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以权力与权利的关系为进路 被引量:3
1
作者 于延晓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0-83,共4页
中国共产党由革命的党转变为执政的党,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历史合法性是否一劳永逸?党执政的现实合法依据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实质上涉及执政权的合法性。所以,从权力与权利关系的维度就解答了党执政的现实合法性问题,即执政权... 中国共产党由革命的党转变为执政的党,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历史合法性是否一劳永逸?党执政的现实合法依据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实质上涉及执政权的合法性。所以,从权力与权利关系的维度就解答了党执政的现实合法性问题,即执政权来源于权利,取得于法律的规定和确认,受制于权利。它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内涵,符合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执政权 权利 政权合法性
下载PDF
加强和规范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的机制建设——基于对L省T市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调研 被引量:3
2
作者 于延晓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45,共7页
加强与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政治优势,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选择。基层农村党组织是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基层党员的主要平台,是引导促进基层社会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在基层执政的根基。目前基层农村的现实、农村党... 加强与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政治优势,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选择。基层农村党组织是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基层党员的主要平台,是引导促进基层社会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在基层执政的根基。目前基层农村的现实、农村党支部和党员的状况制约了党内政治生活的正常开展,凝聚力不足、组织力不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此,从农村实际出发,建立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制度机制非常必要。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建立四个逻辑联系的制度机制,即动员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估机制。动员机制解决思想认识和活力源泉问题;运行机制解决过程顺畅问题;保障机制解决支持条件问题;考评机制解决绩效标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层党支部 组织力 党内政治生活 机制建设
下载PDF
从韦伯的合法性理论看转型期中国政治合法性基础 被引量:2
3
作者 于延晓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4-16,共3页
西方近现代,特别是马克斯.韦伯的政治合法性问题的研究对中国的政治合法性基础的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透过韦伯理论,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将转型中国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是我们的重要选择。这对于丰富中国语境下政治合... 西方近现代,特别是马克斯.韦伯的政治合法性问题的研究对中国的政治合法性基础的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透过韦伯理论,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将转型中国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是我们的重要选择。这对于丰富中国语境下政治合法性理论、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合法性 基础 转型中国 法治 和谐社会
下载PDF
法治:转型期中国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被引量:1
4
作者 于延晓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8-81,共4页
西方近现代,特别是马克斯.韦伯对政治合法性问题的研究对中国政治合法性基础的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转型期的中国迫切需要巩固政治合法性的基础,以整合各种合法资源,为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总结西方经验,具体分析中国情况,将转型期... 西方近现代,特别是马克斯.韦伯对政治合法性问题的研究对中国政治合法性基础的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转型期的中国迫切需要巩固政治合法性的基础,以整合各种合法资源,为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总结西方经验,具体分析中国情况,将转型期中国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是我们的重要选择;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与法治息息相关的市场经济的建设,同时也要协调好自然理性与主导意识形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合法性 基础 转型中国 规则 价值 法治建设
下载PDF
反思与重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理之维
5
作者 于延晓 吴珺 《行政与法》 2010年第9期97-99,共3页
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促使人类反思工业文明行为,从而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本文从法理之维度来探讨生态文明建设,即从生态伦理观、环境法的价值排序和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以期为生态文明建设尽一份责任。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建设 伦理观 价值 权利 义务
下载PDF
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两次争论
6
作者 于延晓 《长白学刊》 CSSCI 1998年第6期83-85,共3页
0年代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已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的范例而载入史册。回眸本世纪中期的这段历史,确有许多耐人寻味的事情,有许多还是至今研究的热点问题,笔者就其中的两次争论问题做了点考察,以鉴今日。一1951年,大规模... 0年代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已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的范例而载入史册。回眸本世纪中期的这段历史,确有许多耐人寻味的事情,有许多还是至今研究的热点问题,笔者就其中的两次争论问题做了点考察,以鉴今日。一1951年,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还在轰轰烈烈地进行,这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社会 邓子恢 社会主要矛盾 刘少奇 过渡时期总路线 农业生产合作社 中心任务 农业集体化
下载PDF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7
作者 于延晓 《长白学刊》 CSSCI 2001年第3期85-87,共3页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20年的艰辛探索。在探索中,毛泽东揭示了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理论,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思想,为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辟提供了丰富素材。毛泽东的探索也存在...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20年的艰辛探索。在探索中,毛泽东揭示了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理论,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思想,为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辟提供了丰富素材。毛泽东的探索也存在着理论。 历史和实践的局限性,是毛泽东最终没有成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局限性 民主政治 中国式经济
下载PDF
法的人性美、人格美初论
8
作者 于延晓 《长白学刊》 CSSCI 2003年第5期36-40,共5页
法的人性美、人格美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主要围绕人的主体地位、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行、人的自由解放,即人本主义为内容而进行的法的价值追求。它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美学和法史学为之证成,它具有时空维度。法的人性美、人格美为... 法的人性美、人格美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主要围绕人的主体地位、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行、人的自由解放,即人本主义为内容而进行的法的价值追求。它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美学和法史学为之证成,它具有时空维度。法的人性美、人格美为我们学习和研究法学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也为法律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提供了一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的人性美 法的人格美 自由 尊严 主体性
下载PDF
群众路线与党刊“三个队伍”建设
9
作者 于延晓 《长白学刊》 2014年第2期44-47,共4页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其教育实践活动不仅是党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的贯彻与落实,也是我们办刊的一种价值观体现。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科类党刊,...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其教育实践活动不仅是党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的贯彻与落实,也是我们办刊的一种价值观体现。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科类党刊,要提高其发展质量,也必须贯彻群众路线,重视人——读者、作者和编辑的培养和建设,即服务读者,尊重作者,关心编者,这是期刊发展之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路线 期刊 队伍建设 尊重 服务
下载PDF
第二个答案:党对自我革命认识的升华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延晓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8,共8页
“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是党的二十大给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标志着党经过百年奋斗实践对自我革命意义认识的升华,从解决党的建设本体,到推动社会革命,再到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逐步深化过程。自我革命泛... “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是党的二十大给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标志着党经过百年奋斗实践对自我革命意义认识的升华,从解决党的建设本体,到推动社会革命,再到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逐步深化过程。自我革命泛指党在各个时期的自我建设,不同时期党的建设侧重点不同,但从发生学的角度看,都是从党的内部来思考党的成长壮大并长期执政的问题;从外部看,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致力于人类和平发展的伟大事业。这一重要结论的提出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必然。在新征程上,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从制度和战略高度认识自我革命这个答案,凝聚共识;牢记“三个务必”,时刻保持大党独有的清醒和坚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以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精神做好自我革命的第二个答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革命 第二个答案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制度现代化
下载PDF
知识产权地域性的成因及其发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冯术杰 于延晓 《长白学刊》 2004年第6期34-37,共4页
知识产权地域性的产生和存在有历吏的、法律的和经济的原因。地域性在知识产权领域仍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巳不是知识产权特有的严格属性。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要求我们合理承认知识产权地域性的存在,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接受地域性的突破,... 知识产权地域性的产生和存在有历吏的、法律的和经济的原因。地域性在知识产权领域仍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巳不是知识产权特有的严格属性。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要求我们合理承认知识产权地域性的存在,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接受地域性的突破,但不能抛弃知识产权地域性,盲目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性 知识产权地域性 私权 交往利益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法治困境及出路 被引量:2
12
作者 乌洗尘 于延晓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44,共4页
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在其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面临着一些困境。这些困境表现在农民这个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现状不客乐观,村民自治制度在实践中还不完善,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着障碍。深层根源是... 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在其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面临着一些困境。这些困境表现在农民这个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现状不客乐观,村民自治制度在实践中还不完善,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着障碍。深层根源是农村经济相对落后、法文化传统的不良影响、普法工作进展缓慢,以及农村的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等。因此需要深化普法工作,尽快提高农村法治主体的法律素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和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素质 村民自治 土地流传
下载PDF
中国之治: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密码
13
作者 于延晓 《行政与法》 2023年第7期14-23,共10页
中国之治是带有中国基因,从历史中走来,经过实践锻造,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了现代化转化,旨在推动中国实现现代化强国和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包括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制度和治理愿景等系列内容的体系保障。作为将社会主义... 中国之治是带有中国基因,从历史中走来,经过实践锻造,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了现代化转化,旨在推动中国实现现代化强国和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包括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制度和治理愿景等系列内容的体系保障。作为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密码,中国之治通过决策、组织、执行和监督机制等的有序运行,实现制度与运行机制的衔接统一使制度落地,变成高效的治理结果,从而完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之治 中国式现代化 制度优势 治理效能
下载PDF
经济建设规律探索50年——建国后党对经济建设规律探索的历史考察
14
作者 邱信利 于延晓 《长白学刊》 CSSCI 1999年第5期15-18,共4页
关键词 规律探索 经济建设方针 建设规律 历史考察 价值规律 客观经济规律 毛泽东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国民经济调整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下载PDF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石
15
作者 于延晓 《法制与经济》 2006年第06S期1-1,共1页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将民主法治置于和谐社会基本特征自勺首位,是对民主法治价值与功能的科学认识,对于我们深入理...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将民主法治置于和谐社会基本特征自勺首位,是对民主法治价值与功能的科学认识,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谐社会的涵义,正确处理法治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和谐相处 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科学认识 法治价值 社会建设 胡锦涛
下载PDF
谈我国的两次西部开发
16
作者 于延晓 《新长征》 2000年第10期9-10,共2页
关键词 西部开发 沿海工业 内地工业 生产力布局 三线建设 地区差距问题
下载PDF
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创新途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立菊 于延晓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39-44,共6页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指示精神,是当前全党必须落实的重要任务,也是今后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应创新党史学习教育途径,发挥自身优势将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入思...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指示精神,是当前全党必须落实的重要任务,也是今后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应创新党史学习教育途径,发挥自身优势将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入思政课各门课程教学中;打造一支党政干部、思政教师、优秀大学生党员三结合的精干的宣讲队伍;开辟“党史讲堂”,将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党史学习教育 创新途径
下载PDF
浅析“又一次伟大革命”
18
作者 王志凡 于延晓 《长白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10,共3页
党的十四大通过的《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的报告指出,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 党的十四大通过的《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的报告指出,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国家 现代化建设 不发达 思想解放 国际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强国 物质文化生活 解放思想 中国特色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下载PDF
人民认同法治的机制建构研究
19
作者 于延晓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7-122,151,共7页
在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战略、进行法治建设中,人民认同法治问题非常重要。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层面的研究,包括法治认同的核心部分——价值认同及法治认同的概念、分类和作用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研究成果为人民认同法治机制的建构研究... 在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战略、进行法治建设中,人民认同法治问题非常重要。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层面的研究,包括法治认同的核心部分——价值认同及法治认同的概念、分类和作用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研究成果为人民认同法治机制的建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法治认同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认同结果。根据人的认识规律和法治所承载的内容、表征及其功能,人民认同法治应由利益认同、制度认同和价值认同逻辑构成,因而逻辑建构法治认同机制,就应该围绕这个图景而展开。针对人民不同认识层次的法治诉求,坚持民主立法,构建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法律制度机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五个体系"同步推进,使执法司法有据,人民遵法守法有章可循;进行司法体制改革,实现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保证人民看得见的正义等,应该成为我们制定法治建设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建设 人民认同 机制 利益 制度 价值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为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淑荣 于延晓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9-135,共7页
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就是一定时期,一定政治、经济及社会条件下,执政党实现稳固有效统治赖以存在的根本条件。国内外学者关于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的认识各不相同,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框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是以人民的根... 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就是一定时期,一定政治、经济及社会条件下,执政党实现稳固有效统治赖以存在的根本条件。国内外学者关于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的认识各不相同,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框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是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人民的根本利益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其内涵会有所不同。虽然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初期和改革开放之后人民利益观的内涵与践行方式不同,但主旨都是反映广大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执政 合法性基础 合法性资源 人民根本利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