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室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培训模式现状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晓丽 曲华 +1 位作者 郑雅洁 于小虹 《中国医院》 2017年第9期79-80,共2页
通过对目前国内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现状的分析,指出了目前各手术室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在培训时间、培训导师的选择、培训、考核的内容及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旨在对规范手术室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培训模式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手术室 专科护士 教学基地 培训模式
下载PDF
循序渐进法与专科强化法在手术室新上岗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丽 曲华 +2 位作者 张冉 于娜 于小虹 《齐鲁护理杂志》 2016年第20期105-107,共3页
目的:比较循序渐进法与专科强化法在手术室新上岗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手术室新上岗护士39名作为专科强化组,采用专科强化法培训;将2010年10~2012年10月手术室新上岗护士35名作为循序渐进组,采用传... 目的:比较循序渐进法与专科强化法在手术室新上岗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手术室新上岗护士39名作为专科强化组,采用专科强化法培训;将2010年10~2012年10月手术室新上岗护士35名作为循序渐进组,采用传统循序渐进法培训。比较两组新上岗护士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医生满意度。结果:专科强化组在培训后1、3、6、9、12个月时的平均理论成绩良好,其中培训后第1、6个月的平均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循序渐进组,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专科强化组在培训后的1、3、6、9、12个月时的平均手术操作成绩良好,培训后的第3、6、9、12个月时的平均手术操作成绩均在90分以上,其中培训后第3、9、12个月的平均手术操作成绩均高于循序渐进组,其中培训后第9个月较为明显,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专科强化组在培训后1、3、6、9、12个月时的医生满意度评分良好,其中培训后第9、12个月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循序渐进组,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专科强化培训法与传统的循序渐进的培训方式培训效果相当,但专科强化培训方式能够及时解决专科人员紧缺,满足专科人员需求,对于缓解手术室人员紧张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新上岗护士 在职培训 专科强化培训
下载PDF
间断性变换手术床角度对平卧位手术患者受压部位皮肤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黄维健 于娜 +2 位作者 张冉 于小虹 曲华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年第13期985-989,共5页
目的评价间断性变换手术床角度在平卧位手术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6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住院行择期平卧位手术治疗的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试验组和30°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 目的评价间断性变换手术床角度在平卧位手术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6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住院行择期平卧位手术治疗的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试验组和30°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术中压疮预防措施;15°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巡回护士每间隔半小时按左倾15°-平卧-右倾15°调整手术床角度;30°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巡回护士每间隔半小时按左倾30°-平卧-右倾30°调整手术床角度。评价3组患者手术相关压疮发生率及医生对手术体位满意度。结果对照组、15°试验组和30°试验组患者术后压疮发生率分别为16%(8/50)、0、4%(2/5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0.120,P<0.05),进一步两两对比显示:对照组术后压疮发生率高于15°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对照组与30°试验组、15°试验组与30°试验组手术患者术后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对照组、15°试验组和30°试验组患者术后医生对手术体位满意度分别为(27.880±1.637)、(27.520±1.693)、(26.920±1.947)分,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3.779,P<0.05),进一步进行两两对比显示:对照组与15°试验组、15°试验组与30°试验组手术医生对手术体位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医生对手术体位满意度高于30°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性变换手术床角度可在不影响手术医生操作便捷性的前提下,降低手术相关压疮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其中间隔30 min,按左倾15°-平卧-右倾15°的手术床角度调整方案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体位 压疮预防 手术 平卧位 间断性
原文传递
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5
4
作者 黄维健 曲华 于小虹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3期369-373,共5页
目的构建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合理设置手术室急救护理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6月成立研究小组,通过文献回顾形成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评价体系草案,编制咨询问卷。于2019年7—9月通过... 目的构建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合理设置手术室急救护理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6月成立研究小组,通过文献回顾形成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评价体系草案,编制咨询问卷。于2019年7—9月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放问卷进行专家函询,采用半结构访谈、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构建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95.5%;专家权威系数为0.94、0.92;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48、0.405。最终构建的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评价体系包括5项一级指标、23项二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评价体系可全面评估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急救能力,具有较强的严谨性,可为科学设置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培训课程及考核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手术室 德尔菲法 急救能力 评价体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