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度阿托伐他汀致肝损伤小鼠肠道菌群的改变及其与肝脏CYP2E 1的关系
1
作者 宋冰雪 宋雨晴 +3 位作者 刘鑫 于海初 辛辉 梁惠 《精准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494-498,共5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阿托伐他汀(ATO)导致肝损伤小鼠肠道菌群的改变及其与肝组织中CYP2E1的关系。方法C57BL/6小鼠40只,按照处理方式不同分为4组,每组10只,低强度ATO组(ATO-L组)、中强度ATO组(ATO-M组)、高强度ATO组(ATO-H组)小鼠每天分别灌... 目的探讨高强度阿托伐他汀(ATO)导致肝损伤小鼠肠道菌群的改变及其与肝组织中CYP2E1的关系。方法C57BL/6小鼠40只,按照处理方式不同分为4组,每组10只,低强度ATO组(ATO-L组)、中强度ATO组(ATO-M组)、高强度ATO组(ATO-H组)小鼠每天分别灌胃含有10、20、30 mg/kg ATO的生理盐水1 mL,对照组(CON组)小鼠每天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持续4周。HE染色后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病理状态,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ALT、AST、TNF-α、IL-6和IL-10水平以及肝脏组织中SOD活力、CYP2E 1的mRNA水平,采用16SrDNA测序法分析小鼠新鲜粪便中肠道菌群分布,将差异有显著意义的菌属的相对丰度与肝脏组织中CYP2E 1 mRNA水平及SOD活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经HE染色及透射电镜下观察显示,ATO-M组、ATO-H组小鼠肝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现象;各组小鼠血清中ALT、AST、IL-6、TNF-α和肝脏组织中SOD活力差异有显著性(F=4.57~7.74,P<0.05)。ATO-H组小鼠肠道菌群稳态失衡,ATO-H组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和脱铁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与CON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89~5.22,P<0.05);两组紫单孢菌科、普氏菌科、乳杆菌科、毛螺菌科、螺杆菌科的相对丰度差异有显著性(t=2.45~5.46,P<0.05);两组螺杆菌属、拟普雷沃菌属、普氏菌属和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差异具有显著性(t=2.46~7.41,P<0.05)。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与肝脏组织SOD活力呈正相关(r=0.48,P<0.05),与肝组织中CYP2E 1的mRNA水平呈负相关(r=-0.62,P<0.05)。结论高强度他汀类药物可导致小鼠肠道菌群稳态失衡,抗氧化应激能力下降,肠道菌群乳杆菌属的减少可能会促进肝脏的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微生物组 阿托伐他汀 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RNA 信使 超氧化物歧化酶 乳杆菌属
下载PDF
血清白介素-6水平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于海初 孙桂霞 蔡尚郎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41-242,共2页
目的 评价白介素 6 (IL 6 )预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118例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或有心肌梗死史的BrauwaldⅢB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纳入本研究。检测入选者血清IL 6、C 反应蛋白 (CRP) ,并对其进行了 6个月的随访 ,按随... 目的 评价白介素 6 (IL 6 )预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118例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或有心肌梗死史的BrauwaldⅢB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纳入本研究。检测入选者血清IL 6、C 反应蛋白 (CRP) ,并对其进行了 6个月的随访 ,按随访期间有无主要心脏事件发生分成两组 :Ⅰ组 :发生心脏事件 (n =6 8) ;Ⅱ组 :未发生心脏事件 (n =5 0 )。结果 IL 6 :Ⅰ组 (8.6 8± 4 .6 1)ng/L ,Ⅱ组 (4.5 9± 1.71)ng/L ;CRP :Ⅰ组 (8.6 9± 3.73)mg/L ,Ⅱ组(3.34± 2 .0 8)mg/L ;Ⅰ组患者血清IL 6、CRP均显著高于Ⅱ组患者 ,两者比较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0 1)。血清IL 6含量与CRP含量有显著正相关性 (r=0 .394 ,P <0 .0 0 0 1)。结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IL 6浓度增高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心绞痛 不稳定性 预后
下载PDF
P波离散度与原发性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于海初 刘金萍 +1 位作者 孙桂霞 蔡尚郎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 (Pd)与原发性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 ,以及对药物疗效的评价。方法 观察 5 2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 (观察组 )的最大P波时限 (Pmax)、P波离散度 (Pd) ,并与 5 2例原发性高血压无阵发性心...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 (Pd)与原发性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 ,以及对药物疗效的评价。方法 观察 5 2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 (观察组 )的最大P波时限 (Pmax)、P波离散度 (Pd) ,并与 5 2例原发性高血压无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 (对照组 )比较。同时对观察组中的 4 5例病人口服可达龙治疗 6个月 ,观察治疗前后Pd的变化。结果 ①Pmax、Pd :观察组显著大于对照组 (Pmax ,12 2 6 1± 11 14ms比 10 5 32± 8 2 6ms ,P <0 0 0 1;Pd ,4 9 18± 14 5 2ms比 38 6 1± 10 2 7ms,P <0 0 0 1)。②可达龙治疗后较治疗前之Pd显著减小 (42 85± 12 76ms比 4 9 18± 14 5 2ms ,P <0 0 5 )。结论 Pmax和Pd可能是预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的简单的心电图指标 ;同时 ,Pd可较好地评价抗房颤药物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离散度 心房颤动 心电图 高血压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于海初 孙桂霞 +3 位作者 郭鹏菊 张文燕 蔡尚郎 孙璐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81-483,共3页
目的 观察冠心病不同类型患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CSF)的变化 ,探讨其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临床识别和预测的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4 8例ACS、4 6例稳定型心绞痛 (SA)和 4 0例健康者血浆MCSF及白介素 6... 目的 观察冠心病不同类型患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CSF)的变化 ,探讨其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临床识别和预测的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4 8例ACS、4 6例稳定型心绞痛 (SA)和 4 0例健康者血浆MCSF及白介素 6 (IL 6 )水平。结果 ACS患者MCSF和IL 6水平均显著高于SA患者 [MCSF :(4 6 3.4 8± 5 0 .99)ng/L vs(30 8.2 0± 4 7.75 )ng/L ;IL 6 :(9.0 2± 5 .12 )ng/L vs(4 .71± 1.73)ng/L ,P均 <0 .0 0 1]。SA患者MCS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 [(30 8.2 0± 4 7.75 )ng/Lvs(2 82 .2 8± 2 3.35 ) ,P <0 .0 5 ]。进一步研究发现ACS患者MCSF水平与IL 6呈显著正相关 (rs=0 .4 87,P <0 .0 0 1)。结论 MCSF可能参与了ACS的发病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介素-6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达肝素与普通肝素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于海初 孙桂霞 +9 位作者 王永彬 郭明磊 申方 王少春 尹磊 周长勇 贾秀玲 姜艳 王淑娟 邢珂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071-1073,共3页
目的前瞻性地评价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迭肝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75例,随机分为迭肝素组和普通肝素组;达肝素组于确诊后尽早... 目的前瞻性地评价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迭肝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75例,随机分为迭肝素组和普通肝素组;达肝素组于确诊后尽早给予达肝素5000U,1次皮下注射,急诊PCI手术前追加迭肝素60U/kg,静脉注射,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或急诊PCI后,立即拔出鞘管;普通肝素组于手术前即刻先给予普通肝素25mg,静脉注射,如果造影显示适合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再追加65mg;完成PCI后4~6小时拔出鞘管;迭肝素组部分患者测定抗Xa因子活性。结果迭肝素组83例患者完成PCI手术,普通肝素组82例患者完成PCI手术;迭肝素组52例患者进行了抗Xa活性测定,静脉注射迭肝素后15分钟,平均抗Xa因子活性(0.83士0.26)U/ml,96.1%的患者抗Xa活性〉0.5U/ml;迭肝素组穿刺部位血肿较普通肝素组明显减少(2.3%VS9.2%,P〈0.05);两组患者无1例出现严重出血事件。PCI术后30天无死亡、无急性冠状动脉再闲塞或急诊血管重建事件。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对拟行急诊PCI的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于确诊后尽早给予迭肝素5000U皮下注射,PCI手术前追加迭肝素60U/kg静脉注射是安全、有效的,术后可即刻拔出鞘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迭肝素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冠状循环内白介素-6浓度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于海初 孙桂霞 蔡尚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循环内白介素-6 浓度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再狭窄 冠心病
下载PDF
血浆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GRACE评分对评估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长期预后的价值
7
作者 邵彦铭 于志一 +2 位作者 张世宇 张文强 于海初 《精准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94-198,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浆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评估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NSTEMI)患者长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 目的 探讨血浆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评估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NSTEMI)患者长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且出院后长期随访的NSTEMI患者共27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计算血浆NLR和GRACE评分。以随访时间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为终点,并据此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MACE的危险因素,将血浆NLR和GRACE评分纳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探索血浆NLR和GRACE评分对患者具体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男性患者构成比、糖尿病患者构成比、血浆淋巴细胞计数、血浆NLR、血清LDL-C水平、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及GRACE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t=-2.748~5.054,χ^(2)=5.067、8.952,Z=-3.108~4.44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血浆NLR及GRACE评分均为NSTEMI患者发生长期MACE的危险因素(P<0.05)。血浆NLR、GRACE评分及两者联合预测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7、0.705、0.73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血浆NLR(HR=3.023,95%CI=1.788~5.112,P<0.01)及高危GRACE评分(HR=4.145,95%CI=2.515~6.832,P<0.01)为影响患者无MACE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与低血浆NLR+中低危GRACE评分相比,高血浆NLR+高危GRACE评分(HR=12.100,95%CI=5.989~24.445,P<0.01)会显著地降低患者的生存时间。结论 血浆NLR和GRACE评分均为影响NSTEMI患者长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相较单独使用GRACE评分,两者联合评估NSTEMI患者长期预后情况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中性白细胞 淋巴细胞 心脏病危险因素 因素分析 统计学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变化及其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海初 孙桂霞 蔡尚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6-348,共3页
目的 :观察冠心病不同类型患者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CSF)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测的炎症指标。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 (n =46)、稳定... 目的 :观察冠心病不同类型患者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CSF)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测的炎症指标。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 (n =46)、稳定性心绞痛组 (n =45)和正常对照组 (n =40 )血浆MCSF及ox LDL水平。  结果 :3组血清MCSF、ox LDL的水平。血清MCSF和ox LDL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均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0 1) ;稳定性心绞痛组血清MCSF和ox LDL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和 <0 0 0 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MCSF水平与ox LDL呈显著正相关 (r=0 571,P <0 0 0 1)。  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MCSF和ox LDL水平均明显升高 ,且两者呈显著正相关。从临床角度提示MCSF和ox LDL可能相互作用 ,促进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稳定性心绞痛 酶联免疫法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心电学预测 被引量:2
9
作者 于海初 王少春 +1 位作者 郭鹏菊 蔡尚郎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26-327,330,共3页
①目的 探讨最大P波时限 (Pmax)、P波离散度 (Pd)和P波时限变异 (Pv)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意义。②方法 观察 4 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 (Ⅰ组 )的Pmax、Pd、Pv ,并与 4 0例急性心肌梗死无并发阵发性... ①目的 探讨最大P波时限 (Pmax)、P波离散度 (Pd)和P波时限变异 (Pv)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意义。②方法 观察 4 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 (Ⅰ组 )的Pmax、Pd、Pv ,并与 4 0例急性心肌梗死无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病人 (Ⅱ组 )比较。③结果 Ⅰ组病人Pmax、Pd和Pv显著大于Ⅱ组 (t=2 .79~ 6 .6 2 ,P <0 .0 1 )。Pmax为 1 1 0ms、Pd为 4 0ms、Pv为 1 80ms2 时三者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灵敏度分别是 78%、74 %、70 % ,特异度分别是 77.35 %、6 9.6 2 %、6 7.75 %。④结论 Pma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心电描记术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的依诺肝素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海初 孙桂霞 +3 位作者 王永彬 郭明磊 申方 邢珂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21-42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PCI)中应用依诺肝素替代普通肝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281例随机分为依诺肝素组(n=140)和普通肝素组(n=141),依诺肝素组...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PCI)中应用依诺肝素替代普通肝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281例随机分为依诺肝素组(n=140)和普通肝素组(n=141),依诺肝素组病人于确诊后尽早给予依诺肝素1mg/kg皮下注射,PCI前追加依诺肝素0.3mg/kg静脉注射,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或直接PCI后,立即拔出鞘管。普通肝素组病人于手术前给予普通肝素25mg静脉推注,如果造影显示适合PTCA,再追加65mg。完成PCI后4-6h拔出鞘管。依诺肝素组72例病人术后10、60min测定抗Xa因子活性。随访30d,观察两组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及需行血管再通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依诺肝素组和普通肝素组中最终行直接PCI者分别为139例和138例。依诺肝素组1例于PTCA后发生无血流,血栓负荷重,使用血栓抽吸导管抽吸血栓后血流改善,成功行支架植入术。两组PCI术后及住院期间均无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依诺肝素组病人静脉注射依诺肝素后10min抗Xa因子活性为(0.92±0.31)kU/L,60min为(0.81±0.29)kU/L,PCI术中97.9%的病人抗Xd活性〉0.5kU/L。依诺肝素组均于术后即刻拔出鞘管,穿刺部位血肿1例;普通肝素组于术后4-6h拔出鞘管,穿刺部位血肿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88,P〈0.05)。两组30d内均未发生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及需行血管再通术等临床事件。结论对拟行直接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应用依诺肝素替代普通肝素静脉注射是安全、有效的,术后可即刻拔出鞘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诺肝素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心电学预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海初 蔡尚郎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01-603,共3页
目的 探讨最大P波时限 (themaximumPwaveduration ,Pmax)、P波离散度 (Pwavedispersion ,Pd)和P波变异 (varianceofPwaveduration ,Pv)在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方面的意义。方法 观察 5 0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阵发性... 目的 探讨最大P波时限 (themaximumPwaveduration ,Pmax)、P波离散度 (Pwavedispersion ,Pd)和P波变异 (varianceofPwaveduration ,Pv)在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方面的意义。方法 观察 5 0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 (I组 )的Pmax、Pd和Pv ,并与 5 1例原发性高血压无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 (II组 )比较。结果 Pmax、Pd和PvI组显著大于II组 [Pmax :( 12 2 .0 0± 11.5 2 )ms比 ( 10 5 .2 0± 8.66)ms,t=8.2 8,P <0 .0 0 1;Pd:( 47.0 0± 14.2 9)ms比 ( 3 8.63± 10 .5 9)ms,t =3 .3 4,P <0 .0 1;Pv :( 2 44 .3 0± 180 .2 1)ms2 比 ( 167.15± 80 .5 4)ms2 ,t =2 .77,P <0 .0 1]。而左室射血分数 (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I组显著小于II组 [( 62 .0 3± 6.41) %比( 65 .76± 5 .93 ) % ,P <0 .0 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仅Pmax是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 Pmax、Pd和Pv均可以预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原发性高血压 P波时限
下载PDF
体表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海初 张文燕 +1 位作者 孙桂霞 蔡尚郎 《齐鲁医学杂志》 2004年第2期156-157,共2页
①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预测价值。②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 6 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分为 2组 :右冠状动脉 (RCA)闭塞组 4 7例 ,左回旋支 (LCX)闭塞组 13例。对各组病人心电图不同导联曲型心肌... ①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预测价值。②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 6 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分为 2组 :右冠状动脉 (RCA)闭塞组 4 7例 ,左回旋支 (LCX)闭塞组 13例。对各组病人心电图不同导联曲型心肌梗死图形的发生率及缺血改变发生率进行分析。③结果 RCA组STaVL↓ >STⅠ↓、STⅢ ↑ >STⅡ ↑、STaVL↓ >STⅠ ↓和STⅢ ↑ >STⅡ ↑同时具备、STaVF +V2 >0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LCX组 (χ2 =13.90~ 2 9.4 7,P <0 .0 1) ,灵敏度分别为 76 .6 %、89.4 %、72 .3%、85 .1% ,特异度分别为 84 .6 %、84 .6 %、10 0 %、10 0 %。LCX组STaVL↓ >STⅠ ↓和STⅢ ↑ >STⅡ ↑两项均不具备、STaVF +V2 <0的发生率明显高于RCA组 (χ2 =4 3.2 1、4 8.6 1,P <0 .0 1) ,灵敏度分别为 84 .6 %和 92 .3% ,特异度均为 10 0 %。④结论 STaVL↓ >STⅠ ↓、STⅢ ↑ >STⅡ ↑、STaVL↓ >STⅠ ↓和STⅢ ↑ >STⅡ ↑同时具备、STaVL↓ >STⅠ ↓和STⅢ ↑ >STⅡ ↑两项均不具备、STaVF +V2 >0、STaVF +V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表心电图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预测 梗死相关动脉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PCI中应用达肝素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13
作者 于海初 孙桂霞 +3 位作者 申方 王少春 王永彬 郭明磊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78-79,共2页
选择高危无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8例,于确诊后尽早皮下注射达肝素钠5000 IU,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前追加达肝素钠60 IU/kg静注,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或急诊PCI后,立即拔出鞘管。测定部分患者抗Xa因子活性。结果83例患者完成... 选择高危无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8例,于确诊后尽早皮下注射达肝素钠5000 IU,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前追加达肝素钠60 IU/kg静注,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或急诊PCI后,立即拔出鞘管。测定部分患者抗Xa因子活性。结果83例患者完成PCI手术,1例因左主干病变、4例因3支血管病变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平均抗Xa因子活性为(0.83±0.26)IU/ml,96.1%患者抗Xa活性>0.5 IU/ml;患者未出现严重出血事件,穿刺部位发生血肿2例。PCI术后30 d未发生死亡、急性冠状动脉再闭塞或急诊血管重建事件。因此,认为对拟行急诊PCI的高危无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尽早皮下注射达肝素钠5000 IU,PCI术前追加60 IU/kg静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肝素钠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应用药物洗脱支架的长期随访结果
14
作者 于海初 王其新 +2 位作者 邢珂 黄欢 李鹏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315-316,共2页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药物洗脱支架 随访结果 急诊应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老年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诊PCI
下载PDF
冠状循环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浓度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的关系
15
作者 于海初 孙桂霞 蔡尚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12-414,共3页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前和支架置入术后即刻、4h、2 4h冠状循环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浓度的变化及其与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 :62例接受了PTCA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纳入本研究 ,均为左...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前和支架置入术后即刻、4h、2 4h冠状循环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浓度的变化及其与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 :62例接受了PTCA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纳入本研究 ,均为左冠状动脉单支、单处病变。检测入选者PTCA术前和支架置入术后即刻、4h、2 4h冠状循环内血清MCSF浓度的变化 ,并对其进行了 6个月的随访 ,61例随访结束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按有无术后再狭窄分成两组 :支架置入术后发生再狭窄 (再狭窄组 ,n =2 2 ) ,支架置入术后无再狭窄 (无再狭窄组 ,n =3 9)。结果 :支架置入术后 4h(P <0 0 1)、2 4h(P <0 0 0 1)冠状循环内血清MCSF浓度较术前显著增高 ;术后 2 4h冠状循环内血清MCSF浓度与术后 6个月靶血管直径丧失指数呈显著正相关 (r =0 49,P <0 0 1)。随访结束时 ,再狭窄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 2 4h冠状循环内MCSF浓度显著高于无再狭窄组患者 (P <0 0 0 1)。结论 :冠心病患者PTCA及支架置入术导致冠状循环内MCSF浓度显著增高 ;术后 2 4h冠状循环内血清MCSF浓度增高可能是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再狭窄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稳定性心绞痛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影响
16
作者 于海初 孙桂霞 蔡尚郎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9-20,共2页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正常血脂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CSF)的影响。方法  86例未经调脂治疗具有正常胆固醇的ACS患者 ,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 ,前者给予阿托伐他汀 2 0mg/d ,对照组未予...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正常血脂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CSF)的影响。方法  86例未经调脂治疗具有正常胆固醇的ACS患者 ,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 ,前者给予阿托伐他汀 2 0mg/d ,对照组未予调脂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 4周后的血MCSF及血脂各项指标 ,比较其变化。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组MCSF水平治疗后 ( 80 1.13± 2 18.85)pg/ml较治疗前 ( 92 4.65± 2 79.3 2 )pg/ml及对照组 ( 973 .0 0± 2 92 .66) pg/ml均显著降低 (与治疗组治疗前对比 ,P <0 .0 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 ,P <0 .0 1)。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 4周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冠状动脉疾病 降脂药物
下载PDF
心肌梗死前不同时期心绞痛发作对初次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
17
作者 于海初 魏仁敏 +1 位作者 崔学华 孙桂霞 《青岛医药卫生》 1998年第2期3-5,共3页
对128例初次急性心肌梗死者按梗死前心绞痛发作的不同时期分为近期组(Ⅰ组,40例)、远期组(Ⅱ组,14例)、远及近期组(Ⅲ组,38例)和无心绞痛发作组(Ⅳ组,36例)。分别观察心肌酶峰值、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期间... 对128例初次急性心肌梗死者按梗死前心绞痛发作的不同时期分为近期组(Ⅰ组,40例)、远期组(Ⅱ组,14例)、远及近期组(Ⅲ组,38例)和无心绞痛发作组(Ⅳ组,36例)。分别观察心肌酶峰值、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表明,梗死前不同时期心绞痛发作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以近期较明显,远期心绞痛发作只有同时合并近期发作时才对AMI产生明显有效的影响,其机理可能和心肌缺血预适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适应 心绞痛 心肌梗死
下载PDF
血压昼夜节律及其临床意义
18
作者 于海初 魏仁敏 孙桂霞 《青岛医药卫生》 1996年第11期38-39,共2页
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简称ABPM)的应用迄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ABPM研究的不断深入,使人们掌握了血压昼夜变异的节律,并认识到血压的固有波动对高血压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断等重要的... 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简称ABPM)的应用迄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ABPM研究的不断深入,使人们掌握了血压昼夜变异的节律,并认识到血压的固有波动对高血压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断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昼夜节律 节律性变化 临床意义 高血压性眼底 夜间血压 降压药物 交感迷走神经 24小时动态血压 心血管事件 高血压病患者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19
作者 苏媛 董泽华 +1 位作者 付培荣 于海初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99-601,共3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分别监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d、7d血小板计数(PLT...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分别监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d、7d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APACHElI评分和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的动态变化;分析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患者PC、MPV及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组3d和7d后PLT较用药前明显升高,MPV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T、APTT、TT较前缩短,FIB较前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提高严重脓毒症患者PLT、降低MPV,改善凝血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体积(MPV) APACHEⅡ评分 血必净注射液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监测的临床意义
20
作者 于海初 魏仁敏 孙桂霞 《青岛医药卫生》 1995年第4期11-11,共1页
对51例冠心病患者测定β_2—微球蛋白(β_2—MG),并与34例健康者对照。结果显示:冠心病组血β_2—MG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心肌梗塞组血β_2—MG明显高于心绞痛组,提示测定血β_2—MG有助于判断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关键词 β2—微球蛋白 冠心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