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清传奇林中的一朵奇葩--宣鼎《返魂香》由来及艺术探微 被引量:2
1
作者 于师号 张昳丽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4-76,共3页
宣鼎是晚清文坛上一位值得注意的作家,有着“第二聊斋”之誉的《夜雨秋灯录》是他杰出的代表作品,已为大家所熟悉。其实,宣鼎不仅仅是位出色的小说家,他同时也是位较有影响的书法家、画家、戏曲作家。他的作品除了《夜雨秋灯录》之... 宣鼎是晚清文坛上一位值得注意的作家,有着“第二聊斋”之誉的《夜雨秋灯录》是他杰出的代表作品,已为大家所熟悉。其实,宣鼎不仅仅是位出色的小说家,他同时也是位较有影响的书法家、画家、戏曲作家。他的作品除了《夜雨秋灯录》之外,其他如《三十六声粉铎图咏》包括了绘画36幅、俚曲36阕,七绝19首;另外《返魂香》是他的传奇剧本,光绪三年(1877)由上海申报馆刊刻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奇剧本 晚清 《夜雨秋灯录》 艺术 代表作品 戏曲作家 小说家 书法家
下载PDF
诗性与灵性:林黛玉、婴宁形象的生态美学解读 被引量:16
2
作者 于师号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41-45,共5页
《聊斋志异》中的婴宁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极具代表性的两个女性形象,二者有着诸多的共性。二者都爱花成癖,亲和自然,诗意地栖居;一为狐妖所幻,一为仙姝降凡,自具"返魅"的神秘性和灵性;一个爱笑,一个爱哭... 《聊斋志异》中的婴宁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极具代表性的两个女性形象,二者有着诸多的共性。二者都爱花成癖,亲和自然,诗意地栖居;一为狐妖所幻,一为仙姝降凡,自具"返魅"的神秘性和灵性;一个爱笑,一个爱哭,共同散发着生命本真的自由美。二者皆为作者心目中理想的女性形象,其内外共性特质都对当今的生态美学范式进行了很好的诠释,闪耀着作者超前、原朴的生态审美智慧。对这两个文学形象的生态美学解读,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领会《聊斋志异》《红楼梦》的文学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性 灵性 林黛玉 婴宁 生态美学
下载PDF
《夜雨秋灯录》所展示的晚清社会民生百态 被引量:7
3
作者 于师号 《语文学刊》 2018年第4期50-53,共4页
作为时代的一面镜子,《夜雨秋灯录》立体化地展现了中国晚清社会的民生百态:反映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黑暗现实,同情下层人民遭受的种种苦难;揭示世风的污浊和道德的沦丧,颂扬善行美德和良知侠举;揭露封建礼教对广大女性的残酷桎梏,发... 作为时代的一面镜子,《夜雨秋灯录》立体化地展现了中国晚清社会的民生百态:反映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黑暗现实,同情下层人民遭受的种种苦难;揭示世风的污浊和道德的沦丧,颂扬善行美德和良知侠举;揭露封建礼教对广大女性的残酷桎梏,发掘女性身上的人性美、道德美,赞颂她们的义、侠、智、勇;披露当时社会上各种旧俗陋习,揭示邪教的虚伪本质,讽刺"时文"和官场的阿谀奉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鼎 《夜雨秋灯录》 晚清社会 民生百态
下载PDF
孔子“周游列国”的文化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于师号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37-47,123,共12页
“游”是孔子生命历程中重要的文化事象,对中国古代士人“游”的传统具有开创性意义。“周游列国”乃孔子“游”文化最典型之表现,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周游列国”使孔子有机会感受不同的地域民情,为其最终成为“集大成者”提供了现实... “游”是孔子生命历程中重要的文化事象,对中国古代士人“游”的传统具有开创性意义。“周游列国”乃孔子“游”文化最典型之表现,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周游列国”使孔子有机会感受不同的地域民情,为其最终成为“集大成者”提供了现实基础;“周游列国”对传播孔子学术思想、普及文教、扩大自身影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周游列国”的见闻和遭遇对孔子自身思想的发展、成熟以及转变也不无影响,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促进孔子思想重心由“礼”向“仁”的转变;二是对孔子晚年入仕思想的弱化不无影响。正是在与现实社会的磨合实践中,孔子的人生哲学、政治哲学、教育哲学才得以更好地丰富、完善和融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周游列国”
下载PDF
周德清、钟嗣成比较探微 被引量:1
5
作者 于师号 张昳丽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99-101,共3页
周德清与钟嗣成同为元代杰出的曲学家。二人的两部剧曲论著《中原音韵》与《录鬼簿》 ,在元曲立意和文辞上 ,有大致相同的美学要求。然而 ,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关键词 周德清 钟嗣成 《中原音韵》 《录鬼簿》 异同比较
下载PDF
“好人”现象的历史观照与现实思考 被引量:6
6
作者 于师号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第6期99-101,共3页
2015年9月20日是全国第十三个公民道德宣传日,也是南京市第一个"好人节"。南京市文明办邀请了相关专家召开了一个小型的"好人文化"研讨会。各位专家就好人现象的特征与效应、好人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好... 2015年9月20日是全国第十三个公民道德宣传日,也是南京市第一个"好人节"。南京市文明办邀请了相关专家召开了一个小型的"好人文化"研讨会。各位专家就好人现象的特征与效应、好人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好人现象的成因与好人行为的心理机制、好人的立法保护等问题畅所欲言,发表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现将部分专家的发言予以摘登,以期引起理论界对"好人"、"好人现象"、"好人文化"的进一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人现象 特征 效应 成因 保护
下载PDF
天缘与人力——从“金锁”来历看“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 被引量:3
7
作者 于师号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06-109,共4页
《红楼梦》中“金锁”的来历颇有可疑之处 ,文章主要从“何时而来语焉不详 ,薛姨母女话语自相矛盾 ,旁人影射真相 ,形势所迫、利益使然”四个方面论述了“金锁”应是薛家为制造“金玉良缘”而有意自造 ,并在此基础上对“木石前盟”和“... 《红楼梦》中“金锁”的来历颇有可疑之处 ,文章主要从“何时而来语焉不详 ,薛姨母女话语自相矛盾 ,旁人影射真相 ,形势所迫、利益使然”四个方面论述了“金锁”应是薛家为制造“金玉良缘”而有意自造 ,并在此基础上对“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进行再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金锁 木石前盟 金玉良缘
下载PDF
基于角色转换的大学语文教学新模式 被引量:5
8
作者 于师号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9-22,共4页
基于教学实践,文章提出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这种基于角色转换的教学新模式具有多方面的教学促进作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消解对该门课既有的误解和抵触情绪,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和参与意识,... 基于教学实践,文章提出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这种基于角色转换的教学新模式具有多方面的教学促进作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消解对该门课既有的误解和抵触情绪,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和参与意识,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该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教师应从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导演,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教学模式 角色转换
下载PDF
《可园词存》与陈作霖的南京地域文化情结 被引量:2
9
作者 于师号 《文教资料》 2016年第33期13-14,62,共3页
可园老人陈作霖对家乡南京的文化情结不仅体现在对乡邦文献的整理上,亦凝结在其文学创作中。陈作霖的《可园词存》不仅对其重要的南京文学交游活动有生动全面的记述,而且对南京地理名胜、历史掌故、风土名物等进行了多方面描绘和展现,... 可园老人陈作霖对家乡南京的文化情结不仅体现在对乡邦文献的整理上,亦凝结在其文学创作中。陈作霖的《可园词存》不仅对其重要的南京文学交游活动有生动全面的记述,而且对南京地理名胜、历史掌故、风土名物等进行了多方面描绘和展现,表现出了其对南京地域文化的深厚情结。《可园词存》是认识该时期南京文坛活动与风貌的重要纽带,亦是追溯近代南京地域文化图景的重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作霖 《可园词存》 南京 地域文化
下载PDF
漫议孔子与古代戏剧——以《麒麟记》为解读对象
10
作者 于师号 张昳丽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51,共2页
“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①孔子,作为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式人物.其形象不仅频繁出现于历史、哲学、政治等话语体系中。而且在散... “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①孔子,作为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式人物.其形象不仅频繁出现于历史、哲学、政治等话语体系中。而且在散文、传记、诗词歌赋及民间传说中都有着广泛而深入的文学化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古代戏剧 中国文化 解读 麒麟 话语体系 民间传说 诗词歌赋
下载PDF
南京近代词人陈作霖与《可园词存》刍议
11
作者 于师号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4期86-90,共5页
陈作霖不仅是近代南京著名的经学家、地方史志学家、教育家,亦是影响一时的文学家,其不仅创作宏富,而且结交甚广,推动了近代南京文坛的繁盛。陈作霖晚年始作词,有词集《可园词存》。陈词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感怀时事、咏物、写景、纪游... 陈作霖不仅是近代南京著名的经学家、地方史志学家、教育家,亦是影响一时的文学家,其不仅创作宏富,而且结交甚广,推动了近代南京文坛的繁盛。陈作霖晚年始作词,有词集《可园词存》。陈词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感怀时事、咏物、写景、纪游、悼亡、题画等,几乎无所不包,不少词作还带有一定的佛教旨趣,对南京地方名物亦有很好的表现。总体来看,陈词调摹两宋,风格以平和稳健为主,同时亦不乏讥诮和幽默,用语清新自然,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强烈的画面感、色彩感亦是陈词在艺术上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作霖 《可园词存》
下载PDF
晚清小说戏曲作家宣鼎交游考论
12
作者 于师号 《文教资料》 2012年第19期19-21,共3页
文章综合新材料《寰宇琐纪》中透漏的零散信息,对晚晴小说戏曲作家宣鼎的交游考察后发现:宣鼎交游对象多为下层官吏、幕僚和底层书画家,对宣鼎交游的考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返魂香》、《夜雨秋灯录》在人物取向和审美趣味上... 文章综合新材料《寰宇琐纪》中透漏的零散信息,对晚晴小说戏曲作家宣鼎的交游考察后发现:宣鼎交游对象多为下层官吏、幕僚和底层书画家,对宣鼎交游的考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返魂香》、《夜雨秋灯录》在人物取向和审美趣味上呈现出来的鲜明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鼎 交游 审美取向
下载PDF
彭孙遹词学思想发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昳丽 于师号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27-31,共5页
彭孙遹是清初词坛上一位优秀的词人,被王士禛誉为"近代词人第一"。他的词学思想也颇有独到之处,本文结合《金粟词话》,探究其词学思想。本文首次总结出他在词论上以自然为宗,并举雕琢;兼容并包,不以婉约、豪放争长;积极倡导,... 彭孙遹是清初词坛上一位优秀的词人,被王士禛誉为"近代词人第一"。他的词学思想也颇有独到之处,本文结合《金粟词话》,探究其词学思想。本文首次总结出他在词论上以自然为宗,并举雕琢;兼容并包,不以婉约、豪放争长;积极倡导,纠云间之弊三个方面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孙通 词学 《金粟词话》
下载PDF
论孔子“游”的文化范式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昳丽 于师号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93-97,共5页
"游"乃贯穿整个中国文化系统的重要命题之一。孔子之"游"不论是在"游"的空间范围、持续时间、规模形式,还是在文化功能上,都具有开历史先河的范式意义。首先,孔子之"游"带有鲜明的礼乐文化特征... "游"乃贯穿整个中国文化系统的重要命题之一。孔子之"游"不论是在"游"的空间范围、持续时间、规模形式,还是在文化功能上,都具有开历史先河的范式意义。首先,孔子之"游"带有鲜明的礼乐文化特征。"比德"是孔子重要的游历审美观,其"游"带有鲜明的君子风范。其次,"行道"乃孔子"游"的终极目的,孔子之"游"自内而外彰显着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践道、殉道悲剧精神,充分展现出孔子作为一位真正"知识分子"所具有的伟大精神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游” 文化范式
下载PDF
大学生生态美学教育的现状及诉求分析——以江苏高校为例
15
作者 刘雯雯 于师号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78-80,共3页
生态美学将重建人类的存在、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平衡互动的审美关系作为美学思考的核心。文章以当前江苏高校大学生生态美学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对大学生对高校开展生态美学教育的意愿度及心理预期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生态美学教... 生态美学将重建人类的存在、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平衡互动的审美关系作为美学思考的核心。文章以当前江苏高校大学生生态美学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对大学生对高校开展生态美学教育的意愿度及心理预期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生态美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现状 诉求分析 发展预期
下载PDF
论汪曾祺小说中的市民文化色彩
16
作者 黄心怡 于师号 《神州》 2018年第21期11-12,共2页
市井是市民文化的载体,市民是市井文化的建构者。汪曾祺的小说由于将文化视角转向质朴、自然的市井风俗风景和市民风情文化,因此成为市井小说的典范。而文学研究的根本使命还是研究“人”,汪曾祺借描绘乡土风俗,实则反映了市民通俗的生... 市井是市民文化的载体,市民是市井文化的建构者。汪曾祺的小说由于将文化视角转向质朴、自然的市井风俗风景和市民风情文化,因此成为市井小说的典范。而文学研究的根本使命还是研究“人”,汪曾祺借描绘乡土风俗,实则反映了市民通俗的生活心态及作者独特的民间哲学思想。文章将根据汪曾祺的市井小说作品,解读和探讨汪曾祺小说作品中市民文化的世俗人情色彩、艺术价值及精神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 市井小说 市民文化 乡土风俗
下载PDF
《论语》中的称谓使用与其反映的人际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笑格 于师号(指导) 《戏剧之家》 2019年第23期214-215,共2页
《论语》作为一部经典语录体,称谓使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称谓使用进行研究时,可以窥见孔门师徒遵守礼仪、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本文将从孔子对弟子的称谓与孔子自称、弟子对孔子的称谓与弟子之间的称谓,以及《论语》书写者使用... 《论语》作为一部经典语录体,称谓使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称谓使用进行研究时,可以窥见孔门师徒遵守礼仪、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本文将从孔子对弟子的称谓与孔子自称、弟子对孔子的称谓与弟子之间的称谓,以及《论语》书写者使用的称谓这几方面进行分析,探究不同的称谓背后所蕴含的各种关系与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孔子与弟子 称谓使用 人际关系
下载PDF
孔子的"方内之游"与庄子的"方外之游" 被引量:6
18
作者 于师号 《求索》 CSSCI 2012年第11期92-94,共3页
"游"是孔子、庄子身上共同存在的重要文化事项,二者之"游"在表现、本质及风格上均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质。孔子之"游"主要体现为一种带有游学、游教、游宦等功能含义的现实之"游",带有鲜明的实... "游"是孔子、庄子身上共同存在的重要文化事项,二者之"游"在表现、本质及风格上均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质。孔子之"游"主要体现为一种带有游学、游教、游宦等功能含义的现实之"游",带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同时,孔子之"游"也包括心志之"游",主要表现为游历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雍容气质,即"乐道"精神,以及其"游艺"思想。庄子之"游"则主要表现为一种心灵、精神之"游",其终极目的在于达到一种绝对超脱、"无待"的自由境界。现实色彩鲜明的孔子之"游"与理想化、虚幻化的庄子之"游",共同开启了中国士人"游"文化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对中国古代的士人"游"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标示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庄子 “游” 文化特质
原文传递
宣鼎家世及生平事迹新证 被引量:2
19
作者 于师号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8-150,共13页
宣鼎是晚清著名的文言小说家、戏曲家、画家和书法家。关于其家世,前人少有论及,本文借助新材料《旌表节孝宣节目王太孺人苦节图说》对其进行大致清晰的追索。宣鼎之字号,意见不一,本文考证,"子九"为其字,"瘦梅"为... 宣鼎是晚清著名的文言小说家、戏曲家、画家和书法家。关于其家世,前人少有论及,本文借助新材料《旌表节孝宣节目王太孺人苦节图说》对其进行大致清晰的追索。宣鼎之字号,意见不一,本文考证,"子九"为其字,"瘦梅"为其常用之号。宣鼎繁多的号,透露出其不同境遇下的心境,及其审美意趣等信息。其室名"仙蝶来馆"之来历,极富奇幻色彩,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其清高自守的文人气质以及强烈的自我幻想意识。本文并结合新搜集之材料,分四个时期勾勒出宣鼎一生的活动轨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宣鼎一生的现实遭际与其创作之间的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鼎 字号 室名 家世 生平
原文传递
《夜雨秋灯录》本事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师号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14-223,共10页
《夜雨秋灯录》是晚清著名的文言小说,有"第二聊斋"之誉。对该书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对其本事的研究前人却很少涉及。通过考察地方志,我们发现该小说的不少故事都本于《天长县志》等方志的记载。该发现使我们对... 《夜雨秋灯录》是晚清著名的文言小说,有"第二聊斋"之誉。对该书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对其本事的研究前人却很少涉及。通过考察地方志,我们发现该小说的不少故事都本于《天长县志》等方志的记载。该发现使我们对该书的创作特色有了更新的认识:《夜雨秋灯录》虽然是模仿《聊斋志异》的传奇作品,但并不完全是荒诞离奇之作,它从很多方面真实再现了晚清社会的世情百态,具有较强的纪实成分,可谓是一朵现实沃土上盛开的浪漫之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鼎 《夜雨秋灯录》 本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