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6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军团病成因及防治
被引量:
2
1
作者
于家义
杨金刚
+2 位作者
朱林
马仁骄
李红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55-58,78,共5页
介绍了军团病的起因及生长条件,并就空调系统与军团菌产生的关系,指出空调系统的水污染及风系统消毒净化不当,将导致军团菌的产生、滞留及繁殖,并引发军团病.笔者就当前空调系统中存在的隐患问题,提出了对各个空调系统中军团菌有效的消...
介绍了军团病的起因及生长条件,并就空调系统与军团菌产生的关系,指出空调系统的水污染及风系统消毒净化不当,将导致军团菌的产生、滞留及繁殖,并引发军团病.笔者就当前空调系统中存在的隐患问题,提出了对各个空调系统中军团菌有效的消毒净化技术及方法,并针对空调系统提出一些可行措施,以避免军团菌的爆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系统
军团病
室内空气品质
杀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鄯善油田含水上升类型及分类控水对策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于家义
袁昭
《低渗透油气田》
1999年第2期48-51,共4页
针对鄯善油田含水上升速度过快,已成为制约油田稳产的这个最主要的矛盾。1997年围绕“稳油控水”,通过运用综合分析方法,划分了三种含水上升类型,剖析了不同含水上升类型的开发特征及产生机理,并结合单井提出了分类控水的具体...
针对鄯善油田含水上升速度过快,已成为制约油田稳产的这个最主要的矛盾。1997年围绕“稳油控水”,通过运用综合分析方法,划分了三种含水上升类型,剖析了不同含水上升类型的开发特征及产生机理,并结合单井提出了分类控水的具体对策。通过现场实施,明显见到了降水增油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鄯善油田
含水上升速度
降水增油
分类控水
水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严寒地区商场建筑空调冷负荷特性分析
3
作者
于家义
于化伦
+1 位作者
朱林
王有镗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51-54,共4页
利用严寒地区典型商场建筑基础数据,建立冷负荷分析模型,应用HDY-SMAD空调负荷模拟软件对对象建筑进行模拟,进而单独分析各主要因素对空调冷负荷的影响,确定对象建筑单一因素变化对全热冷负荷所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
空调冷负荷
商场建筑
指标
线性相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正交分析理论的商场供冷季负荷规律探寻
4
作者
于家义
朱林
+1 位作者
王有镗
朱晓林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34-37,共4页
以长春市某一大型商场作为基础建筑,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理论确定负荷因子动态分析的模拟方案,利用DeST-c商业建筑热环境模拟软件执行模拟方案,寻找该地区商场建筑供冷季负荷分布规律,根据F方差分析理论处理试验结果,考察各冷负荷因子的动...
以长春市某一大型商场作为基础建筑,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理论确定负荷因子动态分析的模拟方案,利用DeST-c商业建筑热环境模拟软件执行模拟方案,寻找该地区商场建筑供冷季负荷分布规律,根据F方差分析理论处理试验结果,考察各冷负荷因子的动态显著性,从而确定负荷设计节能工作中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场建筑
正交试验
负荷率
因子显著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鄯善油田中含水期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研究
5
作者
于家义
饶大骞
等
《低渗透油气田》
2001年第2期49-53,共5页
鄯善油田进入中含水期开发后,开发方案实施阶段确定的开发技术政策界限已不能适应或不完全适应油田开发的需要。现应用采油工艺原理、矿场统计法对油田主力区块的注采压力系统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并结合油田开发现状,对油田产量递减及...
鄯善油田进入中含水期开发后,开发方案实施阶段确定的开发技术政策界限已不能适应或不完全适应油田开发的需要。现应用采油工艺原理、矿场统计法对油田主力区块的注采压力系统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并结合油田开发现状,对油田产量递减及含水上升控制界限进行了研究,为鄯善油田今后的开发调整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含水期
技术政策界限
开发调整
油田开发
砂岩油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鄯善油田中含水期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研究
6
作者
于家义
邵明记
饶大骞
《吐哈油气》
2000年第1期40-43,95,共5页
鄯善油田已进入中含水期开发阶段,低含水期的技术政策界限已不适应油田目前开发形势。本文运用采油工艺原理、矿场统计法对油田主力区块的注采压力系统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并结合油田开发现状,对油田产量递减及含水上升控制界限进行了研究...
鄯善油田已进入中含水期开发阶段,低含水期的技术政策界限已不适应油田目前开发形势。本文运用采油工艺原理、矿场统计法对油田主力区块的注采压力系统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并结合油田开发现状,对油田产量递减及含水上升控制界限进行了研究,为鄯善油田今后的开发调整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鄯善油田
中含水期
注采压力
开发调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鄯善油田东Ⅱ区井网加密研究
7
作者
于家义
赵志龙
《低渗透油气田》
1999年第4期35-40,共6页
针对鄯善油田东Ⅱ区近年来开发效果的明显变差,提出了井网加密这一重大举措。通过对油砂体的连通,水驱及储量动用状况详细分析,研究了井网对油砂体的适应性。并在剩余油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井网加密的必要性,可行性,确定了井...
针对鄯善油田东Ⅱ区近年来开发效果的明显变差,提出了井网加密这一重大举措。通过对油砂体的连通,水驱及储量动用状况详细分析,研究了井网对油砂体的适应性。并在剩余油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井网加密的必要性,可行性,确定了井网加密调整的主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鄯善油田
井网适应性
井网密度
井网加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低”复杂油藏开发技术对策研究
被引量:
7
8
作者
崔英怀
于家义
+2 位作者
吴美娥
王茂显
张中劲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7-290,共4页
牛圈湖油藏属于特低渗、低压、低流度的典型"三低"砂岩油藏,在超前注水井组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编制了开发方案。方案实施过程中储层表现出非均质性严重、注水效果差、单井产量低等现象。经过近2年对储层发育特征、油水见效...
牛圈湖油藏属于特低渗、低压、低流度的典型"三低"砂岩油藏,在超前注水井组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编制了开发方案。方案实施过程中储层表现出非均质性严重、注水效果差、单井产量低等现象。经过近2年对储层发育特征、油水见效特征及开发技术政策适应性的分析研究,认为储层认识程度低和初期超破裂压力注水是造成开发效果差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开发方案部署,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区域建产;降低注水强度,实施温和注水;采用重复压裂、化学调剖等工艺技术降低含水,提高油井产量等技术,改善了"三低"油藏的开发效果,为提高此类油藏储量动用程度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
特低渗
低流度
非均质
温和注水
开发技术
牛圈湖区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塘湖盆地牛圈湖油田东区侏罗系西山窑组Ⅱ砂组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
7
9
作者
文静
于家义
+4 位作者
王厉强
张中劲
吴美娥
姚孟多
罗威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05X期168-171,340-341,共4页
针对牛圈湖油田区域沉积微相较复杂,前入沉积相分析过于粗略,且牛圈湖油田东区上产迫切需要精细沉积微相支持的现状,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录井、地震、岩石薄片等资料,对研究区沉积相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牛圈湖油田东区为辫状河三...
针对牛圈湖油田区域沉积微相较复杂,前入沉积相分析过于粗略,且牛圈湖油田东区上产迫切需要精细沉积微相支持的现状,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录井、地震、岩石薄片等资料,对研究区沉积相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牛圈湖油田东区为辫状河三角洲相.可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前辫状河三角洲2种亚相以及5种微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尤其是其中的河口砂坝和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最有利区域,是下步上产的主攻潜力区域。通过重矿物及地震资料分析认为牛圈湖油田东区砂体由南、北2个物源控制,南物源起主要控制作用,而非前人认为的北物源。研究区南部发育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辫状河三角洲相
沉积体系
物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顶油田开发中隔障开采法浅议
被引量:
7
10
作者
袁昭
邵明记
+2 位作者
于家义
乔向阳
张国松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4期62-64,共3页
国内外对于气顶油田的开发主要是采用衰竭式和注水开发方式。随着对气顶油田开采机理认识的深化和工艺技术的进步,目前隔障开采已成为气顶油田开发中重要方法之一。文章总结了气顶油田开发应用中主要的隔障开采方法,可为合理开发气顶油...
国内外对于气顶油田的开发主要是采用衰竭式和注水开发方式。随着对气顶油田开采机理认识的深化和工艺技术的进步,目前隔障开采已成为气顶油田开发中重要方法之一。文章总结了气顶油田开发应用中主要的隔障开采方法,可为合理开发气顶油田提供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顶油田
隔障开采
水障
聚合物粘性水障
泡沫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供暖系统高低层建筑直连装置应用
被引量:
2
11
作者
张雅杰
于家义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33-36,共4页
在高层建筑供暖设计中,常会遇到建筑内的热水供暖系统与低温供热管网的连接问题;静水压力高直接连接低区系统超压;热网供水温度低间接连接不经济.该文通过实例介绍高低层建筑直连装置,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并详细介绍了其组成、工作原...
在高层建筑供暖设计中,常会遇到建筑内的热水供暖系统与低温供热管网的连接问题;静水压力高直接连接低区系统超压;热网供水温度低间接连接不经济.该文通过实例介绍高低层建筑直连装置,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并详细介绍了其组成、工作原理及安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
高层建筑
直连
热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供暖系统高低层建筑直连装置应用研究
被引量:
3
12
作者
张雅杰
于家义
刘晔
《工业锅炉》
2005年第4期33-35,共3页
在高层建筑供暖设计中,常会遇到建筑内的热水供暖系统与低温供热管网的连接问题,静水压力高直接连接低区系统超压,热网供水温度低间接连接不经济。文章通过实例介绍高低层建筑直连装置能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并详细介绍了其组成、工作原...
在高层建筑供暖设计中,常会遇到建筑内的热水供暖系统与低温供热管网的连接问题,静水压力高直接连接低区系统超压,热网供水温度低间接连接不经济。文章通过实例介绍高低层建筑直连装置能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并详细介绍了其组成、工作原理及安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
高层建筑
直连
热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鄯善油田三间房油藏开发技术及效果
13
作者
袁昭
于家义
+1 位作者
杨立恒
何淑华
《吐哈油气》
1999年第4期38-42,96,共6页
针对低孔特低渗油田,在开发过程中调整挖潜难度较大,暴露出不同于中高渗油田的开发特点,为寻求处理好各种矛盾的政策界限和技术途径,达到改善低渗油田开发效果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双重目的。本文以鄯善油田三间房油藏为例,根据其主要开发...
针对低孔特低渗油田,在开发过程中调整挖潜难度较大,暴露出不同于中高渗油田的开发特点,为寻求处理好各种矛盾的政策界限和技术途径,达到改善低渗油田开发效果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双重目的。本文以鄯善油田三间房油藏为例,根据其主要开发特点及规律,总结了油井整体压裂、强化注采系统、分层注水、开发层系调整等所做的工作,评价了所取得的效果,对低孔特低渗油田合理高效开发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鄯善油田
低渗透油气藏
油田开发
技术
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鄯善油田中含水期注采压力系统建立与评价
14
作者
袁昭
于家义
+2 位作者
邵明记
郭克城
张云杰
《试采技术》
2010年第1期5-8,11,共5页
针对鄯善油田进入中含水期开发后,低含水期以自喷井为主建立的注采压力系统已不能适应油田中含水期以抽油井为主的开发需要的矛盾,以油藏工程和采油工程基本原理为基础,从采油和注水系统(从地下到井筒到地面)入手,研究建立了中含...
针对鄯善油田进入中含水期开发后,低含水期以自喷井为主建立的注采压力系统已不能适应油田中含水期以抽油井为主的开发需要的矛盾,以油藏工程和采油工程基本原理为基础,从采油和注水系统(从地下到井筒到地面)入手,研究建立了中含水期合理的注采压力系统,对油田目前的注采压力系统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注采井数比保持在1:1~1:1.15内,才能使注采压力系统在中含水开发期内保持动态平衡。研究方法对于同类油田注采压力系统方面的研究和指导油田合理开发调整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鄯善油田
中含水期
抽油系统
注水系统
注采压力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致密油岩心渗吸机理及表面活性剂提高采收率实验
被引量:
20
15
作者
王君如
杨胜来
+2 位作者
曹庾杰
王梦雨
于家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44-1050,共7页
目前随着三塘湖油田致密油注水吞吐轮次的增加,油水置换效率急剧降低。为研究合适的表面活性剂,提高致密油渗吸采收率,通过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并发明定量测量黏附油的渗吸实验装置,研究致密油岩心渗吸机理及表面活性剂吐温20、吐温80和...
目前随着三塘湖油田致密油注水吞吐轮次的增加,油水置换效率急剧降低。为研究合适的表面活性剂,提高致密油渗吸采收率,通过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并发明定量测量黏附油的渗吸实验装置,研究致密油岩心渗吸机理及表面活性剂吐温20、吐温80和仲烷基磺酸钠+椰子油二乙醇酰胺(WLW)溶液对致密油渗吸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渡孔喉中的渗吸滞留和岩石表面黏附油产生的原因是随着渗吸的进行毛管动力减弱,无法克服流动阻力;分散乳化油滴、降低界面张力、改善润湿性、降低黏附功降低因子,可以降低流动阻力、提高渗吸动力或者提高渗吸的毛细管动力与阻力差值,提高油水置换效率,实现表面活性剂提高渗吸采收率的目的。研究结果为采用表面活性剂提高渗吸采收率的深入研究及致密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提高采收率
渗吸实验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实际地层温度压力条件下的渗吸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16
作者
曹庾杰
杨胜来
+3 位作者
王君如
王梦雨
于家义
王敉邦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24-29,共6页
采用低渗透砂岩岩心进行实际地层温度压力条件下的渗吸实验,分析低渗透砂岩注水吞吐过程中的渗吸规律,并与常温常压渗吸实验进行了对比。实验表明,常温常压渗吸效率为18%~24%,平均为21%;前6 h岩心渗吸速率最快,为0.8~1.7%/h。实际地层...
采用低渗透砂岩岩心进行实际地层温度压力条件下的渗吸实验,分析低渗透砂岩注水吞吐过程中的渗吸规律,并与常温常压渗吸实验进行了对比。实验表明,常温常压渗吸效率为18%~24%,平均为21%;前6 h岩心渗吸速率最快,为0.8~1.7%/h。实际地层温度压力条件渗吸效率为24%~31%,平均为27%;第1轮次渗吸速率最快,为2.6~3.6%/h。与常温常压渗吸相比,实际地层温度压力条件下能提升渗吸效率5%~7%,渗吸速率也明显高于常温常压渗吸,分析认为实际地层温度压力条件下可增加渗吸动力、减小渗吸阻力,更有利于发生油水置换。建立了渗吸深度理论计算模型,得出岩心渗吸波及的深度为0.25~0.63 cm,认为前期快速渗吸阶段进入的深度属于厘米级范围,渗吸深度随渗吸效率的增加而增加。综合研究认为,提高地层压力和进行大面积压裂可有效提高渗吸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砂岩
注水吞吐
常温常压渗吸
渗吸深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鄯善油田含水上升规律及控水对策研究
被引量:
6
17
作者
袁昭
于家义
王作进
《吐哈油气》
1998年第1期25-30,40,共7页
本文针对鄯善油田含水上升速度过快已严重制约油田稳产的这个最主要矛盾,从油藏工程和采油工程的基本原理入手,运用油藏工程综合分析方法和现代数值模拟手段,在分析油田分区含水上升规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单井的含水上升规律。依据含...
本文针对鄯善油田含水上升速度过快已严重制约油田稳产的这个最主要矛盾,从油藏工程和采油工程的基本原理入手,运用油藏工程综合分析方法和现代数值模拟手段,在分析油田分区含水上升规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单井的含水上升规律。依据含水变化特征,划分了三种含水上升类型,剖析了不同含水上升类型的开发特征及产生机理,提出了油田及分类控水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不同的控水方案作了经济可行性评价,为鄯善油田在开发过程中治理好"控制含水上升与储量损失"的矛盾创出了一条切合油田实际的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鄯善油田
含水上升类型
产生机理
控水对策
全文增补中
鄯善油田西山窑油藏治理方案编制
18
作者
袁昭
于家义
李正科
《吐哈油气》
1998年第4期44-49,共6页
本文针对西山窑油藏开发后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确定了"应用水平井技术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治理该油藏的思路,并运用综合分析、理论公式、数值模拟及经济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论证了水平井的临界产量和合理产...
本文针对西山窑油藏开发后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确定了"应用水平井技术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治理该油藏的思路,并运用综合分析、理论公式、数值模拟及经济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论证了水平井的临界产量和合理产能,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定了五套不同层次的模拟方案,并进行了对比优选,最后筛选出了具较佳技术及经济指标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山窑油藏
水平井
模拟方案
对比优选
产能论证
全文增补中
三塘湖盆地条湖组沉凝灰岩致密油有效开发技术
被引量:
9
19
作者
于家义
李道阳
+1 位作者
何伯斌
解士建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4-720,共7页
三塘湖盆地中二叠统条湖组沉凝灰岩致密油分布稳定,天然裂缝发育,储集层具中—高孔、特低渗的特征,结合近年来研究区致密油勘探取得的成果,分析有效开发面临的技术性难题;采用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虽然实现了储量整体动用,但产量递减快,...
三塘湖盆地中二叠统条湖组沉凝灰岩致密油分布稳定,天然裂缝发育,储集层具中—高孔、特低渗的特征,结合近年来研究区致密油勘探取得的成果,分析有效开发面临的技术性难题;采用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虽然实现了储量整体动用,但产量递减快,一次采收率低,开发效益差。为探寻类似致密油高效开发技术路线,逐步探索出快速补充地层能量注水吞吐技术,缩小井距,实现井间缝网搭接的缝控储量井网加密技术,加密后,由单井吞吐转向井组渗吸+驱替注水技术。采用以上技术,解决了多井低产的问题,采收率由2.5%逐渐提高至10.2%,采油速度保持在1.0%,达到了相对高效开发的目的,并实现了效益开发。形成的技术理念对类似致密油的有效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塘湖盆地
二叠系
条湖组
沉凝灰岩
致密油
地质特征
有效开发
关键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火山岩氧化系数分布特征的火山喷发环境判识——以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牛圈湖-牛东构造带上石炭统为例
被引量:
2
20
作者
于家义
陈亚军
+3 位作者
何伯斌
宋小勇
孟朋飞
付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721-3738,共18页
受火山喷发沉积环境(陆上或水下)及岩浆酸度等因素的影响,火山喷发物的地球化学特征有很大差异,准确判识火山喷发环境是火山岩油气储层性质评价的重要地质依据。本文基于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牛圈湖-牛东构造带上石炭统58件火山岩样品主...
受火山喷发沉积环境(陆上或水下)及岩浆酸度等因素的影响,火山喷发物的地球化学特征有很大差异,准确判识火山喷发环境是火山岩油气储层性质评价的重要地质依据。本文基于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牛圈湖-牛东构造带上石炭统58件火山岩样品主量元素地球化学数据,采用Fe;O;与FeO比值作为氧化系数,利用数理统计方法投点,根据上石炭统哈尔加乌组和卡拉岗组火山岩氧化系数分布特征判识其喷发沉积环境。统计结果表明,卡拉岗组34件样品氧化系数介于0.55~5.00,数值主要分布于1.0~3.0,说明火山喷发沉积环境复杂,非单纯的氧化环境;从部分单井垂向分布来看,氧化系数具有随埋深由深至浅呈明显增大的趋势,表示由弱还原环境逐渐向强氧化环境过渡。哈尔加乌组24件岩芯样品氧化系数介于0.25~0.94,数值主要集中于0.2~0.4,表明火山喷发沉积于贫氧的还原环境;从单井垂向分布来看,氧化系数受埋深影响极小,表示火山喷发沉积受水动力条件境影响小,沉积环境具有一定的水体深度。研究调研筛选了国内10个不同盆地108件火山岩样品数据资料,并充分考虑酸度对火山岩氧化系数的影响,建立了经岩浆酸度校正的基于氧化系数分布特征的火山喷发环境判识图版,以此标准判识研究采集的58件火山岩样品的喷发沉积环境;结果显示卡拉岗组火山喷发沉积环境比较复杂,以陆上喷发沉积成因为主,存在频繁水、陆过渡相环境;而哈尔加乌组火山岩则为典型的水下喷发成因,沉积于具一定水体深度的强还原环境;与前人基于微量元素富集特征、淬碎渣状构造、不整合及风化壳、海相化石、充填胶结物等有效判识标志识别的结果对比检验,二者是极为符合的;且在合理校正和规避各项影响因素下,基于氧化系数分布特征的火山喷发沉积环境判识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可应用于不同地质时代、不同盆地不同地质背景火山岩的喷发沉积古地理环境判别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朗凹陷
上石炭统
火山岩
氧化系数
分布特征
喷发沉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军团病成因及防治
被引量:
2
1
作者
于家义
杨金刚
朱林
马仁骄
李红
机构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设计院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吉林大学
出处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55-58,78,共5页
文摘
介绍了军团病的起因及生长条件,并就空调系统与军团菌产生的关系,指出空调系统的水污染及风系统消毒净化不当,将导致军团菌的产生、滞留及繁殖,并引发军团病.笔者就当前空调系统中存在的隐患问题,提出了对各个空调系统中军团菌有效的消毒净化技术及方法,并针对空调系统提出一些可行措施,以避免军团菌的爆发流行.
关键词
空调系统
军团病
室内空气品质
杀菌
Keywords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Legionnaires' disease
indoor air quality(IAQ)
killing bacteria
分类号
TK51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鄯善油田含水上升类型及分类控水对策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于家义
袁昭
机构
吐哈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低渗透油气田》
1999年第2期48-51,共4页
文摘
针对鄯善油田含水上升速度过快,已成为制约油田稳产的这个最主要的矛盾。1997年围绕“稳油控水”,通过运用综合分析方法,划分了三种含水上升类型,剖析了不同含水上升类型的开发特征及产生机理,并结合单井提出了分类控水的具体对策。通过现场实施,明显见到了降水增油的效果。
关键词
鄯善油田
含水上升速度
降水增油
分类控水
水驱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严寒地区商场建筑空调冷负荷特性分析
3
作者
于家义
于化伦
朱林
王有镗
机构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51-54,共4页
文摘
利用严寒地区典型商场建筑基础数据,建立冷负荷分析模型,应用HDY-SMAD空调负荷模拟软件对对象建筑进行模拟,进而单独分析各主要因素对空调冷负荷的影响,确定对象建筑单一因素变化对全热冷负荷所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
空调冷负荷
商场建筑
指标
线性相关
Keywords
air-conditioning cooling load
mall building
index
linear correlation
分类号
TU247.2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正交分析理论的商场供冷季负荷规律探寻
4
作者
于家义
朱林
王有镗
朱晓林
机构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设计院
出处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34-37,共4页
文摘
以长春市某一大型商场作为基础建筑,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理论确定负荷因子动态分析的模拟方案,利用DeST-c商业建筑热环境模拟软件执行模拟方案,寻找该地区商场建筑供冷季负荷分布规律,根据F方差分析理论处理试验结果,考察各冷负荷因子的动态显著性,从而确定负荷设计节能工作中的重点.
关键词
商场建筑
正交试验
负荷率
因子显著性
Keywords
mall building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rate of load condensate
factor significance
分类号
TU247.2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鄯善油田中含水期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研究
5
作者
于家义
饶大骞
等
机构
吐哈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吐哈油田鄯善采油厂
出处
《低渗透油气田》
2001年第2期49-53,共5页
文摘
鄯善油田进入中含水期开发后,开发方案实施阶段确定的开发技术政策界限已不能适应或不完全适应油田开发的需要。现应用采油工艺原理、矿场统计法对油田主力区块的注采压力系统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并结合油田开发现状,对油田产量递减及含水上升控制界限进行了研究,为鄯善油田今后的开发调整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
中含水期
技术政策界限
开发调整
油田开发
砂岩油藏
分类号
TE34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3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鄯善油田中含水期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研究
6
作者
于家义
邵明记
饶大骞
机构
吐哈油田研究院
出处
《吐哈油气》
2000年第1期40-43,95,共5页
文摘
鄯善油田已进入中含水期开发阶段,低含水期的技术政策界限已不适应油田目前开发形势。本文运用采油工艺原理、矿场统计法对油田主力区块的注采压力系统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并结合油田开发现状,对油田产量递减及含水上升控制界限进行了研究,为鄯善油田今后的开发调整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
鄯善油田
中含水期
注采压力
开发调整
Keywords
shanshan Oil Field,medium-water period,technical policy limit,injection-production pressure system, adjusting development
分类号
TE3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鄯善油田东Ⅱ区井网加密研究
7
作者
于家义
赵志龙
机构
吐哈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低渗透油气田》
1999年第4期35-40,共6页
文摘
针对鄯善油田东Ⅱ区近年来开发效果的明显变差,提出了井网加密这一重大举措。通过对油砂体的连通,水驱及储量动用状况详细分析,研究了井网对油砂体的适应性。并在剩余油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井网加密的必要性,可行性,确定了井网加密调整的主要对象。
关键词
鄯善油田
井网适应性
井网密度
井网加密
分类号
TE357.6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低”复杂油藏开发技术对策研究
被引量:
7
8
作者
崔英怀
于家义
吴美娥
王茂显
张中劲
机构
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7-290,共4页
文摘
牛圈湖油藏属于特低渗、低压、低流度的典型"三低"砂岩油藏,在超前注水井组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编制了开发方案。方案实施过程中储层表现出非均质性严重、注水效果差、单井产量低等现象。经过近2年对储层发育特征、油水见效特征及开发技术政策适应性的分析研究,认为储层认识程度低和初期超破裂压力注水是造成开发效果差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开发方案部署,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区域建产;降低注水强度,实施温和注水;采用重复压裂、化学调剖等工艺技术降低含水,提高油井产量等技术,改善了"三低"油藏的开发效果,为提高此类油藏储量动用程度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低压
特低渗
低流度
非均质
温和注水
开发技术
牛圈湖区块
分类号
TE3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塘湖盆地牛圈湖油田东区侏罗系西山窑组Ⅱ砂组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
7
9
作者
文静
于家义
王厉强
张中劲
吴美娥
姚孟多
罗威
机构
中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05X期168-171,340-341,共4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9D-1503-08)
文摘
针对牛圈湖油田区域沉积微相较复杂,前入沉积相分析过于粗略,且牛圈湖油田东区上产迫切需要精细沉积微相支持的现状,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录井、地震、岩石薄片等资料,对研究区沉积相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牛圈湖油田东区为辫状河三角洲相.可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前辫状河三角洲2种亚相以及5种微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尤其是其中的河口砂坝和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最有利区域,是下步上产的主攻潜力区域。通过重矿物及地震资料分析认为牛圈湖油田东区砂体由南、北2个物源控制,南物源起主要控制作用,而非前人认为的北物源。研究区南部发育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
关键词
沉积相
辫状河三角洲相
沉积体系
物源
Keywords
sedimentary facies
braided river delta
sedimentary system
provenance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顶油田开发中隔障开采法浅议
被引量:
7
10
作者
袁昭
邵明记
于家义
乔向阳
张国松
机构
中油吐哈油田分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4期62-64,共3页
文摘
国内外对于气顶油田的开发主要是采用衰竭式和注水开发方式。随着对气顶油田开采机理认识的深化和工艺技术的进步,目前隔障开采已成为气顶油田开发中重要方法之一。文章总结了气顶油田开发应用中主要的隔障开采方法,可为合理开发气顶油田提供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
气顶油田
隔障开采
水障
聚合物粘性水障
泡沫障
Keywords
gas cap field
obstruction recovery
water obstacle
polymeric viscous water obstacle
foam obstacle
分类号
TE34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供暖系统高低层建筑直连装置应用
被引量:
2
11
作者
张雅杰
于家义
机构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设计院
出处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33-36,共4页
文摘
在高层建筑供暖设计中,常会遇到建筑内的热水供暖系统与低温供热管网的连接问题;静水压力高直接连接低区系统超压;热网供水温度低间接连接不经济.该文通过实例介绍高低层建筑直连装置,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并详细介绍了其组成、工作原理及安装要求.
关键词
供热
高层建筑
直连
热网
Keywords
heating
high building
direct connecting
heating network
分类号
TU832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供暖系统高低层建筑直连装置应用研究
被引量:
3
12
作者
张雅杰
于家义
刘晔
机构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工业锅炉》
2005年第4期33-35,共3页
文摘
在高层建筑供暖设计中,常会遇到建筑内的热水供暖系统与低温供热管网的连接问题,静水压力高直接连接低区系统超压,热网供水温度低间接连接不经济。文章通过实例介绍高低层建筑直连装置能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并详细介绍了其组成、工作原理及安装要求。
关键词
供热
高层建筑
直连
热网
Keywords
heating
high buildings
direct connecting
heating network
分类号
TK11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鄯善油田三间房油藏开发技术及效果
13
作者
袁昭
于家义
杨立恒
何淑华
机构
吐哈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吐哈油气》
1999年第4期38-42,96,共6页
文摘
针对低孔特低渗油田,在开发过程中调整挖潜难度较大,暴露出不同于中高渗油田的开发特点,为寻求处理好各种矛盾的政策界限和技术途径,达到改善低渗油田开发效果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双重目的。本文以鄯善油田三间房油藏为例,根据其主要开发特点及规律,总结了油井整体压裂、强化注采系统、分层注水、开发层系调整等所做的工作,评价了所取得的效果,对低孔特低渗油田合理高效开发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
鄯善油田
低渗透油气藏
油田开发
技术
效果
Keywords
Shanshan Oil Field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oil field development
technology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鄯善油田中含水期注采压力系统建立与评价
14
作者
袁昭
于家义
邵明记
郭克城
张云杰
机构
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试采技术》
2010年第1期5-8,11,共5页
文摘
针对鄯善油田进入中含水期开发后,低含水期以自喷井为主建立的注采压力系统已不能适应油田中含水期以抽油井为主的开发需要的矛盾,以油藏工程和采油工程基本原理为基础,从采油和注水系统(从地下到井筒到地面)入手,研究建立了中含水期合理的注采压力系统,对油田目前的注采压力系统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注采井数比保持在1:1~1:1.15内,才能使注采压力系统在中含水开发期内保持动态平衡。研究方法对于同类油田注采压力系统方面的研究和指导油田合理开发调整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鄯善油田
中含水期
抽油系统
注水系统
注采压力系统
分类号
TE357.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致密油岩心渗吸机理及表面活性剂提高采收率实验
被引量:
20
15
作者
王君如
杨胜来
曹庾杰
王梦雨
于家义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44-1050,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5CB2509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425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2017E-0405)。
文摘
目前随着三塘湖油田致密油注水吞吐轮次的增加,油水置换效率急剧降低。为研究合适的表面活性剂,提高致密油渗吸采收率,通过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并发明定量测量黏附油的渗吸实验装置,研究致密油岩心渗吸机理及表面活性剂吐温20、吐温80和仲烷基磺酸钠+椰子油二乙醇酰胺(WLW)溶液对致密油渗吸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渡孔喉中的渗吸滞留和岩石表面黏附油产生的原因是随着渗吸的进行毛管动力减弱,无法克服流动阻力;分散乳化油滴、降低界面张力、改善润湿性、降低黏附功降低因子,可以降低流动阻力、提高渗吸动力或者提高渗吸的毛细管动力与阻力差值,提高油水置换效率,实现表面活性剂提高渗吸采收率的目的。研究结果为采用表面活性剂提高渗吸采收率的深入研究及致密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致密油
提高采收率
渗吸实验
表面活性剂
Keywords
tight oil
enhanced oil recovery
imbibition experiment
surfactants
分类号
TE34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际地层温度压力条件下的渗吸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16
作者
曹庾杰
杨胜来
王君如
王梦雨
于家义
王敉邦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24-2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4257)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5CB2509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2017E‐0405)。
文摘
采用低渗透砂岩岩心进行实际地层温度压力条件下的渗吸实验,分析低渗透砂岩注水吞吐过程中的渗吸规律,并与常温常压渗吸实验进行了对比。实验表明,常温常压渗吸效率为18%~24%,平均为21%;前6 h岩心渗吸速率最快,为0.8~1.7%/h。实际地层温度压力条件渗吸效率为24%~31%,平均为27%;第1轮次渗吸速率最快,为2.6~3.6%/h。与常温常压渗吸相比,实际地层温度压力条件下能提升渗吸效率5%~7%,渗吸速率也明显高于常温常压渗吸,分析认为实际地层温度压力条件下可增加渗吸动力、减小渗吸阻力,更有利于发生油水置换。建立了渗吸深度理论计算模型,得出岩心渗吸波及的深度为0.25~0.63 cm,认为前期快速渗吸阶段进入的深度属于厘米级范围,渗吸深度随渗吸效率的增加而增加。综合研究认为,提高地层压力和进行大面积压裂可有效提高渗吸效率。
关键词
低渗透砂岩
注水吞吐
常温常压渗吸
渗吸深度
Keywords
Low permeability sandstone
Waterflooding huff‐puff
Imbibition of normal temperature‐pressure
Imbibition depth
分类号
TE34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鄯善油田含水上升规律及控水对策研究
被引量:
6
17
作者
袁昭
于家义
王作进
机构
吐哈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吐哈油气》
1998年第1期25-30,40,共7页
文摘
本文针对鄯善油田含水上升速度过快已严重制约油田稳产的这个最主要矛盾,从油藏工程和采油工程的基本原理入手,运用油藏工程综合分析方法和现代数值模拟手段,在分析油田分区含水上升规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单井的含水上升规律。依据含水变化特征,划分了三种含水上升类型,剖析了不同含水上升类型的开发特征及产生机理,提出了油田及分类控水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不同的控水方案作了经济可行性评价,为鄯善油田在开发过程中治理好"控制含水上升与储量损失"的矛盾创出了一条切合油田实际的新路。
关键词
鄯善油田
含水上升类型
产生机理
控水对策
分类号
TE358.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全文增补中
题名
鄯善油田西山窑油藏治理方案编制
18
作者
袁昭
于家义
李正科
机构
吐哈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吐哈油气》
1998年第4期44-49,共6页
文摘
本文针对西山窑油藏开发后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确定了"应用水平井技术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治理该油藏的思路,并运用综合分析、理论公式、数值模拟及经济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论证了水平井的临界产量和合理产能,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定了五套不同层次的模拟方案,并进行了对比优选,最后筛选出了具较佳技术及经济指标的方案。
关键词
西山窑油藏
水平井
模拟方案
对比优选
产能论证
分类号
TE3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三塘湖盆地条湖组沉凝灰岩致密油有效开发技术
被引量:
9
19
作者
于家义
李道阳
何伯斌
解士建
机构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4-720,共7页
基金
中国石油科技重大专项(2017E-04-07)。
文摘
三塘湖盆地中二叠统条湖组沉凝灰岩致密油分布稳定,天然裂缝发育,储集层具中—高孔、特低渗的特征,结合近年来研究区致密油勘探取得的成果,分析有效开发面临的技术性难题;采用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虽然实现了储量整体动用,但产量递减快,一次采收率低,开发效益差。为探寻类似致密油高效开发技术路线,逐步探索出快速补充地层能量注水吞吐技术,缩小井距,实现井间缝网搭接的缝控储量井网加密技术,加密后,由单井吞吐转向井组渗吸+驱替注水技术。采用以上技术,解决了多井低产的问题,采收率由2.5%逐渐提高至10.2%,采油速度保持在1.0%,达到了相对高效开发的目的,并实现了效益开发。形成的技术理念对类似致密油的有效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三塘湖盆地
二叠系
条湖组
沉凝灰岩
致密油
地质特征
有效开发
关键技术
Keywords
Santanghu basin
Permian
Tiaohu formation
tuffite
tight oil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
efficient development
key technology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火山岩氧化系数分布特征的火山喷发环境判识——以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牛圈湖-牛东构造带上石炭统为例
被引量:
2
20
作者
于家义
陈亚军
何伯斌
宋小勇
孟朋飞
付艳
机构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中科联华石油科学研究院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721-3738,共18页
基金
三塘湖牛东地区石炭系滚动目标优选项目(编号YJYHZC2019022)资助的成果。
文摘
受火山喷发沉积环境(陆上或水下)及岩浆酸度等因素的影响,火山喷发物的地球化学特征有很大差异,准确判识火山喷发环境是火山岩油气储层性质评价的重要地质依据。本文基于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牛圈湖-牛东构造带上石炭统58件火山岩样品主量元素地球化学数据,采用Fe;O;与FeO比值作为氧化系数,利用数理统计方法投点,根据上石炭统哈尔加乌组和卡拉岗组火山岩氧化系数分布特征判识其喷发沉积环境。统计结果表明,卡拉岗组34件样品氧化系数介于0.55~5.00,数值主要分布于1.0~3.0,说明火山喷发沉积环境复杂,非单纯的氧化环境;从部分单井垂向分布来看,氧化系数具有随埋深由深至浅呈明显增大的趋势,表示由弱还原环境逐渐向强氧化环境过渡。哈尔加乌组24件岩芯样品氧化系数介于0.25~0.94,数值主要集中于0.2~0.4,表明火山喷发沉积于贫氧的还原环境;从单井垂向分布来看,氧化系数受埋深影响极小,表示火山喷发沉积受水动力条件境影响小,沉积环境具有一定的水体深度。研究调研筛选了国内10个不同盆地108件火山岩样品数据资料,并充分考虑酸度对火山岩氧化系数的影响,建立了经岩浆酸度校正的基于氧化系数分布特征的火山喷发环境判识图版,以此标准判识研究采集的58件火山岩样品的喷发沉积环境;结果显示卡拉岗组火山喷发沉积环境比较复杂,以陆上喷发沉积成因为主,存在频繁水、陆过渡相环境;而哈尔加乌组火山岩则为典型的水下喷发成因,沉积于具一定水体深度的强还原环境;与前人基于微量元素富集特征、淬碎渣状构造、不整合及风化壳、海相化石、充填胶结物等有效判识标志识别的结果对比检验,二者是极为符合的;且在合理校正和规避各项影响因素下,基于氧化系数分布特征的火山喷发沉积环境判识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可应用于不同地质时代、不同盆地不同地质背景火山岩的喷发沉积古地理环境判别中。
关键词
马朗凹陷
上石炭统
火山岩
氧化系数
分布特征
喷发沉积
Keywords
Malang sag
Upper Carboniferous
volcanic rock
oxidation index
distributional property
eruption environment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军团病成因及防治
于家义
杨金刚
朱林
马仁骄
李红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鄯善油田含水上升类型及分类控水对策研究
于家义
袁昭
《低渗透油气田》
199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严寒地区商场建筑空调冷负荷特性分析
于家义
于化伦
朱林
王有镗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正交分析理论的商场供冷季负荷规律探寻
于家义
朱林
王有镗
朱晓林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鄯善油田中含水期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研究
于家义
饶大骞
等
《低渗透油气田》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鄯善油田中含水期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研究
于家义
邵明记
饶大骞
《吐哈油气》
200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鄯善油田东Ⅱ区井网加密研究
于家义
赵志龙
《低渗透油气田》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三低”复杂油藏开发技术对策研究
崔英怀
于家义
吴美娥
王茂显
张中劲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三塘湖盆地牛圈湖油田东区侏罗系西山窑组Ⅱ砂组沉积相研究
文静
于家义
王厉强
张中劲
吴美娥
姚孟多
罗威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气顶油田开发中隔障开采法浅议
袁昭
邵明记
于家义
乔向阳
张国松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供暖系统高低层建筑直连装置应用
张雅杰
于家义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供暖系统高低层建筑直连装置应用研究
张雅杰
于家义
刘晔
《工业锅炉》
200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鄯善油田三间房油藏开发技术及效果
袁昭
于家义
杨立恒
何淑华
《吐哈油气》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鄯善油田中含水期注采压力系统建立与评价
袁昭
于家义
邵明记
郭克城
张云杰
《试采技术》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致密油岩心渗吸机理及表面活性剂提高采收率实验
王君如
杨胜来
曹庾杰
王梦雨
于家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实际地层温度压力条件下的渗吸实验研究
曹庾杰
杨胜来
王君如
王梦雨
于家义
王敉邦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鄯善油田含水上升规律及控水对策研究
袁昭
于家义
王作进
《吐哈油气》
1998
6
全文增补中
18
鄯善油田西山窑油藏治理方案编制
袁昭
于家义
李正科
《吐哈油气》
1998
0
全文增补中
19
三塘湖盆地条湖组沉凝灰岩致密油有效开发技术
于家义
李道阳
何伯斌
解士建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基于火山岩氧化系数分布特征的火山喷发环境判识——以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牛圈湖-牛东构造带上石炭统为例
于家义
陈亚军
何伯斌
宋小勇
孟朋飞
付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