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6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重构: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的实践逻辑与优化路径——基于浙江省德清县W村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于水 范德志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96,M0006,共12页
数字赋能已成为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支撑。数字技术向乡村持续渗透与覆盖,使乡村地域系统的实践、社会和文化空间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变。以浙江W村的数字乡村治理实践为案例,探究乡村空间重构的内在逻辑,阐... 数字赋能已成为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支撑。数字技术向乡村持续渗透与覆盖,使乡村地域系统的实践、社会和文化空间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变。以浙江W村的数字乡村治理实践为案例,探究乡村空间重构的内在逻辑,阐释微观实践空间形态与村民治理行动的相互影响。数字乡村空间重构的逻辑包括实践空间的理性建构、社会空间的关系重组和文化空间的价值重塑。空间重构对于推动数字乡村建设行动具有积极作用,但实践中也存在实践空间设计的弹性缺失、社会空间的活力受限和文化空间的体验落寞等问题。因此,数字乡村治理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发展实际,激活乡村空间中的内生动力,促进乡村地域空间的“活化”;确立乡村空间中的地方秩序,推动制度规则的“再造”;唤醒乡村空间中的历史记忆,推进文化资源的“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数字赋能 数字乡村 空间治理 空间重构 社会空间 文化空间
下载PDF
基层治理中的数字悬浮:内涵表征、形成机理及消解策略 被引量:3
2
作者 于水 区小兰 罗珞峻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88,共10页
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外在嵌入型资源,在基层治理中具有纾解困境的潜力,但其应用并非尽善尽美,可能存在与基层治理场景难以深度契合的情况并滋生数字悬浮现象。此类现象表现为数字技术悬浮于基层工作、治理主体、群众诉求和治理过程之上,并... 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外在嵌入型资源,在基层治理中具有纾解困境的潜力,但其应用并非尽善尽美,可能存在与基层治理场景难以深度契合的情况并滋生数字悬浮现象。此类现象表现为数字技术悬浮于基层工作、治理主体、群众诉求和治理过程之上,并由此引发包括增加治理主体的数字负担、浪费治理资源、数字治理内卷化和数字形式主义等在内的诸多困境。数字悬浮的产生在于:基层治理结构的科层化导致了管理模式僵硬,不利于灵活应用数字技术;诸多数字治理工具未能充分考虑基层实际需求,其在实践中难以发挥预期效果;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和普通群众的数字素养不足,缺乏必要技能和知识来有效利用数字工具;传统治理方式的路径依赖阻碍了新技术的深度嵌入。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基于“结构工具主客体方式”的去悬浮化路径进行优化:优化基层治理结构,减少科层化带来的僵硬性;开发契合基层实际需求的数字治理工具;通过培训和教育提升治理主体和客体的数字素养;革新治理方式,建立更加高效、灵活的治理机制。通过科学的方法实现治理效能提升,促进数字技术与基层治理更深度的融合,使数字技术真正成为助力基层治理的赋能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基层治理 数字悬浮 技术适配 治理要素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建筑设计优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水 李思尧 +1 位作者 刘雪研 姚钰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54-3062,共9页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对建筑物进行优化设计是实现节能减排的一个新途径;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更使得建筑优化设计的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为了更加全面地掌握基于数值模拟的优化技术在实际建筑中的应用现状,对优化研究的主要阶段进行了...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对建筑物进行优化设计是实现节能减排的一个新途径;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更使得建筑优化设计的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为了更加全面地掌握基于数值模拟的优化技术在实际建筑中的应用现状,对优化研究的主要阶段进行了概括,归类分析了各类优化平台的优缺点,总结对比了各类优化算法的性能。分析发现,优化阶段主要分为预处理、优化、后处理3个阶段;优化工具根据开发目的分为三大类;常用的优化算法有:进化算法、无导数搜索算法、混合算法;并且当下的优化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值得探索与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建筑优化 优化算法 优化工具
下载PDF
师法哪家?资学多少?——于水砚边杂想
4
作者 于水 《艺术品》 2019年第11期14-23,共10页
一、师法陈老莲有人想学张大千,大千说,千万不要学我,你就学石涛,因为我也是学石涛的。这样的学生算是运气好,遇到了智者,指明了一条正确的师法之道。张大千山水画学石涛,人物画学陈老莲,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能成为一代大师,他选对了师... 一、师法陈老莲有人想学张大千,大千说,千万不要学我,你就学石涛,因为我也是学石涛的。这样的学生算是运气好,遇到了智者,指明了一条正确的师法之道。张大千山水画学石涛,人物画学陈老莲,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能成为一代大师,他选对了师法的古人。我是画人物画的,早年并未拜过师,没做过关门弟子什么的,大概是机缘不巧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老莲 人物画 张大千 山水画 一代大师 石涛 师法
原文传递
沈阳地区典型办公建筑运行阶段碳减排潜力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于水 安瑞 +1 位作者 于川淇 韩府宏 《建筑技术》 2024年第4期483-487,共5页
以沈阳某办公建筑为例,将GB 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作为节能基准,对比分析多种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情形对建筑碳排放的影响,并对其碳减排潜力进行评估测算。利用模拟软件Design Builder对沈阳市某办公建筑建立典型模型,通过... 以沈阳某办公建筑为例,将GB 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作为节能基准,对比分析多种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情形对建筑碳排放的影响,并对其碳减排潜力进行评估测算。利用模拟软件Design Builder对沈阳市某办公建筑建立典型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得到几种不同技术情形下的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由不同类型能源碳排放因子与能耗强度计算得出。结果表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和暖通空调设备能效提升技术可明显减少碳排放,碳减排率分别可达到44.88%和39.99%;另外,建筑围护结构改造以及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结合技术,减排率分别为8.18%、7.22%。按照近零能耗建筑技术要求,综合6种技术情形,办公建筑运行阶段的减排率可达5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零能耗建筑 碳减排 建筑碳排放
下载PDF
基于需求响应的用户侧柔性用能分级调度策略研究
6
作者 于水 黄小玲 +1 位作者 韩府宏 张悦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4-143,共10页
通过需求响应计划和建筑用能的灵活调度增强电网稳定性和供需平衡。基于一栋小型办公建筑的光伏发电、储能设备及地源热泵系统进行用能调度策略的设计,引入两个参数量化建筑柔性用能潜力,根据最大化光伏利用率、优先满足用户刚需、电价... 通过需求响应计划和建筑用能的灵活调度增强电网稳定性和供需平衡。基于一栋小型办公建筑的光伏发电、储能设备及地源热泵系统进行用能调度策略的设计,引入两个参数量化建筑柔性用能潜力,根据最大化光伏利用率、优先满足用户刚需、电价低谷时段储能这3个优先级原则开发一个建筑用能管理模块。在TRNSYS中应用该模块建立有用能调度策略的案例3,并与两个参考案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一个供暖季节内,系统运行成本分别减少了65.4%、56.7%;地源热泵机组运行COP平均值从3.97提高到4.22;建筑日平均负荷转移率高达51.38%。在峰谷电价的市场机制下,对挖掘建筑柔性用能潜力、激励用户采用需求响应计划和提高电网稳定性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需求响应 电力负荷调度 储能 柔性用能
下载PDF
需求侧管理下带有热泵和储能的混合光伏/热能耦合系统全季节运行优化分析
7
作者 于水 韩府宏 +2 位作者 李睿哲 李思尧 刘雪研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61-1169,共9页
针对建筑能源消耗过高问题,文章在独栋建筑中构建了带有热泵和热能储存的混合光伏/热能耦合系统,将其与需求侧管理概念相结合,开发了一个动态模拟模型描述其运行性能,进而对需求侧管理进行配置优化,分析了不同配置下的成本和能源使用情... 针对建筑能源消耗过高问题,文章在独栋建筑中构建了带有热泵和热能储存的混合光伏/热能耦合系统,将其与需求侧管理概念相结合,开发了一个动态模拟模型描述其运行性能,进而对需求侧管理进行配置优化,分析了不同配置下的成本和能源使用情况。结果表明,需求侧管理下耦合系统上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率相比无储能系统在供暖、供冷季白天分别提升了23.96%,7.07%,索取电量在夜间大幅提升,总体增加了5.07%,104.50%,系统电力负荷调控能力良好,水箱温度设定点在供暖季及供冷季分别为43,24℃,是所有优化配置中总能耗最低的,比没有PVT和水箱的系统,年能耗降低41.77%,比不实施管理策略的节能率提高了7.10%。储能期消耗的电量在供暖、供冷季约占总耗电量的50.9%,72.7%。需求侧管理配置优化能够进一步降低系统能耗,特别是那些具备节能优势的系统,这对节能降耗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光伏/热能 热能储存 需求侧管理 配置优化
下载PDF
中国民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
8
作者 于水 区小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39-44,共6页
文章基于社会质量理论视角,构建包含社会性保障、经济性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社会赋权维度的民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2016—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民生发展水平,并运用Mar⁃kov转移概率矩阵探讨民生发展水平的演进... 文章基于社会质量理论视角,构建包含社会性保障、经济性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社会赋权维度的民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2016—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民生发展水平,并运用Mar⁃kov转移概率矩阵探讨民生发展水平的演进规律。研究表明:从整体来看,各省份的民生发展水平不高;除东部地区外,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民生发展水平均不高,而且各省份的民生发展水平缺乏稳定性,呈波动态势;较多省份属于低、极低质量民生发展水平,区域内部民生发展水平呈“分离”现象,东部地区的民生发展水平始终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各省份的民生发展水平有升级或降级的可能;民生发展水平的空间集聚呈“中心—外围—边缘”的圈层扩散分布格局,在空间格局上呈抱团状、零星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发展 社会质量理论 指标体系 测度评价
下载PDF
政府支持、村际合作与产业振兴——基于桂西南S镇的案例探讨
9
作者 于水 区小兰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1-13,116,共14页
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等工作,不能仅靠以政府为主体的外源性支持,也应发挥以村庄和村民为主体的内源性动力。立足田野调查经验,基于“政府支持—村际合作—产业振兴”的分析框架对桂西南S镇4个村庄的产业合... 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等工作,不能仅靠以政府为主体的外源性支持,也应发挥以村庄和村民为主体的内源性动力。立足田野调查经验,基于“政府支持—村际合作—产业振兴”的分析框架对桂西南S镇4个村庄的产业合作案例进行剖析发现:依托政府支持,通过村际间的产业合作可以有效推动产业振兴。具体而言,需要政府的组织支持、制度支持、技术支持和生计支持推动村际合作,而村际合作需以合作动力、合作基础、合作关键、合作条件为前提。实践证明,“政府支持—村际合作”的行为路径有效推进了村庄间的产业合作,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带动脱贫地区的产业走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振兴 村际合作 政府支持 脱贫地区
下载PDF
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10
作者 于水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45,共5页
当前群众利益诉求呈现多样化特征,与此相关的群众工作也出现了明显变化,群众工作对象复杂化、群众工作方式多样化、群众工作环境网络化、群众工作要求精细化等特征日益凸显。新形势下更高质量做好群众工作,需要科学把握群众工作规律,不... 当前群众利益诉求呈现多样化特征,与此相关的群众工作也出现了明显变化,群众工作对象复杂化、群众工作方式多样化、群众工作环境网络化、群众工作要求精细化等特征日益凸显。新形势下更高质量做好群众工作,需要科学把握群众工作规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服务意识,提升群众工作的服务实效;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专业素养;创新工作方式,注重群众工作的创新技术应用;完善整合机制,营造优质的群众工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工作 群众工作特点 群众工作规律
下载PDF
基于室内非均匀环境营造的新型通风模式下人员热舒适性及系统节能潜力
11
作者 于水 吴平一 韩府宏 《暖通空调》 2024年第10期86-95,149,共11页
为解决现有通风空调系统无法根据占用区域实现按需供冷造成的热不舒适及能源浪费问题,本研究根据人员占用区域需求实时切换气流模式组合及冷量供给,提出了一种新型通风模式,旨在利用多种气流模式的最优组合控制特定需求场景。采用数值... 为解决现有通风空调系统无法根据占用区域实现按需供冷造成的热不舒适及能源浪费问题,本研究根据人员占用区域需求实时切换气流模式组合及冷量供给,提出了一种新型通风模式,旨在利用多种气流模式的最优组合控制特定需求场景。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了不同占用区域情况下新型通风模式的人员热舒适性和系统的节能潜力,并与混合通风模式和层式通风模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新型通风模式在气流组织上具有明显优势;新型通风模式较混合通风模式和层式通风模式具有更高的热舒适性,空气分布特性指数最大;新型通风模式局部冷量利用系数最小,冷量有效利用率最高,所需供冷量最小,因此新型通风模式的节能潜力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环境 新型通风模式 热舒适性 节能潜力 气流组织 按需供冷 占用区域
下载PDF
基于XGBoost-WOA-BiLSTM-Attention的公共建筑暖通空调能耗预测研究
12
作者 于水 罗宇晨 +2 位作者 安瑞 李思尧 陈志杰 《建筑技术》 2024年第17期2071-2075,共5页
为在双碳目标下实现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成本,提出一种基于BiLSTM的公共建筑暖通空调能耗预测模型。在BiLSTM模型基础上,使用XGBoost算法对输入特征进行选择,剔除冗余特征,得到最佳模型输入特征;然后利用WOA优化算法对添加了Attention机制... 为在双碳目标下实现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成本,提出一种基于BiLSTM的公共建筑暖通空调能耗预测模型。在BiLSTM模型基础上,使用XGBoost算法对输入特征进行选择,剔除冗余特征,得到最佳模型输入特征;然后利用WOA优化算法对添加了Attention机制的BiLSTM模型中的6个超参数进行优化,将得到的最优参数代入BiLSTM-Attention神经网络中进行预测,并与BiLSTM模型、BiLSTM-Attention模型和WOA-BiLSTM-Attention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XGBoost-WOA-BiLSTM-Attention模型的RMSE、MAE、R2分别为0.0106、0.006、0.9991,优于其他模型,且相对于持续模型在均方根误差RMSE上提升了98%,为降低公共建筑暖通空调能耗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AC能耗 XGBoost WOA优化 Attention机制 BiLSTM
下载PDF
墙体裂缝对建筑热湿环境及能耗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于水 安建宇 韩广达 《建筑技术》 2024年第9期1126-1132,共7页
建筑表面及内部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结构的受损则会影响内部温湿度场的分布,对建筑总能耗也会产生影响。通过实验测试了混凝土及抹面胶无裂缝、1 mm和2 mm预制裂缝宽度试件的等效热湿物性参数,并使用WUFI-Plus仿真软件模... 建筑表面及内部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结构的受损则会影响内部温湿度场的分布,对建筑总能耗也会产生影响。通过实验测试了混凝土及抹面胶无裂缝、1 mm和2 mm预制裂缝宽度试件的等效热湿物性参数,并使用WUFI-Plus仿真软件模拟建筑裂缝出现前后沈阳市室内热湿环境及能耗的变化情况。在裂缝密度为9.04×10^(-3)m^(-1)时,房间每月相对湿度增幅最大。墙体裂缝将导致房间的能耗降低,且随着裂缝宽度及裂缝密度的增大,建筑能耗下降幅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墙体裂缝 热湿物性参数 WUFI-Plus 热湿环境 建筑能耗
下载PDF
用户侧柔性潜力表征与量化方法研究
14
作者 于水 黄小玲 +2 位作者 韩府宏 李思尧 刘雪研 《建筑技术》 2024年第10期1255-1261,共7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比例占建筑能源系统的增加,在智能电网背景下,用户侧用能的灵活性对能源系统越来越重要。在大多数研究中采用控制策略或挖掘建筑自身潜力的方式实现柔性用能,但量化柔性潜力与灵活性程度的指标因控制策略、系统形式、使... 随着可再生能源比例占建筑能源系统的增加,在智能电网背景下,用户侧用能的灵活性对能源系统越来越重要。在大多数研究中采用控制策略或挖掘建筑自身潜力的方式实现柔性用能,但量化柔性潜力与灵活性程度的指标因控制策略、系统形式、使用范围等因素而异,缺少具有代表性的量化指标。本研究关注单体建筑自身与能源系统中的电与热需求灵活性,对文献中柔性的定义、灵活性来源、量化方法以及量化指标进行归纳讨论;分析各类量化指标的适用范围与其优缺点,提出了一个灵活性量化的基本框架,为用户侧柔性潜力分析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系统 柔性来源 柔性量化指标
下载PDF
于水作品
15
作者 于水 《东方艺术》 2015年第14期6-7,共2页
原文传递
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大型医用设备全生命周期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忠军 姜文彬 +5 位作者 陈浩 于水 杨斐 潘月帅 魏丽丽 刘飞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8期112-119,138,共9页
目的构建大型医用设备全生命周期绩效评价体系,为大型医用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和专家访谈建立原始指标池,经研究小组对初始指标整理讨论后编制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遴选的40名医用设备管理相关领域专家... 目的构建大型医用设备全生命周期绩效评价体系,为大型医用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和专家访谈建立原始指标池,经研究小组对初始指标整理讨论后编制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遴选的40名医用设备管理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函询,构建大型医用设备全生命周期绩效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以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某分院区健康体检中心CT设备为例,开展实证分析。结果构建了大型医用设备全生命周期绩效评价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117个三级指标。根据此评价体系,对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某分院区健康体检中心CT设备展开评价,其采购配置阶段评分为47.1分,运行管理阶段评分为37.9分,根据评价标准该CT机综合评价结果为优秀。结论本研究的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和协调程度均符合标准,构建的大型医用设备全生命周期绩效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以为大型医用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医用设备 指标体系 德尔菲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危重患者转运优化方案及其效果研究
17
作者 杨旭 金雪 于水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0期1172-1175,共4页
患者转运是医疗体系中一项重要任务,涉及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需求的增加,患者转运的需求呈上升趋势。转运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因素,可能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综述危重患者转运方案既往研究,分析当前研... 患者转运是医疗体系中一项重要任务,涉及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需求的增加,患者转运的需求呈上升趋势。转运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因素,可能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综述危重患者转运方案既往研究,分析当前研究现状,探讨未来研究方向,临床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者 转运 优化方案 综述
下载PDF
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逻辑与科学内涵
18
作者 于水 赵旭 魏旌帆 《品位·经典》 2024年第15期15-18,共4页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原则和追求目标,指的是在普遍达到一定富裕水平的基础上,允许存在合理的富裕程度差异。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将引领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作为奋斗方向。本研究旨在阐明共同富裕的发展逻辑,并探讨科学有...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原则和追求目标,指的是在普遍达到一定富裕水平的基础上,允许存在合理的富裕程度差异。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将引领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作为奋斗方向。本研究旨在阐明共同富裕的发展逻辑,并探讨科学有效地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这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社会的全面繁荣,促进我们更加主动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共同迈向一个全面繁荣发展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历史溯源 形成逻辑 科学内涵
下载PDF
于水
19
作者 于水 《艺术沙龙》 2011年第4期338-339,共2页
石头城访新建新建住在石头城一幢楼的二层,走上一段露天楼梯,到达一个平台,陆逸笑盈盈地把我们接进家门。新建从藤椅里站起来,与我们一一握手拥抱,面色红润,笑容亲切,大概认出了我们,微微有点激动我们说什么,他能听懂,或点头或笑,似被... 石头城访新建新建住在石头城一幢楼的二层,走上一段露天楼梯,到达一个平台,陆逸笑盈盈地把我们接进家门。新建从藤椅里站起来,与我们一一握手拥抱,面色红润,笑容亲切,大概认出了我们,微微有点激动我们说什么,他能听懂,或点头或笑,似被病魔阻着,回话有点跟不上。反正都是一些没用的客套话,不回答正好。大家刚落座,新建忽然伸手,很坚决地指向画室,一屋子人都愣住了,不知什么状况陆逸马上拉着大家和新建进到画室,她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人画 面色红润 画案 不能自己 东坡先生 于水 大自在 央视主持人 假以时日 朱刚
原文传递
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机理、实践基础与政策路径 被引量:10
20
作者 范德志 于水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160,共9页
让现代数字技术赋能社会经济发展与治理,以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产业、塑造新模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和生成等方面展现出强大能力,为新动能、新产业和... 让现代数字技术赋能社会经济发展与治理,以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产业、塑造新模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和生成等方面展现出强大能力,为新动能、新产业和新模式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研究以“宏观—中观—微观”为分析框架,从提高生产效率、传统产业转型和变革商业模式等角度阐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理,并从大模型的核心技术、产业发展及其政策规划等方面考察了大模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基础。最后从完善顶层设计和统筹、加快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融资市场支撑环境及其发挥数字政府平台优势等方面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 ChatGPT 实体经济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