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评估为契机,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被引量:30
1
作者 于燕梅 朴香兰 骆广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6年第10期124-127,共4页
论述了以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为契机,以评估标准为指南,结合我实验室的具体问题和特点,全面加强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采用集中性、计划性、开放性及分类、分级的管理模式,使之成为严格规范、整洁舒适、布局合理、和谐开放的实验室... 论述了以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为契机,以评估标准为指南,结合我实验室的具体问题和特点,全面加强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采用集中性、计划性、开放性及分类、分级的管理模式,使之成为严格规范、整洁舒适、布局合理、和谐开放的实验室,并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整体效益,有力地促进了科研、教学的发展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 建设和管理 评估
下载PDF
单一电解质水溶液汽液界面张力的测定 被引量:4
2
作者 于燕梅 李以圭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4年第5期20-25,共6页
本文选择滴体积法作为实验方法,建立了汽液界面张力实验装置,用纯液体界面张力值校验后,在25℃下,测定了KNO3、ZnCl2、kBr、K2CO34个单一电解质水溶液体系在0.05-2mol/L浓度范围的气液界面张力.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滴体积法所建立的实验... 本文选择滴体积法作为实验方法,建立了汽液界面张力实验装置,用纯液体界面张力值校验后,在25℃下,测定了KNO3、ZnCl2、kBr、K2CO34个单一电解质水溶液体系在0.05-2mol/L浓度范围的气液界面张力.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滴体积法所建立的实验装置能够准确并方便地测定电解质水溶液的汽液界面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液界面 水溶液 气液界面 K2CO3 实验装置 液体 电解质 实验方法 力值 实验结果
下载PDF
渗透汽化/渗透萃取实验装置的研制与开发 被引量:1
3
作者 于燕梅 亓荣彬 +1 位作者 王玉军 李继定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6年第9期1066-1068,1071,共4页
分析了渗透膜分离性能评价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建立了渗透汽化/渗透萃取实验评测装置,并通过PDMS/PAN复合膜用于正辛烷/噻吩混合物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的实验评测,验证了实验装置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关键词 渗透汽化 渗透萃取 实验装置
下载PDF
混合电解质水溶液汽液界面张力的测定 被引量:1
4
作者 于燕梅 李以圭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5年第2期46-49,共4页
本文选择滴体积法作为实验方法,建立了汽液界面张力测定装置,用纯液体界面张力值校验后,在25℃下,测定了LiCl-NaCl,LiCl-KCl,NaCl-KCl,LiCl-NaCl-KCl四种混合电解质水溶液体系在0.1-4.5 mol/kg浓度范围的汽液界面张力.讨论了混合电解质... 本文选择滴体积法作为实验方法,建立了汽液界面张力测定装置,用纯液体界面张力值校验后,在25℃下,测定了LiCl-NaCl,LiCl-KCl,NaCl-KCl,LiCl-NaCl-KCl四种混合电解质水溶液体系在0.1-4.5 mol/kg浓度范围的汽液界面张力.讨论了混合电解质水溶液的界面张力随电解质浓度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电解质 汽液界面 水溶液体系 界面张力 液体 实验方法 测定装置 校验
下载PDF
化学实验室准入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被引量:23
5
作者 杜奕 陈定江 +7 位作者 杨睿 罗国华 殷科 戴玲妹 于燕梅 梁建国 陈金勋 张翀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21-223,231,共4页
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源种类多,其人员管理是安全工作的难点和重点。清华大学化工系以多年的安全管理经验为基础,建立并实施了"实验室准入制度",不仅完善了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也为高校化学化工实验室的人员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实验室准入制度 人员管理 安全管理体系
下载PDF
混合胺改性SBA-15的二氧化碳吸附特性 被引量:14
6
作者 靖宇 韦力 +1 位作者 王运东 于燕梅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8-336,共9页
为实现廉价高效的二氧化碳捕集,新型燃烧后CO2捕集固体吸附材料的设计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为提高CO2吸附量,胺功能化改性吸附剂的方法主要有湿浸渍和表面嫁接。基于此,提出了'混合胺'修饰的概念,把湿浸渍和表面嫁接两种... 为实现廉价高效的二氧化碳捕集,新型燃烧后CO2捕集固体吸附材料的设计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为提高CO2吸附量,胺功能化改性吸附剂的方法主要有湿浸渍和表面嫁接。基于此,提出了'混合胺'修饰的概念,把湿浸渍和表面嫁接两种改性技术结合起来。把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S)嫁接到分子筛SBA-15孔道表面,再把聚乙烯亚胺(PEI)浸渍到载体孔道的间隙,制备出高密度胺功能化的CO2吸附剂。主要考察了不同含量的PEI和APTS功能化SBA-15的结构性能、CO2吸附量及胺吸附效率。CO2吸附结果表明,混合胺功能化SBA-15吸附主要依赖于动力学扩散。其中,SBA-15-(APTS-0.5-PEI-50),SBA-15-(APTS-1.0-PEI-50)和SBA-15-(APTS-2.0-PEI-30)在75℃时具有很好的吸附潜力。混合胺功能化SBA-15的胺吸附效率介于单纯嫁接和单纯浸渍的胺功能化SBA-1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 吸附 吸附剂 介孔材料 胺功能化材料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低温导电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韩景立 于燕梅 +1 位作者 陈健 万春荣 《电化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22-227,共6页
 本文研究了用于锂电池的LiPF6_乙烯碳酸酯(EC)_甲基乙酸酯(MA)电解液体系,测定了该体系在不同的溶剂配比和盐浓度下于20℃~-50℃时的电导率,给出该体系性能最佳的溶剂配比和盐浓度,以此进行循环伏安和充放电测试,并与商用电解液(Li...  本文研究了用于锂电池的LiPF6_乙烯碳酸酯(EC)_甲基乙酸酯(MA)电解液体系,测定了该体系在不同的溶剂配比和盐浓度下于20℃~-50℃时的电导率,给出该体系性能最佳的溶剂配比和盐浓度,以此进行循环伏安和充放电测试,并与商用电解液(LiPF6 EC 二乙基碳酸酯(DEC)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 低温导电性能 LIPF6 乙烯碳酸酯 甲基乙酸酯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乳酸及其甲酯 被引量:8
8
作者 马利 于燕梅 杨基础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536-1536,共1页
关键词 乳酸 乳酸甲酯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发酵法
下载PDF
“双一流”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风险防控策略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莉 于燕梅 +1 位作者 刘林强 韦革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78-284,共7页
高校科研实验室的安全建设工作被国家相关部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对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风险防控管理的现状分析,探讨了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风险防控管理的内涵以及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事件的分类和特性;以安全管理学、安全心理学... 高校科研实验室的安全建设工作被国家相关部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对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风险防控管理的现状分析,探讨了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风险防控管理的内涵以及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事件的分类和特性;以安全管理学、安全心理学和安全文化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引入现代事故致因理论"2-4"模型对安全事故进行分析,构建出了科研实验室安全风险防控策略图,针对性地从下到上进行个人行为干预和控制,同时从上到下在组织层面进行协调,从而达到对高校科研实验室日常工作中的安全风险进行防控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研实验室 “2-4”安全模型 安全风险防控管理
下载PDF
高校化工实验室安全环境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29
10
作者 梁建国 于燕梅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29-231,共3页
实验室是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阵地,实验室的安全环境是决定实验室能否顺利运行的重中之重。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实验室安全环境的管理水平,从清华大学化工系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实践出发,分别从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的完善、安全队伍... 实验室是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阵地,实验室的安全环境是决定实验室能否顺利运行的重中之重。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实验室安全环境的管理水平,从清华大学化工系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实践出发,分别从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的完善、安全队伍的建设、安全器械及措施的创新、安全检查的规范、实验室分级管理及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并对实验室未来管理模式的改革进行了初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化工实验室 实验室安全管理 实验室环境
下载PDF
师生共同管理实验室安全卫生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6
11
作者 靖宇 于燕梅 王玉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04-307,共4页
针对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卫生的管理规模大、工作难度高的问题,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一套师生协作共同管理实验室安全卫生的运行模式。本文从实验室的管理框架、科学管理制度及师生协作的管理实践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 针对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卫生的管理规模大、工作难度高的问题,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一套师生协作共同管理实验室安全卫生的运行模式。本文从实验室的管理框架、科学管理制度及师生协作的管理实践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实验室安全卫生的管理水平,探索了良性发展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这种管理理念使实验室高效运行,不仅创造了清洁有序的实验环境,还提高了学生的安全卫生素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今后的高校实验室管理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实验室管理 师生共建 安全卫生
下载PDF
有机物在离子液体中无限稀释活度因子及液液界面张力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吉钦 于燕梅 +1 位作者 陈健 费维扬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835-1840,共6页
用PM3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烷烃、烯烃和芳烃等的疏水性参数lgP、偶极矩、前线分子轨道能隙和水合能等结构描述符,与实验测定的烃类在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4MIM][PF6])、1烯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AMIM][BF4])、1异丁烯基... 用PM3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烷烃、烯烃和芳烃等的疏水性参数lgP、偶极矩、前线分子轨道能隙和水合能等结构描述符,与实验测定的烃类在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4MIM][PF6])、1烯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AMIM][BF4])、1异丁烯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MPMIM][BF4])和[MPMIM][BF4]AgBF44种离子液体中的无限稀释活度因子进行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研究,建立的QSPR模型具有良好的关联和预测能力.同时测定了烃类等溶质与离子液体[C4MIM][PF6]的液液界面张力,发现其与无限稀释活度因子有相似的变化趋势,据此采用同样的结构描述符,建立了溶质与[C4MIM][PF6]界面张力的QSPR模型,模型的关联能力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PM3 无限稀释活度因子 界面张力 定量结构-性质关系
下载PDF
二甲亚砜芳烃抽提体系液液平衡数据的测定、关联及预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金晨 陆九芳 于燕梅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835-839,共5页
测定了二甲亚砜在25℃及70℃条件下从正十二烷(正十六烷)中萃取苯、萘、菲、芘、甲苯、2-甲基萘的液液平衡数据。用苯、萘、甲苯体系的数据回归了UNIFAC相互作用参数,对二甲亚砜-萘-正十六烷及二甲亚砜-菲、芘、2-... 测定了二甲亚砜在25℃及70℃条件下从正十二烷(正十六烷)中萃取苯、萘、菲、芘、甲苯、2-甲基萘的液液平衡数据。用苯、萘、甲苯体系的数据回归了UNIFAC相互作用参数,对二甲亚砜-萘-正十六烷及二甲亚砜-菲、芘、2-甲基萘-正十二烷体系的液液平衡情况进行了预测,结果令人满意。研究了加水对二甲亚砜萃取苯、萘、菲、芘、甲苯、2-甲基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亚砜 芳烃抽提 UNIFAC模型
下载PDF
含二甲醚二元体系相平衡计算及对分离流程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健 于燕梅 唐宏青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74,78,共5页
二甲醚被认为是新世纪的清洁燃料 ,本文针对二甲醚生产过程中的分离部分 ,采用NRTL方程关联计算了相关的二元体系的相平衡 ,并对分离流程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分离流程的主要目的是将二甲醚和二氧化碳分开 ,甲醇的存在有利于提高... 二甲醚被认为是新世纪的清洁燃料 ,本文针对二甲醚生产过程中的分离部分 ,采用NRTL方程关联计算了相关的二元体系的相平衡 ,并对分离流程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分离流程的主要目的是将二甲醚和二氧化碳分开 ,甲醇的存在有利于提高二甲醚在溶液中的溶解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液平衡 二甲醚 NRTL方程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洛伐他汀及其开环酸 被引量:6
15
作者 杜方鸣 于燕梅 +1 位作者 李洲 林仙武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03年第2期95-97,共3页
改进了洛伐他汀的分析方法,以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使用C4色谱柱定性、定量分析了洛伐他汀及洛伐他汀羟基酸,并得出了相关方程.实验证明,采用新的色谱条件可在有效地分析洛伐他汀及其开环酸的基础上,节约分析成本.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分离 测定 洛伐他汀 开环酸 降血脂药物
下载PDF
DMSO(水)─芳烃体系平衡数据的测定及UNIFAC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陆九芳 刘金晨 于燕梅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23-25,共3页
DMSO(水)─芳烃体系平衡数据的测定及UNIFAC模型的应用陆九芳,刘金晨,于燕梅(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北京100084)芳烃抽提是石化工业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芳烃抽提的溶剂中,二甲亚砜(DMSO)对芳烃的分配系数及... DMSO(水)─芳烃体系平衡数据的测定及UNIFAC模型的应用陆九芳,刘金晨,于燕梅(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北京100084)芳烃抽提是石化工业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芳烃抽提的溶剂中,二甲亚砜(DMSO)对芳烃的分配系数及选择性均较高,因而受到重视。目前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FAC模型 液液平衡数据 分配系数 多环芳烃 基团相互作用 正十二烷 关联和预测 二甲亚砜 自然科学基金 分离系数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色氨酸对映体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扬 于燕梅 骆广生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06年第4期213-217,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手性冠醚Crownpak CR(+)为固定相、高氯酸溶液/甲醇混合溶液为流动相,成功地实现了色氨酸(Trp)对映体的色谱分离.考察了流动相中甲醇含量、流量和柱温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适当提高流动相中的甲醇含...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手性冠醚Crownpak CR(+)为固定相、高氯酸溶液/甲醇混合溶液为流动相,成功地实现了色氨酸(Trp)对映体的色谱分离.考察了流动相中甲醇含量、流量和柱温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适当提高流动相中的甲醇含量、降低流动相流量、降低柱温可以有效地提高分离度.另一方面,提高流动相中的甲醇含量、提高流动相流量、升高柱温可以显著地缩短样品的保留时间.确定了一种最佳分析分离条件,即流动相为甲醇∶高氯酸溶液=15∶85(V/V),流动相流量0.8 mL/min,柱温20℃,波长220 nm,在此条件下进行色谱分离,样品的保留时间小于12 min,分离度达到2.06.该方法具有快速、高效、准确和精密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色氨酸对映体 手性冠醚
下载PDF
微胶囊固定化P507萃取Sm^(3+)的性能研究与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月 靖宇 +1 位作者 王运东 于燕梅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4-622,共9页
为解决传统溶剂萃取回收稀土中两相分离困难、溶剂流失和设备庞大的问题,利用溶剂萃取法结合同轴环管微通道装置制备聚砜微胶囊,研究了微胶囊固定化P507对Sm^(3+)的萃取性能及其优化。系统地考察了微胶囊固定化P507对Sm^(3+)(300 mg... 为解决传统溶剂萃取回收稀土中两相分离困难、溶剂流失和设备庞大的问题,利用溶剂萃取法结合同轴环管微通道装置制备聚砜微胶囊,研究了微胶囊固定化P507对Sm^(3+)的萃取性能及其优化。系统地考察了微胶囊固定化P507对Sm^(3+)(300 mg·L-1)的萃取动力学、反萃性能和循环萃取反萃稳定性,揭示了微胶囊萃取体系的优点,操作简单、萃取剂流失较小、稳定性高。为强化传质过程,提高萃取、反萃动力学,用煤油稀释负载的P507,考察P507-煤油溶液中P507体积分数对萃取效果的影响。P507-煤油溶液中的P507体积分数为40%时,在液液体系中对Sm^(3+)的萃取效果最好。将其用于微胶囊体系中,和稀释前相比,萃取平衡时间由120 min缩短到40 min,萃取容量从由45.09 mg·(g P507)-1增大到69 mg·(g P507)-1,P507利用率由55%提高到84%,反萃完成时间由600 min减小到120 min。用煤油稀释负载的P507能有效提高萃取速率、平衡萃取量和反萃速率。20次萃取反萃循环表明P507稀释后微胶囊仍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3+ P507 微胶囊 固定化 回收 萃取
下载PDF
第Ⅲ族元素磷化物热力学性质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杰 李嘉辉 +1 位作者 于燕梅 于养信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2-199,共8页
第Ⅲ族元素磷化物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其在有限温度下热力学性质是该类材料设计和应用的基础。在密度泛函理论以及声子模型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第Ⅲ族元素磷化物BP、AlP、GaP和InP的结构性质及其在0~1000 K温度范围内的热膨胀系数和热... 第Ⅲ族元素磷化物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其在有限温度下热力学性质是该类材料设计和应用的基础。在密度泛函理论以及声子模型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第Ⅲ族元素磷化物BP、AlP、GaP和InP的结构性质及其在0~1000 K温度范围内的热膨胀系数和热力学函数。计算结果表明,四种磷化物的晶胞参数计算值与已有的实验值符合得很好。通过非简谐近似计算,发现这四种磷化物的焓、熵、热膨胀系数这些热力学性质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基本呈现单调递增变化,其热容则在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趋于Dulong-Petit极限。此外,还将热力学函数计算值与可提供的实验值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族元素磷化物 热力学性质 热容 热膨胀系数
下载PDF
浅谈薪酬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20
作者 于燕梅 《大众商务(上半月)》 2021年第2期0281-0282,0285,共3页
本文以中硅高科为实证对象,对薪酬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五个问题进行了剖析:薪酬水平与同行相比偏低,分配关系不合 理;薪酬模式单一,对专业人员激励不足;分配形式不灵活,劳动要素参与分配体现不明显;未能有效解决不同岗位间价值的横 向比较... 本文以中硅高科为实证对象,对薪酬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五个问题进行了剖析:薪酬水平与同行相比偏低,分配关系不合 理;薪酬模式单一,对专业人员激励不足;分配形式不灵活,劳动要素参与分配体现不明显;未能有效解决不同岗位间价值的横 向比较,岗薪不匹配;未体现出同一岗位上不同能力水平人员的价值差异,能薪不匹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薪酬水平 薪酬模式 岗位价值评估 职业发展通道 任职能力认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