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缺血性脑卒中小鼠脑和血清中IL-17A的变化及其对缺血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于津泠
李淑娟
+3 位作者
魏海萍
朱弘倚
韩松
李俊发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6年第4期456-461,共6页
目的观察白介素-17A(IL-17A)在小鼠缺血性脑卒中血清和脑脊液的变化。在离体氧糖剥夺(OGD)模型和基因敲除小鼠中,进一步探讨IL-17A在神经元缺血损伤中可能的作用及其损伤途径。方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和脑皮层原代神经元氧糖...
目的观察白介素-17A(IL-17A)在小鼠缺血性脑卒中血清和脑脊液的变化。在离体氧糖剥夺(OGD)模型和基因敲除小鼠中,进一步探讨IL-17A在神经元缺血损伤中可能的作用及其损伤途径。方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和脑皮层原代神经元氧糖剥夺(OGD)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6及12 h和1、3及7 d的血清(n=7)、脑脊液和12 h梗死区周围皮层(n=5)IL-17A的含量,经5、10、100和500 ng/m L重组IL-17A(r IL-17A)处理后的野生小鼠(n=8)与未经r IL-17A处理的基因敲除小鼠原代神经元进行OGD(n=5),用MTS比色法和蛋白印迹方法检测其对缺血神经元的影响。结果 MCAO 1 h再灌12 h,梗死区周围脑皮层匀浆IL-17A升高(P<0.001),脑脊液中IL-17A在12 h达到高峰(P<0.05);MCAO 1 h再灌1 d,血清IL-17A开始升高,再灌3 d达到高峰(P<0.001);r IL-17A对常氧下神经元的存活率无明显影响,但其可呈剂量依赖性明显加重OGD损伤后神经元的存活率(P<0.05);OGD处理野生型(IL-17A+/+)小鼠脑皮层原代神经元,Beclin 1蛋白表达水平和Cl/pro-caspase 3的比值明显升高,缺乏IL-17A可以逆转OGD的作用(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的血清和脑脊液中IL-17A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IL-17A可能通过神经元的自噬和凋亡途径加重神经元缺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7A(IL-17A)
缺血性脑卒中
脑脊液(CSF)
氧糖剥夺(OGD)
小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细胞介素17在缺血性脑卒中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倩
李言洵
+2 位作者
于津泠
李俊发
李淑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64-666,共3页
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具有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脑血管疾病,其中以缺血性脑卒中最为常见。近期在小鼠脑膜新发现大脑淋巴管的存在,提示免疫系统在脑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及对其相关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起重要作用,且现已证实,脑缺血后强烈的...
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具有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脑血管疾病,其中以缺血性脑卒中最为常见。近期在小鼠脑膜新发现大脑淋巴管的存在,提示免疫系统在脑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及对其相关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起重要作用,且现已证实,脑缺血后强烈的炎性反应是造成脑继发性损伤的重要原因[1-2]。由于缺血导致能量缺乏以及继而发生膜离子通道功能障碍、细胞内外离子失衡、细胞水肿、钙超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卒中
脑损伤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血脑屏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典型蛋白激酶Cγ对突触蛋白-Ⅰ磷酸化调节及其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朱弘倚
张楠
+3 位作者
于津泠
魏海萍
韩松
李俊发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5-151,共7页
目的探讨经典型蛋白激酶Cγ(c PKCγ)对突触蛋白-Ⅰ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及其在小鼠原代脑皮层神经元氧-糖剥夺(OGD)缺血损伤中作用。方法借助c PKCγ基因敲除(c PKCγ^(-/-))小鼠,利用小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在体缺血模型和原代脑皮层神...
目的探讨经典型蛋白激酶Cγ(c PKCγ)对突触蛋白-Ⅰ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及其在小鼠原代脑皮层神经元氧-糖剥夺(OGD)缺血损伤中作用。方法借助c PKCγ基因敲除(c PKCγ^(-/-))小鼠,利用小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在体缺血模型和原代脑皮层神经元OGD离体细胞缺血模型,采用免疫共沉淀(Co-IP)、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等生物化学技术,验证c PKCγ与突触蛋白-Ⅰ的相互作用,探讨c PKCγ对突触蛋白-Ⅰ磷酸化水平的调节及小鼠原代脑皮层神经元OGD损伤后对神经元形态的影响。结果免疫共沉淀结果证明,正常及缺血小鼠脑皮层组织中c PKCγ与突触蛋白-Ⅰ均存在相互作用;对突触蛋白-Ⅰ5个可能的丝氨酸磷酸化位点进行筛选发现,只有Ser549和Ser553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在OGD和c PKCγ敲除前后有明显变化;进一步统计分析得出,野生型(c PKCγ^(+/+))小鼠原代脑皮层神经元中,OGD处理使突触蛋白-ⅠSer549和Ser553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每组n=5,与野生型常氧组相比P<0.05),c PKCγ基因敲除可显著降低上述两个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每组n=5,与野生型常氧组相比P<0.05),而OGD处理后降低趋势更明显(每组n=5,与野生型OGD组相比P<0.05);除此之外,OGD处理可使c PKCγ^(+/+)和c PKCγ^(-/-)脑皮层神经元突起的长度和数目均显著降低(每组n=8,与野生型常氧组相比,P<0.05),c PKCγ^(-/-)组降低现象更加显著(每组n=8,与野生型OGD组相比,P<0.05)。结论缺血/低氧损伤情况下,c PKCγ可能通过调节突触蛋白-ⅠSer549和Ser553磷酸化水平影响神经元突起的形态,从而保护神经元免受缺血/低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糖剥夺
经典型蛋白激酶Cγ
突触蛋白-Ⅰ
基因敲除
免疫荧光
小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缺血性脑卒中小鼠脑和血清中IL-17A的变化及其对缺血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于津泠
李淑娟
魏海萍
朱弘倚
韩松
李俊发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系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6年第4期456-46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1015
31171147
+5 种基金
31471142)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32070
7141001)
IATN国际合作种子基金(PXM2015-014226-000051)
北京脑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课题(2015NZDJ05)
2013年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经费B类资助项目[北京市人事局(D08-016号)]
文摘
目的观察白介素-17A(IL-17A)在小鼠缺血性脑卒中血清和脑脊液的变化。在离体氧糖剥夺(OGD)模型和基因敲除小鼠中,进一步探讨IL-17A在神经元缺血损伤中可能的作用及其损伤途径。方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和脑皮层原代神经元氧糖剥夺(OGD)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6及12 h和1、3及7 d的血清(n=7)、脑脊液和12 h梗死区周围皮层(n=5)IL-17A的含量,经5、10、100和500 ng/m L重组IL-17A(r IL-17A)处理后的野生小鼠(n=8)与未经r IL-17A处理的基因敲除小鼠原代神经元进行OGD(n=5),用MTS比色法和蛋白印迹方法检测其对缺血神经元的影响。结果 MCAO 1 h再灌12 h,梗死区周围脑皮层匀浆IL-17A升高(P<0.001),脑脊液中IL-17A在12 h达到高峰(P<0.05);MCAO 1 h再灌1 d,血清IL-17A开始升高,再灌3 d达到高峰(P<0.001);r IL-17A对常氧下神经元的存活率无明显影响,但其可呈剂量依赖性明显加重OGD损伤后神经元的存活率(P<0.05);OGD处理野生型(IL-17A+/+)小鼠脑皮层原代神经元,Beclin 1蛋白表达水平和Cl/pro-caspase 3的比值明显升高,缺乏IL-17A可以逆转OGD的作用(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的血清和脑脊液中IL-17A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IL-17A可能通过神经元的自噬和凋亡途径加重神经元缺血损伤。
关键词
白介素-17A(IL-17A)
缺血性脑卒中
脑脊液(CSF)
氧糖剥夺(OGD)
小鼠
Keywords
interleukin-17A
ischemic stroke
cerebrospinal fluid(CSF)
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
mice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细胞介素17在缺血性脑卒中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倩
李言洵
于津泠
李俊发
李淑娟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实验室
出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64-666,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1015)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32070
7141001)
文摘
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具有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脑血管疾病,其中以缺血性脑卒中最为常见。近期在小鼠脑膜新发现大脑淋巴管的存在,提示免疫系统在脑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及对其相关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起重要作用,且现已证实,脑缺血后强烈的炎性反应是造成脑继发性损伤的重要原因[1-2]。由于缺血导致能量缺乏以及继而发生膜离子通道功能障碍、细胞内外离子失衡、细胞水肿、钙超载、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卒中
脑损伤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血脑屏障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典型蛋白激酶Cγ对突触蛋白-Ⅰ磷酸化调节及其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朱弘倚
张楠
于津泠
魏海萍
韩松
李俊发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系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
首都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学胚胎学系
出处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5-15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147
31471142)
+2 种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41001)
IATN国际合作种子基金(PXM2015-014226-000051)
2013年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经费B类(D08-016)
文摘
目的探讨经典型蛋白激酶Cγ(c PKCγ)对突触蛋白-Ⅰ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及其在小鼠原代脑皮层神经元氧-糖剥夺(OGD)缺血损伤中作用。方法借助c PKCγ基因敲除(c PKCγ^(-/-))小鼠,利用小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在体缺血模型和原代脑皮层神经元OGD离体细胞缺血模型,采用免疫共沉淀(Co-IP)、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等生物化学技术,验证c PKCγ与突触蛋白-Ⅰ的相互作用,探讨c PKCγ对突触蛋白-Ⅰ磷酸化水平的调节及小鼠原代脑皮层神经元OGD损伤后对神经元形态的影响。结果免疫共沉淀结果证明,正常及缺血小鼠脑皮层组织中c PKCγ与突触蛋白-Ⅰ均存在相互作用;对突触蛋白-Ⅰ5个可能的丝氨酸磷酸化位点进行筛选发现,只有Ser549和Ser553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在OGD和c PKCγ敲除前后有明显变化;进一步统计分析得出,野生型(c PKCγ^(+/+))小鼠原代脑皮层神经元中,OGD处理使突触蛋白-ⅠSer549和Ser553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每组n=5,与野生型常氧组相比P<0.05),c PKCγ基因敲除可显著降低上述两个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每组n=5,与野生型常氧组相比P<0.05),而OGD处理后降低趋势更明显(每组n=5,与野生型OGD组相比P<0.05);除此之外,OGD处理可使c PKCγ^(+/+)和c PKCγ^(-/-)脑皮层神经元突起的长度和数目均显著降低(每组n=8,与野生型常氧组相比,P<0.05),c PKCγ^(-/-)组降低现象更加显著(每组n=8,与野生型OGD组相比,P<0.05)。结论缺血/低氧损伤情况下,c PKCγ可能通过调节突触蛋白-ⅠSer549和Ser553磷酸化水平影响神经元突起的形态,从而保护神经元免受缺血/低氧损伤。
关键词
氧糖剥夺
经典型蛋白激酶Cγ
突触蛋白-Ⅰ
基因敲除
免疫荧光
小鼠
Keywords
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Conventional protein kinase Cγ
Synapsin-Ⅰ
Knockout
Immunofluorescence
Mouse
分类号
R338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缺血性脑卒中小鼠脑和血清中IL-17A的变化及其对缺血神经元的影响
于津泠
李淑娟
魏海萍
朱弘倚
韩松
李俊发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白细胞介素17在缺血性脑卒中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刘倩
李言洵
于津泠
李俊发
李淑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经典型蛋白激酶Cγ对突触蛋白-Ⅰ磷酸化调节及其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
朱弘倚
张楠
于津泠
魏海萍
韩松
李俊发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