凝胶组(P<0.05,P<0.01)。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上皮细胞在单纯胶原凝胶中,集聚生长形成岛型分布,在成纤维细胞/胶原复合支架上,与成纤维细胞交互分布,且细胞密度大于前者。结论植入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凝胶复合支架对上皮细胞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凝胶 成纤维细胞 上皮细胞 复合支架
下载PDF
高原缺氧环境对平原移居大鼠听觉传导和外周听神经髓鞘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于姝媛 王苹 +2 位作者 王心蕊 龚嘎蓝孜 杨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75-882,共8页
目的:探讨高原缺氧环境对平原移居大鼠听力的影响,阐明大鼠听觉系统适应缺氧产生听习服的分子机制。方法: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平原对照)、移居高原2月组、移居高原4月组和移居高原10月组,每组18只。分别在移居高原2、4和10个... 目的:探讨高原缺氧环境对平原移居大鼠听力的影响,阐明大鼠听觉系统适应缺氧产生听习服的分子机制。方法: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平原对照)、移居高原2月组、移居高原4月组和移居高原10月组,每组18只。分别在移居高原2、4和10个月时间点检测各组大鼠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阈值和潜伏期,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耳蜗组织中神经元和神经纤维髓鞘超微结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Western Blotting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耳蜗组织中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髓鞘碱性蛋白(MBP)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移居高原各组大鼠ABR阈值增高5~13 dB,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声强度为80 dB SPL的Click声刺激下测定大鼠ABR各波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移居高原2和4月组大鼠Ⅰ波和Ⅲ波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透射电镜观察,对照组大鼠耳蜗听神经髓鞘结构完整,板层排列紧密有序;移居高原2月组大鼠出现严重的耳蜗听神经髓鞘板层分离,神经元包绕的髓鞘出现断裂,细胞与髓鞘间隙增大,细胞内线粒体结构异常;移居高原4月组大鼠耳蜗听神经髓鞘病变减轻;移居高原10月组大鼠耳蜗听神经髓鞘结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RT-q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移居高原2和4月组大鼠耳蜗组织中MBP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移居高原10月组大鼠耳蜗组织中MBP和GAP-4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移居高原2月组大鼠耳蜗组织中GAP-4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移居高原2月组比较,移居高原4月组大鼠耳蜗组织中GAP-4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高原低氧环境可引起外周听神经髓鞘损伤,导致ABR潜伏期延长,影响听觉信号传导。长期低氧环境可诱导听神经髓鞘再生,产生听觉适应性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 髓鞘 缺氧 适应性 高原环境 信号传导
下载PDF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同时分离 被引量:9
3
作者 施雨露 李晓辕 +2 位作者 曹美娜 于姝媛 王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4期4414-4420,共7页
背景:利用心肌组织中不同细胞的黏附特性差异,通过优化心肌细胞的培养条件,一次分离同时获得心肌和心肌成纤维细胞。目的:探讨新生大鼠心肌和心肌成纤维细胞同时分离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低浓度胰蛋白酶冷消化结合胶原酶复合消化,差速... 背景:利用心肌组织中不同细胞的黏附特性差异,通过优化心肌细胞的培养条件,一次分离同时获得心肌和心肌成纤维细胞。目的:探讨新生大鼠心肌和心肌成纤维细胞同时分离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低浓度胰蛋白酶冷消化结合胶原酶复合消化,差速分离心肌和心肌成纤维细胞。通过使用不同种类的血清改良心肌细胞培养条件,免疫荧光鉴定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纯度。结果与结论:心肌培养48h时TroponinT阳性细胞率为89.3%。第2代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培养波形蛋白阳性细胞率为93.6%。含马血清的培养基组心肌细胞阳性率明显高于牛血清培养组(P<0.05)。实验应用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纯度高、活性好,且能同时获得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心脏组织构建 心肌细胞 心肌成纤维细胞 胰蛋白酶 胶原酶 复合消化 细胞培养 血清 牛血清 增殖 分化
下载PDF
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修饰脂肪间质干细胞与共培养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苹 王心蕊 +2 位作者 于姝媛 金鹏 鲁质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5265-5270,共6页
背景:目前尚未见脂肪间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报道,且有关脂肪间质干细胞维持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的机制也缺乏实验证据。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脂肪间质干细胞对共培养条件下多巴... 背景:目前尚未见脂肪间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报道,且有关脂肪间质干细胞维持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的机制也缺乏实验证据。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脂肪间质干细胞对共培养条件下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比观察,于2007-03/12在吉林省耳鼻咽喉研究所和教育部吉林大学人兽共患病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3周龄Wistar大鼠、孕14 d Wistar大鼠由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采用pAdTrackCV和pAdEasy-1系统构建重组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腺病毒。取孕14d大鼠,采用酶消化法培养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取Wistar大鼠腹股沟处脂肪,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脂肪间质干细胞,体外培养至第3代当细胞生长至60%融合时,以病毒滴度为1×109vp/mL的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重组腺病毒作用细胞1h后,转移到生长培养基继续培养,通过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设立3组:Ad-GDNF转染共培养组、Ad-GFP转染共培养组分别在脂肪间质干细胞经相应病毒转染24h后加入分离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继续培养7d;单纯多巴胺能神经元培养组不加入脂肪间质干细胞。主要观察指标: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共培养环境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的影响,共培养环境对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修饰脂肪间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脂肪间质干细胞在pAd-GDNF转染24h后细胞上清中出现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72h达高峰,pAd-GDNF对脂肪间质干细胞的转染效率约为80%。酪氨酸羟化酶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发现,Ad-GDNF转染共培养组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率明显高于单纯多巴胺能神经元培养组、Ad-GFP转染共培养组(55%,15%,25%,P<0.01)。对共培养7d的细胞进行酪氨酸羟化酶免疫荧光染色,分别以波长为488nm和563nm进行单通道扫描,未发现同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和酪氨酸羟化酶的细胞,表明此共培养环境可能不具备诱导脂肪间质干细胞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条件。结论: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脂肪间质干细胞与胚胎中脑分离出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共培养,能够维持和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但可能不具备诱导脂肪间质干细胞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能神经元 脂肪间质干细胞 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共培养
下载PDF
西藏地区92例聋校藏族学生耳聋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范东艳 于姝媛 +3 位作者 金鹏 祝威 德吉 王苹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71-274,共4页
目的调查藏族儿童和青少年感音神经性耳聋与耳聋易感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西藏自治区聋校的117例藏族耳聋学生,年龄在7~23岁之间;以50例听力正常藏族人群为对照。提取外周静脉血基因组DNA,对DNA浓度及纯度合格的92例样... 目的调查藏族儿童和青少年感音神经性耳聋与耳聋易感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西藏自治区聋校的117例藏族耳聋学生,年龄在7~23岁之间;以50例听力正常藏族人群为对照。提取外周静脉血基因组DNA,对DNA浓度及纯度合格的92例样本采用基因芯片检测耳聋基因突变(GJB2、SLC26A4、mtDNA12SrRNA和GJB3),对有突变的样本进行DNA测序。结果DNA浓度及纯度合格的92份血样,经基因芯片检测,发现4例基因突变,2例为mtDNA12SrRNA1555A〉G均质突变,2例为GJB2杂合突变,突变位点分别为299delAT和235delC。听障组中GJB2的携带率为2.1%(2/92),mtDNAl2SrRNA基因突变率为2.1%(2/92),DNA顺序显示与芯片检测结果一致。50例听力正常的藏族人基因芯片检测未见异常。结论藏族儿童和青少年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致聋基因突变与汉族耳聋患者明显不同,推测可能存在其他的致聋基因或者致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感音神经性聋 基因突变
下载PDF
30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SLC26A4基因诊断与听性脑干电位特性分析
6
作者 高东梅 刘洪泉 +3 位作者 金鹏 于姝媛 王苹 杜波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9期1586-1589,共4页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先天性内耳畸形疾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非综合征型听力障碍性疾病,发病率占儿童和青少年感音神经性聋的1%-12%[1]。主要表现为波动性和进行性感音神...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先天性内耳畸形疾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非综合征型听力障碍性疾病,发病率占儿童和青少年感音神经性聋的1%-12%[1]。主要表现为波动性和进行性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发病年龄可以从出生后至青春期的任何年龄段。目前临床诊断主要是颞骨高分辨率薄层CT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SLC26A4 听性脑干电位 基因诊断 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 先天性内耳畸形 障碍性疾病
下载PDF
Minocycline降低耳蜗毛细胞内蛋白质硝基反应拮抗链霉素耳毒性的研究
7
作者 刘洪权 王苹 +2 位作者 张岩 于姝媛 杜波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5年第5期346-349,共4页
目的观察minocycline对链霉素诱导的耳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选用新生4天的Wistar大鼠60只,分离耳蜗进行离体培养。随机分为4组,包括正常培养的对照组,100μmol/L的minocycline作用组,500umol/L的硫酸链霉素作用组,100μmol/L的m... 目的观察minocycline对链霉素诱导的耳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选用新生4天的Wistar大鼠60只,分离耳蜗进行离体培养。随机分为4组,包括正常培养的对照组,100μmol/L的minocycline作用组,500umol/L的硫酸链霉素作用组,100μmol/L的minocycline预处理6h然后500μmol/L的硫酸链霉素作用组。采用F-actin标记毛细胞纤毛观察毛细胞存活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耳蜗基底膜3一硝基酪氨酸的表达。Western Bloting检测耳蜗组织中iNos、3-硝基酪氨酸(3-nitrotyrosine,3-NT)的表达。结果500umol/L的链霉素作用24h后毛细胞出现缺失,从顶回至底回逐渐严重。支持细胞未见异常。免疫组化结果显示3-NT在毛细胞区域呈阳性表达。Minocycline预处理组能够提高链霉素作用后的毛细胞存活率,并且minocycline显著降低耳蜗组织由链霉素引起的iNOSS和3-NT蛋白过表达。结论minocycline对链霉素所致的耳蜗毛细胞损伤有拮抗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通过抑SrJNO的过度生成,以减少耳蜗细胞内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产生的蛋白质硝基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OCYCLINE 链霉素 耳毒性 耳蜗毛细胞 蛋白硝基化
下载PDF
Sirtuin 1激活在氯化钴诱导的离体耳蜗缺氧损害中的作用研究
8
作者 祝威 于姝媛 +1 位作者 王苹 范东艳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3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观察氯化钴(CoCl2)对耳蜗毛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损伤模式并探讨Sirtuin 1(SIRT1)在耳蜗缺氧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oCl2作用于离体培养的新生大鼠耳蜗组织,通过细胞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确定CoCl2对耳蜗毛细胞存活的影响,... 目的观察氯化钴(CoCl2)对耳蜗毛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损伤模式并探讨Sirtuin 1(SIRT1)在耳蜗缺氧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oCl2作用于离体培养的新生大鼠耳蜗组织,通过细胞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确定CoCl2对耳蜗毛细胞存活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CoCl2作用耳蜗组织后Sirtuin 1mRNA表达的变化。同时使用Sirtuin1激活剂白藜芦醇和Sirtuin 1抑制剂Sirtinol,观察SIRT1在缺氧介导的耳蜗损伤过程中的作用。结果300μmol/L以上浓度CoCl2作用于耳蜗24h可引起内外毛细胞缺失。细胞肿胀明显,神经元胞体变得不规则,数目明显减少,有些神经纤维甚至断裂。CoCl2处理后可引起早期耳蜗组织Sirtuin1基因表达增强,6h达到峰值。白藜芦醇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外毛细胞(P〈0.01)和内毛细胞的存活率(P〈0.05)。同时给予Sirtuin1抑制剂Sirtinol,白藜芦醇的保护效应被抵消。结论CoCl2导致耳蜗组织缺氧损害。耳蜗在缺氧过程中Sirtuin1早期上调,可保护耳蜗组织对抗缺氧诱导的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耳蜗 SIRTUIN 1 白藜芦醇
下载PDF
不同质量比SF/PLLA复合纤维支架上共培养的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表型的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笑 王苹 +4 位作者 于姝媛 王洪艳 汤勇 周余来 祝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74-778,I0004,I0005,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质量配比的丝素蛋白(SF)和聚乳酸(PLLA)构建的SF/PLLA复合纤维支架对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表型的影响,阐明SF/PLLA生物工程膜的细胞相容性。方法:使用SF和PLLA作为支架材料,以SF与PLLA不同质量比(S50/P50、S40/P60和... 目的:观察不同质量配比的丝素蛋白(SF)和聚乳酸(PLLA)构建的SF/PLLA复合纤维支架对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表型的影响,阐明SF/PLLA生物工程膜的细胞相容性。方法:使用SF和PLLA作为支架材料,以SF与PLLA不同质量比(S50/P50、S40/P60和S30/P70)进行混合纺丝,制备出不同比例的SF/PLLA复合纤维支架,采用SF/PLLA复合纤维支架与皮肤组织中分离的原代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进行共培养。采用CCK8方法检测细胞在不同质量比的支架材料上的增殖活性,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共培养细胞的特异标记蛋白表达。结果:共培养第5和6天时,在S50/P50组复合纤维支架上的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高于S40/P60组和S30/P70组(P<0.01),在S40/P60组复合纤维支架上的上皮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高于S50/P50和S30/P70组(P<0.05或P<0.01)。接种于SF/PLLA复合纤维支架的上皮细胞表达CK19蛋白,接种的成纤维细胞表达Vimentin蛋白。2种细胞与SF/PLLA复合纤维支架共培养,S40/P60和S50/P50组复合纤维支架上的细胞生长状态优于S30/P70组。结论:支架中SF的浓度增加可以明显提高细胞增殖活性,促进细胞存活,SF/PLLA复合纤维支架对细胞的生物表型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 成纤维细胞 丝素蛋白 聚乳酸 复合支架
下载PDF
低剂量CoCl_2预处理降低耳蜗毛细胞和螺旋神经元的顺铂毒性
10
作者 李浩楠 王东霞 +3 位作者 王泺璎 范东艳 王苹 于姝媛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研究低剂量氯化钴预处理对顺铂导致的耳蜗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耳蜗基底膜,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100μM氯化钴处理组、200μM顺铂处理组、100μM氯化钴预处理加200μM顺铂干预组,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 目的研究低剂量氯化钴预处理对顺铂导致的耳蜗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耳蜗基底膜,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100μM氯化钴处理组、200μM顺铂处理组、100μM氯化钴预处理加200μM顺铂干预组,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状态并计数,通过蛋白质印记法检测各组Caspase 3、HIF-1α、NF-kB表达量。结果氯化钴处理组与正常组之间无明显差异,顺铂处理组较正常组毛细胞和螺旋神经元损伤严重,氯化钴预处理加顺铂作用组毛细胞和螺旋神经元存活数目分别是顺铂处理组的2.81、1.40倍。氯化钴预处理组和顺铂组Caspase 3表达量分别比正常组高2.50、3.9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钴 顺铂耳毒性 毛细胞 螺旋神经节
下载PDF
红景天苷通过降低氧化应激介导氨基糖苷类药物耳毒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于姝媛 李浩楠 +2 位作者 朱紫嘉 王苹 杜波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8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耳毒性的抑制作用,并探讨NRF2/ARE途径的作用机制。方法出生4天的Wistar大鼠耳蜗基底膜,随机分为4组。正常培养的耳蜗基底膜为对照组;0.2 mmol/L的庆大霉素(gentamin,GM)作用24 h为模型组;400μmol/L...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耳毒性的抑制作用,并探讨NRF2/ARE途径的作用机制。方法出生4天的Wistar大鼠耳蜗基底膜,随机分为4组。正常培养的耳蜗基底膜为对照组;0.2 mmol/L的庆大霉素(gentamin,GM)作用24 h为模型组;400μmol/L的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预处理培养耳蜗基底膜3 h后加GM作用24 h为干预组;400μmol/L的SA作用24 h为红景天苷组。在培养终止后分别检测耳蜗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ione,GSH)活性。Phalloidin染色观察内外毛细胞数目的变化,实时定量PCR法检测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me oxygenase,HO-1)和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AD(P)H dehydrogenase quinone1,NQO1)m RNA表达量。结果 (1)GM作用24 h出现毛细胞缺失,计数中底回外毛细胞缺失率为(38.6±8.92)%,内毛细胞缺失率为(41.5±6.42)%。SA预处理组内外毛细胞缺失率分别为(9.76±3.34)%和(11.38±7.14)%,与GM作用组相比毛细胞存活明显增加(P<0.01)。(2)分别在GM作用耳蜗后6、12和24 h时间点检测MDA、SOD和GSH,结果显示,MDA含量在GM作用后6 h升高,12 h达到峰值,24 h略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SOD活性和GSH活性在GM作用后开始下降,呈时间依赖性。SA预处理可以明显增加SOD活性和GSH活性,降低MDA含量。与GM作用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3)RT-PCR结果显示,NRF2及其下游调控因子HO-1和NQO1,在加入庆大霉素后比正常组升高,单纯SA组和SA干预组表达量更高。结论 SA通过激活NRF2/ARE途径促进下游相关联靶蛋白转录合成,从而发挥抗氧化作用,减轻GM诱导的耳蜗毛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毒性 红景天苷 活性氧 毛细胞
下载PDF
Postn基因沉默抑制缺氧环境下咽癌Fadu细胞间质化和细胞迁移能力
12
作者 于姝媛 李浩楠 +2 位作者 金鹏 王苹 杜波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22期3385-3389,共5页
目的观察缺氧环境下咽癌Fadu细胞间质化表型的改变与Postn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25μmol/L氯化钴(Co Cl2)化学缺氧方法缺氧24 h,模拟Fadu缺氧环境。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25μmol/L Co Cl2作用下,Postn蛋白的表达,观察上皮间质化(EMT... 目的观察缺氧环境下咽癌Fadu细胞间质化表型的改变与Postn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25μmol/L氯化钴(Co Cl2)化学缺氧方法缺氧24 h,模拟Fadu缺氧环境。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25μmol/L Co Cl2作用下,Postn蛋白的表达,观察上皮间质化(EMT)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通过构建postn si RNA真核表达质粒,瞬时转染Fadu细胞,观察Postn沉默对Fadu间质化蛋白标记表达的影响,采用划痕实验观察Postn沉默对Fadu细胞迁移能力。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25μmol/L Co Cl2作用细胞24 h,Postn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培养组,Vimentin、Snail和Twist蛋白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低氧环境可促进Fadu细胞增殖和提高细胞间质化程度。采用Postn si 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Fadu细胞,免疫荧光和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构建的si RNA表达载体的基因沉默效率为75.43%,转染阳性的Fadu细胞Vimentin。划痕实验证实,Postn基因干扰转染阳性组,细胞迁移率与转染Control质粒的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结论 Postn蛋白高表达与Fadu细胞低氧环境下的细胞增殖和间质化有关,沉默Postn基因能够明显抑制Fadu细胞的间质化和迁移浸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咽肿瘤 细胞低氧 细胞运动
原文传递
应用耳聋基因芯片探讨聋哑夫妇的生育风险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苹 赵佳 +3 位作者 于姝媛 金鹏 祝威 杜波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75-479,共5页
目的通过耳聋基因芯片诊断技术,探讨耳聋易感基因筛选在聋哑人家庭优生优育中的意义。方法52对聋人夫妻来自长春市某聋哑社区,平均(x±s)年龄(58.3±6.7)岁。在受检者知情同意情况下采集外周静脉血3ml,分离基因组DNA... 目的通过耳聋基因芯片诊断技术,探讨耳聋易感基因筛选在聋哑人家庭优生优育中的意义。方法52对聋人夫妻来自长春市某聋哑社区,平均(x±s)年龄(58.3±6.7)岁。在受检者知情同意情况下采集外周静脉血3ml,分离基因组DNA,利用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芯片对GJB2、SLC26A4、GJB3和线粒体DNA等常见耳聋基因中的9个突变位点进行检测。通过直接测序法验证基因芯片结果。以50名年龄相仿的健康人为对照。结果所有聋人夫妻纯音测听检查均为双耳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104例患者中,有32例出现GJB2基因突变,占耳聋总人数的30.7%(32/104),包括35delG、176del16、235delC、299delAT;其中18例存在235delC突变,占所有GJB2等位基因突变的59.1%(18/32)。SLC26A4基因纯合突变4例,杂合突变3例,均为IVS7—2A〉G突变。问卷调查和基因检测分析发现,52对聋人夫妻,有4个家庭后代出现耳聋成员,占聋人家庭总数的7.6%(4/52)。夫妻双方均携带相同基因突变,其子女均发生耳聋,耳聋发生风险为100%。基因芯片的结果与测序方法的结果完全一致。结论聋哑家庭再生育聋人的风险较高,通过基因芯片技术进行耳聋易感基因检测,可避免明确病因的耳聋家庭出现新的耳聋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遗传筛查
原文传递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一近亲婚配耳聋家系致聋机制的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金鹏 于姝媛 +3 位作者 祝威 汤勇 杜波 王苹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5-168,共4页
目的:在DNA水平上对一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进行耳聋易感基因的突变筛查,确定家系成员的致病基因及分型。方法:收集家系成员外周血,提取DNA进行等位基因多重PCR,基因芯片杂交筛查GJB2、GJB3、PDS和mtDNA 12SRNA基因突变,DNA测序验证基... 目的:在DNA水平上对一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进行耳聋易感基因的突变筛查,确定家系成员的致病基因及分型。方法:收集家系成员外周血,提取DNA进行等位基因多重PCR,基因芯片杂交筛查GJB2、GJB3、PDS和mtDNA 12SRNA基因突变,DNA测序验证基因芯片结果。结果:先证者为GJB2基因235delC和299-300delAT复合杂合,其父母分别为GJB2基因235delC和299-300delAT纯合突变基因型,父系亲属中耳聋者均为299-300delAT纯合突变基因型,听力正常成员为杂合基因型,该致病基因来源于近亲婚配祖父母。结论:GJB2基因突变是导致该家系发生耳聋的致病因素,耳聋基因芯片检测是确定遗传性聋病因的必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聋 基因芯片 GJB2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