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芙琳》的对话性叙事与意识形态批判 被引量:1
1
作者 于承琳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6-111,共6页
乔伊斯的短篇小说《伊芙琳》中的同名主人公试图逃离都柏林充满危机的生活,却在最后一刻停滞不前,因此一度被解读为都柏林“瘫痪”的典型。对小说文本做症候式的阅读发现,伊芙琳的形象存在矛盾之处,使单一的“瘫痪”解读难以成立。本文... 乔伊斯的短篇小说《伊芙琳》中的同名主人公试图逃离都柏林充满危机的生活,却在最后一刻停滞不前,因此一度被解读为都柏林“瘫痪”的典型。对小说文本做症候式的阅读发现,伊芙琳的形象存在矛盾之处,使单一的“瘫痪”解读难以成立。本文认为,《伊芙琳》运用了对话性的叙事技巧,使人物形象、主题意义呈现出潜在的含混性,作者借此叙事策略,表达了自我内心的矛盾纠结和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伊斯 《伊芙琳》 对话性叙事 意识形态批判
下载PDF
《小城畸人》的“瞬间”艺术与成长主题 被引量:2
2
作者 于承琳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06-112,共7页
与传统成长小说完整描写主人公的成长过程不同,《小城畸人》通过捕捉和再现重要瞬间来展现乔治·威拉德的成长,这构成了舍伍德·安德森独特的表现艺术。两性关系是乔治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人知道》《一觉》和《成年》三... 与传统成长小说完整描写主人公的成长过程不同,《小城畸人》通过捕捉和再现重要瞬间来展现乔治·威拉德的成长,这构成了舍伍德·安德森独特的表现艺术。两性关系是乔治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人知道》《一觉》和《成年》三个文本聚焦乔治与异性接触的瞬间,勾勒出主人公在跳跃式变化中成熟的轨迹。通过集中细读乔治在两性关系中成长的瞬间,以及作者在表现这些瞬间时具体使用的艺术技巧,本文旨在探讨"瞬间"艺术与小说成长主题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伍德·安德森 《小城畸人》 成长 “瞬间”
下载PDF
存在困境与哲思超越--哈姆雷特和《送冰的人来了》中拉里的形象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承琳 《外文研究》 2018年第2期34-38,106-107,共5页
尽管生存于不同的时代,莎翁笔下的哈姆雷特和奥尼尔《送冰的人来了》一剧中的拉里却面临着同样的存在困境:对人性和世界的彻悟使其陷入绝望,责任感和本性之爱又使其不忍弃世。在暧昧与瘫痪的困境中,两者都通过哲思做出超越的努力:哈姆... 尽管生存于不同的时代,莎翁笔下的哈姆雷特和奥尼尔《送冰的人来了》一剧中的拉里却面临着同样的存在困境:对人性和世界的彻悟使其陷入绝望,责任感和本性之爱又使其不忍弃世。在暧昧与瘫痪的困境中,两者都通过哲思做出超越的努力:哈姆雷特自我毁灭式地扛起重整乾坤的重担,拉里则在更加浓重的绝望中通过爱和忍耐来抵抗虚无。尽管超越的形式不同,两者在存在困境中寻找意义的尝试都凸显了人的价值和尊严,体现了悲剧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姆雷特 送冰的人来了 存在困境 悲剧精神
下载PDF
从现代中国对狄更斯的接受看现实主义概念在中国的流变
4
作者 于承琳 《华文文学》 2021年第1期64-69,共6页
现实主义是百年来狄更斯在中国接受和批评的主流话语。本文通过梳理建国前狄更斯在中国接受与评价的现实主义主线,对比同时期英美学界对狄更斯的评论,发现狄更斯在中国语境中接受的特殊性。由此现象出发,回归历史语境,探讨狄更斯的接受... 现实主义是百年来狄更斯在中国接受和批评的主流话语。本文通过梳理建国前狄更斯在中国接受与评价的现实主义主线,对比同时期英美学界对狄更斯的评论,发现狄更斯在中国语境中接受的特殊性。由此现象出发,回归历史语境,探讨狄更斯的接受与现代中国特殊时代和文化背景变迁的联系,并从中管窥现实主义在中国语境下的内涵及其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更斯 接受 现实主义
下载PDF
《呼啸山庄》中的社会流动与帝国逻辑 被引量:3
5
作者 于承琳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2023年第4期21-33,共13页
《呼啸山庄》讲述了一个种族“他者”希斯克利夫在英国成功实现社会流动的故事,至于他的成功之道,小说闪烁其词。将文本置于19世纪英国社会、历史和文化大背景下考察,可推测他的身世和出走之谜应与英帝国的海外殖民相关,帝国逻辑深嵌在... 《呼啸山庄》讲述了一个种族“他者”希斯克利夫在英国成功实现社会流动的故事,至于他的成功之道,小说闪烁其词。将文本置于19世纪英国社会、历史和文化大背景下考察,可推测他的身世和出走之谜应与英帝国的海外殖民相关,帝国逻辑深嵌在他复仇的动机和行动之中。揭示希斯克利夫的社会流动与帝国逻辑的关联,可窥见维多利亚时期“自助成功”故事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米丽·勃朗特 《呼啸山庄》 社会流动 帝国
原文传递
英美文学教学的人文和思政教育
6
作者 于承琳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50,共6页
鉴于英语专业的人文学科属性和人文教育的人才培养逻辑,本文认为,英美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可以将人文和思政教育相结合,通过挖掘和梳理专业课程中的人文、思政元素,将其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之中,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育人的目的。据此提出... 鉴于英语专业的人文学科属性和人文教育的人才培养逻辑,本文认为,英美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可以将人文和思政教育相结合,通过挖掘和梳理专业课程中的人文、思政元素,将其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之中,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育人的目的。据此提出,以经典阅读为核心,开展英美文学教学的人文和思政教育,并基于“感悟式阅读”和“批判式阅读”两种阅读层次和境界,提炼出英美文学教学中人文、思政元素的四大融入点:①审美与情感教育;②人生观与价值观引导;③意识形态甄别;④中西比较视野,以此作为英美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文学 课程思政 人文教育 思政教育
原文传递
“两种文明的战斗”——《都柏林人》中的种族、宗派和阶级意识
7
作者 于承琳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21年第1期133-138,共6页
本土爱尔兰和英裔爱尔兰、天主教和新教两种文化的隔离与冲突构成了现代爱尔兰独特的民族性。乔伊斯在《都柏林人》中通过再现爱尔兰社会二元化的种族、宗派和阶级意识及其对爱尔兰人精神、心灵的桎梏,曲折地揭示了爱尔兰的民族性问题;... 本土爱尔兰和英裔爱尔兰、天主教和新教两种文化的隔离与冲突构成了现代爱尔兰独特的民族性。乔伊斯在《都柏林人》中通过再现爱尔兰社会二元化的种族、宗派和阶级意识及其对爱尔兰人精神、心灵的桎梏,曲折地揭示了爱尔兰的民族性问题;通过描写成长中的都柏林人对这种二元意识背后的意识形态本质的顿悟,揭露了英帝国文化殖民的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伊斯 《都柏林人》 民族性 文化殖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