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玉米栽培存在的问题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5
1
作者 孟祥盟 孙宁 +5 位作者 边少锋 赵洪祥 于玮淇 张丽华 谭国波 闫伟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3期20-21,共2页
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重要的饲料来源和工业原料,在粮食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吉林省是玉米生产大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地位举足轻重。本文分析了吉林省玉米栽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重要的饲料来源和工业原料,在粮食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吉林省是玉米生产大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地位举足轻重。本文分析了吉林省玉米栽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玉米生产和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问题 高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化学调控对春玉米茎秆形态特征和力学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宁 孟祥盟 +5 位作者 边少锋 赵洪祥 于玮淇 张丽华 谭国波 闫伟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3期7-9,共3页
本文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化学调控对玉米茎秆形态特征和力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调控显著降低了玉米植株的穗位高度,抑制了基部节间的伸长,增加了基部第3~5节的节间周长,显著提高了第3~5节茎秆的穿刺强度和压折强度,从而... 本文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化学调控对玉米茎秆形态特征和力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调控显著降低了玉米植株的穗位高度,抑制了基部节间的伸长,增加了基部第3~5节的节间周长,显著提高了第3~5节茎秆的穿刺强度和压折强度,从而重塑理想株型,显著降低了植株倒伏率,优化了产量构成因素,实现了玉米产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化学调控 茎秆 形态特征 力学性状
下载PDF
品种与植物生长调节剂互作对春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宁 边少锋 +2 位作者 孟祥盟 赵洪祥 于玮淇 《南方农业》 2020年第30期154-157,共4页
在吉林省东部地区,以玉米品种优迪919和翔玉211为试材,设置三个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和一个清水对照处理,研究品种与植物生长调节剂互作对春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节剂处理在保证了收获穗数的前提下,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在吉林省东部地区,以玉米品种优迪919和翔玉211为试材,设置三个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和一个清水对照处理,研究品种与植物生长调节剂互作对春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节剂处理在保证了收获穗数的前提下,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穗粒数,增产效果明显;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茎秆性状及叶面积的影响因品种和化控时期而异,总体来看,8展叶处理下,对茎叶性状的调控效果更有利于植物光能的吸收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植物生长调节剂 产量 农艺性状
下载PDF
覆盖作物对坡耕地的减流减沙效应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杜伟嘉 王芙臣 +4 位作者 李斐 于玮淇 徐晨 赵洪祥 宋杭霖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0-107,共8页
在2020-2021年进行两年田间径流试验场玉米大田试验,在玉米进入拔节期时播种覆盖作物,共设置3个播期处理,拔节期播种覆盖作物(T1)、播种覆盖作物延后10 d(T2)、播种覆盖作物延后20 d(T3),不覆盖作物处理作为对照(CK),研究不同覆盖作物... 在2020-2021年进行两年田间径流试验场玉米大田试验,在玉米进入拔节期时播种覆盖作物,共设置3个播期处理,拔节期播种覆盖作物(T1)、播种覆盖作物延后10 d(T2)、播种覆盖作物延后20 d(T3),不覆盖作物处理作为对照(CK),研究不同覆盖作物播期对径流量、侵蚀量及玉米产量和构成因素的影响,分析不同覆盖作物处理对坡耕地的减流减沙效应,为吉林省东部种植玉米的坡耕地区提供覆盖作物的最适播期,结果表明,黑麦草和红三叶能够有效减少水土流失,T1处理的地表径流量较其他两组覆盖处理至少下降18.8%、土壤侵蚀量下降8.8%。覆盖作物处理在中强度降雨下的保水保土作用更为显著,黑麦草和红三叶覆盖对玉米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其中T1效果最好。播种覆盖作物对于坡耕地的减流减沙作用、玉米生长发育和玉米增产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坡耕地 覆盖作物 水土流失 作物产量
原文传递
种植密度与化学调控对春玉米茎秆性状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于玮淇 王芙臣 +4 位作者 杜伟嘉 刘浩 孙宁 孟祥盟 边少锋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1-79,共9页
以迪卡159为供试材料,设置6.0×10^(4)(D1)、7.0×10^(4)(D2)、8.0×10^(4)(D3)和9.0×10^(4)株/hm^(2)(D4)4个密度水平,在8展叶期喷施化控剂玉多十(HK)和清水为对照(CK)2个处理,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与化学调控技术对植株... 以迪卡159为供试材料,设置6.0×10^(4)(D1)、7.0×10^(4)(D2)、8.0×10^(4)(D3)和9.0×10^(4)株/hm^(2)(D4)4个密度水平,在8展叶期喷施化控剂玉多十(HK)和清水为对照(CK)2个处理,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与化学调控技术对植株茎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迪卡159的株高、穗位高显著增高,茎秆节间长变长,茎粗变小,扁率增大,茎秆强度变弱。HK处理后,株高、穗位高显著降低,4~5节位节间长大幅度减少,茎粗增加,扁率降低,茎秆强度增强,茎秆横折强度与穿刺强度在3个时期均随种植密度的上升呈现整体下降趋势,并于乳熟期达到最大值。HK处理后,茎秆的横折强度与穿刺强度增强,其中,4~5节位提升幅度最大。HK处理增加了灌浆期与乳熟期第3节位的木质素与纤维素含量,D1、D2、D4密度下效果显著。倒伏率随种植密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HK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倒伏率,4个密度下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6.15%、47.72%、35.17%和33.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化学调控技术 茎秆形态性状:茎秆力学性状
原文传递
化学调控对高密条件下玉米抗倒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宁 边少锋 +5 位作者 孟祥盟 赵洪祥 张丽华 谭国波 闫伟平 于玮淇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4449-4455,共7页
增加种植密度作为玉米产量提升的重要途径,同时会带来群体郁闭、倒伏等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产量提高。为了探明高密群体不同化学调控方式对玉米茎秆抗倒伏性状的影响,选用近年来表现较好的高产潜力品种‘迪卡159’作为试验材料,设... 增加种植密度作为玉米产量提升的重要途径,同时会带来群体郁闭、倒伏等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产量提高。为了探明高密群体不同化学调控方式对玉米茎秆抗倒伏性状的影响,选用近年来表现较好的高产潜力品种‘迪卡159’作为试验材料,设8.5×10^(4)、9.5×10^(4)、10.5×10^(4)株/hm^(2)3个种植密度和8展叶1次化控(T1)、7+8展叶2次化控(T2)以及清水对照(CK)3个试验处理,测定了茎秆农艺性状和抗倒力学性状,结果表明,化学调控降低了玉米植株的株高、穗位高、基部节间长和第2-5节位的节间干物质重,增加了基部第3-5节位的节间周长和第1-5节位的单位节间长干物质重,以上变化在不同化控处理间存在差异。8.5×10^(4)-9.5×10^(4)株/hm^(2)时,一次化控可取得较好的调控效果,10.5×10^(4)株/hm-2时则需两次化控才能取得明显的调控效果。茎秆抗倒力学性状与农艺性状密切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在化控条件下,单位节间长干物质重对茎秆穿刺强度及压折强度的影响最大,可以作为植株化控抗倒伏效果检验的重要农艺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化学调控 密度 农艺性状 抗倒性能
原文传递
坡耕地嵌入覆盖作物条件下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7
作者 王芙臣 史旭曾 +5 位作者 李斐 杜伟嘉 于玮淇 刘浩 边少锋 赵洪祥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3-101,共9页
2016年,在吉林省东部坡耕地玉米生产上设计秸秆覆盖还田+覆盖作物(T1)、秸秆深翻还田+覆盖作物(T2)、秸秆粉耙还田+覆盖作物(T3)、秸秆离田(CK)4种种植方式的定位试验,通过玉米秸秆还田结合种植覆盖作物解决冬季土壤裸露、培肥地力、改... 2016年,在吉林省东部坡耕地玉米生产上设计秸秆覆盖还田+覆盖作物(T1)、秸秆深翻还田+覆盖作物(T2)、秸秆粉耙还田+覆盖作物(T3)、秸秆离田(CK)4种种植方式的定位试验,通过玉米秸秆还田结合种植覆盖作物解决冬季土壤裸露、培肥地力、改善玉米生产等问题。2019~2020年,分析不同处理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T1、T2和T3处理对株高、叶数、SPAD值、干物质积累均有提高。在拔节期和开花期,T3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对比CK显著提高。在成熟期,T1、T2和T3处理比CK显著增加千粒重,增幅均在5%以上(P<0.05)。各秸秆处理的产量对比CK均有显著增加,其中,T3处理为最佳处理。利用秸秆还田结合覆盖作物的种植方式有利于地上部生物量和养分的积累,进而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粉耙还田 覆盖作物 坡耕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