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金属离子对5052铝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云凤玲 徐克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10年第2期173-176,共4页
采用70℃脱氧人工海水模拟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设备内部的特殊腐蚀环境,分析了不同含量的重金属Cu2+、Fe3+对5052铝合金腐蚀情况的影响。极化曲线结果表明,溶液中的微量重金属离子(10-9级)也会在铝合金表面沉积,使铝合金自腐蚀电位正移... 采用70℃脱氧人工海水模拟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设备内部的特殊腐蚀环境,分析了不同含量的重金属Cu2+、Fe3+对5052铝合金腐蚀情况的影响。极化曲线结果表明,溶液中的微量重金属离子(10-9级)也会在铝合金表面沉积,使铝合金自腐蚀电位正移,但却不会破坏铝合金表面自然氧化膜,使点蚀电位保持不变。而腐蚀失重结果表明,随着溶液中氯离子对氧化膜的侵蚀、破坏,表面沉积金属与铝基体的耦合将加快铝合金腐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离子 5052铝合金 腐蚀 自腐蚀电位 点蚀电位
下载PDF
HPB300级箍筋混凝土梁扭曲裂缝宽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乐风江 顾兴华 +2 位作者 云凤玲 赵文 崔立平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110,共10页
对11根混凝土梁(10根HPB300级钢筋配箍的混凝土梁和1根HRB400级钢筋配箍的混凝土梁)进行了扭曲裂缝宽度试验研究,探讨了纯扭作用下箍筋与纵筋的应变对混凝土梁裂缝分布和裂缝宽度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纵筋配筋率、箍筋配筋率与箍筋间距等... 对11根混凝土梁(10根HPB300级钢筋配箍的混凝土梁和1根HRB400级钢筋配箍的混凝土梁)进行了扭曲裂缝宽度试验研究,探讨了纯扭作用下箍筋与纵筋的应变对混凝土梁裂缝分布和裂缝宽度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纵筋配筋率、箍筋配筋率与箍筋间距等因素与矩形截面混凝土纯扭构件裂缝宽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矩形截面混凝土纯扭构件的裂缝宽度与箍筋应变呈线性正比例增长,与箍筋间距、纵筋间距、截面高宽比直接相关,通过改变箍筋间距、纵筋间距改变配箍率、配筋率对扭曲裂缝宽度有较大影响;箍筋或纵筋的直径变化对矩形截面混凝土纯扭构件裂缝宽度的影响不大,在混凝土强度和截面高宽比相同的条件下,扭曲裂缝间距与总配筋率有关,总配筋率越大,裂缝间距越小;在适筋的配筋范围内,纯扭作用下裂缝倾角与配筋强度比没有明显关系;采用规范承载力公式设计的HPB300钢筋配箍的混凝土纯扭梁不能自然满足正常使用阶段最大裂缝宽度的限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梁 纯扭试验 裂缝宽度 配箍率 箍筋间距
下载PDF
数值模拟计算在舰艇阴极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吴建华 云凤玲 +2 位作者 邢少华 姚萍 闫永贵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08年第3期1-4,66,共5页
介绍了几种阴极保护数值模拟计算的数学方法以及优缺点,重点介绍了边界元法在舰艇阴极保护电位和电流分布模拟计算、优化、腐蚀电磁场以及杂散电流计算方面的应用,并就该方法计算精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舰船 阴极保护 数值计算 边界元法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热模型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杭 云凤玲 +3 位作者 沈雪玲 崔义 闫坤 方彦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17-828,共12页
锂离子电池因其电压高、比容量大和循环寿命长的特点,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动力与储能电源。研究锂离子电池的温升规律等热特性,不仅有助于指导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还有助于改善和提升锂离子电池的热安全性。热模型能够全面、系... 锂离子电池因其电压高、比容量大和循环寿命长的特点,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动力与储能电源。研究锂离子电池的温升规律等热特性,不仅有助于指导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还有助于改善和提升锂离子电池的热安全性。热模型能够全面、系统地捕捉锂离子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的温度和其他热特性参数的动态变化,为解析生热、传热和热失控触发机制提供重要信息,是研究锂离子电池热特性的重要工具。本文根据研究目的、建模原理和应用场景,将锂离子电池热模型分为非耦合热模型、耦合热模型和热滥用模型,并对其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归纳,最后对锂离子电池热模型的发展方向包括模型验证、模型参数获取、模拟工况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热模型 数值模拟 温度 热失控
下载PDF
3Ah高镍/硅氧碳软包电池循环容量衰减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智 马天翼 +4 位作者 汪晨阳 李翔 常增花 庞静 云凤玲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3-101,共9页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对电池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高镍/硅氧碳软包电池成为长续航电动汽车的首选,但是高镍/硅氧碳电池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容量快速衰减的问题。采用无损电化学分析和事后拆解分析对循环过程中电池容...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对电池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高镍/硅氧碳软包电池成为长续航电动汽车的首选,但是高镍/硅氧碳电池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容量快速衰减的问题。采用无损电化学分析和事后拆解分析对循环过程中电池容量和内阻的变化进行检测,通过对比电池循环前后正负极结构、材料形貌和表面成分的变化,揭示高镍/硅氧碳电池循环失效机制。结果表明:电池容量衰减呈现平稳期、快速衰减期和急速衰减期3个阶段。循环后电池极化更加严重,电池极化内阻、负极表面膜阻抗和电荷转移阻抗明显增加。通过微分曲线分析结合拆解分析发现,高镍正极材料衰减较少,硅氧碳负极材料衰减和活性锂离子损失较多。硅氧颗粒膨胀开裂,负极活性物质损失,负极表面膜连续生长消耗过多的活性锂为电池容量快速衰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镍/硅氧碳电池 容量衰减 极化 事后拆解分析
下载PDF
基于高镍三元材料锂离子动力电池在循环前后的热特性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云凤玲 卢世刚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2-190,共9页
为明确循环后高比能Li[Ni0.7Co0.15Mn0.15]O2/graphite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温度特性及产热机制。研究了循环前后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和温度特性,并对比分析了循环前后影响电池产热的关键因素,即可逆反应热(熵热系数)和不可逆阻抗热(过电... 为明确循环后高比能Li[Ni0.7Co0.15Mn0.15]O2/graphite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温度特性及产热机制。研究了循环前后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和温度特性,并对比分析了循环前后影响电池产热的关键因素,即可逆反应热(熵热系数)和不可逆阻抗热(过电压)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循环前电池的放电性能相比,循环后的电池放电容量和放电电压下降,放电初期电压下降显著,倍率放电性能变差;放电过程中温度的增加明显高于循环前电池,且温度的升高主要是放电初始阶段温度的升高;对比循环前后电池表面温度分布发现,放电初期循环前电池表面温度正极较高,循环后电池表面温度负极较高,放电结束时均为中心区域温度最高;电池的温度变化源于电池的可逆反应热和不可逆阻抗热,循环前后电池的可逆反应热变化不大,循环后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温度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放电初始阶段不可逆阻抗热的显著增大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动力电池 循环前后 温升 可逆反应热 不可逆阻抗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