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在线开放课程为核心 进行一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34
1
作者 胡涛 鲍浩波 +5 位作者 孟长功 赵珺 于永鲜 王慧龙 陶胜洋 刘淑芹 《大学化学》 CAS 2018年第11期1-5,共5页
随着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入融合,以在线开放课程为核心的一流课程建设已经成为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靶点。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线下课堂教学改革有机结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践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字化教学模式创... 随着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入融合,以在线开放课程为核心的一流课程建设已经成为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靶点。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线下课堂教学改革有机结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践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字化教学模式创新,是对一流课程建设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课程 在线开放课程 课堂教学改革 数字化教学模式
下载PDF
垃圾填埋场衬垫土壤材料对Cr(Ⅵ)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陆海军 栾茂田 +1 位作者 张金利 于永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02-1008,共7页
通过静态平衡吸附试验对采用颗粒活性炭及酸活化膨润土改良的垃圾填埋场衬垫土壤材料吸附重金属的特性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表明:研究中的所有土壤样本对Cr(Ⅵ)的吸附属于非线性的Langmuir模式。经颗粒活性炭及酸活化膨润土改良的衬垫... 通过静态平衡吸附试验对采用颗粒活性炭及酸活化膨润土改良的垃圾填埋场衬垫土壤材料吸附重金属的特性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表明:研究中的所有土壤样本对Cr(Ⅵ)的吸附属于非线性的Langmuir模式。经颗粒活性炭及酸活化膨润土改良的衬垫土壤材料与天然黏土材料相比,对Cr(Ⅵ)的吸附强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说明颗粒活性炭和酸活化膨润土可以作为改良衬垫土壤的材料去吸附重金属。所有土壤样本对Cr(Ⅵ)的吸附量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土壤固体颗粒浓度的增大而减小。Langmuir等温参数(qm,b)随着土壤固体颗粒浓度的增大而呈对数性减小,但随着土壤固体颗粒浓度进一步增大到某一临界值(例如200 g/L),其值基本稳定了,另外等温参数也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线性增大的趋势。由试验结果可以得出,采用较低的土壤固体颗粒浓度所确定的吸附参数值不适合模拟实际工程条件,其值将引起对垃圾填埋场衬垫的迟滞因子作出过高估计。因此,为了获得与实际工程条件比较接近的吸附参数值,静态平衡吸附试验必须在一个充分大的固体颗粒浓度条件下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衬垫 重金属 吸附等温参数 吸附量
下载PDF
硫代钨酸盐晶体的低温溶剂热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3
作者 董言治 贾翠英 +2 位作者 安永林 于永鲜 王德和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05-608,共4页
应用低温溶剂热方法合成了(NH4)2WS4和K2WS4晶体,并用XRD、SEM和ED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对环境无污染;得到的晶体晶貌良好,晶相纯.
关键词 硫代钨酸盐 晶体 溶剂热合成 XRD SEM ED 表征
下载PDF
微型化学实验与基础化学实验改革 被引量:2
4
作者 牟文生 许维波 +1 位作者 于永鲜 孟长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S1期49-50,共2页
本文介绍了基础化学实验体系和内容改革中的微型实验 ,综合化学实验选修课中的微型实验情况 。
关键词 微型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改革 实验选修课
下载PDF
化学多媒体系列教学软件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志广 高占先 +1 位作者 于永鲜 任玉杰 《化工高等教育》 2003年第1期96-98,共3页
本文讨论了所研制的化学多媒体系列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方法,介绍了涉及电子教案、虚拟实验、网络课程等多类软件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应用。
关键词 多媒体系列教学软件 教学手段 化学教学 教学改革 电子教案 虚拟实验 网络课程
下载PDF
普通化学课程改革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辛钢 牟文生 +3 位作者 于永鲜 周鹏 刘淑芹 孟长功 《化工高等教育》 2012年第4期57-58,104,共3页
化学素质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普通化学学时少,教学效果不佳。为此,我们进行了普通化学课程改革,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比较全面而正确的化学观,了解并初步掌握化学对物质世界... 化学素质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普通化学学时少,教学效果不佳。为此,我们进行了普通化学课程改革,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比较全面而正确的化学观,了解并初步掌握化学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分辨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建构主义 素质教育
下载PDF
邻菲啰啉合铁(Ⅱ)配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测定的微型实验 被引量:1
7
作者 牟文生 辛钢 +3 位作者 周硼 于永鲜 刘淑芹 胡涛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62-63,共2页
本文介绍了一个大一无机化学实验,即采用微型实验的方法测定邻菲啉合铁(Ⅱ)配合物的组成及其稳定常数。
关键词 邻菲啉合铁(Ⅱ) 配位数 稳定常数 微型实验
下载PDF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全面实施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
8
作者 高占先 刘志广 +2 位作者 郝策 于永鲜 孟长功 《化工高等教育》 2001年第3期14-19,共6页
自1995年以来,我们先后承担了“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简称96-750项目),国家教委立项的“03-14科(化工类)化学系列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化学课程 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CAI课件 现代教育技术 计算机辅助教学
下载PDF
废茶枝叶对黏土中六价铬的吸附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谭晓 于永鲜 +2 位作者 杨庆 张金利 陆海军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63,共3页
研究废茶枝叶中茶多酚对Cr(Ⅵ)在黏土介质中的吸附作用。探讨pH、反应时间、废茶枝叶投加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简述了茶多酚、Cr(Ⅵ)和黏土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在含Cr(Ⅵ)的黏土中投加废茶枝叶... 研究废茶枝叶中茶多酚对Cr(Ⅵ)在黏土介质中的吸附作用。探讨pH、反应时间、废茶枝叶投加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简述了茶多酚、Cr(Ⅵ)和黏土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在含Cr(Ⅵ)的黏土中投加废茶枝叶时,黏土对Cr(Ⅵ)吸附能力明显增强,作用机理主要是在中性条件下茶多酚将Cr(Ⅵ)还原为Cr(Ⅲ),并与Cr(Ⅲ)形成配合物,该络合物与黏土颗粒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增强了黏土对铬的固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六价铬 黏土 配合作用 吸附
下载PDF
"无机化学"网上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
10
作者 李洪林 于永鲜 +1 位作者 辛剑 牟文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z2期259-260,共2页
"无机化学"网上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集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实验等各类素材于一体,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并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体现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非常有效... "无机化学"网上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集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实验等各类素材于一体,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并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体现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非常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化学 网络课程 多媒体 计算机辅助教学
下载PDF
羟基磷酸铕(Ⅱ)的合成与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永鲜 《包头钢铁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15-18,共4页
介绍了以新化合物KEuPO4为原料、用水解法合成羟基磷酸铕(Ⅱ)的方法和过程。该化合物为淡黄色,X─ray衍射图谱证实其晶体为纯六方相,紫外莹光呈蓝绿色,说明其中的铕确为+2价。
关键词 稀土 磷灰石 羟基磷酸铕 合成
下载PDF
Eu_5(PO_4)_3OH的粉末结构测定、计算及描述
12
作者 于永鲜 《包头钢铁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23-27,共5页
本文对以水解法合成的Eu_5(PO_4)_3OH的结构进行了测定及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物质属于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3/m),晶胞参数a0=0.9764nm,c0=0.7627nm,V=0.6000nm3,Z=2。... 本文对以水解法合成的Eu_5(PO_4)_3OH的结构进行了测定及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物质属于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3/m),晶胞参数a0=0.9764nm,c0=0.7627nm,V=0.6000nm3,Z=2。此外,提出了Eu5(PO4)3OH的结构模型,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羟基磷酸铕 粉末结构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Analysis of Diffusion Factors of Cr(Ⅵ) Ion in Clay Soil
13
作者 杨清雷 张金利 +3 位作者 杨庆 唐小微 于永鲜 杨钢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11年第1期51-56,共6页
Some laboratory diffusion tests were conducted with diffusion device to determine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Cr(Ⅵ) ion passing through Dalian red clay samples. The concentrations of Cr(Ⅵ) at different places of th... Some laboratory diffusion tests were conducted with diffusion device to determine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Cr(Ⅵ) ion passing through Dalian red clay samples. The concentrations of Cr(Ⅵ) at different places of the samples were then measured spectrophotometrically after a standing time of 1 000 d. A one-dimensional solute transport equation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transport of Cr(Ⅵ) through clay samples. Back-calculation of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Cr(Ⅵ) was made with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Parametric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simulate variations in soil dry density, temperature, pH and standing tim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used in this paper is simple and effective.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Cr(Ⅵ) in Dalian red clay varies from 1.50×10-7 cm2/s to 2.08×10-7 cm2/s. After 1 000 d diffus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source solution drops down to 1.27 mg/L from 62.5 mg/L, and the diffusion distance is only 3.5 cm.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diffusion coefficient is constant, the diffusion effect becomes more obvious with lower density, lower temperature, higher pH value, and much more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FILL Cr(Ⅵ) ion TRANSPORT clay soil diffusion coefficient
下载PDF
铁氧化物改性黏土对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陈云 于永鲜 +1 位作者 张金利 石文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05-911,共7页
利用铁氧化物对大连地区黏土进行包覆改性,并采用静态吸附法对该改性黏土吸附Cr(Ⅵ)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考虑了反应时间、pH、溶液初始浓度、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整个吸附过程基本在3h内完成,改性黏土对Cr(Ⅵ)的吸附量随... 利用铁氧化物对大连地区黏土进行包覆改性,并采用静态吸附法对该改性黏土吸附Cr(Ⅵ)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考虑了反应时间、pH、溶液初始浓度、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整个吸附过程基本在3h内完成,改性黏土对Cr(Ⅵ)的吸附量随溶液初始pH的增大而明显减小,随着溶液初始浓度和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在初始pH为3.0的条件下,研究了改性黏土吸附Cr(Ⅵ)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改性黏土对Cr(Ⅵ)吸附能较好地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式描述.由Langmuir等温式计算得出,在293K、初始pH为3.0条件下的单层饱和吸附量为12.91mg·g-1.实验确定了改性黏土吸附Cr(Ⅵ)的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自发过程.与原土的对比实验表明,改性黏土对Cr(Ⅵ)的吸附能力大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黏土 铁氧化物 吸附 Cr(Ⅵ) 动力学 热力学
原文传递
垃圾填埋场衬垫对Cr(Ⅵ)和Zn(Ⅱ)吸附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陆海军 栾茂田 +1 位作者 张金利 于永鲜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6-162,共7页
通过静态平衡吸附试验对垃圾填埋场衬垫土壤材料对Cr(Ⅵ)和Zn(Ⅱ)的吸附进行了观察.在试验中考察了溶液的初始浓度、pH值和溶液的温度对吸附的影响,通过动力学实验确定了动力学参数,并探讨了天然黏土材料对重金属Cr(Ⅵ)和Zn(Ⅱ)的吸附机... 通过静态平衡吸附试验对垃圾填埋场衬垫土壤材料对Cr(Ⅵ)和Zn(Ⅱ)的吸附进行了观察.在试验中考察了溶液的初始浓度、pH值和溶液的温度对吸附的影响,通过动力学实验确定了动力学参数,并探讨了天然黏土材料对重金属Cr(Ⅵ)和Zn(Ⅱ)的吸附机理.结果显示,黏土对重金属的吸附过程可以通过伪二阶动力模式来描述.根据对lnk2与1/T线形图斜率的计算,可以确定Cr(Ⅵ)和Zn(Ⅱ)的活化能(Ea)分别为22.7 kJ.mol-1和26.88 kJ.mol-1.活化能的计算结果说明,温度的升高能促进黏土材料对Cr(Ⅵ)和Zn(Ⅱ)的吸附,同时也表明吸附很可能是一个化学吸附.热力学参数(ΔH0,ΔS0,ΔG0)值可以通过图lgKD与1/T的斜率与截距来计算.热力学参数值的结果表明,天然黏土材料对Cr(Ⅵ)和Zn(Ⅱ)的吸附是吸热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吸附 重金属 热力学参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