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背后捅刀传说”在魏玛德国的传播:基于群体心理视角的分析
1
作者
艾仁贵
于睿珠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8-89,共12页
“背后捅刀传说”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的德国,它由德国国防军高层制造并在魏玛时期的大众层面广泛传播。该传说主要有三个不同的版本,其核心内容是认为德国军队没有在战场上失败,而是在后方遭到社会主义者和犹太人的背叛,并向敌国...
“背后捅刀传说”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的德国,它由德国国防军高层制造并在魏玛时期的大众层面广泛传播。该传说主要有三个不同的版本,其核心内容是认为德国军队没有在战场上失败,而是在后方遭到社会主义者和犹太人的背叛,并向敌国投降和签订屈辱的停战协定。从群体心理视角来看,“背后捅刀传说”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代表了德国右翼势力对一战战败的权威解释模式,契合了魏玛时代以民族背叛和集体耻辱为主导的社会心理。该传说在20世纪20年代成为许多右翼和保守政党宣传的核心形象,它严重削弱了魏玛共和国的政治合法性,为纳粹主义的兴起营造了重要的群体心理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后捅刀传说
魏玛德国
民族背叛
集体耻辱
群体心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欧美学界关于纳粹大屠杀起源问题的争论
2
作者
艾仁贵
于睿珠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76,172,173,共17页
纳粹大屠杀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空前规模的种族灭绝事件。20世纪60年代后,欧美学界对纳粹大屠杀起源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学者主要聚焦于纳粹领导层,以“蓄谋派”与“功能派”为代表的学者围绕谁...
纳粹大屠杀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空前规模的种族灭绝事件。20世纪60年代后,欧美学界对纳粹大屠杀起源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学者主要聚焦于纳粹领导层,以“蓄谋派”与“功能派”为代表的学者围绕谁是屠杀行为的发起者展开了激烈争论。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持“特殊道路”立场的学者转向更宽广的时空来探究纳粹大屠杀的起源,随后引起左翼和右翼学者的争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学术界的关注焦点从之前的政治精英转向社会底层。德国普通民众在纳粹大屠杀中的作用这一问题引发了欧美学界的“戈德哈根之争”。精神分析、医疗史和情感史等路径的出现体现了纳粹大屠杀起源研究的多元化视角。半个多世纪以来欧美学界关于纳粹大屠杀起源问题的争论,不仅深化了纳粹大屠杀研究的议题,而且推动了纳粹大屠杀记忆和反思的进程,成为知识与社会互动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学界
希特勒
纳粹大屠杀
纳粹大屠杀起源
历史反思
原文传递
题名
“背后捅刀传说”在魏玛德国的传播:基于群体心理视角的分析
1
作者
艾仁贵
于睿珠
机构
河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区域与国别研究院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8-89,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的历史学和历史学家”(19ZDA235)。
文摘
“背后捅刀传说”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的德国,它由德国国防军高层制造并在魏玛时期的大众层面广泛传播。该传说主要有三个不同的版本,其核心内容是认为德国军队没有在战场上失败,而是在后方遭到社会主义者和犹太人的背叛,并向敌国投降和签订屈辱的停战协定。从群体心理视角来看,“背后捅刀传说”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代表了德国右翼势力对一战战败的权威解释模式,契合了魏玛时代以民族背叛和集体耻辱为主导的社会心理。该传说在20世纪20年代成为许多右翼和保守政党宣传的核心形象,它严重削弱了魏玛共和国的政治合法性,为纳粹主义的兴起营造了重要的群体心理氛围。
关键词
背后捅刀传说
魏玛德国
民族背叛
集体耻辱
群体心理
分类号
K516.43 [历史地理—世界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欧美学界关于纳粹大屠杀起源问题的争论
2
作者
艾仁贵
于睿珠
机构
河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区域与国别研究院
河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
出处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76,172,173,共17页
文摘
纳粹大屠杀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空前规模的种族灭绝事件。20世纪60年代后,欧美学界对纳粹大屠杀起源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学者主要聚焦于纳粹领导层,以“蓄谋派”与“功能派”为代表的学者围绕谁是屠杀行为的发起者展开了激烈争论。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持“特殊道路”立场的学者转向更宽广的时空来探究纳粹大屠杀的起源,随后引起左翼和右翼学者的争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学术界的关注焦点从之前的政治精英转向社会底层。德国普通民众在纳粹大屠杀中的作用这一问题引发了欧美学界的“戈德哈根之争”。精神分析、医疗史和情感史等路径的出现体现了纳粹大屠杀起源研究的多元化视角。半个多世纪以来欧美学界关于纳粹大屠杀起源问题的争论,不仅深化了纳粹大屠杀研究的议题,而且推动了纳粹大屠杀记忆和反思的进程,成为知识与社会互动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
欧美学界
希特勒
纳粹大屠杀
纳粹大屠杀起源
历史反思
分类号
D066 [政治法律—政治学]
D75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K516.44 [历史地理—世界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背后捅刀传说”在魏玛德国的传播:基于群体心理视角的分析
艾仁贵
于睿珠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欧美学界关于纳粹大屠杀起源问题的争论
艾仁贵
于睿珠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