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案例二听见花开的声音
1
作者 于心培 《江苏教育》 2018年第96期64-65,共2页
一、日渐枯萎的花朵小石,九年级男生,爱好音乐和文学。他在七、八年级时担任班长,热衷组织集体活动。那时候的小石乐观、开朗,学科总分虽然平平,但语文成绩出类拔萃,尤其酷爱古典文学。升入九年级后,小石开始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包... 一、日渐枯萎的花朵小石,九年级男生,爱好音乐和文学。他在七、八年级时担任班长,热衷组织集体活动。那时候的小石乐观、开朗,学科总分虽然平平,但语文成绩出类拔萃,尤其酷爱古典文学。升入九年级后,小石开始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包括他钟爱的音乐和文学,整天闷闷不乐。他上课不仅不认真听讲,有时候甚至课上睡觉。作业完成情况也不尽如人意,原先是除语文之外的其他学科的作业不交,到最后连语文作业也不写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 古典文学 语文作业 语文成绩 其他学科 集体活动 完成情况 九年级
下载PDF
梦里桃源清如许——《社戏》与《竹林的故事》之比较
2
作者 于心培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2016年第6期80-82,共3页
鲁迅是现代乡土小说的鼻祖,最早定义了“乡土小说”的概念,而《社戏》一文,则开了小说散文化的先河。在《社戏》中,鲁迅褪去了《呐喊》前十三篇带有的沉重与冰冷,展现出难得的轻盈与温暖。《社戏》也仿佛成为鲁迅记忆里淡宕有致的... 鲁迅是现代乡土小说的鼻祖,最早定义了“乡土小说”的概念,而《社戏》一文,则开了小说散文化的先河。在《社戏》中,鲁迅褪去了《呐喊》前十三篇带有的沉重与冰冷,展现出难得的轻盈与温暖。《社戏》也仿佛成为鲁迅记忆里淡宕有致的萧疏的水墨画,意味深远,令人悠然神往。可以说,《社戏》是《呐喊》中最为独特的作品,无论从它的散文化倾向,还是从它的“美”来说,在鲁迅的作品里都显得独辟蹊径、别具一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戏》 《竹林的故事》 现代乡土小说 散文化倾向 桃源 《呐喊》 别具一格 鲁迅
下载PDF
梦里桃源清如许——鲁迅《社戏》与废名《竹林的故事》之比较
3
作者 于心培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2017年第1期96-98,共3页
鲁迅在《呐喊(自序)》的开篇写道:“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 鲁迅在《呐喊(自序)》的开篇写道:“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忘却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的故事》 《社戏》 鲁迅 废名 桃源 《呐喊》 寂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