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转阴丹联合激素治疗男性不育患者精浆抗精子抗体阳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于爱莲 张凤珍 +1 位作者 张凤雪 邢友莲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转阴丹联合激素治疗抗精子抗体阳性不育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方法 选择精浆抗精子抗体阳性的男性不育患者8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西药组(20例,用强的松)、中药组(28例,用转阴丹)、中西药组(34...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转阴丹联合激素治疗抗精子抗体阳性不育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方法 选择精浆抗精子抗体阳性的男性不育患者8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西药组(20例,用强的松)、中药组(28例,用转阴丹)、中西药组(34例,用强的松和转阴丹),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抗精子抗体的转阴率、精浆NO的含量变化及精子各项运动参数。结果 总有效率中西药组为88.2%,中药组为75.0%,西药组为65.0%。中西药组和中药组精浆MO含量、精子运动参数中直线运动速度、直线性、前向性、鞭打频率、精子活力、平均移动角度,精液质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西药组NO含量、前向性、鞭打频率、平均移动角度,精液质量中精子活力和活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转阴丹联合激素可降低精浆NO的含量、改善精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阴丹 激素 男性不育症 精浆 抗精子抗体 临床观察 一氧化氮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TORCH感染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于爱莲 张丰雪 +2 位作者 黄庆玉 李新华 陈秀春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4-46,共3页
目的 研究反复流产患者弓形虫、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 (TORCH)感染与 TNF、IL- 6含量的关系 ;探讨反复流产患者的发生机理。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5 6例流产患者、2 0例早孕妇女及 2 0例非孕妇女血清中TORCH- I... 目的 研究反复流产患者弓形虫、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 (TORCH)感染与 TNF、IL- 6含量的关系 ;探讨反复流产患者的发生机理。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5 6例流产患者、2 0例早孕妇女及 2 0例非孕妇女血清中TORCH- Ig M、TNF、IL- 6的水平。结果 流产组 TORCH感染率和 TNF、IL- 6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 ,多种病原体感染患者 TNF、IL- 6含量升高明显 ,TNF、IL- 6水平在正常早孕妇女及非孕妇女组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反复流产与 TORCH感染有关 ,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感染可能存在着病毒间的相互作用 ,加重流产的发生 ;TNF、I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自然流产 细胞因子 病原体 TORCH
下载PDF
清利生精丸对大肠埃希菌感染小鼠生殖细胞凋亡及Fas/Fas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于爱莲 邓文 +4 位作者 焦鹏 申姜颖 朱小明 刘莉 庄东明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目的:探讨清利生精丸是否具有抗生殖细胞凋亡及影响Fas/FasL的表达作用,从分子水平进一步阐明清利生精丸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所致男性不育的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昆明小鼠,经膀胱注射大肠埃希菌建立动物感染模型,观察15d后随机分为5组(1... 目的:探讨清利生精丸是否具有抗生殖细胞凋亡及影响Fas/FasL的表达作用,从分子水平进一步阐明清利生精丸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所致男性不育的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昆明小鼠,经膀胱注射大肠埃希菌建立动物感染模型,观察15d后随机分为5组(10只/组):模型组(不治疗)、大剂量(22.5g/ml)、中剂量(13.5g/ml)、小剂量(4.50g/ml)3个清利生精丸治疗组、呋喃坦啶西药治疗组,编码依次为MN、MTa、MTb、MTc、MTd组;另取10只同样小鼠膀胱注射生理盐水作为正常对照组(编码为CT)。各治疗组连续灌胃药液10d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睾丸生殖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测定生殖细胞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和同时观察睾丸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MN组生殖细胞凋亡率(57.44%)与CT组(28.54%)、MTa组(30.11%)、MTb组(28.59%)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MN组生殖细胞凋亡率与MTc组(46.54%)和MTd组(43.41%)比较,有所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MN组小鼠睾丸生殖细胞Fas/FasL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T、清利生精丸各治疗组和MT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MN组小鼠睾丸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其他各组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实验雄性小鼠感染大肠埃希菌后,可导致小鼠睾丸生殖细胞凋亡增加,Fas/FasL蛋白的表达水平上升;清利生精丸通过降低Fas/FasL蛋白的表达,降低生殖细胞的凋亡率,提高生殖能力,可作为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性不育的有效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利生精丸 大肠埃希菌 动物模型 感染 生殖细胞凋亡 不育 雄性小鼠
下载PDF
用噬菌体随机12肽库筛选单纯疱疹病毒2型gD基因模拟抗原表位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于爱莲 焦凤萍 +3 位作者 王玉 洪源 成军 庄东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94-1196,共3页
目的用针对HSV-2gD的单克隆抗体(McAb)从噬菌体展示随机12肽库中筛选HSV-2gD基因的抗原模拟表位,寻找更有效的小片段短肽作为HSV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的候选抗原。方法利用HSVgDMcAb淘筛噬菌体随机12肽库,经"吸附-洗脱-扩增"的4... 目的用针对HSV-2gD的单克隆抗体(McAb)从噬菌体展示随机12肽库中筛选HSV-2gD基因的抗原模拟表位,寻找更有效的小片段短肽作为HSV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的候选抗原。方法利用HSVgDMcAb淘筛噬菌体随机12肽库,经"吸附-洗脱-扩增"的4轮筛选,随机挑取噬菌体克隆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进行鉴定,并对阳性克隆所携带的外源DNA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和计算机辅助分析。结果经4轮生物淘筛后特异性噬菌体克隆得到了富集,对阳性克隆的分析结果表明P-PLW和PYH--H氨基酸序列是模拟gD基因抗原表位的骨架结构,携有此短肽的噬菌体可以与McAb特异结合。结论从噬菌体随机12肽库中筛选到的外源序列可以模拟HSV-2gDMcAb针对的抗原表位,可能是HSV-2gD一个抗原表位的替代抗原,为进一步研究HSV-2基因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随机12肽库 单纯疱疹病毒 模拟表住
下载PDF
不同吸痰时机对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排痰的影响 被引量:41
5
作者 于爱莲 许传英 杨瑞花 《齐鲁护理杂志》 2007年第4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排痰护理时机。方法:将54例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翻身、叩背等胸部物理治疗后立即吸痰,实验组行翻身、叩背等胸部物理治疗后保持侧卧位8~10min后吸痰,观... 目的:探讨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排痰护理时机。方法:将54例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翻身、叩背等胸部物理治疗后立即吸痰,实验组行翻身、叩背等胸部物理治疗后保持侧卧位8~10min后吸痰,观察两组吸痰效果。结果:两组吸痰效果和吸痰间隔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行翻身、叩背等胸部物理治疗后,保持侧卧位8~10min后吸痰,能明显延长吸痰间隔时间,提高患者对吸痰的耐受性,达到最佳吸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吸痰 呼吸衰竭
下载PDF
HBV-DNA的含量与宫内感染的关联性 被引量:7
6
作者 于爱莲 乔云波 +3 位作者 张丰雪 赵英会 李栋 韩子强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2267-2270,共4页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中HBV-DNA含量与胎儿宫内感染及造成宫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用ELISA方法筛选HBsAg阳性孕妇228例,并用定量PCR技术检测HBsAg阳性孕妇血清以及脐血中HBV-DNA.新生儿根据有无HBV感染分为胎儿感染组及非感染组(对照组),调...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中HBV-DNA含量与胎儿宫内感染及造成宫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用ELISA方法筛选HBsAg阳性孕妇228例,并用定量PCR技术检测HBsAg阳性孕妇血清以及脐血中HBV-DNA.新生儿根据有无HBV感染分为胎儿感染组及非感染组(对照组),调查宫内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HBsAg,HBeAg、抗HBc阳性孕妇的新生儿脐血HBV-DNA捡出率21%(14/68);HBsAg,抗HBe,抗HBc阳性者为1.7%(2/117);HBsAg和HBeAg双阳性者为20%(3/15);HBsAg和抗HBc阳性者为11%(2/19);HBsAg单一抗原阳性者脐血中未捡出HBV-DNA.胎儿总感染率为9.2%(21/228),胎儿宫内感染率随孕妇血清中HBV-DNA含量增加而升高,宫内感染的危险性越大.胎儿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在多种临床相关因素中先兆早产孕妇胎儿感染者多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孕妇不同的感染状态影响宫内HBV感染率,HBeAg与HBV-DNA高滴度是胎儿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孕妇出现先兆早产使胎儿的感染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宫内感染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感染诱导小鼠生精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于爱莲 李忠培 +4 位作者 邓文 申姜赢 朱小明 刘莉 庄东明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2期886-889,902,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感染对雄性小鼠生精细胞凋亡以及对凋亡调控基因Fas/FasL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大肠埃希菌感染致男性不育的分子机理。方法用大肠埃希菌直接注入成年雄性小鼠膀胱内模拟逆行感染的途径,感染后第7d处死小鼠,取睾丸组织分别...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感染对雄性小鼠生精细胞凋亡以及对凋亡调控基因Fas/FasL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大肠埃希菌感染致男性不育的分子机理。方法用大肠埃希菌直接注入成年雄性小鼠膀胱内模拟逆行感染的途径,感染后第7d处死小鼠,取睾丸组织分别作HE染色和用TUNEL法观察生精细胞凋亡及睾丸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Fas/FasL在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同时检测精子数量、精子活动率和精子畸形率。结果大肠埃希菌感染小鼠后生精细胞的凋亡指数及Fas和FasL表达水平分别为(18.50±1.50)%、(48.10±4.19)%和(34.60±4.18)%,对照组分别为(7.40±1.69)%、(23.50±2.66)%和(19.10±4.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感染组精子数量、精子活动率和精子畸形率分别为(6.00±1.41)×106/ml、(59.80±5.29)%和(14.78±2.03)%,对照组分别为(12.00±4.12)×106/ml、(88.90±5.37)%和(5.88±1.10)%,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感染组小鼠睾丸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结论雄性小鼠感染大肠埃希菌后,可导致生精细胞凋亡增加及上调Fas和FasL蛋白的表达水平;Fas和FasL在小鼠睾丸组织的高表达诱导生精细胞的凋亡,最终使小鼠精子形成减少,活动率下降,畸形率增加。大肠埃希菌感染造成生精细胞凋亡可能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感染 细胞凋亡 不育 雄性小鼠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胎盘细胞因子的表达与胎盘细胞凋亡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3
8
作者 于爱莲 张延玲 +5 位作者 乔云波 邓文 刘丹茹 张忠 王玉 景菲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30-333,337,F0004,共6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胎盘中细胞因子的笔表达以及与胎盘细胞凋亡的关系,阐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致异常妊娠的机理。方法选择30例HBV感染孕妇死胎胎盘作为研究组,正常分娩后的胎盘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胎盘中细胞因子的笔表达以及与胎盘细胞凋亡的关系,阐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致异常妊娠的机理。方法选择30例HBV感染孕妇死胎胎盘作为研究组,正常分娩后的胎盘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胎盘组织中TNF和IL-18的表达,应用TUNEL法检测胎盘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在正常胎盘组织中有一定量的TNF和IL-18的表达,但在HBV感染孕妇死胎胎盘组织中TNF和IL-18的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胎盘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合体滋养细胞的凋亡指数高于滋养细胞,在正常对照组两种细胞的凋亡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研究组两种细胞的凋亡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分析发现,胎盘细胞的凋亡指数与TNF、IL-18呈正相关,(A=6.38,B=0.82,r=0.54;A=9.66,B=0.52,r=0.61)。结论HBV感染孕妇死胎胎盘中TNF和IL-18的表达增加,使胎盘细胞凋亡加速,影响胎盘的正常功能,是导致胎儿异常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胎盘 细胞因子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男性不育患者精浆NO的含量对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于爱莲 柳雅玲 +2 位作者 张风雪 李亚鲁 赵英会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748-1750,共3页
目的 :探讨在男性不育中精浆NO含量对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 80例男性不育患者和 6 2例正常有生育能力的健康男性 (正常对照 )精浆NO的含量 ;应用TdT介导的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 15例男性不育患者、12例精浆NO... 目的 :探讨在男性不育中精浆NO含量对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 80例男性不育患者和 6 2例正常有生育能力的健康男性 (正常对照 )精浆NO的含量 ;应用TdT介导的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 15例男性不育患者、12例精浆NO的含量超过 135 μmol/L的不育患者和15例正常健康男性的生精细胞凋亡情况 ;电镜观察不育患者生精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变化 .结果 :不育组与正常对照组精浆NO含量分别为 (10 7.8± 2 5 .9)和 (76 .5± 16 .4 ) μmol/L ,差异极显著 (t =8.34,P <0 .0 1) ;15例正常生育组精浆NO含量为 (76 .7± 10 .4 ) μmol/L ,生精细胞凋亡率为 (3.8±1.3) % ;15例不育组NO含量为 (112 .7± 14 .3) μmol/L ,生精细胞凋亡率为 (4 .7± 1.9) % ;12例不育组精浆NO含量高(>135 μmol/L)者的生精细胞凋亡率为 (16 .3± 4 .0 ) % .不育组精浆NO含量和生精细胞的凋亡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不育组精浆NO含量超过 135 μmol/L者的生精细胞凋亡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两者差异极显著 (P <0 .0 1) .电镜观察发现 ,不育患者生精细胞出现核染色质浓缩、电子密度升高、核膜折叠、核裂解、形成凋亡小体等一系列变化 .结论 :NO含量异常升高使生精细胞凋亡增加而降低生育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男性不育 生精细胞 凋亡
下载PDF
弓形体、单纯疱疹病毒、乙肝病毒感染与异常妊娠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爱莲 张廷香 +3 位作者 陈秀春 张丰雪 李永华 杨春贵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23-24,共2页
为探讨弓形体 (TOX)、单纯疱疹病毒 (HSV)、乙肝病毒 (HBV)与异常妊娠的关系。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对 36 0例异常妊娠患者和 2 2 0例正常孕妇的血清进行 TOX、HSV特异性抗体 Ig M和 HBs Ag的检测。结果显示 ,异常妊娠组 TOX和 HSV的... 为探讨弓形体 (TOX)、单纯疱疹病毒 (HSV)、乙肝病毒 (HBV)与异常妊娠的关系。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对 36 0例异常妊娠患者和 2 2 0例正常孕妇的血清进行 TOX、HSV特异性抗体 Ig M和 HBs Ag的检测。结果显示 ,异常妊娠组 TOX和 HSV的感染率分别为 2 3.10 %和 19.17% ,,HBs Ag的阳性率为 4.6 %。TOX和 HSV的感染率与正常孕妇相比 (3.1%和 7.5 %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异常妊娠组 HBs Ag的检出率与正常孕妇(5 .12 % )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弓形虫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是引起异常妊娠的重要致病因素 ,H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体 单纯疱疹病毒 乙肝病毒 妊娠
下载PDF
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染色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胎盘膜联蛋白V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爱莲 乔云波 +4 位作者 张延玲 刘丹茹 杨明峰 王玉 史桂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0期10213-10216,共4页
背景:膜联蛋白V是近年来被作为肝细胞膜上存在的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受体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在胎盘组织中也有表达。目的:探讨膜联蛋白V在HBV宫内感染中的作用;揭示HBV进入胎盘组织细胞的方式,为HBV的宫内感染的机理提供理论依据。设... 背景:膜联蛋白V是近年来被作为肝细胞膜上存在的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受体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在胎盘组织中也有表达。目的:探讨膜联蛋白V在HBV宫内感染中的作用;揭示HBV进入胎盘组织细胞的方式,为HBV的宫内感染的机理提供理论依据。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泰山医学院。对象:选择2003-01/2004-12济南市妇幼保健院、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收集的30例HBsAg阳性孕妇足月分娩的胎盘组织,同时收集母血分离血清。实验经过孕妇知情同意及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兔抗人膜联蛋白V亲和纯化抗体(第一抗体)、鼠抗人HBs mAb(第一抗体)、生物素化羊抗小鼠IgG(第二抗体)均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方法:用即用型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试剂,检测30例HBsAg阳性的足月胎盘组织中,有18例检测到HBsAg,随机选取10例进行荧光双标染色,其染色主要过程为将待测石蜡切片标本常规脱蜡至水;抗原微波热修复;加入第一种一抗(兔抗人AnV亲和纯化抗体1:60,为单克隆抗体)置湿盒中,4℃冰箱过夜;第二种一抗(鼠抗人HBs mAb1:50),置湿盒中,4℃冰箱过夜;加入与第二种一抗相应的二抗(如生物素化的羊抗鼠IgG1:100):加入以PBS作适当稀释的第一种荧光抗体(如FITC-羊抗兔IgG1:50);加入第二种荧光抗体(Avidin-Cy3);缓冲甘油封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并进行图像分析。用IPP4.5图像分析法,先进入IPP4.5系统的Image Analysis程序,然后调入分析文件进行分析。主要观察指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胎盘组织中HBsAg/膜联蛋白V的存在与分布情况。结果:选取10例进行荧光双标染色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胎盘组织上滋养层细胞乙型肝炎病毒/膜联蛋白V的存在与分布模式。胎盘组织中存在着丰富的膜联蛋白V,位于绒毛合体滋养层细胞,在基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都有膜联蛋白V的表达。并发现在同一细胞中存在着乙型肝炎病毒和膜联蛋白V的共存现象。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胎盘细胞可能是通过与细胞上的受体膜联蛋白V结合,促使病毒进入胎盘细胞,导致宫内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联蛋白Ⅴ 乙型肝炎病毒 免疫荧光双标 宫内感染
下载PDF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NO与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于爱莲 张丰雪 +1 位作者 李亚鲁 杨春贵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30-333,共4页
目的 探讨NO与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水平在反复自然流产发病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 3 0例非孕妇女、97例正常妊娠妇女、3 0例人工流产组、10 1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血清及胎盘中NO的含量。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 探讨NO与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水平在反复自然流产发病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 3 0例非孕妇女、97例正常妊娠妇女、3 0例人工流产组、10 1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血清及胎盘中NO的含量。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TNF、IL 6、IL 10的水平变化。结果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TNF、IL 6、NO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IL 10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且NO的含量与IL 10呈负相关 (r =- 0 5 2 ,P <0 0 5 >,而与TNF的含量呈正相关 (r =0 72 ,P <0 0 5 )。结论 正常水平的NO维持正常妊娠的生理变化 ,含量过高可导致反复自然流产 ;Th1/Th2型细胞因子与反复自然流产有关 ,两型因子间的平衡受多种因素的调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自然流产 TH1/TH2型细胞因子 一氧化氮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男性不育患者生殖系感染、NO与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爱莲 杨春贵 +1 位作者 张丰雪 李亚鲁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8-71,共4页
目的 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探讨男性生殖系感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导致不育的机理 ;精浆一氧化氮的含量、IL - 1、IL - 2、IL - 6、IL - 10、IL - 12、TNF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在男性不育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选择 86例男性不育患... 目的 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探讨男性生殖系感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导致不育的机理 ;精浆一氧化氮的含量、IL - 1、IL - 2、IL - 6、IL - 10、IL - 12、TNF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在男性不育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选择 86例男性不育患者。采用PCR技术检测各组精浆中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DNA ;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精浆与血清中一氧化氮的含量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5种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结果 男性不育伴有病原体感染组精浆与血清一氧化氮的含量为 135 4 2 μmol/L和 12 0 86 μmol/L ,明显高于男性不育无病原体感染组与对照组。且一氧化氮的含量与精子存活率、活动率呈负相关 ,而与畸形率呈正相关。不育患者精浆内细胞因子的变化为有病原体感染且一氧化氮的含量明显升高者IL - 1、IL - 6、TNF的含量高于无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 ,尤其是IL - 1和TNF(P <0 0 1) ,其次是IL - 6 (P <0 0 5 )。IL - 10和IL -12的含量下降 ,IL - 2R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经相关分析发现精浆一氧化氮的含量与TNF呈正相关 (A =14 89,B =0 4 5 ,r=0 6 4 ) ,与IL - 10呈负相关 (A =17 0 8,B =- 0 0 6 ,r =- 0 5 6 )。结论 生殖系病原体感染影响体内一氧化氮、细胞因子的产生 ,使各细胞因子间网络平衡紊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不育 生殖系感染 NO 细胞因子 一氧化氮
下载PDF
生殖系多种病原体感染与男性不育的关系 被引量:6
14
作者 于爱莲 邢友莲 +1 位作者 苏延友 李忠培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349-351,共3页
目的 探讨男性不育患者弓形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和抗精子抗体在男性不育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技术分别对 112例男性不育病人和 6 2例正常生育者的精液进行精浆弓形体 DNA、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 ... 目的 探讨男性不育患者弓形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和抗精子抗体在男性不育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技术分别对 112例男性不育病人和 6 2例正常生育者的精液进行精浆弓形体 DNA、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 DNA的检测 ,用金标免疫斑点试验检测精浆抗精子抗体 (As Ab)。 结果 男性不育组弓形体阳性 2 0例 (17.86 % ) ,解脲支原体阳性 35例 (31.2 5 % ) ,沙眼衣原体阳性 18例 (16 .0 7% ) ,抗精子抗体阳性 33例 (2 9.4 6 % )。3种病原体感染率与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且多种病原体感染患者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感染者。 结论 男性不育患者多种病原体感染后 ,导致抗精子抗体的产生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免疫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系多种病原体感染 男性不育 弓形虫 解脲支原体 沙眼衣原体 抗精子抗体 PCR
下载PDF
HBV宫内感染的传播途径及其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爱莲 张忠 +3 位作者 王玉 乔云波 刘丹茹 邓文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讨HBV宫内感染的传播途径及其机理。方法应用PCR技术检测HBV感染孕妇羊水、阴道分泌物、乳汁、脐血中HBV DNA;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胎盘组织中HBsAg和HBcAg的表达。结果HBsAg、HBeAg、抗HBc阳性孕妇的羊水、阴道分泌物、乳汁、脐... 目的探讨HBV宫内感染的传播途径及其机理。方法应用PCR技术检测HBV感染孕妇羊水、阴道分泌物、乳汁、脐血中HBV DNA;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胎盘组织中HBsAg和HBcAg的表达。结果HBsAg、HBeAg、抗HBc阳性孕妇的羊水、阴道分泌物、乳汁、脐血中均检测到了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48.28%(14/29)、27.59%(8/29)、37.93%(11/29)和24.14%(7/29);健康对照组孕妇的上述样品中均未检出HBV DNA;HBV感染孕妇胎盘组织各层细胞均可表达两种抗原,但阳性细胞数目从母体面到胎儿面逐渐减少,阳性细胞的着色强度逐渐减弱。健康对照组孕妇胎盘组织中未发现HBsAg和HBcAg阳性染色细胞。结论孕妇感染HBV后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而羊水感染是导致胎儿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宫内感染 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心理因素与肿瘤坏死因子含量的改变 被引量:2
16
作者 于爱莲 杨春贵 +1 位作者 张丰雪 丛中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1年第5期425-426,共2页
目的 探讨心理因素与肿瘤坏死因子在反复自然流产中的致病作用。方法 采用反复自然流产妇女问卷、精神压力自评、症状自评量表等方法对 6 9例反复自然流产妇女和 6 9例正常生育妇女的精神心理状况进行了测评 ,同时选择部分病例检测其... 目的 探讨心理因素与肿瘤坏死因子在反复自然流产中的致病作用。方法 采用反复自然流产妇女问卷、精神压力自评、症状自评量表等方法对 6 9例反复自然流产妇女和 6 9例正常生育妇女的精神心理状况进行了测评 ,同时选择部分病例检测其血清中细胞因子TNF水平的改变。结果 反复自然流产妇女 91%感到精神压力 ,对再次妊娠产生恐惧感 ,与正常生育组比较精神症状多 ,抑郁程度高 ,焦虑频度高 ,心理压力大。反复自然流产妇女血清中TNF的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 <0 .0 1)。结论 反复自然流产妇女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流产 心理社会因素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1
17
作者 于爱莲 陈秀春 +3 位作者 郭居新 杨春贵 赵英会 潘少波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3年第2期114-116,共3页
本文论述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元化的考试方式,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跨世纪的医学人才,适应21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 医学 微生物学 教学 改革 探索 实践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多元化 考试方式
下载PDF
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透析前慢性肾衰性贫血的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爱莲 许传英 汪霞 《齐鲁护理杂志》 2002年第2期112-112,共1页
关键词 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 治疗 贫血 护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下载PDF
76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爱莲 张丰雪 朱长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4年第3期136-138,共3页
本文应用红细胞葡萄球菌蛋白A混合花环试验对76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进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并以55例健康献血员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表明,活动期患者红细胞C3b受体活性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增高,红细胞免疫促进... 本文应用红细胞葡萄球菌蛋白A混合花环试验对76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进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并以55例健康献血员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表明,活动期患者红细胞C3b受体活性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增高,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活性降低而抑制因子活性升高,且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分别与红细胞C3b受体活性呈正或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免疫功能 脉管炎 血栓
下载PDF
生精液化胶囊治疗男性不育症38例疗效观察及对患者精液运动参数、NO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爱莲 邢友莲 +1 位作者 李忠培 张丰雪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3-24,共2页
目的:观察生精液化胶囊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精液质量、运动参数、精液NO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用生精液化胶囊(处方:生山药、茯苓、泽泻、熟地黄、山茱萸、穿山甲、牡丹皮)治疗男性不育患者38例,观察治疗前后精子的各项... 目的:观察生精液化胶囊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精液质量、运动参数、精液NO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用生精液化胶囊(处方:生山药、茯苓、泽泻、熟地黄、山茱萸、穿山甲、牡丹皮)治疗男性不育患者38例,观察治疗前后精子的各项运动参数和精子运动速度及测定精液一氧化氮(NO)的含量、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精子液化时间、精子密度、精子活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精子活力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NO和TNF的含量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IL-10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IL-1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精液化胶囊通过改变精浆内细胞因子和NO的水平,起到治疗男性不育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男(雄性) 生精液化胶囊 细胞因子类 一氧化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