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县域水土流失消长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
4
1
作者
赵辉
符素华
+3 位作者
章文波
王志强
丁琳
于现举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7-72,共6页
以人类活动扰动比较大的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和人类活动扰动比较小的青海省称多县为例,收集了2014—2015年和2017年土地利用、遥感影像等资料,采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计算了水力侵蚀模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017年与2014—2015年土地利...
以人类活动扰动比较大的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和人类活动扰动比较小的青海省称多县为例,收集了2014—2015年和2017年土地利用、遥感影像等资料,采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计算了水力侵蚀模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017年与2014—2015年土地利用和水土流失面积的差异,对比了基于两期土地利用图和基于遥感影像变化得到的水土流失消长变化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基于两期土地利用图得到水土流失面积变化大,基于遥感影像变化得到的水土流失面积变化小,前者水土流失面积变化量是后者的64倍(称多县)和94倍(达拉特旗)。基于遥感影像变化得到的水土流失面积消长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水土流失面积消长量远小于土地利用面积变化量。本结果可为即将开展的全国水土流失消长评价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水土流失消长
土地利用变化
县域尺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黏性和无黏性沙坡面流的挟沙力比较
被引量:
1
2
作者
于现举
刘晨光
+4 位作者
符素华
母红丽
吴思南
刘瑛娜
张光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4,共6页
水流挟沙力是土壤侵蚀过程模型的重要参数。利用黑龙江省嫩江县的黑土(中值粒径d黑土为0. 01 mm)作为有黏性沙的代表进行了坡面流挟沙力试验,将有黏性沙水流挟沙力与前期完成的没有粒径分级的的无黏性沙(该试验用沙从北京市永定河获取,...
水流挟沙力是土壤侵蚀过程模型的重要参数。利用黑龙江省嫩江县的黑土(中值粒径d黑土为0. 01 mm)作为有黏性沙的代表进行了坡面流挟沙力试验,将有黏性沙水流挟沙力与前期完成的没有粒径分级的的无黏性沙(该试验用沙从北京市永定河获取,中值粒径为0. 28 mm)水流挟沙力进行比较,并利用前期完成的粒径分级的无黏性沙关于中值粒径的方程式进行验证。试验共设计了5个坡度(3°、6°、9°、12°和15°)和6个流量(0. 25、0. 50、0. 75、1. 00、1. 50和2. 00×10-3m3/s),共30组试验,在长5. 0 m,宽0. 4 m的水槽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有黏性沙和无黏性沙坡面流挟沙力均随着流速、水流剪切力和水流功率的增加而增加; 2)在相同水动力条件下有黏性沙的水流挟沙力大于无黏性沙的水流挟沙力; 3)有黏性沙的水流挟沙力与流速、水流剪切力和水流功率的关系可以用幂函数较好地表达,用流速模拟有黏性沙的水流挟沙力效果最好,用水流剪切力和水流功率模拟无黏性沙的水流挟沙力效果最好; 4)有黏性和无黏性沙的坡面流挟沙力存在差异,用无黏性沙作为试验材料得到的关于中值粒径的水流挟沙力方程式不适用于有黏性沙的水流挟沙力计算。本研究为坡面土壤侵蚀过程的深入理解和模拟提供了基础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坡面流
水流挟沙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汇水面积阈值对土壤侵蚀定量评价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丁琳
于现举
+1 位作者
符素华
吴思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67,73,共8页
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是定量评价水土流失和评估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的重要手段。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和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hinese Soil Loss Equation,CSLE)被广泛应用于土壤侵蚀定量评价。这些模型中坡长的...
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是定量评价水土流失和评估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的重要手段。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和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hinese Soil Loss Equation,CSLE)被广泛应用于土壤侵蚀定量评价。这些模型中坡长的计算受汇水面积阈值的影响较大。为揭示汇水面积阈值对土壤侵蚀定量评价的影响,选取北方土石山区、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区、南方红壤丘陵区、西南紫色土区、西南山地区和西南岩溶区210个流域面积在0.2~3.0km^2的小流域,以1∶10 000地形图10m分辨率DEM为数据源,分别计算了1 000,1 500,2 000,2 500,3 000,5 000,7 000,9 000,11 000,13 000,15 000m^2共11个汇水面积阈值下各小流域不同坡长、土壤侵蚀强度级别以及土壤侵蚀的面积比例,分析了它们对汇水面积阈值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平均坡长、土壤侵蚀面积和轻度以上各级别的侵蚀强度面积比例都随汇水面积阈值的增加先增加而后趋于稳定。微度侵蚀面积比例随汇水面积阈值的增加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当汇水面积阈值由1 000m^2增加到15 000m^2时,北方土石山区、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区、南方红壤丘陵区、西南紫色土区、西南山地区和西南岩溶区的平均坡长分别增至阈值为1 000m^2时的1.53,4.16,1.95,1.90,1.69,1.57,1.47倍;土壤侵蚀面积比例分别增至阈值为1 000m^2时的1.20,1.85,1.43,1.37,1.77,1.44,1.30倍。汇水面积阈值对各分区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从平均坡长和土壤侵蚀面积来看,东北黑土区受汇水面积阈值的影响最大。研究结果不仅为精确评价土壤侵蚀提供了数据支撑,而且对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的评价和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水面积阈值
坡长
土壤侵蚀面积
水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县域水土流失消长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
4
1
作者
赵辉
符素华
章文波
王志强
丁琳
于现举
机构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7-72,共6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引进计划项目
水利部财政预算项目"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126216229000150001)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_15R06)
文摘
以人类活动扰动比较大的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和人类活动扰动比较小的青海省称多县为例,收集了2014—2015年和2017年土地利用、遥感影像等资料,采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计算了水力侵蚀模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017年与2014—2015年土地利用和水土流失面积的差异,对比了基于两期土地利用图和基于遥感影像变化得到的水土流失消长变化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基于两期土地利用图得到水土流失面积变化大,基于遥感影像变化得到的水土流失面积变化小,前者水土流失面积变化量是后者的64倍(称多县)和94倍(达拉特旗)。基于遥感影像变化得到的水土流失面积消长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水土流失面积消长量远小于土地利用面积变化量。本结果可为即将开展的全国水土流失消长评价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水土流失消长
土地利用变化
县域尺度
Keywords
soil erosion
variation of soil loss
variation of land use
county scale
分类号
K903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黏性和无黏性沙坡面流的挟沙力比较
被引量:
1
2
作者
于现举
刘晨光
符素华
母红丽
吴思南
刘瑛娜
张光辉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退耕驱动近地表特性变化对侵蚀过程的影响及其动力机制"(41530858)
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土壤特性对坡面流水流挟沙力影响"(41571259)
+1 种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水土流失型氮磷面源污染阻截技术与产品研发"(2016YFC0501604)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引进计划项目"流域土壤侵蚀过程模型"
文摘
水流挟沙力是土壤侵蚀过程模型的重要参数。利用黑龙江省嫩江县的黑土(中值粒径d黑土为0. 01 mm)作为有黏性沙的代表进行了坡面流挟沙力试验,将有黏性沙水流挟沙力与前期完成的没有粒径分级的的无黏性沙(该试验用沙从北京市永定河获取,中值粒径为0. 28 mm)水流挟沙力进行比较,并利用前期完成的粒径分级的无黏性沙关于中值粒径的方程式进行验证。试验共设计了5个坡度(3°、6°、9°、12°和15°)和6个流量(0. 25、0. 50、0. 75、1. 00、1. 50和2. 00×10-3m3/s),共30组试验,在长5. 0 m,宽0. 4 m的水槽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有黏性沙和无黏性沙坡面流挟沙力均随着流速、水流剪切力和水流功率的增加而增加; 2)在相同水动力条件下有黏性沙的水流挟沙力大于无黏性沙的水流挟沙力; 3)有黏性沙的水流挟沙力与流速、水流剪切力和水流功率的关系可以用幂函数较好地表达,用流速模拟有黏性沙的水流挟沙力效果最好,用水流剪切力和水流功率模拟无黏性沙的水流挟沙力效果最好; 4)有黏性和无黏性沙的坡面流挟沙力存在差异,用无黏性沙作为试验材料得到的关于中值粒径的水流挟沙力方程式不适用于有黏性沙的水流挟沙力计算。本研究为坡面土壤侵蚀过程的深入理解和模拟提供了基础知识。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坡面流
水流挟沙力
Keywords
soil erosion
overland flow
flow transport capacity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汇水面积阈值对土壤侵蚀定量评价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丁琳
于现举
符素华
吴思南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67,7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30858,41571259)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_15R06)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引进计划项目
文摘
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是定量评价水土流失和评估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的重要手段。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和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hinese Soil Loss Equation,CSLE)被广泛应用于土壤侵蚀定量评价。这些模型中坡长的计算受汇水面积阈值的影响较大。为揭示汇水面积阈值对土壤侵蚀定量评价的影响,选取北方土石山区、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区、南方红壤丘陵区、西南紫色土区、西南山地区和西南岩溶区210个流域面积在0.2~3.0km^2的小流域,以1∶10 000地形图10m分辨率DEM为数据源,分别计算了1 000,1 500,2 000,2 500,3 000,5 000,7 000,9 000,11 000,13 000,15 000m^2共11个汇水面积阈值下各小流域不同坡长、土壤侵蚀强度级别以及土壤侵蚀的面积比例,分析了它们对汇水面积阈值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平均坡长、土壤侵蚀面积和轻度以上各级别的侵蚀强度面积比例都随汇水面积阈值的增加先增加而后趋于稳定。微度侵蚀面积比例随汇水面积阈值的增加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当汇水面积阈值由1 000m^2增加到15 000m^2时,北方土石山区、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区、南方红壤丘陵区、西南紫色土区、西南山地区和西南岩溶区的平均坡长分别增至阈值为1 000m^2时的1.53,4.16,1.95,1.90,1.69,1.57,1.47倍;土壤侵蚀面积比例分别增至阈值为1 000m^2时的1.20,1.85,1.43,1.37,1.77,1.44,1.30倍。汇水面积阈值对各分区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从平均坡长和土壤侵蚀面积来看,东北黑土区受汇水面积阈值的影响最大。研究结果不仅为精确评价土壤侵蚀提供了数据支撑,而且对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的评价和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汇水面积阈值
坡长
土壤侵蚀面积
水蚀
Keywords
contributing area threshold
slope length
soil erosion area
water erosion
分类号
K903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县域水土流失消长评价方法探讨
赵辉
符素华
章文波
王志强
丁琳
于现举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有黏性和无黏性沙坡面流的挟沙力比较
于现举
刘晨光
符素华
母红丽
吴思南
刘瑛娜
张光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汇水面积阈值对土壤侵蚀定量评价的影响
丁琳
于现举
符素华
吴思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