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Raskin Shakya 亓一鸣 +1 位作者 芮云峰 陈辉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137-141,共5页
目的:通过回顾既往公开发表的研究所提供的证据,对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氨甲环酸来减少出血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估,同时对氨甲环酸的最佳剂量及给药方式进行探讨。方法:以"Tranexamic acid;Total hip arthroplasty;Blood loss... 目的:通过回顾既往公开发表的研究所提供的证据,对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氨甲环酸来减少出血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估,同时对氨甲环酸的最佳剂量及给药方式进行探讨。方法:以"Tranexamic acid;Total hip arthroplasty;Blood loss;Method of administration;Venous thromboembolism"为检索词,对Pub Med,Medline,Cochrane,Ovid,Science Direct数据库进行检索,纳入标准:(1)英文文献;(2)患者为成年患者;(3)文章主题为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排除标准:(1)关于其他关节置换手术的研究;(2)关于根治性矫形手术的研究。结果:(1)使用氨甲环酸可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的出血;(2)通过与安慰剂组或对照组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氨甲环酸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低于安慰剂或对照组;(3)氨甲环酸的给药途径包括静脉给药(最常见),局部给药和口服给药(最少见);(4)对于不同的给药途径,给药时间导致给药剂量也存在很大分歧。结论:氨甲环酸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降低术中和术后失血量,尤其是术后失血量,进而降低临床输血量,降低因失血和输血导致的感染等并发症和副反应发生的风险。同时,氨甲环酸安全性良好,并不会额外增加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的风险。但是,现有研究在给药途径和使用剂量等方面仍存在很大分歧,因此,未来的工作重点应集中于如何就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使用时间、给药途径和使用剂量等方面进行优化,取得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氨甲环酸 安全性 有效性 文献综述
下载PDF
股骨转子间骨折头髓钉治疗中远侧交锁螺钉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亓一鸣 王晓旭 张世民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6-362,共7页
目的 总结股骨转子间骨折头髓钉治疗中远侧交锁螺钉的研究新进展,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从远侧交锁螺钉孔的类型,远侧交锁螺钉的生物力学、临床应用研究和原则、对头髓钉摆动的影响、相关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总结... 目的 总结股骨转子间骨折头髓钉治疗中远侧交锁螺钉的研究新进展,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从远侧交锁螺钉孔的类型,远侧交锁螺钉的生物力学、临床应用研究和原则、对头髓钉摆动的影响、相关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 远侧交锁螺钉孔可分为静态孔和动态孔。远侧交锁螺钉具有防旋、维持股骨长度、抵抗压缩应力、增加扭矩刚度、抵抗内翻应力等作用,其数量直接影响主钉在髓腔内的摆动。目前无论选用长钉还是短钉,临床上都常规植入远侧交锁螺钉;但使用远侧交锁螺钉会增加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透视时间、手术失血和切口长度,近年来有尝试不使用远侧交锁螺钉的趋势。对于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31-A1/2型骨折,动、静态交锁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目前关于远侧交锁螺钉数量和模式的选择仍有争议,使用时应尽量减少打不准、血管损伤、局部应力刺激、内植物周围骨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远侧交锁螺钉主要起防止股骨干旋转的作用。对于外侧壁完整的稳定型骨折,采用长钉固定时可不使用远侧交锁螺钉;对于任何类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短钉固定时需常规打入远侧交锁螺钉。不同交锁模式、交锁螺钉数量和可吸收交锁螺钉的应用将是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头髓钉 远侧交锁螺钉 生物力学 临床研究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重症监护病房快速通道建设的临床疗效初探 被引量:16
3
作者 谢添 芮云峰 +23 位作者 刘松桥 陈辉 杨毅 邱晓东 李贺 李卿 陈闯 黄英姿 马彬彬 鲁攀攀 亓一鸣 李儒雅 胡胜烨 石柳 崔学良 孙杰 王臻 陆新健 崔颖 张敏 李荥娟 任利群 邹继红 王宸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7期2897-2902,共6页
目的建设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高危患者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快速通道,分析术后ICU快速通道建设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术后ICU快速通道建设前,即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创... 目的建设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高危患者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快速通道,分析术后ICU快速通道建设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术后ICU快速通道建设前,即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创伤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95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术后转入了ICU(非快速通道ICU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转入ICU的危险因素。参考筛选得到的危险因素和临床实际,建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ICU快速通道的转入标准。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满足快速通道转入标准,术后转入ICU监护治疗的7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快速通道ICU组)纳入研究,与快速通道建设前转入ICU的患者(非快速通道ICU组)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Ⅲ级(OR=4.260,95%CI:1.157~15.683,P=0.029)、院前时间≥48 h(OR=4.301,95%CI:1.212~15.266,P=0.024)、入院检查血红蛋白(Hb)<90 g/L(OR=7.979,95%CI:1.936~32.889,P=0.004)及合并冠心病(OR=6.063,95%CI:1.695~21.693,P=0.006)是快速通道实施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转入ICU的独立危险因素。快速通道建设前后两组转入ICU患者的基线资料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入院时Hb浓度和院前时间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在合并症数目方面,快速通道ICU组的患者显著高于非快速通道ICU组(Z=-1.995,P=0.046)。与非快速通道ICU组的患者相比,快速通道ICU组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术后在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长均显著缩短(Z=-2.121、-2.726、-3.130,均P<0.05),快速通道ICU组患者所需会诊数目及在ICU治疗时间≥2晚的患者比例也显著减少(均P<0.05),两组患者在再次ICU转科率、会诊数目≥4个的患者比例、手术时长、总住院费用及在院、术后1个月和3个月死亡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ICU快速通道有助于缩短老年髋部骨折高危患者的术前、术后和住院时间,是基于多学科协作,ERAS理念具体应用的一种有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老年人 加速康复外科 重症监护 快速通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