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量CT测量腰椎椎弓根螺钉钉道骨密度与椎体骨密度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于桐泊 余含笑 +2 位作者 姚容 杨李 朱雪娥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7期600-603,610,共5页
目的利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测量国人腰椎椎体与椎弓根螺钉钉道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分析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行腰椎QCT检查的99... 目的利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测量国人腰椎椎体与椎弓根螺钉钉道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分析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行腰椎QCT检查的99例患者资料,男48例,女51例;年龄20~83岁,平均(50.90±15.80)岁。椎弓根螺钉钉道(G)进一步分为椎弓根内节段(R1)和椎体内节段(R2),采用QCT骨密度分析软件测量L_(2~4)椎体(R3)与椎弓根螺钉钉道的骨密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R1、R2和R3之间骨密度的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R3与G之间骨密度的差异。P<0.01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椎弓根螺钉钉道BMD R1为(173.66±71.84)mg/cm^(3),R2为(113.81±48.83)mg/cm^(3),G为(143.73±55.49)mg/cm^(3),R3为(118.94±47.24)mg/cm^(3)。R1和R2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1与R3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2与R3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G左侧(143.14±70.06)mg/cm^(3),G右侧(144.33±66.56)mg/c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的腰椎节段之间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L_(2)为(141.25±50.32)mg/cm^(3),L_(3)为(138.31±56.85)mg/cm^(3),L 4为(151.64±58.62)mg/cm^(3)。R3平均BMD在不同腰椎节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L_(2)为(124.28±47.04)mg/cm^(3),L_(3)为(115.36±46.34)mg/cm^(3),L 4为(117.19±48.33)mg/cm^(3)。椎弓根螺钉钉道整体BMD高于R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QCT骨密度测量技术适用于腰椎椎体及椎弓根螺钉钉道BMD的测量,椎弓根钉道BMD显著高于同节段椎体的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 骨密度 椎弓根 螺钉钉道
下载PDF
基于生物混凝剂的太湖蓝藻生物质气浮收获与微波干燥中试系统研究
2
作者 张海阳 李莉莉 +7 位作者 程绍哲 于桐泊 李成 李林 王佩忠 孙连军 黄俊波 张学治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04-1011,共8页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生物混凝剂的蓝藻生物质混凝-气浮收获与微波干燥工艺,开发了处理量为20 m^(3)/h的中试系统。在太湖的连续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蓝藻生物质的收获效率高达95%,脱水后生物质的含水率可降低到85%以下;经微波连续干燥10 ...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生物混凝剂的蓝藻生物质混凝-气浮收获与微波干燥工艺,开发了处理量为20 m^(3)/h的中试系统。在太湖的连续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蓝藻生物质的收获效率高达95%,脱水后生物质的含水率可降低到85%以下;经微波连续干燥10 min后,生物质含水率可以降低到10%以内,且微波干燥对生物质中的蛋白质和糖类等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没有影响。经济性分析和成本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蓝藻生物质的收获与干燥总成本为4134.1元/t,其中生物混凝剂成本占50%以上,蓝藻生物质处理成本与生物混凝剂用量和成本以及微波干燥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生物质 生物混凝剂 收获 微波干燥
下载PDF
双能CT水-羟基磷灰石分离技术对胸腰椎骨折诊断的影响:不同年资放射科医生间的比较
3
作者 杨李 姚容 +2 位作者 余含笑 于桐泊 朱雪娥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4年第4期290-297,共8页
目的探讨双能CT(DECT)水-羟基磷灰石(HAP)分离技术能否提高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的检出率,并研究其诊断效能与放射科医生经验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创伤后接受胸腰椎DECT和MRI检查的患者资料,DECT获得常规混合能量CT平扫图和水... 目的探讨双能CT(DECT)水-羟基磷灰石(HAP)分离技术能否提高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的检出率,并研究其诊断效能与放射科医生经验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创伤后接受胸腰椎DECT和MRI检查的患者资料,DECT获得常规混合能量CT平扫图和水-HAP重建图像。四名放射科医生独立盲法阅片,该四名医生分别具有1年、5年、8年和12年工作经验,首先根据CT平扫判断是否存在椎体骨折及骨折的新旧,再结合DECT水-HAP图来判断有无骨折及骨折的新旧。以MR T2脂肪抑制图像为金标准,进行DECT诊断效能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析以及CT平扫与结合水-HAP图结果配对分析。结果MRI共发现54节新鲜骨折,38节陈旧性骨折。与常规CT平扫相比,结合水-HAP图像提高了所有医生的诊断效能。四名医生结合水-HAP图像后,准确度分别由常规CT的0.76、0.75、0.82、0.84提升至0.87、0.89、0.92、0.9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由0.83、0.83、0.89、0.87,0.66、0.63、0.71、0.79提升至0.93、0.94、0.98、0.94,0.79、0.82、0.84、0.92;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由0.78、0.76、0.81、0.85,0.74、0.73、0.82、0.81提升至0.86、0.88、0.90、0.94,0.88、0.91、0.97、0.92;被评为“不确定”椎体的数量分别由23、21、19、12节下降到7、5、5、1节。与常规CT平扫相比,DECT水-HAP分离技术提高了所有医生诊断新鲜椎体骨折的准确度,配对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HAP分离技术使患者也受益,四名医生结合水-HAP图像后,需要进一步MRI检查的患者数量分别由14、13、14、11人下降到4、3、3、1人。结论DECT水-HAP分离技术可提高不同经验水平放射科医生基于CT诊断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CT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椎体压缩性骨折 水-羟基磷灰石分离技术 骨髓水肿
下载PDF
CR系统在医学影像学专业的教学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永生 陈奕 +2 位作者 王英丽 廖静芸 于桐泊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4年第9期144-146,共3页
研究了CR系统在医学影像专业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快速掌握CR系统的原理、软硬件操作方法和应用技巧,得到了一种高效优质的数字化影像设备教学方法,为医学影像学专业的教学方法改革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CR系统 教学应用 图像处理 学习方法
下载PDF
水华微囊藻混凝沉降去除过程中铝盐回收及循环使用 被引量:1
5
作者 于桐泊 李莉莉 +2 位作者 程绍哲 张海阳 张学治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9-426,共8页
以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为研究对象,对用聚合氯化铝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收获后的生物质进行酸洗处理回收铝盐并进行多次循环使用,以降低混凝沉降工艺中吨水处理成本。研究结果表明,总铝盐回收效率随酸洗次数增加而增大随... 以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为研究对象,对用聚合氯化铝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收获后的生物质进行酸洗处理回收铝盐并进行多次循环使用,以降低混凝沉降工艺中吨水处理成本。研究结果表明,总铝盐回收效率随酸洗次数增加而增大随后达到最大,而在较高的盐酸浓度或较高的液-固比条件下可最快达到较高的铝盐回收效率。回收铝盐可循环使用5次,且在相同Al^(3+)浓度下其用于水华微囊藻去除的效率始终高于新配制的聚合氯化铝。进一步对回收铝盐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进行分析,发现被同时洗脱的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起到了助凝作用。通过经济技术分析发现,与不回收循环使用铝盐的0.60元/m^(3)含藻水的药剂成本相比,铝盐回收循环使用吨水药剂成本大幅降低,达到了0.30元/m^(3)含藻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沉降 聚合氯化铝 混凝剂回用 水华微囊藻
下载PDF
三维CT诊断环杓关节脱位的价值
6
作者 曾雪明 张庆宇 +7 位作者 于桐泊 王帆 邓婕 杨程 周丹 鲁媛媛 张永辉 于振坤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4-508,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CT诊断环杓关节脱位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经夹持式环杓关节复位术治疗、嗓音恢复或明显改善的31例单侧环杓关节脱位患者,对其术前CT图像进行容积重建(VR)。观察环杓关节脱位的... 目的探讨三维CT诊断环杓关节脱位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经夹持式环杓关节复位术治疗、嗓音恢复或明显改善的31例单侧环杓关节脱位患者,对其术前CT图像进行容积重建(VR)。观察环杓关节脱位的侧别(左、右侧)、类型(全脱位和半脱位)和方向(前、后、内、外脱位)。根据杓状软骨移位致环状软骨杓关节面有无完全暴露将其分为全脱位和半脱位,根据杓状软骨移位及环状软骨杓关节面暴露的方位将其分为前、后、内、外脱位。根据喉镜上声带的形态进行脱位前、后方向的判断,并与CT判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VR图像显示环杓关节半脱位28例(90.3%,28/31),全脱位3例(9.7%,3/31)。左侧环杓关节脱位26例(83.9%,26/31),右侧脱位5例(16.1%,5/31)。后脱位28例(90.3%,28/31),前脱位3例(9.7%,3/31)。内侧脱位23例(74.2%,23/31),外侧脱位2例(6.4%,2/31),无明显内外方向脱位6例(19.4%,6/31)。3例全脱位均为左侧后内脱位。左后脱位24例(77.4%,24/31),右后脱位4例(12.9%,4/31),左前脱位2例(6.4%,2/31),右前脱位1例(3.2%,1/31)。喉镜显示环杓关节后脱位19例(61.3%,19/31),前脱位9例(29.0%,9/31),3例因杓部遮挡难以评估(9.7%,3/31)。喉镜显示的环杓关节前、后方向脱位与三维CT相符16例(55.2%,16/28),不相符12例(42.8%,12/28)。结论三维CT是评估环杓关节脱位的可靠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环杓关节的脱位侧别、脱位类型和脱位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环杓关节 脱位
原文传递
PACl和CTS对水华微囊藻混凝-过滤的影响
7
作者 陈亮 李守淳 +4 位作者 李莉莉 于桐泊 臧小苗 张海阳 张学治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315-3324,共10页
过滤去除水华蓝藻时易出现过滤材料堵塞,混凝预处理可以改变水华蓝藻在过滤过程中的藻饼过滤特性,从而提高过滤通量。混凝剂种类是影响混凝-过滤分离性能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利用聚合氯化铝(PACl)和壳聚糖(CTS)进行预混凝,研究了2种混凝... 过滤去除水华蓝藻时易出现过滤材料堵塞,混凝预处理可以改变水华蓝藻在过滤过程中的藻饼过滤特性,从而提高过滤通量。混凝剂种类是影响混凝-过滤分离性能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利用聚合氯化铝(PACl)和壳聚糖(CTS)进行预混凝,研究了2种混凝剂对絮体特性及过滤通量、出水水质和生物质品质的影响,并进行了2种混凝剂优化剂量添加条件下的药剂成本分析。结果表明,采用PACl和CTS在优化剂量下,过滤通量从无预处理时的1647 L·(m^(2)·h)^(−1)分别提升到2020 L·(m^(2)·h)^(−1)和5816 L·(m^(2)·h)^(−1),通量下降率由65.9%分别降低到23.2%和13.8%。两种不同混凝剂过滤性能的差异主要是由混凝形成的絮体大小和饼层阻力不同造成的。CTS、PACl混凝预处理减小了饼层的过滤比阻力系数。在优化剂量条件下,CTS、PACl混凝形成的饼层比阻力系数Rcs从无混凝剂时的4.49×10^(8) m·g^(−1)分别降低了95%和24%,达到了2.23×10^(7) m·g^(−1)和3.4×10^(8) m·g^(−1)。且CTS预处理形成饼层的比阻力系数是PACl预处理的1/15,因此,CTS更有利于提高混凝效率。虽然PACl的成本低于CTS,但使用PACl会造成藻类生物质中铝残留,因此考虑到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以及残余铝离子的回收成本,CTS比PACl略有优势,干生物质当量的药剂成本及残余铝离子的回收成本之和分别达到1488元·t^(−1)和1530元·t^(−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 聚合氯化铝(PACL) 壳聚糖(CTS) 混凝 过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