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缺血性视网膜损伤致细胞凋亡的内质网应激机制研究
1
作者
于文瑄
梁冰
曹永亮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4-671,共8页
目的分析缺血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ganglioncells,RGCs)凋亡过程中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reticulumstress,ERS)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protein78,GRP78)、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BEBPhomologousprotein,CH...
目的分析缺血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ganglioncells,RGCs)凋亡过程中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reticulumstress,ERS)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protein78,GRP78)、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BEBPhomologousprotein,CHOP)、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12表达的影响,探究缺血性视网膜损伤(ischemic retinal injury,IRI)致RGCs凋亡的分子水平发病机制,为预防和治疗IRI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应用前房高眼压法制作大鼠右眼IRI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按照缺血时间的不同分为正常对照组、IRI30 min组、IRI60 min组以及IRI120 min组,每组各10只。应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观察不同分组中大鼠视网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cal,IHC)染色法观察不同分组中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细胞原癌基因-2(B-cell lymphocyte/leukemia-2,Bcl-2)、Bcl-2关联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和Caspase-3的表达及定位情况;应用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染色法观察不同分组中ERS相关蛋白GRP78、CHOP和Caspase-12的表达及定位情况。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RI各组可见视网膜水肿,视网膜内层厚度增加,视网膜细胞分布紊乱,RGCs数量减少,空泡组织增多。IHC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视网膜中仅有少量Bax、Caspase-3蛋白表达,IRI各组中Bax、Caspase-3蛋白主要表达于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RI各组视网膜中Bax、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且IRI各组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中可见大量Bcl-2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RI各组视网膜中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且IRI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F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视网膜中GRP78、CHOP、Caspase-12阳性表达较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RI各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中GRP78、CHOP、Caspase-12阳性表达均显著增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RI可诱导视网膜发生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ERS相关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损伤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细胞凋亡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波消融联合骨水泥注射治疗脊柱附件转移瘤
2
作者
郭俊翔
徐磊
+2 位作者
王生
于文瑄
刘文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 探讨微波消融联合骨水泥注射治疗脊柱附件转移瘤的疗效。方法 2017年3月~2021年11月,对32例脊柱附件转移瘤行微波消融联合骨水泥注射。共49个脊柱附件溶骨性病变(17例单发,15例多发),在CT引导下行微波消融联合骨水泥注射。观察术...
目的 探讨微波消融联合骨水泥注射治疗脊柱附件转移瘤的疗效。方法 2017年3月~2021年11月,对32例脊柱附件转移瘤行微波消融联合骨水泥注射。共49个脊柱附件溶骨性病变(17例单发,15例多发),在CT引导下行微波消融联合骨水泥注射。观察术后病变附件影像学变化;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疼痛缓解程度;术后1年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评估生活质量。结果 32例手术均顺利,1例病椎附件骨水泥渗漏,无椎管内渗漏和肺栓塞等并发症。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1年ADL评分高于术前(P<0.05)。术后1年时,1例2个附件肿瘤进一步浸润并突入椎管内,1例1个附件肿瘤侵入相邻椎体内,其余附件及椎体未见肿瘤进一步浸润侵袭。结论 微波消融联合骨水泥注射治疗脊柱附件转移瘤安全可行,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能够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并可维持脊柱附件完整,同时延缓椎管内和椎体内肿瘤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附件
转移瘤
微波消融
骨水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食品安全中应用的现状
被引量:
2
3
作者
孟德欣
刘志双
+1 位作者
于文瑄
赵宁
《科技视界》
2015年第20期17-18,共2页
分子印迹是一项具备特异识别功能的新兴技术。介绍了其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及应用,并对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进行综述。对近年来分子印迹技术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另外对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食品
安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缺血性视网膜损伤致细胞凋亡的内质网应激机制研究
1
作者
于文瑄
梁冰
曹永亮
机构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中心
出处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4-671,共8页
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发展计划项目(2017WS574)。
文摘
目的分析缺血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ganglioncells,RGCs)凋亡过程中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reticulumstress,ERS)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protein78,GRP78)、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BEBPhomologousprotein,CHOP)、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12表达的影响,探究缺血性视网膜损伤(ischemic retinal injury,IRI)致RGCs凋亡的分子水平发病机制,为预防和治疗IRI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应用前房高眼压法制作大鼠右眼IRI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按照缺血时间的不同分为正常对照组、IRI30 min组、IRI60 min组以及IRI120 min组,每组各10只。应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观察不同分组中大鼠视网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cal,IHC)染色法观察不同分组中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细胞原癌基因-2(B-cell lymphocyte/leukemia-2,Bcl-2)、Bcl-2关联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和Caspase-3的表达及定位情况;应用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染色法观察不同分组中ERS相关蛋白GRP78、CHOP和Caspase-12的表达及定位情况。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RI各组可见视网膜水肿,视网膜内层厚度增加,视网膜细胞分布紊乱,RGCs数量减少,空泡组织增多。IHC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视网膜中仅有少量Bax、Caspase-3蛋白表达,IRI各组中Bax、Caspase-3蛋白主要表达于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RI各组视网膜中Bax、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且IRI各组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中可见大量Bcl-2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RI各组视网膜中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且IRI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F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视网膜中GRP78、CHOP、Caspase-12阳性表达较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RI各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中GRP78、CHOP、Caspase-12阳性表达均显著增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RI可诱导视网膜发生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ERS相关通路激活有关。
关键词
缺血性损伤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细胞凋亡
内质网应激
Keywords
Ischemic injury
Retinal ganglion cell
Apoptosis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分类号
R7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7 [医药卫生—眼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波消融联合骨水泥注射治疗脊柱附件转移瘤
2
作者
郭俊翔
徐磊
王生
于文瑄
刘文华
机构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
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3-117,共5页
基金
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SDY-AL17060)。
文摘
目的 探讨微波消融联合骨水泥注射治疗脊柱附件转移瘤的疗效。方法 2017年3月~2021年11月,对32例脊柱附件转移瘤行微波消融联合骨水泥注射。共49个脊柱附件溶骨性病变(17例单发,15例多发),在CT引导下行微波消融联合骨水泥注射。观察术后病变附件影像学变化;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疼痛缓解程度;术后1年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评估生活质量。结果 32例手术均顺利,1例病椎附件骨水泥渗漏,无椎管内渗漏和肺栓塞等并发症。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1年ADL评分高于术前(P<0.05)。术后1年时,1例2个附件肿瘤进一步浸润并突入椎管内,1例1个附件肿瘤侵入相邻椎体内,其余附件及椎体未见肿瘤进一步浸润侵袭。结论 微波消融联合骨水泥注射治疗脊柱附件转移瘤安全可行,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能够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并可维持脊柱附件完整,同时延缓椎管内和椎体内肿瘤浸润。
关键词
脊柱附件
转移瘤
微波消融
骨水泥
Keywords
Spinal appendage
Metastatic tumor
Microwave ablation
Bone cement
分类号
R738.1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食品安全中应用的现状
被引量:
2
3
作者
孟德欣
刘志双
于文瑄
赵宁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药学院
出处
《科技视界》
2015年第20期17-18,共2页
基金
河北联合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X2014080)
河北联合大学青年基金项目(Z201435)
文摘
分子印迹是一项具备特异识别功能的新兴技术。介绍了其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及应用,并对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进行综述。对近年来分子印迹技术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另外对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食品
安全
Keywords
Molecular imprinted polymers
Food
Security
分类号
O641.3 [理学—物理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缺血性视网膜损伤致细胞凋亡的内质网应激机制研究
于文瑄
梁冰
曹永亮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微波消融联合骨水泥注射治疗脊柱附件转移瘤
郭俊翔
徐磊
王生
于文瑄
刘文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型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食品安全中应用的现状
孟德欣
刘志双
于文瑄
赵宁
《科技视界》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