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出场逻辑及实践向度论析
1
作者 李振超 于建贵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第16期89-92,共4页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国际互联网治理与发展勾勒出新的理论图景和实践维度。对于全球网络治理与发展,当代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作出了不同解释,推演出情形各异的全球网络治理无政府状态。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突破了传统互联网治理思维窠臼。...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国际互联网治理与发展勾勒出新的理论图景和实践维度。对于全球网络治理与发展,当代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作出了不同解释,推演出情形各异的全球网络治理无政府状态。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突破了传统互联网治理思维窠臼。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实现的关键,在于以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为基础的合作共赢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国际互联网治理 合作共赢 中国方案
下载PDF
挑战与应对:微媒体环境下的文化自信培育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永友 于建贵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39,共6页
文化自信的生成遵循系统的文化认知是基础、内化的情感认同是关键、外化的行为实践是归宿这一基本逻辑规律。但是,微媒体环境下信息碎片化、传播多元化、行为虚拟化却对人们的文化认知、情感认同、行为实践形成挑战,需要通过多主体文化... 文化自信的生成遵循系统的文化认知是基础、内化的情感认同是关键、外化的行为实践是归宿这一基本逻辑规律。但是,微媒体环境下信息碎片化、传播多元化、行为虚拟化却对人们的文化认知、情感认同、行为实践形成挑战,需要通过多主体文化信息整合、多视角文化传播引导、虚拟与现实对接的文化实践等推进文化自信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媒体环境 文化自信培育 挑战 策略
下载PDF
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目标定位与根本内容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永友 于建贵 《高校辅导员》 2019年第3期20-24,共5页
培育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培养勇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历史使命时代新人的重要保证,是从根本上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应对西方价值观与意识形态长期渗透的现实需要。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要以夯实认知基础、深化... 培育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培养勇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历史使命时代新人的重要保证,是从根本上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应对西方价值观与意识形态长期渗透的现实需要。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要以夯实认知基础、深化情感认同、提升实践转化为目标导向,准确把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目标,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科学选取与合理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培育 价值意蕴 目标定位 根本内容
下载PDF
“两弹一星”精神的理论阐释与传承路径 被引量:5
4
作者 于建贵 张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CSSCI 2021年第4期45-54,共10页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财富。“两弹一星”精神是在党的坚强领导、国防科技发展以及科研工作者的艰辛探索中形成的,凝结着无数科研工作者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奉献...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财富。“两弹一星”精神是在党的坚强领导、国防科技发展以及科研工作者的艰辛探索中形成的,凝结着无数科研工作者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奉献精神,自力更生、接续奋斗的使命担当精神,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求实创新精神,团结协作、集智攻坚的协同克难精神。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充分认识“两弹一星”精神对于坚定理想信念之基、提振勇敢担当信心、汲取求实创新滋养、汇聚协同攻坚伟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必须以深化研究阐释为本、以开拓资源载体为基、以强化宣传教育为要、以完善实践保障为重,不断促进“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弘扬,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凝心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弹一星”精神 精神动力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意识形态研究态势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永友 于建贵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23,共4页
国家社科基金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公认的最高等级科研基金,能够反映出某一领域研究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具有研究导向性作用。通过对1999—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关于意识形态研究的选题信息、立项信息与研究内容进行量化、可视化研... 国家社科基金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公认的最高等级科研基金,能够反映出某一领域研究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具有研究导向性作用。通过对1999—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关于意识形态研究的选题信息、立项信息与研究内容进行量化、可视化研究,发现20年来国家意识形态研究需求与研究供给呈现出“量”的相对平衡,还没有达到“质”的动态平衡,未来的意识形态研究将沿着宏观层面的理论、制度,中观层面的经验、规律,微观层面的战略、策略三个方向推进,研究关注的视野将进一步拓展、关注的问题将进一步深化、关注的时空将进一步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意识形态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实践逻辑
6
作者 于建贵 《社科纵横》 2020年第9期26-32,共7页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命题,又是一个亟待落地的实践课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实践必须始终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逻辑前提,以实现党内文化思想高度统一...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命题,又是一个亟待落地的实践课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实践必须始终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逻辑前提,以实现党内文化思想高度统一、社会文化价值追求一致、国家文化发展取向先进、价值理念国际认同为逻辑要求,加强文化观实践的载体建设、途径建设和环境建设以促进中国共产党文化观这一重大理论命题的实践落地,从而在实践中彰显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深刻蕴含与时代价值,提升中华文化自信,夯实实现民族复兴的文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文化观 实践 文化自信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文化建设的成就与经验——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琳 于建贵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32,共8页
文化建设是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重要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经历了文化道路的艰辛探索、文化理论的丰富发展、文化建设体系的深化完善三个阶段。历经了70年的探索与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得以重建,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不... 文化建设是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重要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经历了文化道路的艰辛探索、文化理论的丰富发展、文化建设体系的深化完善三个阶段。历经了70年的探索与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得以重建,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全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不断提升,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和社会主义文艺不断繁荣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宝贵经验主要在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完善相关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与时俱进地创新建设路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建设 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论中共一大对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贡献
8
作者 于建贵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8-23,共6页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进程中既高度重视“器物”层面的建设,也高度重视“精神”层面的建设,在精神层面的建设中尤其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意识形态建设的视角考察这次重要会议,可以...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进程中既高度重视“器物”层面的建设,也高度重视“精神”层面的建设,在精神层面的建设中尤其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意识形态建设的视角考察这次重要会议,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次会议为意识形态建设建章立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建设核心、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原则、确立了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主体、确立了宣传教育为意识形态建设重要策略,在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奠基地位,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由此启航。今天,面对日益复杂的意识形态竞争形势,党的意识形态建设要始终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提升意识形态建设主体能力、推动意识形态传播教育现代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共一大 意识形态建设 历史贡献
原文传递
习近平“精准思维”重要论述的理论阐释与科学逻辑 被引量:8
9
作者 张琳 于建贵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5-50,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运用精准思维,并就此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精准思维是建立在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基础上的具有针对性、务实性和高效性特征的思想方法,是精准细致的认识方法、严谨系统的分析方法和求真务实的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运用精准思维,并就此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精准思维是建立在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基础上的具有针对性、务实性和高效性特征的思想方法,是精准细致的认识方法、严谨系统的分析方法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是精准定位国家和社会治理关键问题、精准谋划确保治理科学严密、精准施策增强治理成效的现实需要与必然选择。这一思维方法具有思想发展的过程性、历时性和阶段性;具有明确的本质要义、深厚的哲学基础和鲜明的基本特征;具有用于解决实践问题的丰富经验、成功案例和积极探索,彰显了科学思维形成的逻辑要求、内在判断要求和实践检验要求,是逻辑严密的科学思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治国理政 精准思维 科学逻辑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的生成逻辑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琳 于建贵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1-66,共6页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的形成是新时代完善国家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求。这一根本制度是在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筑牢全体人民共同思想基础、保证文化建设正确方向的价值需求中;在马...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的形成是新时代完善国家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求。这一根本制度是在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筑牢全体人民共同思想基础、保证文化建设正确方向的价值需求中;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建设理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的科学指导下;在汲取苏联意识形态建设经验教训、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建设实践经验的历史基础上;在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抵制多元社会思潮侵蚀、引领复杂网络信息的实践探索中形成的。价值、理论、历史与实践这四维逻辑的相互统一,不仅科学回答了这一根本制度生成的逻辑过程,而且奠定了深入认识这一根本制度、更好发挥这一根本制度作用的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根本制度 生成逻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