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李斌 梁艳 +4 位作者 王新安 于安星 代学强 刘栋栋 吕晓宇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78例胆囊炎症病史、行胆囊穿刺病史或有上腹部手术史的患者,术前均经强化CT或彩超证实胆囊结石、胆囊炎。术前或术中予以静脉...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78例胆囊炎症病史、行胆囊穿刺病史或有上腹部手术史的患者,术前均经强化CT或彩超证实胆囊结石、胆囊炎。术前或术中予以静脉或胆囊内注射稀释的吲哚菁绿,在荧光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结果:78例患者注射吲哚菁绿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71例胆管显影,手术时间平均(69.89±24.17)min;术中失血量平均(36.63±37.15)mL;胆囊管变异1例,胆囊床胆漏2例,胆总管漏1例;术后平均住院(4.62±1.79)d,无胆管损伤发生。结论: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可帮助发现胆管变异、胆漏,避免胆管损伤,是安全、可行、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吲哚菁绿 荧光成像
下载PDF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老年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和疗效分析
2
作者 刘栋栋 于安星 李斌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7-10,19,共5页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老年患者的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1月于平度市人民医院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66例老年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2),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老年患者的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1月于平度市人民医院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66例老年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2),观察组采用分步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papillotomy,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对照组采用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T-tube choledochotomy,LCBDE)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中转开腹、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包括发热、胆漏、胰腺炎)。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中中转开腹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EST+LC和LC+LCBDE均能较好地治疗老年患者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但在医师技术和手术设备均具备的条件下,选择EST+LC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对老年患者更加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胆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扫描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于安星 周东风 +2 位作者 李宏 李小川 窦昭峰 《齐鲁医学杂志》 2008年第5期418-420,共3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我院病理检查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十二直肠和壶腹周围肿瘤除外)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中小肠腺癌9例,间质瘤5例,恶性淋巴瘤4例,腺瘤1例。...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我院病理检查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十二直肠和壶腹周围肿瘤除外)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中小肠腺癌9例,间质瘤5例,恶性淋巴瘤4例,腺瘤1例。阳性检出构成比为:MSCT,78.9%(15/19);B超,15.8%(3/19);全消化道钡餐造影,42.1%(8/19)。MSCT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明显优于X线钡餐造影和B超(χ2=5.40、15.20,P<0.05、0.01)。结论MSCT扫描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检查小肠原发性肿瘤最主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肠肿瘤 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3例 被引量:4
4
作者 于安星 吴承先 周东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3年第5期391-393,407,共4页
对4例反复发作的餐后上腹饱胀感、呕吐及体重下降的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MSCT)、上消化道钡餐透视和内镜检查并行手术治疗。手术证实3例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1例为十二指肠腺癌。3例SMAS患者经MSCT确诊,上消化道钡餐透视诊断出SMA... 对4例反复发作的餐后上腹饱胀感、呕吐及体重下降的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MSCT)、上消化道钡餐透视和内镜检查并行手术治疗。手术证实3例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1例为十二指肠腺癌。3例SMAS患者经MSCT确诊,上消化道钡餐透视诊断出SMAS 1例,内镜检查未能作出诊断。3例SMAS的CT表现:胃及十二指肠扩张,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间距离分别为5、7和7.8 mm,其夹角分别为22°、20°和21.5°。MSCT对SMAS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成为诊断SMAS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重组内皮抑素对碱烧伤诱导角膜新生血管抑制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于安星 周东风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79-380,383,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内皮抑素对碱烧伤诱导兔角膜新生血管(CNV)的抑制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采用碱烧伤法制备兔CNV模型后,实验组球结膜下注射重组人内皮抑素0.05 mL,对照组球结膜下注射生理盐水0.05 mL,均隔日... 目的探讨重组内皮抑素对碱烧伤诱导兔角膜新生血管(CNV)的抑制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采用碱烧伤法制备兔CNV模型后,实验组球结膜下注射重组人内皮抑素0.05 mL,对照组球结膜下注射生理盐水0.05 mL,均隔日1次,共注射19 d。每日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自角膜缘长出的CNV长度和数量,并摄影,输入计算机经图像分析系统计算CNV面积。术后19 d处死动物,取角膜,CD34染色,显微镜下检测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实验组第7、14、19天CNV面积及MVD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4.191-8.003,P〈0.01)。结论重组内皮抑素可有效抑制CNV生长,为临床防治CNV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抑素类 角膜新生血管化 烧伤 化学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继发肾周脓肿5例误诊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于安星 王新安 吴承先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6期754-755,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继发肾周脓肿误诊的主要原因及避免误诊的措施。方法:对我院5例急性阑尾炎继发肾周脓肿误诊病人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行手术探查,术中证实是盲肠后坏疽性阑尾炎继发肾周脓肿,行阑尾切除、肾周冲洗并置管引流,20d...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继发肾周脓肿误诊的主要原因及避免误诊的措施。方法:对我院5例急性阑尾炎继发肾周脓肿误诊病人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行手术探查,术中证实是盲肠后坏疽性阑尾炎继发肾周脓肿,行阑尾切除、肾周冲洗并置管引流,20d后痊愈。4例为抗感染治疗迁延不愈做腹部CT检查获得诊断,其中1例穿刺引流后好转;1例行右肾切除;2例因延误诊治太久而死于败血症和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急性阑尾炎继发肾周脓肿误诊的原因主要是该病症状的非特异性。腹部CT是判断是否继发肾周脓肿的首选方法。为避免误诊,应对抗炎治疗不佳的阑尾炎病人行腹部CT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肾周脓肿 误诊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继发肾周脓肿6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于安星 代学强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1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继发肾周脓肿误诊的主要原因及避免误诊的措施。方法对潍坊医学院附属平度市人民医院6例急性阑尾炎继发肾周脓肿误诊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手术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行开腹手术探查,1例为腹腔镜探查,术中均证...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继发肾周脓肿误诊的主要原因及避免误诊的措施。方法对潍坊医学院附属平度市人民医院6例急性阑尾炎继发肾周脓肿误诊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手术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行开腹手术探查,1例为腹腔镜探查,术中均证实是盲肠后坏疽性阑尾炎继发肾周脓肿,行阑尾切除、肾周冲洗并置管引流,分别于10d、20d后痊愈。4例为抗感染治疗迁延不愈做腹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检查获得诊断,其中1例穿刺引流后好转,1例行右肾切除,2例因延误诊治太久而死于败血症和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急性阑尾炎继发肾周脓肿误诊的原因主要是该病症状的非特异性;为避免误诊,应对抗感染治疗不佳的阑尾炎及时行腹部MSCT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肾周脓肿 误诊
下载PDF
女患儿腹股沟疝注射治疗后发生嵌顿8例
8
作者 于安星 韩荣昌 谢经武 《中国乡村医药》 2015年第21期22-22,共1页
近年来,有些民营医院开展了小儿腹股沟疝的非手术治疗,多以“微创”名义对腹股沟疝进行局部注射治疗,注射药物多采用硬化剂[1],就诊人群多为农村儿童。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了曾接受硬化剂注射治疗后发生腹股沟嵌顿的女性患儿8... 近年来,有些民营医院开展了小儿腹股沟疝的非手术治疗,多以“微创”名义对腹股沟疝进行局部注射治疗,注射药物多采用硬化剂[1],就诊人群多为农村儿童。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了曾接受硬化剂注射治疗后发生腹股沟嵌顿的女性患儿8例,其中3例发生卵巢或输卵管坏死,行手术切除,教训极其深刻,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例女性腹股沟疝患儿,均有哭闹、腹股沟区疼痛表现,无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查体示腹部平软,腹股沟区扪及质硬包块,突出皮面,界限清楚,触诊压痛明显,手法不能还纳。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腹股沟区包块,与腹腔相通。入院前3个月至两年内均接受过腹股沟区硬化剂注射治疗,1~3次不等。年龄15个月至6岁,平均4岁;右侧5例,左侧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股沟疝 局部注射治疗 患儿 嵌顿 硬化剂注射治疗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腹股沟区 非手术治疗
下载PDF
女性婴幼儿腹股沟疝注射治疗后发生嵌顿8例报道
9
作者 于安星 韩荣昌 谢经武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4年第4期35-36,41,共3页
目的:探讨女性婴幼儿腹股沟疝局部注射治疗后容易发生嵌顿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本院8例曾经接受硬化剂注射治疗的女性婴幼儿腹股沟疝病人发生疝嵌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8例女性婴幼儿嵌顿疝均行... 目的:探讨女性婴幼儿腹股沟疝局部注射治疗后容易发生嵌顿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本院8例曾经接受硬化剂注射治疗的女性婴幼儿腹股沟疝病人发生疝嵌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8例女性婴幼儿嵌顿疝均行急症手术;5例女性婴幼儿嵌顿疝内容物为卵巢、输卵管,1例为小肠,2例为大网膜,其中3例发生卵巢、输卵管坏死。全组均治愈,随访均无并发症。结论女性婴幼儿腹股沟嵌顿疝的疝内容物以卵巢、输卵管多见,容易发生坏死,应急诊手术;注射硬化剂治疗腹股沟疝,是一种错误的治疗方法,应当摒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卵巢 女性 婴幼儿 硬化溶液
下载PDF
十二指肠残端瘘的非手术治疗
10
作者 于安星 刘栋栋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1年第3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残端瘘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医学院附属平度市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1例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治疗过程及结果。结果21例患者均采用保持腹腔引流通畅,及时行十二指...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残端瘘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医学院附属平度市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1例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治疗过程及结果。结果21例患者均采用保持腹腔引流通畅,及时行十二指肠腔内减压,抗感染、加强营养为主的非手术疗法,20例痊愈,1例因合并腹腔、尿路及肺部多发感染,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非手术疗法对十二指肠残端瘘有效,且腹腔引流通畅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残端 非手术 治疗
下载PDF
HDAC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群 胡卫红 +5 位作者 李斌 穆宝忠 李鹏 杨海军 于安星 吴贤臻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11期855-857,共3页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与正常胃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的表达,探讨HDAC6表达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胃癌组织与36例正常或良性病变胃组织中HDAC6的表达。结果:HDAC6在40例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25例,...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与正常胃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的表达,探讨HDAC6表达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胃癌组织与36例正常或良性病变胃组织中HDAC6的表达。结果:HDAC6在40例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25例,低表达15例。而良性病变胃组织中高表达10例,低表达26例。结论:HDAC6在胃癌组织中呈过表达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 胃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HDAC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2
作者 李群 李斌 +4 位作者 穆宝忠 李鹏 杨海军 于安星 吴贤臻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77-1279,共3页
目的检测胃癌及胃良性病变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的发生及各种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胃癌组织及36例胃良性病变组织中HDAC6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 目的检测胃癌及胃良性病变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的发生及各种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胃癌组织及36例胃良性病变组织中HDAC6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在40例胃癌组织中HDAC6呈高表达的有25例,而在36例胃良性病变组织中呈高表达的仅有10例,两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915,P=0.003)。HDAC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χ2=7.116,P=0.022)、临床分期有相关性(rs=0.442,P=0.001),相反,HDAC6的表达和其他的临床病理因素无关,如年龄、性别、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结论 HDAC6在胃癌组织中呈过表达状态,其表达水平可以作为判断胃癌患者恶性程度的一个潜在指标,也可以作为一个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多层螺旋CT特征
13
作者 吴承先 韩昆 +1 位作者 于安星 周东风 《齐鲁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了解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的多层螺旋CT(MSCT)特征。方法对4例反复发作的餐后上腹饱胀感、呕吐及体质量下降的病人分别行MSCT、上消化道钡餐透视和内镜检查,4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手术证实3例为SMAS,1例为十二指肠腺癌。3例... 目的了解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的多层螺旋CT(MSCT)特征。方法对4例反复发作的餐后上腹饱胀感、呕吐及体质量下降的病人分别行MSCT、上消化道钡餐透视和内镜检查,4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手术证实3例为SMAS,1例为十二指肠腺癌。3例SMAS病人经MSCT确诊,上消化道钡餐透视诊断SMAS病人1例,内镜检查未能作出诊断。SMAS的MSCT表现为胃及十二指肠扩张,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间距离分别为5.0、7.0、7.8mm,其夹角分别为22.0°、20.0°、21.5°。结论 MSCT对SMAS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成为诊断SMAS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上肠系膜动脉综合征 诊断显像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多层螺旋CT特征
14
作者 吴承先 于安星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3年第3期31-34,共4页
目的描述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的多层螺旋CT特征。方法我们对4例反复发作的餐后上腹饱胀感、呕吐及体重下降的病人均行MSCT、上消化道钡餐透视和内镜检查诊断为SMAS;4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结... 目的描述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的多层螺旋CT特征。方法我们对4例反复发作的餐后上腹饱胀感、呕吐及体重下降的病人均行MSCT、上消化道钡餐透视和内镜检查诊断为SMAS;4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手术证实本组有3例为SMAS,1例为十二指肠腺癌。3例SMAS病人经MSCT确诊,上消化道钡餐透视诊断出SMAS1例,内镜检查未能作出诊断。SMAS的CT表现:胃及十二指肠扩张,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间距离分别为5mm、7mm、7.8mm,其夹角分别为22°、20°、21.5°。结论多层螺旋CT对SMAS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成为诊断SMAS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肠系膜上动脉 诊断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被引量:17
15
作者 于安星 吴承先 刘哲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90-492,共3页
胆漏是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后患者的主要并发症。我们对解放军总医院2002年1月-2015年8月926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了一期缝合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处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 术后胆漏 胆总管切开取石 一期缝合手术 解放军总医院 术后患者 临床资料
原文传递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周东风 李红梅 +2 位作者 于安星 李鈜 窦昭峰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09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PGS)发生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以2003年1月至2007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50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12例并发PGS患者的临床κ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和高危因素。结果焦虑或抑...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PGS)发生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以2003年1月至2007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50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12例并发PGS患者的临床κ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和高危因素。结果焦虑或抑郁、术前有胃流出道梗阻患者更易发生PGS(P<0.01);毕Ⅱ式胃肠吻合较毕I式更易发生PGS(P<0.05);经非手术治疗,PGS患者均可康复,平均治Ⅹ时间(28.64±15.74)d,其中肠内和肠外营养患者平均治愈时间较全肠外营养患者明显缩短(P<0.05)。结论术后PGS是由多个因素导致的;X线上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营养支持和胃肠动力药物等非手术治疗有效,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胃瘫 治疗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扫描在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东风 于安星 +2 位作者 李宏 李小川 窦昭峰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08年第2期50-52,共3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X线检查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十二指肠和壶腹周围肿瘤除外)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前影像学资料(全消化道钡餐X线造影、CT、B超检查)进行对比分析。...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X线检查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十二指肠和壶腹周围肿瘤除外)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前影像学资料(全消化道钡餐X线造影、CT、B超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19例原发性小肠肿瘤中小肠腺癌9例,间质瘤5例,恶性淋巴瘤4例,腺瘤1例,阳性检出比分别为:CT为79%;超声为16%;全消化道钡餐X线造影42%。多层螺旋CT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明显优于X线钡餐造影和超声,(P<0.05或P<0.01)。结论多层螺旋CT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已成为目前检查小肠原发性肿瘤最主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肿瘤 回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原文传递
预防性内减张缝合在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群 李斌 于安星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3期39-41,共3页
目的介绍腹部手术应用可吸收缝线行预防性内减张缝合的方法,并评价其优越性。方法将249例患者按照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试验组120例,对照组129例。二组均使用人工合成可吸收缝线行分层腹壁筋膜连续缝合法闭合腹壁切口,试验组加用1号D... 目的介绍腹部手术应用可吸收缝线行预防性内减张缝合的方法,并评价其优越性。方法将249例患者按照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试验组120例,对照组129例。二组均使用人工合成可吸收缝线行分层腹壁筋膜连续缝合法闭合腹壁切口,试验组加用1号Dexon可吸收缝合线行预防性皮下内减张缝合。观察对比二组患者术后切口裂开、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皮下血肿、切口疝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切口裂开、切口疝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99,P=0.037;χ2=8.029,P=0.030);二组切口感染率、脂肪液化率、皮下血肿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χ2=0.216,P=0.771;χ2=0.015,P=1.000;χ2=0.421,P=0.610)。结论 Dexon可吸收缝线预防性内减张缝合可以有效地防止切口裂开,减少切口疝,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缝合技术 可吸收缝合线
原文传递
骨化性纤维的X线诊断
19
作者 魏月凤 于安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2年第7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骨化性纤维 X线诊断 颅骨骨化性纤维瘤 长骨骨化性纤维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