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烧结矿成分体系对软熔滴落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于银俊 龙防 +2 位作者 陈伟 申勇 周永平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5-61,68,共8页
本文通过对不同碱度和SiO_(2)、Al_(2)O_(3)、MgO质量分数的烧结矿进行软熔滴落性能试验,并结合安钢及国内各大型高炉所用烧结矿技术参数和高炉实际运行参数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当烧结矿的SiO_(2)质量分数为5%左右,碱度为1.95左右,Ca... 本文通过对不同碱度和SiO_(2)、Al_(2)O_(3)、MgO质量分数的烧结矿进行软熔滴落性能试验,并结合安钢及国内各大型高炉所用烧结矿技术参数和高炉实际运行参数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当烧结矿的SiO_(2)质量分数为5%左右,碱度为1.95左右,CaO质量分数不超过10%,MgO质量分数不超过2%时,烧结矿的软熔滴落性能较好,滴落温度约为1460℃,熔化区间约为160℃,软熔区间约为260℃,高炉能够长期保持高产低耗的顺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成分体系 熔滴性能
下载PDF
缓冷工艺对510L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于银俊 《河南冶金》 2021年第4期3-4,27,共3页
研究了保温厢缓冷工艺对汽车大梁钢510L组织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轧后不同冷却工艺下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空冷工艺下,卷头、卷中和卷尾细晶强化效果不同是造成510L热轧卷通卷性能波动大的主要原因。轧后缓冷可以均匀... 研究了保温厢缓冷工艺对汽车大梁钢510L组织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轧后不同冷却工艺下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空冷工艺下,卷头、卷中和卷尾细晶强化效果不同是造成510L热轧卷通卷性能波动大的主要原因。轧后缓冷可以均匀卷头、卷中和卷尾的冷却速率,提高组织的均匀性,有效提高通卷性能的稳定性,改善材料的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10L 空冷 缓冷 细晶强化
下载PDF
运用微机管理优化连铸连轧生产调度计划方法的探讨
3
作者 于银俊 易先堂 王尚勤 《冶金信息导刊》 2001年第5期24-26,共3页
针对连铸连轧生产调度计划受到限制因素多的状况 ,提出用微机排序法解决调度计划的困难 。
关键词 连铸 连轧 调度计划 优化 微机 生产调度 钢铁工业
下载PDF
安钢800MPa包晶高强钢控碳工艺研究
4
作者 于银俊 《特钢技术》 CAS 2021年第1期30-33,共4页
本文介绍了安钢800MPa包晶高强钢精准控碳工艺的要点,采用转炉-LF-VD-连铸的生产工艺,基于安钢第二炼轧厂现有的装备、物料进行工艺改进,通过统计生产过程中的数据,找出各工序的操作要点,明确各工序、物料对钢水的增碳量,从而确定转炉... 本文介绍了安钢800MPa包晶高强钢精准控碳工艺的要点,采用转炉-LF-VD-连铸的生产工艺,基于安钢第二炼轧厂现有的装备、物料进行工艺改进,通过统计生产过程中的数据,找出各工序的操作要点,明确各工序、物料对钢水的增碳量,从而确定转炉、LF炉、VD炉碳的控制目标,提高过程冶炼成分控制精度,特别是在VD工艺,实现了VD工序的最终精准控制钢水中碳含量的工艺,进而实现800MPa包晶高强钢生产的稳定与顺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0MPa 窄窗口 包晶高强钢 VD
下载PDF
150t转炉炉后精准控制钢水中溶解氧工艺实例分析
5
作者 于银俊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21年第3期47-49,共3页
通过对安钢二炼轧厂150 t转炉炉后控制钢水中溶解氧工艺的现场实际生产数据及过程操控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对150 t转炉出钢后钢水中氧含量精准控制的工艺要点。实践表明,此操作方法可有效支撑氧化物冶金技术钢水冶炼工艺的顺行,整体工艺简... 通过对安钢二炼轧厂150 t转炉炉后控制钢水中溶解氧工艺的现场实际生产数据及过程操控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对150 t转炉出钢后钢水中氧含量精准控制的工艺要点。实践表明,此操作方法可有效支撑氧化物冶金技术钢水冶炼工艺的顺行,整体工艺简化,操作简单,实用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0 t转炉 弱脱氧 钢水溶解氧 硅铁
下载PDF
安钢150 t转炉低锰钢生产实践
6
作者 于银俊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21年第4期54-56,共3页
为解决转炉冶炼低锰钢冶炼终点锰含量高、出钢过程"回锰"的生产问题,理论分析了热力学、动力学等影响转炉脱锰的关键因素,采取铁水预脱锰的措施,进行了低锰钢冶炼转炉工艺优化。生产应用结果表明,低锰钢冶炼工艺优化后,平均... 为解决转炉冶炼低锰钢冶炼终点锰含量高、出钢过程"回锰"的生产问题,理论分析了热力学、动力学等影响转炉脱锰的关键因素,采取铁水预脱锰的措施,进行了低锰钢冶炼转炉工艺优化。生产应用结果表明,低锰钢冶炼工艺优化后,平均终点钢水W(Mn)%达到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锰钢 脱锰 回锰
下载PDF
安钢“一罐到底”运行实践
7
作者 于银俊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20年第5期16-18,共3页
安钢为了降低铁钢界面铁水温降大、罐容过多、生产组织困难及运行成本高等问题,通过一系列管理优化措施和设备升级改造,最终实现"一罐到底"运行,减少了铁水温降,降低了运行成本,提升了铁钢界面运行效率,减轻了环境污染。
关键词 铁钢界面 一罐到底 铁水
下载PDF
基于集约化理论的铁钢界面生产组织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先利 于银俊 +3 位作者 胡涛 郭永谦 贾秀岭 王永挺 《河南科技》 2021年第2期118-122,共5页
对于大型长流程钢铁企业来说,在生产过程中,速度和时间就是效益。高炉、转炉是钢铁企业的核心工序,精细、高效地衔接高炉与转炉两大工序是提升企业生产组织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高效化生产的关键。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基于集约... 对于大型长流程钢铁企业来说,在生产过程中,速度和时间就是效益。高炉、转炉是钢铁企业的核心工序,精细、高效地衔接高炉与转炉两大工序是提升企业生产组织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高效化生产的关键。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基于集约化理论全方位科学优化铁钢界面生产组织,通过实行“一罐到底”、加强铁水罐管理、改变铁水罐运输模式、电炉定炉定罐制、废钢结构“私人定制”、转炉和电炉生产组织创新、冷轧集中一贯制等措施,以大数据动态调度模型为支撑,提高铁水罐周转速率,降低铁水周转环节的温度损失,提高铁水的入炉温度,优化废钢结构,缩短炼钢冶炼周期,实现了企业高效化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 速度 时间 界面 优化 效益
下载PDF
“对标”贵在虚心 “挖潜”重在创新——安钢—炼钢“对标挖潜”结硕果
9
作者 易先堂 王尚勤 于银俊 《冶金财会》 2001年第10期25-27,共3页
“对标挖潜”工作是引导职工外学先进、内挖潜力、降本增效的一种有效途径。安阳钢铁集团公司第一炼钢厂(下称一炼钢)在2001年深入开展了“对标挖潜”活动,克服了个别职工的自满情绪,纠正了“指标到顶”的思想,引导全厂职工学先进、找... “对标挖潜”工作是引导职工外学先进、内挖潜力、降本增效的一种有效途径。安阳钢铁集团公司第一炼钢厂(下称一炼钢)在2001年深入开展了“对标挖潜”活动,克服了个别职工的自满情绪,纠正了“指标到顶”的思想,引导全厂职工学先进、找差距、订措施、挖潜力,取得了预期的“挖潜”效果。上半年,在开展的8项挖潜指标中,有2项指标跨上两层台阶,3项指标跨上一层台阶,其余指标均创出历史新水平。一炼钢能取得如此好的挖潜效果,是和他们的“对标贵在虚心、挖潜重在创新”思路分不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钢第一炼钢厂 “对标挖潜”工作 成本控制 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
下载PDF
炼钢-精炼-连铸工艺生产高碳钢的质量控制研究
10
作者 于银俊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第16期23-24,共2页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水平也获得了显著提高。在冶金冶铁领域当中,各种高、精、尖的生产技术与设备被广泛应用。作为现如今生产建设以及工程施工等工作内容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钢材的生产质量受到了相关从业人...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水平也获得了显著提高。在冶金冶铁领域当中,各种高、精、尖的生产技术与设备被广泛应用。作为现如今生产建设以及工程施工等工作内容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钢材的生产质量受到了相关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中,笔者针对炼钢-精炼-连铸工艺在生产高碳钢当中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从炼钢-精炼-连铸工艺的基本理念着手,而后分析了高碳钢的具体添加成分以及影响其生产质量的几点因素,最后提出了利用炼钢-精炼-连铸工艺生产高碳钢有效控制质量的六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钢-精炼-连铸工艺 高碳钢生产 质量控制研究
下载PDF
等温冷却时间对Ti-V-Mo复合微合金钢组织转变及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银俊 赵时雨 +5 位作者 张可 李昭东 陈子豪 张青 王新志 钱健清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5-101,共7页
通过OM、SEM、TEM和维氏硬度计等手段研究了不同等温冷却时间对Ti-V-Mo复合微合金钢组织转变、析出行为及硬度的影响,探讨了影响硬度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Ti-V-Mo复合微合金钢奥氏体化后在630 ℃等温冷却0~3 h,随着等温时间的延长,基... 通过OM、SEM、TEM和维氏硬度计等手段研究了不同等温冷却时间对Ti-V-Mo复合微合金钢组织转变、析出行为及硬度的影响,探讨了影响硬度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Ti-V-Mo复合微合金钢奥氏体化后在630 ℃等温冷却0~3 h,随着等温时间的延长,基体中的铁素体比例不断增加而马氏体和贝氏体比例逐渐降低,硬度呈现先升高再趋于平稳,再升高至其最大值,最后略有下降。60~1200 s时,硬度出现平台是因为纳米级(Ti,V,Mo)C粒子的沉淀强化效果能够弥补相变导致基体软化造成的硬度损失;3600 s时,硬度达到最大值为457 HV,此时纳米级(Ti,V,Mo)C粒子产生的沉淀强化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V-Mo微合金钢 沉淀强化 铁素体 等温冷却时间 硬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