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返璞归真——浅论徐克电影《梁祝》对梁祝传说的现代重述 被引量:3
1
作者 于桢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68-69,共2页
梁祝传说渊源深远,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表现了一对相恋的青年男女在封建制度的压迫下未能结合的爱情悲剧。20世纪末,香港导演徐克对梁祝故事进行了翻拍,在保存了古典爱情理想的基础上对传说加以翻新改造,进行真实化和现代化重... 梁祝传说渊源深远,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表现了一对相恋的青年男女在封建制度的压迫下未能结合的爱情悲剧。20世纪末,香港导演徐克对梁祝故事进行了翻拍,在保存了古典爱情理想的基础上对传说加以翻新改造,进行真实化和现代化重述,使之更为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和理想意念。本文从人物、情节、细节、主题四个方面入手,解读徐克版《梁祝》对梁祝传说的重述与改写,分析其对真实生活的还原及其现代意义下的爱情理想和审美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祝》故事 徐克电影 经典重述 现代阐释
下载PDF
英语世界莫言作品研究的女性主义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于桢桢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7-180,191,共5页
随着西方现代女权运动与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兴起与繁盛,越来越多的莫言研究者尤其是其女性研究者开始关注莫言作品中较为突出的女性形象。《红高粱家族》和《丰乳肥臀》成为女性主义视角关注的核心文本,小说中的两位女主人公“我奶奶”... 随着西方现代女权运动与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兴起与繁盛,越来越多的莫言研究者尤其是其女性研究者开始关注莫言作品中较为突出的女性形象。《红高粱家族》和《丰乳肥臀》成为女性主义视角关注的核心文本,小说中的两位女主人公“我奶奶”戴凤莲与“母亲”上官鲁氏也以其极具代表性的形象成为英语世界莫言作品女性主义视角研究的核心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作品研究 女性主义视角 红高粱 小说叙事 女性主义文学 英语世界 女性解放 余占鳌 男权思想
下载PDF
论中西文学视野中的人文精神及其关联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桢桢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1-183,共3页
人文精神是西方文学中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思想主题。人文精神在西方古代、近代、现代和后现代不同文学发展阶段展现了不同的风貌,形成了不同的特色。从20世纪初到今天,在近百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现代文学既受到了西方文学中人文精神的... 人文精神是西方文学中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思想主题。人文精神在西方古代、近代、现代和后现代不同文学发展阶段展现了不同的风貌,形成了不同的特色。从20世纪初到今天,在近百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现代文学既受到了西方文学中人文精神的诸多影响,也与它们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性。在新的形势下,研究西方文学与中国文学中的人文精神及内在关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学 中国文学 人文精神
下载PDF
CARPE DIEM,那些少年——《死亡诗社》的生与死
4
作者 于桢桢 《电影评介》 2010年第1期67-67,共1页
在《死亡诗社》中,尼尔因为无法抗争旧的束缚,选择了死亡。但他带来的却是无数人的新生。自由、快乐、人类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验——这才是真正的真理。人们为了这样美丽的感觉而活着,为了那一瞬间心灵的震颤而活着。对美的欣赏,对爱的渴... 在《死亡诗社》中,尼尔因为无法抗争旧的束缚,选择了死亡。但他带来的却是无数人的新生。自由、快乐、人类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验——这才是真正的真理。人们为了这样美丽的感觉而活着,为了那一瞬间心灵的震颤而活着。对美的欣赏,对爱的渴望,它们支撑着我们活下去。而不是什么几何、三角、数字、定义、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诗社》死亡 新生 生命体验
下载PDF
英语世界王安忆小说研究的社会历史视角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于桢桢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6-201,共6页
作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安忆不仅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而且具有独特的创作风格与卓越的创作成果。王安忆小说引起了海外,特别是英语世界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立足于西方视角,运用西方文学理论与方法对王安忆小说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作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安忆不仅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而且具有独特的创作风格与卓越的创作成果。王安忆小说引起了海外,特别是英语世界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立足于西方视角,运用西方文学理论与方法对王安忆小说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鲜明的研究特色,取得了重要成果。其中,英语世界研究者非常注重从社会历史角度对王安忆小说进行研究,其成果具有重要的思想与艺术价值,对国内的王安忆小说研究也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小说 创作成果 西方文学理论 思想与艺术 历史视角 当代著名作家 西方视角 承上启下
下载PDF
在文学与心理学之间——以里恩·艾德尔为视点的关联考察
6
作者 于桢桢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4-127,共4页
作为研究文学与心理学关系问题的经典之作,里恩·艾德尔的《文学与心理学》从客观基础和历史发展等方面阐述了文学与心理学之间的联系,它从历史的脉络里寻找到了二者关联的信息,并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在此基础之上,它逐步形成独特的... 作为研究文学与心理学关系问题的经典之作,里恩·艾德尔的《文学与心理学》从客观基础和历史发展等方面阐述了文学与心理学之间的联系,它从历史的脉络里寻找到了二者关联的信息,并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在此基础之上,它逐步形成独特的理论视野,在对现代文学做出令人信服分析的同时,并对其发展做出了某种预测。它在历史考察中所形成的即物精神,有着方法论的价值,很值得今天的文学研究者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恩·艾德尔 文学 心理学 内在联系
下载PDF
乌云和太阳——浅论泰戈尔短篇小说中女性的命运与反抗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桢桢 《作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53-54,共2页
泰戈尔在其优美感人的短篇小说中塑造了许许多多受到政、族、神、夫四权束缚的印度妇女形象。这些作品以细腻的情感,饱满的激情鞭笞了印度的封建制度及男权专制对妇女的重重压迫。对妇女的悲惨命运寄予了深切地同情,对女性的觉醒与反抗... 泰戈尔在其优美感人的短篇小说中塑造了许许多多受到政、族、神、夫四权束缚的印度妇女形象。这些作品以细腻的情感,饱满的激情鞭笞了印度的封建制度及男权专制对妇女的重重压迫。对妇女的悲惨命运寄予了深切地同情,对女性的觉醒与反抗发出了由衷地赞美与喝彩。通过对女性生活的关注与思考,体现了泰戈尔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与民主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压迫 女性意识 女性觉醒 人道主义
原文传递
当儿童遇到成人——浅谈丰子恺散文中的儿童情结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桢桢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9年第12期197-198,共2页
在丰子恺的散文创作中,有许多涉及到儿童生活及儿童心理的描绘,自称"儿童崇拜者"的作家,用率真自然、淡然质朴的笔触勾勒一个与成人社会全然对立的儿童世界。作为艺术心、宗教心和"赤子之心"三位一体的童心,正是丰... 在丰子恺的散文创作中,有许多涉及到儿童生活及儿童心理的描绘,自称"儿童崇拜者"的作家,用率真自然、淡然质朴的笔触勾勒一个与成人社会全然对立的儿童世界。作为艺术心、宗教心和"赤子之心"三位一体的童心,正是丰子恺追求一生的审美理想和人生态度。而对于率真童心的倾慕与热爱,正是从成人世界的虚伪与丑陋中反观而来。所以,在丰子恺的散文中,对成人社会的揭露与对儿童世界的颂扬成为永恒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与儿童 虚伪与率真 儿童崇拜
原文传递
浅析《威尼斯商人》中的犹太人物塑造
9
作者 于桢桢 《作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5-36,共2页
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以其鲜活的人物形象、尖锐的矛盾冲突再现了西方中世纪宗教社会中犹太人的边缘生存状态,反映了以夏洛克为代表的异邦犹太人对宗教歧视及其不平等地位的反抗。作品突出表现了犹太民族平等意识的觉醒以及作者对... 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以其鲜活的人物形象、尖锐的矛盾冲突再现了西方中世纪宗教社会中犹太人的边缘生存状态,反映了以夏洛克为代表的异邦犹太人对宗教歧视及其不平等地位的反抗。作品突出表现了犹太民族平等意识的觉醒以及作者对其寄予的深切同情与理解,体现了莎士比亚超脱于狭隘宗教意识的伟大人道主义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犹太歧视 平等意识 人道主义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文论虚构观探析——兼论中西文论虚构观之异同
10
作者 曹顺庆 于桢桢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2-136,共5页
中国古代文论对艺术虚构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所特有的虚构观。文章以《文心雕龙·神思》的想象与虚构理论为文本代表、以我国古代文论的发展历史为线索,探讨了中国古代文论对虚构的思维形式、虚构在文学中的运用及... 中国古代文论对艺术虚构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所特有的虚构观。文章以《文心雕龙·神思》的想象与虚构理论为文本代表、以我国古代文论的发展历史为线索,探讨了中国古代文论对虚构的思维形式、虚构在文学中的运用及其意义的认识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古代文论虚构观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并对中西文论虚构观的密切联系与主要区别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思 虚构 意象 再现 表现 虚构观
原文传递
英语世界中国新时期女作家研究的主要特征与变异分析
11
作者 于桢桢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9-86,共8页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英语世界研究者对中国新时期女作家及其作品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由于文化背景的作用,英语世界中国新时期女作家研究具有诸多不同于中国本土研究的重要特征;由于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等因素的存在...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英语世界研究者对中国新时期女作家及其作品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由于文化背景的作用,英语世界中国新时期女作家研究具有诸多不同于中国本土研究的重要特征;由于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等因素的存在,英语世界中国新时期女作家研究具有明显的变异性特征。英语世界中国新时期女作家研究的主要特征与变异性既是跨文明文学交流的必然结果,也对推进中国本土新时期女作家研究具有某些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女作家 研究特征 变异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