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润生铅印本《尔雅谷名考》述评
1
作者 于欣蕾 《古今农业》 2024年第1期120-127,19,共9页
清末民初农学家高润生最早完整系统提出将古农学和西方学科结合的构想,是民国最早提出“古农学”的学者,在农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但现仅在地方志以及少量历史档案内存有少量资料,对其人其书研究并不完善。本文从高润生唯一付梓著作《尔... 清末民初农学家高润生最早完整系统提出将古农学和西方学科结合的构想,是民国最早提出“古农学”的学者,在农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但现仅在地方志以及少量历史档案内存有少量资料,对其人其书研究并不完善。本文从高润生唯一付梓著作《尔雅谷名考》入手,结合《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中收录其所著的相关提要,对高润生农学学术轨迹进行钩稽,以此探求其“经农结合”的早期古农学思想,展现高润生实事求是、无征不信的治学精神和开放包容的学科建设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润生 《尔雅谷名考》 古农学 版式内容
下载PDF
扫描隧道显微镜微位移工作台的神经网络PID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魏强 张玉林 +2 位作者 于欣蕾 郝慧娟 卢文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2-427,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理论的微位移工作台控制方案。该工作台以压电陶瓷作为微位移驱动元件,对伺服电机大位移进行位移补偿。分析了压电陶瓷微位移驱动器的原理,建立了工作台的数学模型。神经网络PID控制器对工作台进行闭环控制,利用B... 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理论的微位移工作台控制方案。该工作台以压电陶瓷作为微位移驱动元件,对伺服电机大位移进行位移补偿。分析了压电陶瓷微位移驱动器的原理,建立了工作台的数学模型。神经网络PID控制器对工作台进行闭环控制,利用BP网络的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实时调整网络加权值,改变PID控制器的控制系数,减小工作台的位移误差。采用专用的压电陶瓷驱动电源对工作台的位移进行了实验,相对于常规PID控制器,微位移为11.41μm时的响应时间从1.5 s缩短到1 s,稳态位移误差从3.13%减小到1.05%,工作台的稳定性和定位精度得以提高,改善了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 精密工作台 神经网络 PID控制 自适应控制
下载PDF
自适应控制在纳米加工微驱动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魏强 张玉林 +1 位作者 宋会英 于欣蕾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2-474,共3页
为提高扫描隧道显微镜微驱动器的响应速度和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理论的控制方法。微驱动器采用压电陶瓷驱动,在分析其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驱动器的简化运动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对驱动器参数进行了在线辨识。把自适应控制理论... 为提高扫描隧道显微镜微驱动器的响应速度和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理论的控制方法。微驱动器采用压电陶瓷驱动,在分析其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驱动器的简化运动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对驱动器参数进行了在线辨识。把自适应控制理论引入到微驱动器的控制中,在参数自校正PID控制律的作用下,实现了PID控制器参数的自动整定。采用专用的压电陶瓷驱动电源,进行了位移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参考位移量为12.39μm时,相对于传统PID控制,动态响应时间由3 s缩短到1.4 s,稳态位移误差由3.2%减小到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PID控制 参数校正 压电陶瓷 纳米定位
下载PDF
STM微位移工作台的遗传神经网络控制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魏强 张玉林 +3 位作者 郝慧娟 卢文娟 宋会英 于欣蕾 《微细加工技术》 EI 2006年第4期10-14,共5页
为了提高扫描隧道显微镜微位移工作台的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PID控制方案。微位移工作台以压电陶瓷为驱动器、柔性铰链为导向机构,在分析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作台的数学模型。神经网络PID控制器对工作台进... 为了提高扫描隧道显微镜微位移工作台的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PID控制方案。微位移工作台以压电陶瓷为驱动器、柔性铰链为导向机构,在分析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作台的数学模型。神经网络PID控制器对工作台进行闭环控制,能够在线调整网络加权值,实时改变PID控制器的系数,减小工作台的位移误差。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对BP网络的初始权值进行学习优化,有效消除了神经网络对初始权值敏感和容易局部收敛的缺陷,改善了控制器的控制效果。性能测试表明,12μm阶跃参考输入下的稳态误差从3.24%减小到2.55%,稳态时间从1.7 s缩短到1.1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 扫描隧道显微镜 压电陶瓷 工作台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PID
下载PDF
基于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纳米加工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魏强 张玉林 +1 位作者 宋会英 于欣蕾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5年第9期425-429,434,共6页
介绍了具有原子级分辨率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工作原理及其相对于传统的电子束加工所具有的技术优势,阐述了STM在纳米加工中的应用和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 隧道效应 纳米加工 电子束光刻
下载PDF
扫描隧道显微镜精密工作台的神经网络控制
6
作者 魏强 张玉林 +2 位作者 于欣蕾 郝慧娟 卢文娟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6年第2期1-6,共6页
针对目前扫描隧道显微镜超高精度位移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精密工作台控制方案。在分析微位移机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作台的数学模型。神经网络辨识器在线辨识工作台的机械参数,神经网络自学习PID控制器代替传统PID... 针对目前扫描隧道显微镜超高精度位移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精密工作台控制方案。在分析微位移机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作台的数学模型。神经网络辨识器在线辨识工作台的机械参数,神经网络自学习PID控制器代替传统PID控制器,实现了样本的在线采集,有效克服了神经网络控制器需要离线训练的缺点。利用BP网络的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实时调整网络加权值,改变控制器的控制系数,增强了系统的实时控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PID控制算法,参考位移量为10μm时,达到稳态值的时间从3.8 s缩短到1.8 s,稳态误差从4.2%减小到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 工作台 压电陶瓷 神经网络
下载PDF
“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7
作者 李霞 张明军 +1 位作者 王志臣 于欣蕾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2年第S1期20-22,共3页
"电工学"是为非电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本文从"电工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等多个方面,结合我校"电工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从培养"知识型、能力型、素质型"人才入... "电工学"是为非电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本文从"电工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等多个方面,结合我校"电工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从培养"知识型、能力型、素质型"人才入手,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法与措施,取得了较好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工学” 教学改革 网络教学
下载PDF
人体上臂温度场模拟及其实现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常春 杨静 +1 位作者 于欣蕾 邵彤梅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8-80,共3页
本文根据王补宣教授等人提出的生物传热基本方程,构造了模拟人体上臂温度场的物理模型,并成功地对温度场进行了控制。这为准在体测量人体血液表观粘度提供了接近生理状态的温度环境。
关键词 自动控制 温度场 物理模拟 血液粘度 人体上臂
下载PDF
生成与建设:发展视角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9
作者 于欣蕾 《贵州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4,共7页
人性中天然具有的群体性与社会性,是人们结成共同体的本能性动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成与发展,离不开各种主客观条件,也离不开社会主导力量的引导与建构。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在革命、建设、改革... 人性中天然具有的群体性与社会性,是人们结成共同体的本能性动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成与发展,离不开各种主客观条件,也离不开社会主导力量的引导与建构。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在革命、建设、改革等时期不断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进入新时代,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依托,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呈现出了新面貌,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加速推进的同时,也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方式提供了新理念、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共同体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文明
原文传递
多维视角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欣蕾 《民族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6-82,共7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本体论意义上的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属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范畴。学者们致力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阐释,从顶层设计、共识凝聚、哲学思考、法制创设、中外政治对比等多个维度论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路径等议题,...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本体论意义上的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属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范畴。学者们致力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阐释,从顶层设计、共识凝聚、哲学思考、法制创设、中外政治对比等多个维度论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路径等议题,研究成果颇丰。在"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更加清晰的"世界通用话语"之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本体概念阐释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本文梳理了相关研究成果并进行了分类整理,旨在揭示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存量,避免局部过热或版块缺失,为构建中国民族问题话语体系提供趋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工作 中华民族共同体 建构路径
原文传递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空间整合视角 被引量:31
11
作者 严庆 于欣蕾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6,共12页
社会空间整合既是揭示多民族国家建设的理论视角,也是促进多民族国家建设的重要方略。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空间呈现液体化、有机化、折叠化的基本态势,民族因素在社会空间演变过程中呈现流动变迁、嵌合融会、联通易感的特点,这为铸牢中... 社会空间整合既是揭示多民族国家建设的理论视角,也是促进多民族国家建设的重要方略。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空间呈现液体化、有机化、折叠化的基本态势,民族因素在社会空间演变过程中呈现流动变迁、嵌合融会、联通易感的特点,这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良好条件。从社会空间整合的视角分析对口支援与民族教育异地办学政策的效能,为我们进一步在相关政策落实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 空间 新时代社会态势 社会空间整合
原文传递
融合与创新:“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范立强 于欣蕾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2-118,共7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时代席卷而来,“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与创新势在必行,融合的过程需要创新,创新的目标在于更好融合,二者相得益彰,共同促进高校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时代席卷而来,“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与创新势在必行,融合的过程需要创新,创新的目标在于更好融合,二者相得益彰,共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入信息化、数字化轨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新环境中更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突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工作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借助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准确研判自身未来发展方向,寻求巧妙化解当前发展困境的策略,在教学理念、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方面进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