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柴达木盆地马海东地区古近系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微观致密区成因 |
阮壮
徐睿
王杰
常秋红
王大华
王建东
周广清
于炳松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有效构建沉积学课堂教学设计范式——基于参加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思考 |
由雪莲
辛仁臣
杨宗锋
于炳松
|
《中国地质教育》
|
2024 |
0 |
|
3
|
复杂性科学在页岩油气勘探和研究中的应用 |
于炳松
阮壮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4
|
浅析影响方解石生长和溶解的动力学因素及机制 |
杜佰松
朱光有
刘舒飞
王业晗
于炳松
徐渴鑫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5
|
层序地层格架中岩溶储层发育的预测模型 |
于炳松
樊太亮
黄文辉
刘忠宝
高志前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2
|
|
6
|
塔里木盆地寒武纪—奥陶纪区域地球动力学转换的沉积作用响应及其储层地质意义 |
于炳松
林畅松
樊太亮
王黎栋
高志前
张聪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5
|
|
7
|
塔里木盆地肖尔布拉克剖面下寒武统底部硅质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沉积背景 |
于炳松
陈建强1
李兴武
林畅松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75
|
|
8
|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对碳酸盐岩储集体发育的控制 |
于炳松
陈建强
林畅松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45
|
|
9
|
塔里木盆地北部下寒武统底部黑色页岩形成的次氧化条件 |
于炳松
王黎栋
陈建强
陈晓林
梁世友
刘忠宝
林畅松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2003 |
14
|
|
10
|
青海湖底沉积物中球状白云石集合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
于炳松
董海良
蒋宏忱
李善营
刘英超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0
|
|
11
|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底部高熟海相烃源岩中有机质的赋存状态 |
于炳松
Hailiang Dong
陈建强
陈晓林
梁世友
林畅松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12
|
成岩作用中的地下水碳酸体系与方解石溶解度 |
于炳松
赖兴运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5
|
|
13
|
沉积岩物质成分所蕴含的地球深部信息 |
于炳松
乐昌硕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1998 |
29
|
|
14
|
克拉2气田储集岩中方解石胶结物的溶解及其对次生孔隙的贡献 |
于炳松
赖兴运
|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0
|
|
15
|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泥质烃源岩发育的构造和沉积背景控制 |
于炳松
樊太亮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8
|
|
16
|
贵州地区新元古代-三叠纪沉积岩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地壳演化 |
于炳松
裘愉卓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6
|
|
17
|
扬子地块西南部晚元古代——三叠纪沉积地球化学演化 |
于炳松
裘愉卓
李娟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6
|
|
18
|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底部层状硅质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
于炳松
陈建强
李兴武
林畅松
|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0
|
|
19
|
油气储层埋藏成岩过程中的地球化学热力学 |
于炳松
林畅松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4
|
|
20
|
克拉2气田砂岩储层中成岩方解石-白云石的平衡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
于炳松
赖兴运
高志前
|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