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儿皮肤肥大细胞瘤1例
1
作者 于芳洲 刘永霞 杨宝琦 《安徽医学》 2024年第7期934-935,共2页
1病例资料。患儿,男性,3个月15天,因“右手背红斑3月、水疱2月复发2天”来我院就诊。患儿出生6天时发现其右手背红色斑片,1月后表面出现黄豆大小的水疱,抽疱后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可结痂愈合,后该红斑处反复起水疱、大疱,共3次。2天前患儿... 1病例资料。患儿,男性,3个月15天,因“右手背红斑3月、水疱2月复发2天”来我院就诊。患儿出生6天时发现其右手背红色斑片,1月后表面出现黄豆大小的水疱,抽疱后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可结痂愈合,后该红斑处反复起水疱、大疱,共3次。2天前患儿哭闹后曾出现全身潮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肥大细胞瘤 克立硼罗
下载PDF
托法替布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于芳洲 杨宝琦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9期678-682,共5页
托法替布是一种常用的JAK抑制剂,目前我国批准其用于中重度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皮肤病尚处于超说明书使用范畴。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该药对银屑病、斑秃、白癜风、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等多种皮肤病具有治疗作用。本文对托... 托法替布是一种常用的JAK抑制剂,目前我国批准其用于中重度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皮肤病尚处于超说明书使用范畴。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该药对银屑病、斑秃、白癜风、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等多种皮肤病具有治疗作用。本文对托法替布在皮肤病中的作用机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法替布 JAK抑制剂 治疗
下载PDF
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瘤2例
3
作者 于芳洲 巩静 +2 位作者 李建可 陈声利 吴梅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933-935,共3页
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瘤(targetoid hemosiderotic hemangioma,THH)是一种少见的的良性脉管性疾病,其经典表现为“靶样损害”,但临床表现可随着疾病的进展而发生变化。本研究通过临床表现、皮肤影像结合病理活检,明确诊断2例于山东... 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瘤(targetoid hemosiderotic hemangioma,THH)是一种少见的的良性脉管性疾病,其经典表现为“靶样损害”,但临床表现可随着疾病的进展而发生变化。本研究通过临床表现、皮肤影像结合病理活检,明确诊断2例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门诊就诊的THH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1,男,38岁。因“左前臂皮肤褐色丘疹2年,周围紫红色斑半月”就诊于我院。患者自述2年前无明显诱因左前臂皮肤出现褐色丘疹,半月前周围出现紫红色斑,无明显自觉症状。否认外伤、蚊虫叮咬病史。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瘤 鞋钉样血管瘤 皮肤镜
下载PDF
以红皮病为表现的无水疱性类天疱疮1例
4
作者 于芳洲 杨宝琦 +5 位作者 王娜 方梦 曲芃 施仲香 周桂芝 张福仁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46-1150,共5页
患者男,69岁,全身皮肤暗红斑、脱屑并瘙痒3年,加重4个月。实验室检查:嗜酸性粒细胞12.07×10^(9)/L、IgE 9379 kU/L,抗BP180抗体>200 U/mL。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灶性渗出,棘层增厚,细胞间水肿,真皮浅层血管周... 患者男,69岁,全身皮肤暗红斑、脱屑并瘙痒3年,加重4个月。实验室检查:嗜酸性粒细胞12.07×10^(9)/L、IgE 9379 kU/L,抗BP180抗体>200 U/mL。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灶性渗出,棘层增厚,细胞间水肿,真皮浅层血管周围轻度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噬色素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DIF):表皮基底膜C3线状沉积。间接免疫荧光(IIF):抗表皮基底膜循环抗体IgG 1∶160阳性。皮肤盐裂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gG抗体1∶10表真皮双侧阳性。诊断:无水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单用度普利尤单抗3个月效果不佳,联合泼尼松治疗3个月后脱屑减少,瘙痒减轻,随访1年未出现水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疱性类天疱疮 红皮病 度普利尤单抗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缺血性脑卒中粒细胞胞外陷阱的作用
5
作者 张吉美 于芳洲 +1 位作者 耿榆杰 李作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36-841,共6页
缺血性脑卒中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少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致残率高,严重时危及生命,发病过程与创伤性炎症反应、血栓形成等密切相关。近十年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参与动脉血栓形成。髋关... 缺血性脑卒中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少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致残率高,严重时危及生命,发病过程与创伤性炎症反应、血栓形成等密切相关。近十年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参与动脉血栓形成。髋关节置换术后机体的炎症反应、血小板的活化等激活中性粒细胞,诱导NETs产生并释放,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小板高效聚集、促进凝血酶产生、激活部分凝血因子、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导致术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NETs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可预测术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抑制NETs产生或促进NETs降解为术后缺血性脑卒中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为研发新的药物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 髋关节置换术 缺血性脑卒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