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酸对3T3-L1脂肪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于碧莲 赵水平 +1 位作者 谢湘竹 董劭壮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观察烟酸对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T3-L1细胞促分化成熟后,给与不同浓度的烟酸(0~1.0mmol/L)干预24h后,收集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脂肪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B族Ⅰ型清道夫... 目的观察烟酸对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T3-L1细胞促分化成熟后,给与不同浓度的烟酸(0~1.0mmol/L)干预24h后,收集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脂肪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mRNA表达,采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结果烟酸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脂肪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mRNA的表达,并促进载脂蛋白AⅠ介导的胆固醇流出,但对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表达无影响。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在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与空白组(0.38±0.29)比较,在1.0mmol/L浓度的烟酸干预时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表达明显升高(3.15±0.96),为空白组的8.3倍。结论烟酸可通过上调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表达,促进脂肪细胞载脂蛋白AⅠ—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通路,加速细胞内胆固醇流出。这可能为解释烟酸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机制提供有用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烟酸 脂肪细胞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 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 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 胆固醇流出
下载PDF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于碧莲 赵水平 +2 位作者 谢湘竹 董劭壮 董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31-636,共6页
目的:观察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干预是否刺激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胆固醇流出,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T3-L1细胞促分化成熟后,给予不同浓度的ox-LDL(0~50μg/mL)干预8或24h;在以25μg/mL ox-... 目的:观察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干预是否刺激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胆固醇流出,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T3-L1细胞促分化成熟后,给予不同浓度的ox-LDL(0~50μg/mL)干预8或24h;在以25μg/mL ox-LDL预处理脂肪细胞24h后,再以10μmol/L22(R)-羟基胆固醇干预24h,收集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测定脂肪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1,ABCA1),B族I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I,SR-BI)和肝X受体α(liver X receptorα,LXRα)mRNA表达,采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I,apoA-I)介导的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结果:低浓度ox-LDL(12.5~25μg/mL)干预24h可增加脂肪细胞ABCA1,LXRα和SR-BImRNA的表达,并促进apoA-I介导的胆固醇流出,而高浓度(50μg/mL)则无此作用。将脂肪细胞用25μg/mL ox-LDL预处理24h,再用10μmol/L22(R)-羟基胆固醇干预细胞,ABCA1和LXRαmRNA表达均有显著增加(P<0.01),同时apoA-I介导的胆固醇流出增加,而SR-BImRNA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低浓度ox-LDL不仅可促进脂肪细胞LXRα-ABCA1-apoA-I通路,还可上调SR-BI表达,加速细胞内胆固醇流出。Ox-LDL这种新的作用不仅有利于维持脂肪细胞内胆固醇的动态平衡,还可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脂肪细胞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 B族I型清道夫受体 肝X受体Α
下载PDF
对氧磷酶1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于碧莲 赵水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655-658,共4页
对氧磷酶1是一种高密度脂蛋白相关性酯酶,能催化磷酸酯健水解,降解有机磷酸酯,芳香羧基酯和氧化磷脂等多种物质。它能保护低密度脂蛋白使其不受氧化修饰,降低体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因此,目前认为,对氧磷酶1在有机磷中毒和抗动... 对氧磷酶1是一种高密度脂蛋白相关性酯酶,能催化磷酸酯健水解,降解有机磷酸酯,芳香羧基酯和氧化磷脂等多种物质。它能保护低密度脂蛋白使其不受氧化修饰,降低体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因此,目前认为,对氧磷酶1在有机磷中毒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对氧磷酶1基因多态性,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和血清活性的可能调节因素等研究方向取得了重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对氧磷酶1 综述 动脉粥样硬化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他汀类联合应用的前景 被引量:1
4
作者 于碧莲 赵水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92-1295,共4页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和他汀类为临床广泛使用的两类心血管药物。两者能否联合使用或制成复合制剂,将成为心血管药物研究领域一大新的课题。目前,有研究结果表明,两者联合应用存在广泛前景。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他汀类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下载PDF
防治血管剩留风险的决策探讨
5
作者 于碧莲 赵水平 胡嘉瑞 《医学与哲学(B)》 2009年第6期27-28,34,共3页
针对冠心病和(或)2型糖尿病患者,已有许多有效的防治措施。然而,尽管接受了当前的标准治疗,这类患者仍会反复发生许多大血管和微血管事件,这种现象称之为血管剩留风险。有许多因素影响血管剩留风险的存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致动脉粥样硬... 针对冠心病和(或)2型糖尿病患者,已有许多有效的防治措施。然而,尽管接受了当前的标准治疗,这类患者仍会反复发生许多大血管和微血管事件,这种现象称之为血管剩留风险。有许多因素影响血管剩留风险的存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脂异常。因此,采取积极的全面干预措施如改善生活方式、联合降脂以改善所有的脂质异常指标,是最大程度降低血管剩留风险的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2型糖尿病 血管风险剩留 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脂异常
下载PDF
HDL和ApoA-Ⅰ模拟肽对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谢湘竹 赵水平 +1 位作者 于碧莲 钟巧青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34-1038,共5页
目的观察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载脂蛋白A-I(ApoA-Ⅰ)模拟肽对炎症状态下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的分泌和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T3-L1脂肪细胞促分化成熟后,脂多糖(LPS)刺激脂肪细胞处于炎症状态,给予不同浓度的HDL... 目的观察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载脂蛋白A-I(ApoA-Ⅰ)模拟肽对炎症状态下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的分泌和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T3-L1脂肪细胞促分化成熟后,脂多糖(LPS)刺激脂肪细胞处于炎症状态,给予不同浓度的HDL(10~100mg·L-1)和ApoA-Ⅰ模拟肽(1~50mg·L-1)干预,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液,测定细胞上清液脂联素浓度,脂肪细胞脂联素和PPARγmRNA表达水平,及核因子-κB(NF-κB)活性。结果LPS刺激使上清液中脂联素浓度由0·25±0·03μg·L-1降低至0·14±0·02μg·L-1(P<0·05)。HDL和ApoA-Ⅰ模拟肽呈剂量依赖性增加炎症状态下脂肪细胞脂联素分泌和mRNA表达。与LPS刺激组(0·36±0·05)比较,10、50、100mg·L-1HDL分别使脂联素mRNA表达升高2、2·9和4·2倍,而1、10、50mg·L-1ApoA-Ⅰ模拟肽分别使脂联素mRNA表达升高2·2、3·9和4·4倍(P均<0·05)。PPARγ在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与炎症状态下比较,PPARγ表达在HDL和ApoA-Ⅰ模拟肽干预后明显升高(2·85±0·69vs0·38±0·19,2·92±0·96vs0·38±0·19;P<0·05);而NF-κB活性在HDL和ApoA-Ⅰ模拟肽干预后明显减低(0·48±0·09vs1·93±0·59,0·43±0·08vs1·93±0·59;P<0·05)。结论HDL和ApoA-Ⅰ模拟肽能上调炎症状态下脂肪细胞脂联素的表达和分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PARγ和NF-κB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 载脂蛋白A-I模拟肽 脂肪细胞 脂联素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 核因子κB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对炎症状态下脂肪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钟巧青 赵水平 +4 位作者 董静 吴智鸿 谢湘竹 于碧莲 董劭壮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96-898,共3页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对炎症状态下脂肪细胞胆固醇流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成为成熟的脂肪细胞,用不同浓度的HDL(10~100mg·L-1)孵育16h,然后加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对炎症状态下脂肪细胞胆固醇流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成为成熟的脂肪细胞,用不同浓度的HDL(10~100mg·L-1)孵育16h,然后加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100μg·L-1)共同孵育6h,收集细胞上清测定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浓度,并检测不同浓度的HDL对LPS刺激的脂肪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结果LPS刺激脂肪细胞使得IL-8的分泌增多(P【0.05),HDL能降低细胞上清中IL-8的含量(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LPS刺激脂肪细胞使得胆固醇的流出明显减少(P【0.05),在炎症状态下HDL呈浓度依赖性的促进脂肪细胞胆固醇的流出(P【0.05)。结论HDL能够降低炎性脂肪细胞分泌的趋化因子IL-8的水平,并能促进细胞内胆固醇的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 白介素-8 脂多糖 胆固醇流出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下脂肪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谢湘竹 赵水平 +1 位作者 于碧莲 钟巧青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7,共4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下3T3-L1脂肪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3T3-L1脂肪细胞促分化成熟后,oxLDL刺激脂肪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干预,收集细胞,测定脂肪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下3T3-L1脂肪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3T3-L1脂肪细胞促分化成熟后,oxLDL刺激脂肪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干预,收集细胞,测定脂肪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TNF-α和PPAR-γmRNA表达水平及核因子-κB(NF-κB)活性。结果 oxLDL刺激使3T3-L1脂肪细胞分泌TNF-α、TNF-α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阿托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性抑制oxLDL刺激下TNF-α分泌、TNF-αmRNA表达和NF-κB活化,并增强PPAR-γmRNA表达。1.0及10.0μM阿托伐他汀干预组TNF-α水平、TNF-αmRNA表达低于oxLDL刺激组(P<0.05),10.0μM阿托伐他汀干预组PPAR-γmRNA表达高于oxLDL组,NF-κB活性低于oxLDL刺激组(P<0.05);TNF-α水平、TNF-αmRNA表达、NF-κB活性和PPAR-γmRNA表达10.0和0.1μM阿托伐他汀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抑制ox-LDL刺激下3T3-L1脂肪细胞TNF-α分泌、TNF-αmRNA表达和NF-κB活性,增强PPAR-γmRNA表达,PPAR-γ与NF-κB可能介导了他汀类药物对脂肪细胞炎性过程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细胞 脂蛋白类 LDL 阿托伐他汀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因子-κB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下载PDF
HDL和阿托伐他汀对oxLDL刺激下脂肪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谢湘竹 赵水平 +1 位作者 于碧莲 钟巧青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266-269,共4页
目的观察高密度脂蛋白(HDL)及阿托伐他汀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下3T3-L1脂肪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及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3T3-L1脂肪细胞促分化成熟后,oxLDL刺激脂肪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HD... 目的观察高密度脂蛋白(HDL)及阿托伐他汀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下3T3-L1脂肪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及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3T3-L1脂肪细胞促分化成熟后,oxLDL刺激脂肪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HDL(10~100μg/mL)和阿托伐他汀(0.1~10μM),及H-89(10μM)+HDL(100μg/mL)干预,收集细胞,测定脂肪细胞TNFα水平、TNFα mRNA表达水平、核因子-κB(NF-κB)活性及NF-κB抑制单位(IκB)蛋白浓度。结果 oxLDL刺激使3T3-L1脂肪细胞TNFα分泌、mRNA表达水平及NF-κB活性明显增强。阿托伐他汀浓度依赖性降低TNFα分泌及mRNA表达,抑制NF-κB活化。10μM阿托伐他汀使oxLDL诱导的脂肪细胞TNFαmRNA表达降低56.5%,NF-κB活性减少41.2%。HDL也呈浓度依赖性抑制TNFα分泌及mRNA表达,降低NF-κB活性,减少IκB降解。与oxLDL刺激组比较,100μg/mlHDL使TNFαmRNA表达降低64.5%,NF-κB活性减少49%,并明显增加IκB蛋白水平。HDL的这些抗炎效应能被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应放在H89第一次出现之处)H-89部分抑制。结论 HDL能抑制oxLDL诱导的3T3-L1脂肪细胞TNFα分泌和mRNA表达,PKA-IκB-NF-κB信号通路可能是其中作用途径之一,该效应不需要HDL与oxLDL的直接接触作用。阿托伐他汀亦通过NF-κB途径抑制oxLDL诱导的3T3-L1脂肪细胞TNFα分泌和mRNA表达。HDL的抗炎作用强度与阿托伐他汀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 阿托伐他汀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因子-κB(NF-κB) 蛋白激酶A
下载PDF
人脂肪细胞对HepG2细胞载脂蛋白A5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秦英楠 李向平 +3 位作者 于碧莲 马美芳 叶慧俊 龚海荣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3349-3355,共7页
目的探讨脂肪细胞对HepG2细胞载脂蛋白A5(apoA5)表达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方法取人的皮下脂肪组织,经培养、促分化后获得成熟脂肪细胞,用脂多糖(LPS)刺激使其成为炎症状态下脂肪细胞。通过Transwell系统,脂肪细胞与HepG2细胞共培养,R T-... 目的探讨脂肪细胞对HepG2细胞载脂蛋白A5(apoA5)表达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方法取人的皮下脂肪组织,经培养、促分化后获得成熟脂肪细胞,用脂多糖(LPS)刺激使其成为炎症状态下脂肪细胞。通过Transwell系统,脂肪细胞与HepG2细胞共培养,R T-PCR测定HepG2细胞的apoA5、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肝X受体-α(LXR-α)mRNA的表达,并观察MK886对HepG2细胞的apoA5、PPAR-α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①成熟脂肪细胞可使HepG2细胞的apoA5、PPAR-α、SAA mR NA的表达升高,且共培养48 h后表达水平高于24 h(P<0.05),但LXR-α的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②炎症状态下脂肪细胞对HepG2细胞的apoA5、PPAR-α、SAA mRNA表达的上调作用比成熟脂肪细胞更强(P<0.05),但LXR-αmRN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③MK886可抑制脂肪细胞对HepG2细胞apoA5 mR NA表达的上调作用(P<0.05)。结论脂肪细胞可通过PPAR-α而不是通过LXR-α途径上调HepG2细胞apoA5 mR NA的表达,此作用可能与其分泌的炎症因子刺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 HEPG2细胞 载脂蛋白A5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α 炎症因子
下载PDF
L-4F对oxLDL刺激下脂肪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湘竹 赵水平 +1 位作者 于碧莲 钟巧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17-920,共4页
目的观察载脂蛋白A-I模拟肽L-4F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下3T3-L1脂肪细胞分泌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3T3-L1脂肪细胞促分化成熟后,oxLDL(50μg/ml)刺激脂肪细胞,给予L-4F(1-50μg/... 目的观察载脂蛋白A-I模拟肽L-4F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下3T3-L1脂肪细胞分泌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3T3-L1脂肪细胞促分化成熟后,oxLDL(50μg/ml)刺激脂肪细胞,给予L-4F(1-50μg/ml),H-89(10μmol/L)及H-89+L-4F(50μg/ml)干预,收集细胞,测定脂肪细胞MCP-1上清液中的浓度和mRNA表达水平,以及脂肪细胞核因子C/EBPα、β的蛋白质水平;改良Boyden小室法检测不同干预组上清液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活性的影响。结果 OxLDL(50μg/ml)刺激使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表达及分泌MCP-1明显增加,并使得诱导的单核细胞移动距离明显增加。L-4F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减少脂肪细胞MCP-1的表达和分泌,降低单核细胞趋化活性;50μg/ml L-4F使MCP-1 mRNA的表达降低(91±6)%(P<0.01)。PKA抑制剂H-89(10μmol/L)干预oxLDL刺激的脂肪细胞后MCP-1 m RNA的表达也显著减少(P<0.01),但是,在50μg/ml L-4F作用的基础上,H-89(10μmol/L)的孵育并未使得MCP-1 mRNA的表达进一步降低(P>0.05)。50μg/ml oxLDL刺激对脂肪细胞C/EBPα的含量无明显影响,但增加C/EBPβ蛋白量,且该作用呈时间依赖性;L-4F和H-89干预均降低C/EBPβ的蛋白质含量。结论 OxLDL时间依赖性地诱导脂肪细胞C/EBPβ的蛋白合成,并增强脂肪细胞MCP-1的表达分泌,L-4F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对抗oxLDL的致炎作用,cAMP/PKA-C/EBPβ信号通道可能是L-4F的作用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 L-4F 脂肪细胞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 蛋白激酶A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s)
下载PDF
分段式模拟训练在创伤急救一体化基本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嘉瑞 于碧莲 李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3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分段式模拟训练法在外科住院医师创伤急救一体化基本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外科第三年学员40人,学员通过理论学习和考试、技能摸底考核后进入技能模拟培训,培训分为基础生命支持... 目的探讨分段式模拟训练法在外科住院医师创伤急救一体化基本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外科第三年学员40人,学员通过理论学习和考试、技能摸底考核后进入技能模拟培训,培训分为基础生命支持、创伤救护、团队复苏、综合应用四段,通过相应分段考核后进入下一段培训,全部通过后获得结业证。对培训前调查、结业考核和学员反馈进行分析。结果培训前学员对基础生命支持掌握程度较高,对创伤救护掌握欠佳,而团队复苏和综合应用技能严重欠缺。培训后考核合格率高于摸底考核合格率,各段技能均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分段式模拟训练法能显著提高外科住院医师创伤急救一体化基本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急救 一体化模式 模拟训练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教学 临床技能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下脂肪细胞TNF-α表达的影响
13
作者 谢湘竹 赵水平 +1 位作者 于碧莲 钟巧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822-1825,共4页
目的观察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刺激下3T3-L1脂肪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目的观察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刺激下3T3-L1脂肪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3T3-L1脂肪细胞促分化成熟后,oxLDL刺激脂肪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HDL(10~100μg/ml),及H-89(10μmol/L)+HDL(100μg/ml)干预,收集细胞,测定脂肪细胞TNF-αmRNA表达水平,IκB蛋白浓度及核因子-κB(NF-κB)活性。结果 OxLDL刺激使3T3-L1脂肪细胞TNF-αmRNA表达及NF-κB活性明显增强。HDL浓度依赖性抑制TNF-αmRNA表达、NF-κB活化和IκB降解。与oxLDL刺激组比较,100μg/ml HDL使TNF-αmRNA表达降低64.5%,NF-κB活性减少49%,并明显增加IκB蛋白水平。HDL的这些抗炎效应能被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H-89部分抑制。结论HDL能抑制oxLDL诱导的3T3-L1脂肪细胞TNF-αmRNA表达,PKA-IκB-NF-κB信号通路是其中作用途径之一,该效应不需要HDL与oxLDL的直接接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因子ΚB 蛋白激酶A
下载PDF
重组Trx-ApoO融合蛋白的构建与表达(英文)
14
作者 吴陈璐 赵水平 +1 位作者 于碧莲 熊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构建人载脂蛋白O(apolipoprotein O,ApoO)表达质粒,用pET原核表达系统制备重组抗原Trx-ApoO融合蛋白。方法:以人类肝脏cDNA文库为模板,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ApoODNA,将测序正确的目的基因片段插入质粒pET-32a(+)相应位点构建重... 目的:构建人载脂蛋白O(apolipoprotein O,ApoO)表达质粒,用pET原核表达系统制备重组抗原Trx-ApoO融合蛋白。方法:以人类肝脏cDNA文库为模板,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ApoODNA,将测序正确的目的基因片段插入质粒pET-32a(+)相应位点构建重组质粒并转化E.coli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Ni-NTA亲和层析制备Trx-ApoO。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DNA测序及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重组质粒及表达的Trx-ApoO融合蛋白的正确性。结果: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证实在SDS-PAGE上出现1条519 bp的基因片段。DNA测序结果显示插入片段符合GenBank公布的人ApoO基因序列,重组质粒构建成功。ApoOcDNA基因片段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Ni-NTA柱亲和纯化后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在相对分子质量34 kD左右出现新的蛋白条带,与目标分子质量相符。结论:成功克隆出人ApoO基因,重组表达出Trx-ApoO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O 基因克隆 融合蛋白 蛋白纯化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被引量:1
15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 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血管代谢医学专业委员会 +3 位作者 周智广 彭道泉 肖扬 于碧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2-341,共20页
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血脂异常在糖尿病患者的ASCVD发生和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且控制现状不容乐观。因此,为了加强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管理,中国医师协会内分... 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血脂异常在糖尿病患者的ASCVD发生和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且控制现状不容乐观。因此,为了加强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管理,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和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血管代谢医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根据中国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管理现状,参考国内外新的循证证据和指南,制定了《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本共识内容涵盖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谱特点和血脂异常流行病学现状以及糖尿病全人群的ASCVD危险分层和血脂管理流程,首次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均作为糖尿病患者血脂干预的首要靶点,并对糖尿病特殊人群(包括儿童和青少年、≥75岁老年人以及合并慢性肾脏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妊娠的患者)的血脂管理策略进行了推荐。本共识旨在传递重要临床进展,指导临床实践,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型 糖尿病 2型 血脂异常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高脂喂养对载脂蛋白O基因敲除小鼠表型的影响
16
作者 况洁 秦东璐 +4 位作者 郭欣 陈瑾 唐晓禹 张天铧 于碧莲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05-210,共6页
目的探究载脂蛋白O(ApoO)基因敲除促进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及代谢紊乱表现。方法将ApoO基因敲除杂合小鼠进行配种繁殖,提取子代小鼠的组织DNA,用PCR技术检测小鼠的基因型。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poO基因敲除mRNA和蛋白表达... 目的探究载脂蛋白O(ApoO)基因敲除促进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及代谢紊乱表现。方法将ApoO基因敲除杂合小鼠进行配种繁殖,提取子代小鼠的组织DNA,用PCR技术检测小鼠的基因型。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poO基因敲除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饲喂高脂饮食后,通过小鼠体型、摄食量、肝脏脂质组学等观察小鼠代谢相关表型变化。结果成功繁殖并获得子代小鼠,高脂喂养后发现纯合小鼠出现肥胖,肝脏脂肪变性更加严重,肝脏脂质组学提示肝内甘油三酯聚集,磷脂组分发生改变。结论ApoO基因敲除促进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及代谢紊乱,可能为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O 代谢综合征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
下载PDF
跨肠道胆固醇排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晓禹(综述) 于碧莲(综述) +1 位作者 刘德良(审校) 彭道泉(审校)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28-832,共5页
机体胆固醇逆转运过程介导的肝-胆汁-粪便胆固醇排泄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有力的保护机制。近十余年来,多项研究已证实,在经典的肝-胆汁-粪便胆固醇排泄途径以外,存在直接跨肠道胆固醇排泄(TICE)的旁路途径。尽管该途径目... 机体胆固醇逆转运过程介导的肝-胆汁-粪便胆固醇排泄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有力的保护机制。近十余年来,多项研究已证实,在经典的肝-胆汁-粪便胆固醇排泄途径以外,存在直接跨肠道胆固醇排泄(TICE)的旁路途径。尽管该途径目前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TICE是活跃的生理过程,贡献人体粪便胆固醇排出总量的35%,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因此,探讨TICE的分子机制,有可能为ASCVD的防治提供新的干预靶点。本文就TICE的发现过程、分子机制和调控方式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逆转运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跨肠道胆固醇排泄
下载PDF
2011年欧洲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亮点解读 被引量:16
18
作者 赵水平 于碧莲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58-1060,共3页
2011年6月28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AS)首次携手发布了首个欧洲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简称:欧洲新指南),提供了危险因素评估、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强化治疗、特殊人群的血脂异常管理以及降脂治疗监管等多... 2011年6月28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AS)首次携手发布了首个欧洲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简称:欧洲新指南),提供了危险因素评估、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强化治疗、特殊人群的血脂异常管理以及降脂治疗监管等多方面内容的指导性意见,本文简要解读该指南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心脏病学会 防治指南 血脂异常 解读 动脉粥样硬化 生活方式干预 药物强化治疗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高密度脂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8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钟巧青 赵水平 +4 位作者 王星 于碧莲 董静 谢湘竹 吴智鸿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88-890,共3页
分别用不同浓度高密度脂蛋白(HDL,0、10、50和100μg/ml)孵育3T3-L1脂肪细胞16 h,再加入100 ng/ml脂多糖共同孵育6 h.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脂肪细胞培养液中的白细胞介素8水平,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测... 分别用不同浓度高密度脂蛋白(HDL,0、10、50和100μg/ml)孵育3T3-L1脂肪细胞16 h,再加入100 ng/ml脂多糖共同孵育6 h.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脂肪细胞培养液中的白细胞介素8水平,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脂肪细胞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 显示,脂多糖刺激使脂肪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8增加(P<0.05).不同浓度HDL干预的脂肪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低于脂多糖刺激组,并且呈剂量依赖性.不同浓度HDL干预的脂肪细胞PPARγmRNA表达较单用脂多糖刺激组显著升高.这些结果提示HDL可能通过上调PPARγ的表达、抑制脂肪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8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 脂肪细胞 白细胞介素8 PPARΓ
原文传递
美国治疗胆固醇新指南带来的思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水平 彭道泉 +3 位作者 于碧莲 黄贤圣 胡大一 史旭波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3-125,共3页
2013年11月12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联合发布了“治疗血胆固醇减少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该指南有许多新亮点,并在传承降低胆固醇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基本观点的同... 2013年11月12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联合发布了“治疗血胆固醇减少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该指南有许多新亮点,并在传承降低胆固醇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基本观点的同时,也指出了现行临床实践理念中的证据缺乏。其部分观点迥异于既往指南,因此,给我们带来许多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心脏病学学会 血胆固醇 新指南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 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美国心脏协会 低胆固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