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建构语义关联中育德——论网络时代的德育路径变革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希勇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6-170,共5页
网络时代对德育造成深刻影响。当前,互联网从Web2.0发展到Web3.0时代,语义网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语义关联不仅是话语关联,也是意义关联,在深层次上是精神关联。网络时代是德育变革的时代坐标,德育应在建构语义关联中育德,其路径如下:化... 网络时代对德育造成深刻影响。当前,互联网从Web2.0发展到Web3.0时代,语义网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语义关联不仅是话语关联,也是意义关联,在深层次上是精神关联。网络时代是德育变革的时代坐标,德育应在建构语义关联中育德,其路径如下:化"主体间性"为"本体"共性,从而探求对话"本体";化"虚拟世界"为"现实世界",从而寻找"意义世界";化网络"媒体"为命运"媒介",从而建构"精神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代 WEB3.0时代 语义关联 德育 变革
下载PDF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现代与后现代课程观的审视 被引量:1
2
作者 于希勇 《职业教育研究》 2007年第10期9-10,共2页
高职教育改革伴随着高职课程改革,高职课程改革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构建应以现代课程观为理论基础,以后现代课程观为理想性追求。
关键词 以就业为导向 高职课程 现代课程观 后现代课程观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专业定制”教学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于希勇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30-33,44,共5页
高校思政课教学“专业定制”有助于统整“课程思政”元素,有助于“教”与“学”之间的意义建构,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转“识”成“智”。运用泰勒原理、教学意向性活动、建构主义等教学理念,为高校思政课“专业定制”探寻理论基础,发... 高校思政课教学“专业定制”有助于统整“课程思政”元素,有助于“教”与“学”之间的意义建构,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转“识”成“智”。运用泰勒原理、教学意向性活动、建构主义等教学理念,为高校思政课“专业定制”探寻理论基础,发现思政课教学“专业定制”的路径是面向思政课学习者探究“专业可能”,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实现教师教学特长和学生专业特色的耦合,以及在个性化学习场域中融贯“思政课堂”与“专业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程 教学设计 专业定制
下载PDF
鲁迅小说中的酒俗文化精神诠解
4
作者 于希勇 许敏燕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27-30,共4页
酒俗文化是民俗文化之一种,深刻反映着特定的人物性格、时代精神和文化传统。鲁迅小说中的酒俗文化,折射出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特有的酒神精神。在鲁迅小说中,涵盖诸多酒俗文化元素。从这些酒俗文化中,可以诠解出借酒消愁、以酒自慰和以... 酒俗文化是民俗文化之一种,深刻反映着特定的人物性格、时代精神和文化传统。鲁迅小说中的酒俗文化,折射出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特有的酒神精神。在鲁迅小说中,涵盖诸多酒俗文化元素。从这些酒俗文化中,可以诠解出借酒消愁、以酒自慰和以酒和解等民族性格,以及醉酒、酒疯等中国特色的酒神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酒俗 文化 精神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的实践特性
5
作者 于希勇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3-37,共5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伦理思想是对康德义务论的批判和继承,具有鲜明的实践特性。首先,它强调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确立道德主体性,在生产实践中寻找德性的鲜活元素,在生活实践中生发出"善良意志",从而在实践中涵育整全的道德主体。其次... 马克思恩格斯的伦理思想是对康德义务论的批判和继承,具有鲜明的实践特性。首先,它强调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确立道德主体性,在生产实践中寻找德性的鲜活元素,在生活实践中生发出"善良意志",从而在实践中涵育整全的道德主体。其次,它强调在交往实践中确立主体间性,因此在实践中探究工具理性的根源,试图在生产关系变革中实现自由平等地交往,并且在现实层面展开实践法则。再次,它强调在人民群众实践中确立类主体性,因此在对"类生活"的构想中关照人民的尊严,将人民群众视为实现人类解放的主体性力量。在此意义上,共产主义是一种创生类主体的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康德 义务论 伦理思想 实践
下载PDF
“红船精神”对新时代官德重塑的伦理启示
6
作者 于希勇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55-61,共7页
“红船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中国革命精神基因,是共产党执政的宝贵道德资源。官德作为党员干部所必需恪守的职业道德和政治操守,需要继承历史传统,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红船精神”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品性,体现了以人民为... “红船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中国革命精神基因,是共产党执政的宝贵道德资源。官德作为党员干部所必需恪守的职业道德和政治操守,需要继承历史传统,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红船精神”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品性,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义务论、无产阶级功利主义、社会主义契约精神以及对劳动人民美德的赞扬,并彰显出命运共同体情怀,这些都应该在新时代的官德中得到继承和发扬。因此,从“红船精神”的伦理向度,发掘“红船精神”对新时代官德重塑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红船精神” 新时代 官德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下载PDF
构建社群事业共同体——浙江省社会管理经验的理论审视
7
作者 于希勇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4Z期15-17,共3页
要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具有重大意义。浙江省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虽然积累了闻名全国的一些经验,但仍需要从理论层面进行审视和提升。
关键词 社会管理 管理经验 枫桥经验 公益属性 帕森斯 政府机构 行政机构 部门利益 组织承诺 国家行政学院
下载PDF
论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美德伦理特质
8
作者 于希勇 洪建亚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7,共7页
文章通过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文本与实践的梳理,提炼出习近平治国理政具有美德伦理特质。习近平治国理政注重发掘英雄道德模范的美德,善于追寻历史模范人物的美德,褒扬时代英雄人物的美德,发现特定群体的美德之“美”。习近平治国理政阐明... 文章通过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文本与实践的梳理,提炼出习近平治国理政具有美德伦理特质。习近平治国理政注重发掘英雄道德模范的美德,善于追寻历史模范人物的美德,褒扬时代英雄人物的美德,发现特定群体的美德之“美”。习近平治国理政阐明了社会不同职业群体的美德标准,在肯定劳动人民美德的基础上,对师德、青少年道德、军队官兵道德等职业群体提出了道德要求。习近平治国理政特别对党员干部的德性进行严格要求,将理想信念作为党员干部德性的“硬核”,对党员干部的美德标准进行了归纳提炼,并注重党员干部在实践中养成美德。文章揭示出习近平治国理政在伦理方法层面不同于西方德性伦理学的重要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治国理政 伦理 美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政治伦理溯源
9
作者 于希勇 《观察与思考》 2020年第5期44-52,共9页
习近平关于治国理政的思想具有多个层面的政治伦理历史承接,在汲取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思想精华的同时,赓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伦理思想,继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伦理品格,加深了中国特... 习近平关于治国理政的思想具有多个层面的政治伦理历史承接,在汲取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思想精华的同时,赓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伦理思想,继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伦理品格,加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伦理关切。从习近平同志的从政经历来看,习近平治国理政光大了地方治理实践中的道德关切,展现出一以贯之的政治伦理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治国理政 政治伦理 历史脉络
下载PDF
美国公民参与的文化语式研究
10
作者 于希勇 《未来与发展》 2013年第5期52-55,共4页
美国公民参与的文化语式与民主准则体系相匹配,体现出同质性与对立性的统一,表现为互补性和包容性的构型。本文通过理论检视,概括出文化语式是美国公民参与的理论底色,公民参与依循特定的符号准则体系,其历史过程具有融贯性。就当代中... 美国公民参与的文化语式与民主准则体系相匹配,体现出同质性与对立性的统一,表现为互补性和包容性的构型。本文通过理论检视,概括出文化语式是美国公民参与的理论底色,公民参与依循特定的符号准则体系,其历史过程具有融贯性。就当代中国而言,对美国公民社会的研究不应囿于"刻板印象",应立足本土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将"公益"作为公民参与的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公民参与 文化语式
下载PDF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现代与后现代课程观的审视
11
作者 于希勇 《技术与教育》 2007年第2期46-49,共4页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伴随着高职课程改革,高职课程改革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构建应以现代课程观为理论基础。以后现代课程观为理想性追求。笔者以现代课程观与后现代课程观为理论视野,试图构建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
关键词 以就业为导向 高职课程 现代课程观 后现代课程观
下载PDF
美国公益教育及其启示
12
作者 于希勇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7年第12期9-13,共5页
美国公益教育是公民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公益教育从公民课程标准制定到教材编制,再到课堂教学,形成了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教育体系。聚焦公民课程中的公益教育,厘清美国公益教育的基本特质,并对我国开展公益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公民课程 公益 公益教育
下载PDF
学生技术能手职业素养传承与教学转化研究——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3
作者 于希勇 《科教导刊》 2012年第6期59-60,共2页
近些年来,在高职院校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中,学生作为技术能手异军突起。然而,其职业素养尚需提炼、传承及进行教学转化。本文认为,应实现竞赛精神与就业导向的有机结合,实现技术能手向创新型应用人才的提升,设计一种优秀职业素养向... 近些年来,在高职院校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中,学生作为技术能手异军突起。然而,其职业素养尚需提炼、传承及进行教学转化。本文认为,应实现竞赛精神与就业导向的有机结合,实现技术能手向创新型应用人才的提升,设计一种优秀职业素养向教学改革的现实转化的高职课程。并对学生技术能手职业素养传承与教学转化路径进行了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能手 职业素养 教学转化
下载PDF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方法体系整体架构研究
14
作者 于希勇 《科教文汇》 2013年第4期153-154,共2页
当下,"基础课"教学存在困境:课程体系不够灵活课程体系决策集中度过高,以及课程体系过于复杂。应在课程方法整体架构前提下,明确"基础课"价值定位,实现教材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达成课程目标的要求,从而实现课程体系... 当下,"基础课"教学存在困境:课程体系不够灵活课程体系决策集中度过高,以及课程体系过于复杂。应在课程方法整体架构前提下,明确"基础课"价值定位,实现教材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达成课程目标的要求,从而实现课程体系整体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课”课程体系 整体架构
下载PDF
在协商中实现公益--美国公益教育借鉴及超越 被引量:3
15
作者 许敏燕 于希勇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0-82,共3页
自由主义不能概括美国公民教育的全部,公益教育在美国公民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公益教育主要通过学生扮演协商者的角色来实施。我国公益教育应借鉴美国公益教育的基本形式,帮助学生学会协商;另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自由主义不能概括美国公民教育的全部,公益教育在美国公民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公益教育主要通过学生扮演协商者的角色来实施。我国公益教育应借鉴美国公益教育的基本形式,帮助学生学会协商;另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对美国公益教育做出超越,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育良好公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教育 公益 公益教育 学会协商
下载PDF
网络时代主流话语的建构路径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敏燕 于希勇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7-28,共2页
在网络时代进行主流话语的重建,必须在政府部门、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团体各界之间形成“合力”。
关键词 主流话语 网络时代 建构路径 政府部门 社会团体 新闻媒体
下载PDF
当代青年“CC族”文化价值体系探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敏燕 于希勇 《当代青年研究》 2011年第10期7-12,共6页
"CC族"正在成为风行国内外的"新一族",反映出特定的文化价值体系转变。本文梳理了欧美学者对"CC族"的研究,并对其内蕴的价值体系进行了深度探析。文章阐述了"CC族"诞生的文化背景,并勾勒出&quo... "CC族"正在成为风行国内外的"新一族",反映出特定的文化价值体系转变。本文梳理了欧美学者对"CC族"的研究,并对其内蕴的价值体系进行了深度探析。文章阐述了"CC族"诞生的文化背景,并勾勒出"CC族"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而揭示出其与世界文化价值体系变迁的内在关系。文章还结合我国青年价值观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建构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CC族 文化 价值观
下载PDF
建国以来绍兴文化变迁及走向研究
18
作者 许敏燕 于希勇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40-43,共4页
建国以来绍兴文化既与时代和社会变迁同步,同时又可作为地域文化变迁的典型。建国初期,是绍兴文化的组织化、现代化时期;"文革"时期,是绍兴文化的政治化、"革命"化时期;改革开放之后,是绍兴文化的经济化、市场化时... 建国以来绍兴文化既与时代和社会变迁同步,同时又可作为地域文化变迁的典型。建国初期,是绍兴文化的组织化、现代化时期;"文革"时期,是绍兴文化的政治化、"革命"化时期;改革开放之后,是绍兴文化的经济化、市场化时期。绍兴文化要继续发展,必须树立文化自觉:警惕文化现代化进程的工具理性,走出文化市场化的"两难",以及参与全球化进程中本土文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以来 文化 绍兴文化
下载PDF
论高职生职业神圣感的培育
19
作者 许敏燕 于希勇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2期61-63,共3页
职业神圣感是对自己将要从事或正在从事的职业的一种尊崇和敬重。培育高职生的职业神圣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就业、乐业和建立事业。针对高职生群体中间缺乏职业认同感、存在职业失落感和职业世俗感的现状,应在思想政治课、就业指导和实... 职业神圣感是对自己将要从事或正在从事的职业的一种尊崇和敬重。培育高职生的职业神圣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就业、乐业和建立事业。针对高职生群体中间缺乏职业认同感、存在职业失落感和职业世俗感的现状,应在思想政治课、就业指导和实训实习等层面,加强有针对性的职业神圣感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生 职业神圣感 教育
下载PDF
听民意 解民忧 牢记使命再出发
20
作者 张平 孙新宝 +6 位作者 王欣 吴勇 于希勇 王自亮 林乃炼 方益波 吴伟强 《杭州》 2019年第28期24-27,共4页
现在,各地都在广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是这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杭州也在结合自身实际把“三学三促建名城”作为总载体贯穿其中,全面深入推进这项主题教育。据了解,此次杭州的主... 现在,各地都在广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是这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杭州也在结合自身实际把“三学三促建名城”作为总载体贯穿其中,全面深入推进这项主题教育。据了解,此次杭州的主题教育在4万多个基层党组织,70多万名共产党员中展开,第一批共有105家单位参加。杭州将如何通过主题教育,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这项活动和老百姓有什么关联?听听社会各界如何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教育 民意 基层党组织 共产党员 党员干部 杭州 老百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