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数据对涎腺多形性腺瘤复发风险预测的价值分析
1
作者 路丽 柳成良 +2 位作者 左超 于淑靖 张力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5期54-58,6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数据预测涎腺多形性腺瘤(PA)复发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构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9例PA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学资料,根据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15例)和未复发组(84...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数据预测涎腺多形性腺瘤(PA)复发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构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9例PA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学资料,根据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15例)和未复发组(84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A复发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该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为深叶、包膜不完整及周围组织侵犯3个指标为PA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79.730、67.194、479.801,P<0.05)。基于以上3个指标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0,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97.6%,均高于模型中各单项指标,且该风险预测模型和实际观测值间无明显差异(x^(2)=0.823,P=0.935)。结论:肿瘤部位为深叶、包膜不完整及周围组织侵犯3个指标为PA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3个指标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PA复发具有较高预测价值,能为预防PA复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影像学特征 临床数据 涎腺多形性腺瘤(PA) 复发风险预测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价值 被引量:18
2
作者 于淑靖 孔令俊 刘慧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通过与数字减影(DSA)对比,评价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诊断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价值。方法:2005年12月~2008年4月同时行DSA与CTA检查的临床脑血管病患者398例。采用NASCET标准,由两名高年资医师分别对398例共796条椎动脉进行CTA与... 目的:通过与数字减影(DSA)对比,评价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诊断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价值。方法:2005年12月~2008年4月同时行DSA与CTA检查的临床脑血管病患者398例。采用NASCET标准,由两名高年资医师分别对398例共796条椎动脉进行CTA与DSA测量,以远心端椎动脉作参考,用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评价CTA诊断椎动脉狭窄的价值,用卡方检验评价CTA与DSA检测椎动脉斑块的差异有否显著意义。结果:①以DSA为金标准,CTA诊断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阴性预测值为100%。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7.6%,93.9%。②以DSA为金标准,CTA诊断椎动脉起始段≥50%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7.3%,82.1%,100%。③以DSA为金标准,CTA诊断<50%向心性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0%,100%,100%,99.5%;CTA诊断<50%偏心性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3%,98.1%,79.4%,97.9%。阳性预测值较低与DSA假阴性有关。④CTA检测椎动脉斑块较DSA有显著差异,χ2=27.26,P<0.05。结论:CTA诊断椎动脉起始段狭窄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对偏心性狭窄和斑块的评估能力优于DSA,是诊断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可靠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64MSCT对冠状动脉支架通畅性评价的准确性与支架材料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于淑靖 李忠信 马国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16-718,共3页
目的:探讨64MSCT对冠状动脉支架通畅性评价的准确性以及与支架材料的关系。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对42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共89个支架,其中不锈钢支架32个,镍钛合金支架57个)进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观察支架的通畅性以及与支架... 目的:探讨64MSCT对冠状动脉支架通畅性评价的准确性以及与支架材料的关系。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对42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共89个支架,其中不锈钢支架32个,镍钛合金支架57个)进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观察支架的通畅性以及与支架材料的关系。并与传统冠状动脉造影(CAG)对照。结果:32个不锈钢支架中,CAG显示正常23个(包括支架内再狭窄<50%),支架内再狭窄(ISR)9个(ISR≥50%);57个镍钛合金支架中,CAG显示正常47个(包括ISR<50%),狭窄10个(ISR≥50%)。与CAG对照,MSCT正确诊断不锈钢支架狭窄4个(ISR≥50%),正常(包括ISR<50%)18个,不能评价1个。镍钛合金支架狭窄9个(ISR≥50%),正常(包括ISR<50%)45个。MSCT对不锈钢支架和镍钛合金支架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4%,81.8%,50%,78%和90%,95.7%,81.8%,97.8%。MSCT对不同材料支架通畅性评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64MSCT冠脉成像是评价镍钛合金冠脉支架通畅性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但对不锈钢支架评价有一定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冠状血管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的CT诊断 被引量:6
4
作者 于淑靖 李忠信 +1 位作者 康立清 祁俊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31-132,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CT 诊断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于淑靖 李佳芮 孔令茹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1-293,共3页
2型糖尿病(2DM)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国内外应用多排螺旋CT诊断下肢血管病变,并且证实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DCTA)对病变位置、范... 2型糖尿病(2DM)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国内外应用多排螺旋CT诊断下肢血管病变,并且证实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DCTA)对病变位置、范围和管壁钙化的显示优于超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血管病变 糖尿病 2型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肝脏神经内分泌癌1例 被引量:4
6
作者 于淑靖 马过军 于桂荣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7-178,共2页
关键词 肝肿瘤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硬纤维瘤(附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7
作者 于淑靖 祁俊华 +1 位作者 李中信 马国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361-362,共2页
关键词 纤维瘤病 侵袭型 CT 病理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特征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MDCTA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于淑靖 李忠信 张军 《中国医药导刊》 2008年第3期334-335,共2页
目的:应用MDCTA(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评价颈动脉斑块的特征以及不同性质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682例患者的头颈部CTA结果和临床资料。以斑块的密度、形态以及纤维帽的完整性,作为斑块风险性的评价指标。比较... 目的:应用MDCTA(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评价颈动脉斑块的特征以及不同性质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682例患者的头颈部CTA结果和临床资料。以斑块的密度、形态以及纤维帽的完整性,作为斑块风险性的评价指标。比较不同性质斑块之间临床症状的异同。结果:3682例接受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中,有1984例检出动脉硬化斑块,其中1728例为双侧颈动脉发病。在1170例检出高风险斑块患者中,临床有反复TIA发作或脑梗死者728例;仅发现稳定斑块(不含高风险斑块)的814例中,临床有反复TIA发作或脑梗死者146例。经卡方检验,高风险斑块和稳定斑块之间临床表现有显著差异。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为双侧发病。不稳定斑块是造成TIA发作或脑梗死的重要因素,应积极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粥样硬化 班块 脑卒中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VCT冠状动脉成像:心率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于淑靖 彭万忠 +2 位作者 马国军 徐延峰 祁俊华 《中国医药导刊》 2007年第1期20-21,26,共3页
目的:探讨心率对64排CT(V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121例患者作VCT冠状动脉成像,并对不同心率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图像质量评价标准为:1级:各段图像清晰,无伪影。2级:图像稍模糊,或有运动伪影,但至少不影响主干血... 目的:探讨心率对64排CT(V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121例患者作VCT冠状动脉成像,并对不同心率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图像质量评价标准为:1级:各段图像清晰,无伪影。2级:图像稍模糊,或有运动伪影,但至少不影响主干血管评价。3级:至少有1段主干图像模糊或严重运动伪影,影响冠脉评价。结果:扫描时心率<65次/分者65例,1级62例,2级2例,3级1例;65~75次/分者40例,1级26例,2级12例,3级2例;心率>76次/分者16例,1级5例,2级7例,3级4例。随着心率增加,图像质量依次下降。结论:心率影响图像质量,为获得优质图像,应将心率控制在65次/分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冠状动脉 心率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对肠系膜纤维瘤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淑靖 车延旭 徐延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25-427,共3页
目的:分析肠系膜纤维瘤病的多排螺旋CT表现,探讨其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系膜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比。结果:①5例病灶均单发,最小直径5 cm,最大直径15 cm;②4例位于小肠系膜,1例位... 目的:分析肠系膜纤维瘤病的多排螺旋CT表现,探讨其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系膜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比。结果:①5例病灶均单发,最小直径5 cm,最大直径15 cm;②4例位于小肠系膜,1例位于降结肠系膜,5例病灶均牵拉或包裹肠管,其中2例肿块内气体影,1例侵犯胰尾部;③平扫密度均匀1例,肿物内部原发性囊变1例,复杂囊实性3例,表现为实质性肿物周围多发厚壁囊腔,边界模糊;④增强扫描病灶实质部分轻到中度强化,2例病灶内散在明显强化区,3例囊实性病变,囊壁明显强化(脓腔)。结论:肠系膜纤维瘤病具有一定的CT特征,提高对这些征象的认识有助于术前做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瘤病 腹部 肠系膜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Smart智能追踪技术在64排V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于淑靖 马国军 +1 位作者 徐延峰 祁俊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8-299,共2页
随着64排VCT进入临床,CT冠状动脉成像临床应用价值得到了充分肯定。如何在保证检查质量的同时,减少造影剂的用量,进而降低造影剂带来的毒副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关于成像技术。以往均采用test bolus法测定扫描延迟时间,需要使用2... 随着64排VCT进入临床,CT冠状动脉成像临床应用价值得到了充分肯定。如何在保证检查质量的同时,减少造影剂的用量,进而降低造影剂带来的毒副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关于成像技术。以往均采用test bolus法测定扫描延迟时间,需要使用20ml造影剂.由此增加了造影剂用量。本文利用Smart智能追踪技术对4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直接进行64排VCT冠状动脉成像,并与我院121例test bolus法64排V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其效果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螺旋CT仿真膀胱镜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淑靖 刘胜 +1 位作者 马国军 李忠信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13-114,118,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仿真膀胱镜(CTVC)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使用GEHispeedCT?i扫描机,对38例可疑膀胱肿瘤患者行平扫、增强扫描后,再延迟扫描(层厚3~5mm,螺距1.5,重建率60%~66.6%),并利用GEAW3.1软件生成仿真内窥... 目的:探讨螺旋CT仿真膀胱镜(CTVC)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使用GEHispeedCT?i扫描机,对38例可疑膀胱肿瘤患者行平扫、增强扫描后,再延迟扫描(层厚3~5mm,螺距1.5,重建率60%~66.6%),并利用GEAW3.1软件生成仿真内窥镜影像。结果:CTVC准确度为94.4%,特异度为99.9%,敏感度为96%。CTVC对病变形态的显示与纤维膀胱镜(FC)和标本具有良好的对应性。结论:CTVC是一种新的非侵袭手段,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螺旋CT仿真膀胱镜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淑靖 刘胜 +1 位作者 马国军 李忠信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2年第12期659-660,共2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仿真膀胱镜 (CTVC)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和临床价值。方法 :使用GEHis peedCT/i螺旋CT扫描机对 3 8例可疑膀胱肿瘤患者行平扫、增强扫描后再延迟扫描 (层厚 3~ 5mm) ,螺距1.5mm ,重建率 60 .0 %~ 66.6% ,并利用GEAW... 目的 :探讨螺旋CT仿真膀胱镜 (CTVC)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和临床价值。方法 :使用GEHis peedCT/i螺旋CT扫描机对 3 8例可疑膀胱肿瘤患者行平扫、增强扫描后再延迟扫描 (层厚 3~ 5mm) ,螺距1.5mm ,重建率 60 .0 %~ 66.6% ,并利用GEAW 3 .1工作站Navigator软件生成仿真内窥镜影像。结果 :CTVC检查的准确度为 94.4% ,特异度为 99.9% ,敏感度为 96.0 %。CTVC对病变形态的显示与纤维膀胱镜和标本具有良好的对应性。结论 :CTVC是一种新的非侵袭检查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仿真膀胱镜 膀胱肿瘤 诊断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膀胱憩室CT诊断2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于淑靖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225-226,共2页
关键词 膀胱憩室 CT 诊断
下载PDF
MRI诊断流行性出血热脑损害一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于淑靖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6期496-496,共1页
关键词 MRI 诊断 流行性出血热 脑损害 病例报告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多排螺旋CT造影及流行病学分布特征
16
作者 于淑靖 李佳芮 +1 位作者 孔令茹 王永州 《中国医药导刊》 2008年第9期1324-1325,1327,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多排螺旋CT造影(MDCTA)表现及临床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方法:2DM患者68例,行自腹主动脉下段至足背动脉的大范围MDCTA检查。应用CT横断面图像寻找病变,根据病变特点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多排螺旋CT造影(MDCTA)表现及临床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方法:2DM患者68例,行自腹主动脉下段至足背动脉的大范围MDCTA检查。应用CT横断面图像寻找病变,根据病变特点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处理,探讨斑块分布、形态、管腔狭窄程度等规律。狭窄程度测定采用NASCET标准。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成功。①65例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呈多阶段分布。依次为腘动脉以下远端动脉(41%),股动脉(37%),腘动脉(18%),腹主动脉下段(12%)和髂动脉(11%)。②血管狭窄形态:腹主动脉下段、髂动脉、股动脉上段局限性狭窄128处,弥漫性狭窄12处,局限性狭窄占91%。股动脉中下段、腘动脉及远端分支发现弥漫性狭窄239处,局限狭窄43处,弥漫性狭窄占84%。③管腔中重度狭窄、闭塞以累及下肢动脉各分叉处、股动脉中下段和腘动脉以下的远端动脉多见。④显示侧枝循环形成23例,均见于重度狭窄或闭塞病例。结论:2DM下肢动脉病变呈多阶段分布。不同区域动脉狭窄形态特征和狭窄程度差异存在显著意义。MDCTA是2DM下肢血管病变的首选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管病变 下肢 多排螺旋CT 血管成像
下载PDF
脑内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
17
作者 于淑靖 康立清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397-397,共1页
脑内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甚为少见。我院遇到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患儿男,7岁。主因头痛、头晕1年,加重伴呕吐1个月而就诊。既往体健。查体:一般情况尚好,右侧巴氏征可疑阳性,各项常规化验未见异常。CT所见:... 脑内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甚为少见。我院遇到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患儿男,7岁。主因头痛、头晕1年,加重伴呕吐1个月而就诊。既往体健。查体:一般情况尚好,右侧巴氏征可疑阳性,各项常规化验未见异常。CT所见:平扫右颞顶叶显示巨大不规则形囊性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纤维组织细胞瘤 恶性 CT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肾上腺淋巴管瘤误诊一例
18
作者 于淑靖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26-526,共1页
关键词 肾上腺淋巴管瘤 误诊 CT 诊断 病例报告
下载PDF
VCT冠状动脉成像对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于淑靖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1-122,139,共3页
目的:探讨VCT冠状动脉成像对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121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VCT冠状动脉成像,回顾性分析VCT确诊的33例壁冠状动脉的CTA表现。结果:33例共59段壁冠状动脉,发生率为27%。其中前降支占40%,对角支和钝缘支分别占27%和22.... 目的:探讨VCT冠状动脉成像对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121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VCT冠状动脉成像,回顾性分析VCT确诊的33例壁冠状动脉的CTA表现。结果:33例共59段壁冠状动脉,发生率为27%。其中前降支占40%,对角支和钝缘支分别占27%和22.3%,回旋支为6.7%,右冠(后降支)5.0%。壁冠状动脉长度为5~49mm,平均(22±11)mm,心肌桥深度为1.2~5mm,平均(2.3±1.0)mm。CTA表现为壁冠状动脉轻度平直,管腔光滑,未见明显狭窄,两端亦未见软硬斑块。结论:64排VCT是确诊壁冠状动脉的首选方法,但不能评价其收缩期的血流变化。壁冠状动脉与动脉硬化无明显关系。有典型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改变的心肌桥患者,应及时接受CAG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低剂量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在低辐射剂量头颈部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张力 徐延峰 +4 位作者 郑婧 于淑靖 陈跃峰 车延旭 宋兆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AIDR3D)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中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5例。A组扫描参数为120 k V、300 m A,经滤波反投影法(FBP)重建。B组为80 k V... 目的探讨低剂量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AIDR3D)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中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5例。A组扫描参数为120 k V、300 m A,经滤波反投影法(FBP)重建。B组为80 k V、自动毫安,经AIDR 3D重建。对两组图像的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辐射剂量进行评价。结果 1客观评价:颈总动脉血管噪声值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窦及颈内动脉血管噪声值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SNR及CNR值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段血管(MCA1)噪声值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血管SNR及CNR值B组高于A组(P<0.05)。2主观评价:颈总动脉评分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颈动脉窦及颈内动脉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动脉评分B组低于A组,但B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3两组有效辐射剂量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辐射剂量降低约76%。结论在头颈CTA联合扫描中,使用80 k V和自动毫安调节,并运用AIDR3D迭代重建技术,在获得优质血管图像的同时可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成像 血管造影术 迭代重建 辐射剂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