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醛氧淀粉对慢性肾衰血尿素氮和血肌酐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钟伟强 刘冠贤 +2 位作者 杨永铭 谭志明 于新宽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非透析疗法时,口服包醛氧淀粉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时对降低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的临床效果。方法饭后口服包醛氧淀粉10g,每天4次,根据病人肌酐清除率(Ccr)制定相应的蛋白质摄入量,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 目的探讨非透析疗法时,口服包醛氧淀粉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时对降低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的临床效果。方法饭后口服包醛氧淀粉10g,每天4次,根据病人肌酐清除率(Ccr)制定相应的蛋白质摄入量,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并严格制定病人的食谱。结果治疗后病人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BUN明显下降(P<0.01)。结论以包醛氧淀粉口服进行吸附疗法在治疗CRF时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醛氧淀粉 慢性 肾功能衰竭 尿素氮 肌酐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延误诊治原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谭志明 刘冠贤 +2 位作者 钟伟强 杨永铭 于新宽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66-267,共2页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误诊、延诊的原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为早期诊断、治疗及改善预后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4 5例误诊、延诊的SL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误诊、延诊的SLE患者并发狼疮肾炎 (LN)、感染分别为 93 3 %...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误诊、延诊的原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为早期诊断、治疗及改善预后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4 5例误诊、延诊的SL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误诊、延诊的SLE患者并发狼疮肾炎 (LN)、感染分别为 93 3 %、73 3 % ,1年存活率 62 2 %。结论 误诊、延诊的主要原因为对SLE认识不足 ,该类患者易合并LN、感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误诊 延诊 预后
下载PDF
应用同种异体血管移植制作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62例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钟伟强 刘冠贤 +3 位作者 谭志明 杨永铭 于新宽 杨铁城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4-25,共2页
应用同种异体血管进行血管移植,制作动静脉内瘘以建立血管通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中成功地进行血液透析,手术成功率为100%,1年的通畅率为96.4%,3年通畅率为90.5%,5年通畅率达86,5%。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同种异体血管 血液透析 血管移植
下载PDF
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谭志明 刘冠贤 +2 位作者 钟伟强 杨永铭 于新宽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12期936-937,共2页
目的:总结因颅内高压使用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问题及处理经验,探讨甘露醇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与其使用的量及时间的关系,从而减少甘露醇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方法:对因脑血管意外引起颅内高压而使用甘露醇诱发急性肾... 目的:总结因颅内高压使用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问题及处理经验,探讨甘露醇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与其使用的量及时间的关系,从而减少甘露醇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方法:对因脑血管意外引起颅内高压而使用甘露醇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12例行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1例(占91.7%),死亡1例(占8.3%)。结论:甘露醇对肾脏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它诱发急性肾衰与其使用的量及持续时间呈正相关,一旦急性肾衰发生,须立即停用和(或)使用腹膜透析等血液净化技术,一般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醇 急性 肾功能衰竭 腹膜透析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庚型、丙型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测及意义
5
作者 谭志明 江元森 +5 位作者 黄仰甦 刘冠贤 钟伟强 李刚 杨永铭 于新宽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10期767-768,共2页
目的 评价血液透析患者庚型肝炎(HGV)、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感染状况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68例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68例患者血清中有6例HGVRNA阳性(88%)。这6例患者... 目的 评价血液透析患者庚型肝炎(HGV)、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感染状况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68例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68例患者血清中有6例HGVRNA阳性(88%)。这6例患者同时重叠HCV感染,其中2例为HBV,HCV,HGV重叠感染。13例HCVRNA阳性(191%),9例HBVDNA阳性(132%)。结论 血透患者是HGV感染的高危人群,输血为血透患者感染HGV,HCV,HBV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血液透析 输血 医源性传播
下载PDF
以脊柱压缩性骨折为首发症状的急性淋巴细胞白细病1例
6
作者 汤孝优 聂义甫 于新宽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2期159-159,共1页
患者,女性,24岁,农民。住院号158159。于1991年8月渐感背部隐痛,进行性加重,9月份外院照片为第12胸椎压缩性骨折,予手法牵引复位无效。11月份我院照片示第12胸椎压缩性骨折,骨质密度减低,上下椎间隙变窄,椎旁有梭形密度增高影。以“第1... 患者,女性,24岁,农民。住院号158159。于1991年8月渐感背部隐痛,进行性加重,9月份外院照片为第12胸椎压缩性骨折,予手法牵引复位无效。11月份我院照片示第12胸椎压缩性骨折,骨质密度减低,上下椎间隙变窄,椎旁有梭形密度增高影。以“第12胸椎结核”收住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压缩性骨折 牵引复位 骨质密度 椎间隙变窄 进行性加重 后凸畸形 幼稚细胞 幼淋巴细胞 出血点 过氧化酶染色
下载PDF
邱氏灭鼠药中毒致糖尿病一例
7
作者 李志清 聂义甫 于新宽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2年第3期333-334,共2页
患者男性,35岁,卫生防疫站1人。因头晕、乏力16天,恶心、呕吐及多饮9天,于91年4月17日转入我院。患者91年3月份以来先后三次未戴口罩配制邱氏灭鼠药(粉剂),渐感头昏、乏力。第三次配药后次日(4月10日)突然恶心,呕吐大量咖啡样胃内容物,... 患者男性,35岁,卫生防疫站1人。因头晕、乏力16天,恶心、呕吐及多饮9天,于91年4月17日转入我院。患者91年3月份以来先后三次未戴口罩配制邱氏灭鼠药(粉剂),渐感头昏、乏力。第三次配药后次日(4月10日)突然恶心,呕吐大量咖啡样胃内容物,排柏油样便,并感多渴、多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鼠药中毒 卫生防疫站 胃内容物 空腹血糖 柏油样便 敌鼠 口细胞 戴口罩 高血糖 逸搏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例报告
8
作者 董武成 于新宽 吴群秀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0年第3期70-71,共2页
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A110-BMT)治疗白血病已经取得显著的成绩,但由于供髓来源困难,未能较广泛地开展。近年来应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HSC)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已在国外开展,而国内尚未见有报导,近期我们应用PBHSC移植治疗急性粒细胞性白... 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A110-BMT)治疗白血病已经取得显著的成绩,但由于供髓来源困难,未能较广泛地开展。近年来应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HSC)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已在国外开展,而国内尚未见有报导,近期我们应用PBHSC移植治疗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一例取得成功,报导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幼稚细胞 同种异基因 脑膜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细胞分离机 中幼粒 层流室 病案号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一例
9
作者 董武成 于新宽 吴群秀 《湖南医学》 1990年第5期257-258,共2页
本文报告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例取得成功。预处理与骨髓移植相同,经过顺利。现患者无病存活,恢复原工作。文章介绍了治疗方法,讨论了该方法的优点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白血病 髓细胞性 造血干细胞
下载PDF
白细胞去除术在治疗白血病中的应用
10
作者 董武成 于新宽 吴琼秀 《湖南医学》 1989年第6期332-333,共2页
我院自1986年起应用LXF—Ⅰ型连续血细胞分离器对7例白血病病人进行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去除术,配合抗白血病化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本组7例中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4例,慢粒急变1例,急性粒细胞性白血... 我院自1986年起应用LXF—Ⅰ型连续血细胞分离器对7例白血病病人进行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去除术,配合抗白血病化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本组7例中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4例,慢粒急变1例,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粒)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白细胞去除术
下载PDF
第五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隋妍蕾 邱伟杰 +2 位作者 邱凤玲 聂风云 于新宽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10期125-126,共2页
目的:总结第五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已经上市的两种第五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洛林、头孢吡普)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药理学特点、药效学、耐药性与不良反应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与其他头孢菌... 目的:总结第五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已经上市的两种第五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洛林、头孢吡普)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药理学特点、药效学、耐药性与不良反应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与其他头孢菌素类药物比较,第五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抗菌谱更广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特别是对酶的稳定性较好,耐药率低,对 MRSA 活性较高,目前作为皮肤感染、软组织感染等疾病的批准临床用药。结论第五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力强、对酶的稳定性良好及安全性高等优势,应用前景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药理学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