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明确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酒精性肝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Wisar大鼠11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30),酒精组(n=50),Captopril组(n=30);酒精组采用乙醇灌胃法制备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Captopril组在乙醇灌胃2w...目的:明确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酒精性肝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Wisar大鼠11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30),酒精组(n=50),Captopril组(n=30);酒精组采用乙醇灌胃法制备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Captopril组在乙醇灌胃2wk后,加用Captopril8g/(kg·d),日2次灌胃,同时继续乙醇灌胃,共12wk.应用HE和VG染色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HA、LN含量以及血浆和肝组织内AngⅡ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组织内Ⅰ、Ⅳ型胶原含量.结果:酒精组血浆AngⅡ水平在8wk后开始升高,12wk时达到顶点,明显高于对照组(1250.50±170.06 vs 598.20±83.73,P<0.0005).实验4,8,12wk,肝组织内AngⅡ进程进行性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083.4±197.45 vs 568.2±89.82,1382.5±154.88 vs 570.2±77.63,1504.00±173.12 vs 579.2±87.65,均P<0.0005).Captopril组未见明显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无纤维条索形成;而这些改变在酒精组均非常明显.12wk末,酒精组血清LN和HA与对照组及Captopril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3.9±2.77 vs 22.0±2.31,24.2±1.9;72.5±3.31 vs 54.4±3.15,56.7±3.22,均P<0.05);Ⅰ、Ⅳ型胶原的定位在两组没有明显差别,但在染色强度及染色面积上,Captopril组明显低于酒精组(6.45±0.41,7.01±0.49 vs 17.23±0.62,18.04±0.89,均P<0.0005).结论:酒精性肝纤维化时血浆及肝组织内AngⅡ增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Captopril能抑制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形成.AngⅡ具有促进酒精性肝纤维化发生的作用.展开更多
目的:使用动物模型,探讨消化性溃疡两个危险因素-非甾体类药物和幽门螺杆菌感染 Hp 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使用 SPF 级砂土鼠,非甾体类药物选用消炎痛针剂,幽门螺杆菌选用国际标准菌株,培养后接种于砂土鼠胃内.实验共分为四组:1组:单纯...目的:使用动物模型,探讨消化性溃疡两个危险因素-非甾体类药物和幽门螺杆菌感染 Hp 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使用 SPF 级砂土鼠,非甾体类药物选用消炎痛针剂,幽门螺杆菌选用国际标准菌株,培养后接种于砂土鼠胃内.实验共分为四组:1组:单纯胃内接种 Hp 菌液;2组:单纯皮下注射消炎痛;3组:皮下注射消炎痛后接种 Hp 菌液;4组:对照组,单纯灌胃培养液.2wk 后每组各处死2只鼠,做组织学检查,20只鼠做除菌治疗,余下鼠继续观察,3mo后处死,观察胃黏膜改变.结果:胃内接种 Hp 菌液组,2wk 后少量炎性细胞浸润,3mo 后炎症反应轻微;消炎痛组2wk 后胃黏膜表面充血、水肿,3mo 后黏膜炎症消失;消炎痛后接种 Hp 菌液组:2wk后炎症反应明显,3mo 后看到溃疡形成及大量 Hp 定植,对照组无异常改变.除菌治疗后,炎症明显好转.结论:消炎痛的应用使 Hp 接种后胃黏膜的损害明显加重,增加了胃黏膜对 Hp 的敏感性,使胃溃疡发生的危险性增加,应用消炎痛和 Hp 感染之间呈协同作用,根除 Hp 可有效防止胃溃疡的发生.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明确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酒精性肝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Wisar大鼠11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30),酒精组(n=50),Captopril组(n=30);酒精组采用乙醇灌胃法制备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Captopril组在乙醇灌胃2wk后,加用Captopril8g/(kg·d),日2次灌胃,同时继续乙醇灌胃,共12wk.应用HE和VG染色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HA、LN含量以及血浆和肝组织内AngⅡ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组织内Ⅰ、Ⅳ型胶原含量.结果:酒精组血浆AngⅡ水平在8wk后开始升高,12wk时达到顶点,明显高于对照组(1250.50±170.06 vs 598.20±83.73,P<0.0005).实验4,8,12wk,肝组织内AngⅡ进程进行性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083.4±197.45 vs 568.2±89.82,1382.5±154.88 vs 570.2±77.63,1504.00±173.12 vs 579.2±87.65,均P<0.0005).Captopril组未见明显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无纤维条索形成;而这些改变在酒精组均非常明显.12wk末,酒精组血清LN和HA与对照组及Captopril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3.9±2.77 vs 22.0±2.31,24.2±1.9;72.5±3.31 vs 54.4±3.15,56.7±3.22,均P<0.05);Ⅰ、Ⅳ型胶原的定位在两组没有明显差别,但在染色强度及染色面积上,Captopril组明显低于酒精组(6.45±0.41,7.01±0.49 vs 17.23±0.62,18.04±0.89,均P<0.0005).结论:酒精性肝纤维化时血浆及肝组织内AngⅡ增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Captopril能抑制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形成.AngⅡ具有促进酒精性肝纤维化发生的作用.
文摘目的:使用动物模型,探讨消化性溃疡两个危险因素-非甾体类药物和幽门螺杆菌感染 Hp 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使用 SPF 级砂土鼠,非甾体类药物选用消炎痛针剂,幽门螺杆菌选用国际标准菌株,培养后接种于砂土鼠胃内.实验共分为四组:1组:单纯胃内接种 Hp 菌液;2组:单纯皮下注射消炎痛;3组:皮下注射消炎痛后接种 Hp 菌液;4组:对照组,单纯灌胃培养液.2wk 后每组各处死2只鼠,做组织学检查,20只鼠做除菌治疗,余下鼠继续观察,3mo后处死,观察胃黏膜改变.结果:胃内接种 Hp 菌液组,2wk 后少量炎性细胞浸润,3mo 后炎症反应轻微;消炎痛组2wk 后胃黏膜表面充血、水肿,3mo 后黏膜炎症消失;消炎痛后接种 Hp 菌液组:2wk后炎症反应明显,3mo 后看到溃疡形成及大量 Hp 定植,对照组无异常改变.除菌治疗后,炎症明显好转.结论:消炎痛的应用使 Hp 接种后胃黏膜的损害明显加重,增加了胃黏膜对 Hp 的敏感性,使胃溃疡发生的危险性增加,应用消炎痛和 Hp 感染之间呈协同作用,根除 Hp 可有效防止胃溃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